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高中地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

高中地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

时间:2023-02-10 19:04:04

相关推荐

高中地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

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考点1 地壳的物质组成

①地壳的物质组成(a)

地壳的物质组成: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岩石是由矿物构成的,矿物是由元素集合而成的。

②矿物与岩石的关系(b)

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矿物有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基本存在形式。岩石是岩石圈(地壳)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固态矿物集合体。

如:花岗岩由石英、长石、云母构成;大理岩由方解石构成。

③三大类岩石及其成因(b)

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岩浆岩是岩浆活动的产物,包括侵入岩和喷出岩。常见的侵入岩有花岗岩,喷出岩有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等。

沉积岩是地表的岩石受到风化、搬运、沉积和固结作用而形成的。它具有层理构造和存在化石两大特征。常见的沉积岩有石灰岩、砂岩、页岩、砾岩等。

原有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而形成变质岩。常见的变质岩有大理岩(石灰岩变质而成)、石英岩(砂岩变质而成)、板岩(页岩变质而成)、片麻岩(花岗岩变质而成)等。

考点2 地壳的物质循环

三大类岩石之间及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图示(c)

地壳的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就是地壳的物质循环。推动这种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所产生的热能。

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来自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伴随喷出作用和侵入作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形成的岩石,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已经形成的岩石经变质作用可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经熔融作用,成为新的岩浆回到地球内部。

【拓展提示】读图必修ⅠP34图2—7:1)了解地壳物质循环所涉及的圈层结构;2)理解图中各箭头所代表的地质作用;3)从图中各箭头及岩石的关系分析各岩石的成因;4)能分析各种变化后的地壳物质循环图。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考点3 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主要表现形式(a)

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根据能量来源,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造成了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地球各种地表形态是地球内力与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考点4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①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和六大板块的分布(a)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岩石圈被构造带分割成若干单元,称之为板块。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两个板块交界处,地壳较活跃,火山和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这一地带。

六大板块的分布: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其中:完全由大洋地壳组成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

②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b)

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活跃,多火山、地震等。

板块张裂(生长边界):多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

板块碰撞(消亡边界):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大陆边缘受挤压隆起为岛弧和海岸山脉,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如马里亚纳海沟、西太平洋岛弧链、落基山脉等。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碰撞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如喜马拉雅山系、阿尔卑斯山系、安第斯山脉)。

③地质构造的类型(a)

地质构造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常见的地质构造类型有褶皱和断层。

④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及图示(c)

褶皱是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作用而发生的弯曲变形。常形成褶皱山脉。褶皱的基本单元是褶曲,基本形态可分为:

(1)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常成为山岭,有时受外力作用可形成山谷;

(2)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常成为谷地,有时因岩层紧实,抗外力作用而形成山岭。

断层是岩层受力发生断裂,两侧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位移而形成的。大的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华山北坡大断崖;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形成断块山,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沉的岩块,则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在断层构造带,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拓展提示】读必修ⅠP39图2-14、图2—15:(1)根据地质剖面图判断地质构造名称:断层、背斜、向斜等;(2)能结合图示分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

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了解地质构造规律,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等有很大帮助。含石油、天然气的岩层,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向斜构造利于储存地下水。水库、铁路、桥梁等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和地质破碎带,以免因断层活动,影响工程质量。

【拓展提示】了解地质构造规律,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等有很大帮助。含石油、天然气的岩层,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向斜构造利于储存地下水。水库、铁路、桥梁等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和地质破碎带,以免诱发断层活动,影响工程质量。

考点5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及图示(c)

外力作用主要的表现形式:外力作用通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形式,改变地表的形态。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外力作用主要来自流水、风力、海浪、冰川、生物等对地表的影响。

流水侵蚀:流水使地表变得崎岖。丹霞地貌、峡谷、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的“千沟万壑”(岩溶地貌或喀斯特地貌)都是流水侵蚀或溶蚀(指喀斯特地貌)的结果。

流水沉积:流水搬运途中,所携带的物质沉积下来形成冲积扇或冲积平原或河口三角洲。

风力侵蚀:在干旱地区,风力吹蚀地表形成风蚀沟谷、戈壁、裸岩荒漠、风蚀蘑菇、雅丹地貌。

风力沉积:风在搬运途中,当风力减小时,便导致风沙堆积。如沙丘、沙垄、黄土高原。

【拓展提示】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貌表现:

(1) 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

①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

②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

③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

④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海滩等地貌。

(2) 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①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堆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

②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形成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形成冰碛丘陵、冰碛湖等。

③风力作用:在风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风蚀地貌;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

(3) 结果: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

考点6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c)

人类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是合理的,有些则是不合理的。如荷兰的围海造田、如森林的破坏及与之相关的水土流失的扩大等。

第三节 大气环境

考点7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①大气的垂直分层(a)

