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中医脉诊不传之秘:在诊脉时 如何识别“盛衰疑似”的脉象真伪?

中医脉诊不传之秘:在诊脉时 如何识别“盛衰疑似”的脉象真伪?

时间:2019-12-09 06:29:35

相关推荐

中医脉诊不传之秘:在诊脉时 如何识别“盛衰疑似”的脉象真伪?

会给你带来好运

在诊脉的过程中,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奇怪的现象,比如阳盛格阴,阳极似阴;又比如阴盛格阳,阴极似阳,这些现象的确看上去真伪难辨,但是如果不能查看其中真伪,往往就会导致诊断失误。正如《脉诀汇辨》中说,“关于盛衰疑似之间,诊者其可忽乎”?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盛衰疑似的脉象,原因在于阴阳盛衰太过所导致的,正如古代经典所说,“亢则害,承乃制”。

实际上,李延昰在《脉诀汇辨》里讲的“脉有亢制论”就是讲述的这方面的问题。李延昰指出,“亢者,过于上而不能下之谓也。承者,受也,亢极则反受制也”,就好比火本来可以克制金,但是克制太过了,已经达到极致亢奋的状态,金肯定是打不过火了,但是金之子(水)却会审时度势,待到火出现虚弱的时候,就前来复仇。李延昰十分形象的比喻道“吴王夫差,起倾国之兵以与晋争,自谓无敌;越王勾践,乘其空虚,已入国中矣”,这也是“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一个真实原因。

如果从中医运气学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其实是五行的生克胜复的关系,这在现实生活中的场景也是极其常见的。所谓胜复,其实就是其中一方可以克制另外一方,但另外一方的子孙日后为之复仇的一个过程。那么,这种情况在脉象上如何体现呢?这在《脉诀汇辨》里提到了两种形态,一种是“阳盛者脉必洪大,至阳盛之极,而脉反伏匿,阳极似阴也。此乾之上九,亢龙有悔也”;另外一种是“阴盛者脉必细微,至阴盛之极,而脉反躁疾,阴极似阳也。此坤之上六,龙战于野也”。

比如在伤寒病症中,或因失于汗下,使得阳气亢奋到极点,从而使气抑郁潜伏于内,症状有点类似阴证,出现“唇焦舌燥,能饮水浆,大便闭硬,小便赤涩”的症状,但脉象是脉沉,但按之着骨的时候,必然会有滑数有力的征象,但是观察患者的排气奇臭,或者时而燥热,不欲衣被,或者“扬手掷足,谵语不休”,这又与阳证有啥区别?所以,古人曾有“其脉滑数,按之鼓击于指下者,非寒也,此为阳盛拒阴也”的说法。

又比如在伤寒病症中,因为误服凉药,泄热的速度太快,患者本身就肾虚受寒,于是会变成阴证,这个时候会逼迫浮越的火气发见于外,就会出现类似阳证的症状,“面赤烦躁,大便自利,小便淡黄,呕逆气促,郑声咽痛”,但按其脉就会发现,脉象必然会出现沉细迟微的脉象,但是仔细审查会发现,患者有“渴欲饮水,复不能饮”的表现,这又与阴证有啥区别?所以,古人又有“身热脉数,按之不鼓击于指下者,非热也,此谓阴盛拒阳也”的说法。

纵观脉诊的亢乘理论,其实不难发现一个奥秘——“凡过极者反兼胜己之化”,意思就是说阴阳盛衰的一方会出现类似反方向的一些情况,也就是阳极似阴、阴极似阳的一些情况。当然,这些其实在八纲辨证中的寒热真假、虚实真假中也是能找到一些端倪的。所以,在临床中只要细心揣测,那么所有的脉证就真伪自分了。

Hello,伙伴们

如果觉得《中医脉诊不传之秘:在诊脉时 如何识别“盛衰疑似”的脉象真伪?》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