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没有心情什么事都干不好!北大博士用了1招 你和孩子天天好心情

没有心情什么事都干不好!北大博士用了1招 你和孩子天天好心情

时间:2019-10-06 08:37:06

相关推荐

没有心情什么事都干不好!北大博士用了1招 你和孩子天天好心情

你好,我是帅澜老师。欢迎你来学习我的课程。

今天我们的话题是,如何引导孩子,挑战导致坏心情的坏想法。

调整情绪、缓解压力,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是深呼吸,只要勤加练习、熟能生巧,在关键时刻,这就是帮助我们恢复平静心情的神助攻。

但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每次都等到生气了,闹情绪了,再靠深呼吸恢复平静,这有点治标不治本的感觉。

说得对。

如果希望能够从根本上调整好情绪,那么只能依靠改变想法,因为对待一件事情的想法,决定了我们的感受也就是心情、情绪,然后又进一步决定了我们会采取的行为。

这个时候要引用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了,就是看到半杯水,你可以积极的想,我还有半杯水呢,你也可以消极的想,天哪,我只剩下半杯水了。

你看,同一件事物不同的想法,产生的情绪反应就是不一样的。

因此,很多时候,我们不用去改变事情本身,不用去改变别人。而且讲真,我们也改不了。

我们能改变的,只能是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想法。

例如,有个学生不愿去上学。

他说,语文老师对他特别凶,只要默写不对,就会很严厉的训斥他,让他觉得很丢人同时也很生气,他认为语文老师不喜欢自己、针对自己,于是就拒绝去上语文课,进而就拒绝去上学。

一开始家长也是站在孩子的同一战线上,找各种理由佐证孩子的想法,例如,是是是,这个语文老师年轻,缺乏对待学生的耐心和经验,对待孩子的方式确实很不妥当。

也许家长这样处理呢,本意是想对孩子的情绪表示出理解和体恤,但是换个角度想,如果你也印证了孩子的想法,就是语文老师不好,尤其对我不好,那么这个孩子由此产生的情绪,丢人、生气,就会弥久不散,进而他逃避上课的行为,也就持续存在。

如果按照这个思路,那我们必须去改变语文老师管理学生的方式,才能解决问题,但平心而论可能性大吗?

当家长带这个学生来找我的时候,我就问他,班上有其他同学默写不对吗?孩子说有,还有比我错的更多的呢。

我又问,那么语文老师对这些同学是怎样的?

孩子说,会更凶的骂他们。

我于是引导他,所以语文老师是凶默写不对的人,还是专门就凶那么几个人,或者就只凶你?

孩子想了想说,默写不对,才会被凶。

那我继续引导,你有没有默写对的时候?

孩子摇头,家长补充道,他默写确实爱错,我们就算在家全部写对了,第二天他还是错。

我就追问,那有没有那么几次,你默写对了,没出错,就那么几次就行。

孩子点头说,嗯,偶尔有的。

我就问,那你默写对的时候,老师还凶你吗?

孩子想了想,摇摇头。

我趁机就开始总结,所以如果语文老师凶你,是为什么?是因为默写错了,还是因为不喜欢你?

孩子这一次回答说,因为默写错了。

我继续说,所以如果你不想被凶,应该怎么做?默写对,还是不去上课?

孩子很顺利的回答,默写对了就行。

但是很快,他又表示出担忧,但是我确实经常出错。

家长见孩子突然改口,不再拒绝去上学了,这时候也进入状态了,就赶紧补充,没事没事,我们以后在家多写几遍,我们争取不出错就好了。

看,当我们对一件事,语文老师凶我的想法,如果是这老师不喜欢我、针对我,那么我们会感到丢人、生气,进而我们不愿意再去上语文课。

但如果我们是想,老师只是对默写错误的同学失望、生气,那么我们的负性情绪就不会那么强烈,我们的行为就是我们争取下次默写不出错就可以了,而并非是逃避上课。

我再给家长们举一个例子,其实是看过的一个笑话。

说有个小伙子,因为谈了8年的女朋友,跟土豪跑了,明天要结婚,感觉生无可恋,于是站在高楼上,决定跳楼自杀。

围观的人当中,有人就劝了一句,你睡了别人的老婆8年,你还有脸在这里自杀。

小伙子想了想,也对哈,就从这个角度想,我还占了便宜呢。

于是就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这就是经典的,对于同一件事,我们转换一下看法,情绪感受就不一样了。话说有个经典的文学人物,可谓是在这个方面的修为登峰造极,那就是阿Q。

今天这节课,家长们能学习到的内容就是,如何帮助孩子找到引发他们坏情绪的坏想法,并且尝试做一个挑战和调整,把它变为一个相对好一点的、聪明一点的、让自己舒服一点的想法。

我们已经知道,对于一件事怎么想,决定了我们怎么样的感受,从而也就决定了我们会做出怎么样的行为。

尤其随着孩子年龄慢慢增大,你单纯去规范、去引导孩子的行为,有时候效果会越来越弱,因为这个时候孩子自己的想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换言之就是越来越有他的主心骨了。

因此,我们要学会引导孩子意识到,对于一件事你自己是怎么想的,这个想法或让自己心情更好,还是更糟?

如果更糟的话,我们可不可以换一个,让自己心情更好的想法。

当发生一件事情之后,询问孩子当时在想什么,这个任务挺难的,尤其年龄越小的孩子越难于意识到。

因此注意引导,适当的去提示就可以了,不要去纯粹的说教。

家长可以参照以下3个步骤,循序渐进的引导孩子,建立有利于好心情的好想法。

这是第7节内容,属于付费专栏《亲子高情商必修课》,运用儿童心理学验证有效的专业经验和方法,分为“情绪管理、高情商管教、高情商亲子关系、高情商好孩子”4个模块,系统帮助家长有意识的训练自己和孩子,收获亲子高情商,让孩子变的懂事,让管教变的省心!

儿童心理学第一人王玉凤教授推崇弟子帅澜老师,潜心研究儿童心理学、儿童情商培养,已陪伴干预超过2000个家庭,指导过上千位儿童及青少年。

收获亲子高情商,请立即点击购买专栏。

如果觉得《没有心情什么事都干不好!北大博士用了1招 你和孩子天天好心情》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