自下而上可将地球大气分为三个层次: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对流层:是指距地面到12千米高度范围,它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水汽、固体杂质。对流层的特点: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高度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②对流运动显著。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平流层:是指距地面12千米到50千米高度范围。平流层的特点:①气温随高度迅速增高;②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③能见度高,适宜高空飞行。

高层大气:密度小,其中有若干电离层,电离层能反射短波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b)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如在 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易被 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拓展提示】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差异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密切相关。一方面,太阳高度越大的地区,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越短,被削弱得越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越多;反之越少。另一方面,空气的稀薄程度(海拔高低)和云量的多少,也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程度。

③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b)

大部分太阳辐射能透过大气层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由于大气对于地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被大气吸收;大气因吸热而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能量,即大气辐射。大气辐射的一部分散向高层大气和宇宙空间,一部分以大气逆辐射形式散向地面,对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进行了补偿,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这一作用被称为大气温室效应。

④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b)

纬度因素:纬度不同的地区,光照时间不同,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不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的长短各异,到达地面太阳辐射能就不同。

下垫面因素:下垫面状况不同,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状况不同,导致地面获得太阳辐射不同。

气象因素:天气的变化,如云量的多少,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考点8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①热力环流原理及图示(c)

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拓展提示】读必修ⅠP48图2—29:(1)比较ABC三地受热状况的差异;(2)分析近地面和高空气压的分布差异;(3)把握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的分布特点(“高高低低”);(4)得出热力环流中空气流动的规律。

形成原理:近地面空气受热或受冷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了热力环流。

【拓展提示】这里的气压高低指的是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高低,而对同一地区气压总是近地面比高空高。热力环流形成中的大气运动首先是垂直运动,其成因是受热不均,其次是水平运动,其运动原因是同一水平面上有气压差。运用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可分析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的形成。

②水平气压梯度力(a)

由于地表受热不同,使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产生了一个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即水平气压梯度力;它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拓展提示】读必修ⅠP49图2—31:(1)图中识别三个力,能根据其特点判断三个力的名称;(2)理解高空情况下两力作用下和近地面情况下三力作用,风向与等压线间的夹角大小关系。

③风的形成过程(b)

由于地表受热不同,使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产生了水平气压梯度力,在它的作用下,大气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作水平运动,就形成了风。风向常受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在高空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最终和等压线平行;在近地面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力影响,风向最终和等压线斜交。

④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图示(c)

全球近地面共有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高低气压相间分布。

【拓展提示】读必修ⅠP51图2—33:(1)识记七个气压带分布的纬度位置及气流运动的特点;(2)识记六个风带的纬度位置及风向特征;(3)理解气压带、风带对各地降水和气候的影响。

由热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由动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是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也随之移动。就北半球来说,移动规律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反之。

【拓展提示】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是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上升或下沉而形成的,所以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大气上升或下沉所引起空气质量的变化而形成的,因此,这两个气压带是由动力原因形成的。

考点9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①气压带、风带移动及海陆分布对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影响(b)

从全球来说,太阳辐射的多少,决定了不同纬度的热量收入,形成了地球上的温度带。在此基础上,大气环流使高低纬度之间、海洋和陆地之间得到热量和水汽的交换,从而影响各地气候的形成。

海陆分布对大气运动的影响: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使全球的气压带出现了分异,形成了多个气压中心,导致了大气运动的复杂化。夏季,大陆增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热低压。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冷高压。

亚欧大陆、太平洋、大西洋上的冬、夏气压活动中心的名称:

海陆分布导致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季风环流形成的重要原因(如东亚季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也是季风形成的重要因素(如印度半岛夏季的西南季风)。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

【拓展提示】海陆分布对大气运动的影响: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使全球的气压带出现了分异,形成了多个气压中心,导致了大气运动的复杂化。夏季,大陆增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热低压。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冷高压。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而且是海陆相间分布,使纬向的气压带被分隔成一系列的高低压中心。气压中心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大气运动,影响到了全球风带的分布和变化。如海陆分布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是季风形成的重要因素。

【拓展提示】季风: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

②太阳辐射制约下的气温特点(b)

按得到的太阳光热的多寡,地球表面被分为五个基本热量带:热带、南温带和北温带、南寒带和北寒带。

气温分布规律:无论7月或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北半球: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 南半球:同一纬度气温差异较小。

③大气环流控制下的降水特点(b)

赤道附近年降水量:降水多(2000mm以上) 成因: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气流上升 。

两极附近年降水量:降水少(200mm以下) 成因: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 。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年降水量:(500-1000mm) 成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

大陆西岸年降水量:降水量少(200mm以下) 成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或受信风带控制,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

中纬内陆年降水量:降水少(500mm以下) 成因:距海远,海风难以到达。中纬度大陆东岸年降水量:降水多(500-1000mm) 成因: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中纬度大陆西岸年降水量:降水多(500-1000mm) 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拓展提示】降水的多少大多与气压带、风带的性质有关,如下所示:

(1)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为气流上升区,降水多;

(2)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为气流下沉区,降水少;

