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周寒筠行草书之我见

周寒筠行草书之我见

时间:2019-08-31 00:28:22

相关推荐

周寒筠行草书之我见

索靖《草书势》云:“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舒翼未发,若举复安。”相对于篆隶楷而言,行草书作为一种动态书体,,它在笔势方面更加显得流动,且对于书法各种矛盾元素的处理也更加激烈。

在当代中国书坛,行草书似乎受到了更多人的青睐。其中,中国美院作为全国最早开办书法专业的院校,在行草书的各项训练方面俨然已经形成了系统的体系。那么,这种行草训练体系的优势何在呢?我想,通过对一位来自于该学院以行草书为主攻方向的书法研究生——周寒筠的个案分析,应该可以从某种角度反映出中国美院行草书教学的一些特色。

一、“碑味”行草

观周寒筠行草书,其点画朴实、紧涩,体现出了不少的碑味。这里所提及的“碑味”当包括隶书与魏碑的笔意。刘熙载《艺概》云:“秦碑力劲,汉碑气厚,一代之书,无有不肖乎一代之人与文者。”汉碑,最重要的特色就是气势厚重,而这种气势对于行草书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书林藻鉴》卷六引《晋书本传》语:“羲之善隶书,为古今之冠。”从王羲之行草书成功的例子来看,他之所以能够把行草写得那么具有“古韵”,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其研习汉碑的深厚功底所致。那么,周寒筠行草书的这种“碑味”是如何形成,又具体反映在那些方面呢?

首先,他将魏碑与汉碑朴实厚重的线质引入了行草书,使得其点画中实,两边毛而不光。如作品《心游万仞》就能够清晰地展现出:他是如何将碑的线质运用到行草书中,又是如何结合《祭侄稿》的感觉,创造了一种意境悠长的书风。综览近期他的作品可以发现,于众多汉、魏碑中,他得力于拙朴厚重的《张迁》、闲云野鹤的《石门颂》及稚拙奇异的《爨宝字》等。又如作品《节临〈爨宝子〉》就可以反映出周寒筠研习魏碑的功底,此虽是临作,却能打破原碑的章法,从行草的布白出发,协调字间的关系,破除了正书的“单字观”。当然,由于行笔过于追求节奏感,某些地方难免顾此失彼。

其次,在一次实地观看周寒筠书写的过程中,让我明白了这种“碑味”的成因:运笔的关键点就在于疾势,且对节奏感进行强化。这正如《记白云先生书诀》所云:“把笔抵锋,肇乎本性。力圆则润,势疾则涩;紧则劲,险则峻;内贵盈,外贵虚;起不孤,伏不寡;回仰非近,背接非远;望之惟逸,发之惟静。”将此书诀与周寒筠的书写感觉相互对照,可以发现他重在追求的就是那种“疾势”、“紧劲”、“险峻”的节奏感。

再次,对于浓墨的运用及万毫齐力的用笔也增加了他行草书的“碑味”。王僧虔《笔意赞》云:“剡纸易墨,心圆管直。浆浓色深,万毫气力。”中国的书法向来注重浓墨的运用,因为只有墨黑如漆,才有利于挥写后的书法墨迹呈现出厚重有力的效果。

当然,周寒筠的行草在追求“碑味”线质的同时,某些点画又不免显得干燥有余而圆润不足,因此在墨韵方面需要加强。在了解周寒筠行草书的“碑味”之后,我不禁又会反问自己:这种“碑味”在书法中到底有何价值呢?

从审美的角度而言,“碑味”意味着古质。相对于妍美来说,古质显然在审美品质方面更加显得高妙。回顾数千年的中国书法史,有关于“古质”重要性的观点很早就有人提出,如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其草书,亦复须篆势、八分、古隶相杂,亦不得急,令墨不入纸。若急作,意思浅薄,而笔即直过。”在行草书中杂入“篆势、八分、古隶”,很明显是为了增加行草的“古质”,并且,据王羲之的经验,篆隶的研习还可以加速行草书学习的进程,《笔势论十二章》告子敬学书秘诀中曰:“穷研篆籀,功省而易成,纂集精专,形彰而势显。存意学者,两月可见其功;无性灵者,百日亦知其本。”王羲之的这番话就更加说明了篆隶的研习在书法学习中的重要性。

