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中医治疗失眠 原来是这么回事!

中医治疗失眠 原来是这么回事!

时间:2021-07-14 21:34:09

相关推荐

中医治疗失眠 原来是这么回事!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以及工作压力的转型,脑力与体力工作者失眠的发病率逐年增高。45.4%的中国人曾经历过不同程度失眠。国外资料显示,失眠患者中有半数因罹患失眠而劳动能力低下,进而不能充分发挥工作效率。所以,失眠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大众的身心健康。

中医对失眠已经有了深入的认识,如《素问·病能论篇》记载“人有卧而有所不安者,何也?歧伯曰:脏有所伤及,精有所之寄,则安”,换言之失眠的发生不仅与心神有关,而肝、脾、肺、肾的功能失调都可导致失眠。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失眠与五脏的关系。

1.精神不好,看看五脏怎么说

(1)心中藏神

失眠患者病因,中医多认为与“心”有关。中医学讲“心藏神,主血脉”。心火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君火”,一身最重要的“火”,心火大,神被扰乱了,就会失眠,或是心血亏虚、阴虚火旺,心神失养,可发生失眠。所以,中医学认为失眠与五脏“相生相克”有关,但究其脏腑,核心则为“心”,其他脏腑扰心,神明不安,是失眠产生的主要原因。

(2)肝藏你的魂

一般的失眠患者都思虑过多,或者容易情绪化,这些现象都与中医的“肝”有关。中医认为“肝为刚脏”,主动主升。若是生气,则容易造成“气郁化火”,扰乱心神,从而产生失眠,多梦。同时,中医认为肝还有“藏魂”的功能,魂不内藏,神明被扰,可导致失眠。另外,更年期的失眠患者则也多是“肝”出了问题,这类患者的病机以“肝气郁结”贯穿始终。

生理上,肝与胆互为表里。胆出现了问题,也可造成失眠。情绪的变化可造成胆的“决断”功能失调,出现心慌、烦躁、胆怯、多思、多虑等情绪不安,进而导致失眠。中医认为这是“肝胆气郁,动摇心神”,“胆气虚损”或“决断无权,累及心神”的缘故。

(3)思虑最跟脾相关

有些患者会出现晚上吃饭过多,腹胀或是饮食问题造成了腹泻,或饮酒、饮水过多,最终导致了失眠。这些是和我们的脾胃有关。中医认为“脾主运化,统血藏意”。脾的功能减弱,气血不能滋养心脏,君火旺,可生失眠。正与《素问·厥论篇》“太阴之厥,则腹满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相合。另外,脾还与“思”有关,思虑过度,可使脾的运化功能减弱,形成气虚或气滞,亦可形成失眠。诚如《类证治裁》讲到“思虑伤脾,脾血亏损,经年不寐”。脾还藏着人身的“意”,意不内守,则心为所动,故而成失眠。

同时,现代医家也多从“胃”着眼,立论失眠的病机。中医有句名言是“胃不和则卧不安”,换言之胃气失调,如酒食所伤、水饮停溢、痰湿内停、胃阴不足等都可影响睡眠。另外,中医学提出失眠之主宰在“脑”,其基础在“胃”。

(4)魄力居然是肺的事

一些有肺部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等,都可以导致失眠,其原因除了基础病的干扰外,还与“肺”的功能有关。中医讲“肺主气,司呼吸,内藏魄”。这三句的意思是,患者肺气过盛,气机升降失常,神摇不安;肺气虚损,魄不制魂(肝),魂魄离散,导致失眠。

在《黄帝内经太素·杂病》中有“肺者藏(脏)之盖也,肺气则脉大,大则不得偃卧”的记述。

(5)意志力强不强,关照你的肾

一些有失眠的患者,他们最大的睡眠问题是夜尿频繁,就是大家说的“起夜过多”,这就与“肾”息息相关了。中医学认为“肾主水,纳气藏精”。若是肾中真元(精)不足,可直接导致阳不入阴,神不安守。表现多是入睡困难,易醒早醒等。

清代医家郑寿全在《医法圆通·不卧》中记载:“不卧一证,……有因肾阳衰而不能启真水上升以交于心,心气即不得下降,故不卧”,近现代许多老中医的临床经验,也告诉大家“肾阳虚衰,虚阳浮越”是本病病机之一,而恐惧、惊吓等不良情绪,也可使“肾水不固,失济于心”,最终导致失眠。

2.五脏调整,防控失眠

扔掉安眠药,药食同源调五脏。许多医家从五脏功能出发,形成了很多的有效方药,其中有部分是药食同源的药物:

(1)走心的中药

丹参、炙甘草、茯神、莲子、柏子仁、远志、五味子、小麦、石菖蒲、玄参、琥珀粉。

(2)肝相关方药枸杞、玫瑰花、酸枣仁、柴胡、白芍药、合欢花、夜交藤、郁金、浙贝母、生龙骨、生牡蛎。

(3)脾相关方药大枣、陈皮、炒麦芽、茯苓、山楂、炒白术、山药、党参、灵芝、黄连、半夏。

(4)肺相关方药黄芪、百合、生地、麦冬、桔梗、冬虫夏草、西党参,五味子。

(5)肾相关方药桑椹、杜仲、山药、黄精、肉苁蓉、海参、熟地黄、生地黄、山茱萸、仙灵脾。

如果觉得《中医治疗失眠 原来是这么回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