(3)极地东风由高纬吹向低纬,性质干燥;西风由低纬吹向高纬,性质湿润;

(4)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天气,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东岸,降水则较多。

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成因(b)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其特点为常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各月平均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这里年平均气温高,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离赤道越远,干季越长,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其特点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

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其特点为年平均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许多地区只有数十毫米,甚至数毫米,降水变率很大,常常连续数年无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故名。这类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炎热或暖热,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干旱,因此又称为亚热带夏干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温带地区,其特点为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在0℃以上),夏季不热(7月平均温在22℃以下),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达2000毫米以上或更多。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地区,朝鲜和日本的北部,以及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其特点为夏季温暖,冬季较冷,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夏温差由南向北增大,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由于全年在大陆气团控制下,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年降水量都在500毫米以下,在大陆中部形成干燥或半干燥气候;而大陆北部,则由于纬度偏高,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蒸发不旺,降水虽少,但不干旱,形成特殊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拓展提示】全年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

考点10 常见的天气系统

①冷锋与暖锋天气系统特点及天气状况(b)

锋面:冷暖气团在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交界面。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叫锋线,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有明显的差异,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锋面与天气:

冷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降水多出现在锋后,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转好;如北方夏季的部分暴雨、冬季的寒潮都是冷锋活动形成的。

暖锋过境时多出现连续性降水,降水多出现在锋前,过境后,气压下降,气温上升,天气转好。

【拓展提示】读必修ⅠP55图2—35、图2—36:(1)了解表示冷锋与暖锋的锋线符号;(2)把握区分冷锋、暖锋的主要依据(气流运动方向);(3)注意锋面的倾斜方向,雨区的分布特点。

【拓展提示】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的天气大多与锋面活动有关,如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都是冷锋活动形成的。

②低气压与高气压系统的气流运动特点及天气状况(b)

【拓展提示】读必修ⅠP56图2—37:(1)了解气旋、反气旋中心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气流的流动特点,会判断等压线图上各点的风向;(2)注意南北半球的气旋和反气旋气流状况的差异;(3)了解锋面气旋的基本构成形式(冷、暖锋的判断及各部位的天气特点);(4)判读地面天气形势图中气压中心位置、判断气压中心性质,气压中心向四周的气流流动情况,判断各部位的风力大小,可能形成的锋面性质以及天气特点。

【拓展提示】用“左右手定则”判断气旋和反气旋

借鉴物理学科中的“左右手定则”判断气旋、反气旋的气流运动方向。

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用右手表示:右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

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左手表示:左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

【拓展提示】地面天气形势图基本判读方法:

1)根据等压线数值分布特征,判读高压中心、低压中心、高压脊、低压槽等气压场名称。

2)根据气压差异判读风向。基本原理是高压吹向低压,气流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高空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与等压线斜交。

3)风力大小判断:同一幅图,根据等压线的疏密判断风力的大小,即: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小,风力小。

4)天气状况判断:低压中心因气流上升而多阴雨天气,如台风天气;高压中心因气流下沉而天气晴好,如寒潮、伏旱天气;低压槽附近因冷暖气流交汇常伴有阴雨天气(图1),高压脊控制则为晴朗天气。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

考点11 水循环

①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a)

水循环的过程: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所作的连续运动的过程。海陆间水循环是最重要的水循环类型。

水循环主要环节:蒸发(含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分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

【拓展提示】读必修ⅠP59图2—39:(1)认识水循环涉及到的空间范围;(2)识记水循环的主要环节;(3)判断水循环的类型。

②水循环的地理意义(b)

维护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促使地球各圈层之间物质的运动和能量的流动;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塑造地表形态。

【拓展提示】人类改造水循环的着眼点是改造地表径流,如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工程)等来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使水资源的分布朝有利于人类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的方向发展。

考点12 洋流

①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图示(c)

南北半球中、低纬度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北半球中、高纬度气旋型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流动);南极大陆外围的西风漂流;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

【拓展提示】读必修ⅠP61图2—40、P62图2—41:(1)从“世界洋流模式图”中了解两大类大洋环流的流向、分布特征;(2)从“世界洋流分布图”中了解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主要洋流的名称、分布位置;(3)正确理解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的形成及流向特征。

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b)

【拓展提示】分析渔场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的一般思路:

①结合成因分析,由果及因推理成因。渔场即渔业资源丰富、鱼类汇集,渔业活动频繁的场所。据此推理鱼类汇集的成因,思维过程是:鱼类汇集←浮游生物丰富←营养盐类、有机物质丰富←深层无机盐上泛←特殊的海域位置。而特殊的海域位置包括温带海区、大陆架海区、寒暖流交汇海区、上升流海区、河流入海口附近。

②联系洋流分布推导渔场分布。如温带沿海海域是渔场分布的主要海域,这里的渔场大多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热带和副热带的渔场主要分布于离岸风盛行、上升流势力强大的海域,多位于副热带大陆的西岸海域,如南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岸等海域。

来源网络

如果觉得《高中地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