二、融颜于王

周寒筠行草书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正在尝试融颜于王,努力追求二王的真正精神。从中国书法风格发展史的角度审视,王体与颜体在风格面貌上相差很大,因为他们分别以阴柔之美与阳刚之气见长。但是,如果从书法的内在规律来分析,他们却存在着很多的相通性。难怪孙镛《书画跋跋》“与郭仆射争座位帖”条引“王氏跋二”曰:“余少则艳鲁公《座位帖》,晚始得以佳本,为之摩挲竟日。噫,草稿耳,乃无一笔不作晋法,所谓无意而文,从容中道者也。”此中的晋法当主要指王羲之书法。另外,《书林藻鉴》卷八引“李后主语”:“真卿得右军之筋,而失于粗鲁。”特别是将古人的书论及颜王现存的作品(如《姨母帖》、《争座位帖》)来综合分析,结果可以真切地发现:颜、王的书法实质上是一脉相承的。如《争座位》在很多方面就继承了二王的某些因子,如结字的正斜、用笔的连绵、雄秀的风格…等。在这些因子中,最值得提及的就是他对王羲之书风雄强方面的继承与强化。至于颜体的正楷《麻姑仙坛记》也是继承并发展了魏晋以至六朝的楷书精华,是锤炼线质的很好碑本,《书林藻鉴》卷八引“康有为语”:“盖鲁公无体不有,而麻姑坛握拳透爪,乃是得意之笔,所谓字外出力,中藏稜□,鲁公诸碑,当以此为第一也。”

颜体与王体行草书不但相通,而且还可以互补。这种互补的最直接表现就是提高学王的点画质量,增强朴厚沉郁的效果。从最近周寒筠所写的作品来看,他正在努力尝试着将颜体的精华融入到王体的拟作中。如作品《临圣教序语:智通无累》,当我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分明感觉到其中带有浓重的“颜”味,但是后来仔细察看才发现,其结体以大王为基调,用笔以颜体导之。又如作品《何绍基跋汪鉴斋藏〈虞恭公温公碑〉》,可以说是近期他在“融王于颜”方面尝试的代表。粗观此作,其间似乎具有一股淡雅之气;然细观此作,则可以发现,作品中很多字的结体与用笔分明带有《争座位》的味道,但是整幅作品从整体气息上其内却是二王书风的流露。

有一次,当我问周寒筠行草书学习的近期思路时,他的一番话让我明白了颜、王行草之间的关系,他说:“我学颜主要想汲取其雄强质朴的线条效果,以颜的线条来写王,纠正目前出现的学王弊端:过于清秀、油滑、单薄。我认为学王的高明之处在于,恢复其雄强的味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写出二王的精神。原因就是二王的包容性很大,他是阳刚与阴柔的对立统一。”这番话其实道出了学王的关键之处。由于王书的本质就是雄强与秀逸的统一,所以要真正学好王书,就必须在雄强与秀逸两方面都下功夫,尤其不能忽视雄强的特点。关于这点,其实古人早就有所提示,梁武帝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云:“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其中所提到的“雄逸”就是雄强与飘逸的统一。在这种学书理念的指引下下,近两年周寒筠加大了颜体行草(尤其是《争座位》)的练习,并且以此为基点,将练习范围进辐射到钟繇的小楷、《麻姑仙坛记》等多种碑帖,从更开阔的视野来追求行草书点画的质感,宽博的结体及拙朴之意趣。

当然,“周寒筠这种“融颜于王”的理念是有一定渊源的。其中,其导师白砥先生的教学思路对他的启发最大,白先生在《〈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集——周寒筠〉序》中说到:“南北方的生活和学书经历,造就了他(周寒筠)对雄肆俊逸书风的追求。前些年主要以二王为宗,对帖学用笔进行过深入的研究。读研以来,在导师的指导下又致力于对颜真卿和碑学的研习。以现阶段的创作来看,笔性愈活,笔线愈厚,笔法日趋丰富,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气局也日趋开阔。”这段话既可以作为对周寒筠三年书法研究生研习书法过程的重要总结,同时也可以说是他的“融颜于王”学书理念的主要来源。

三、小字行草

周寒筠行草书的大字与小字在风格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大字有“碑味”,以朴质、气势取胜;小字有“韵味”,以细腻、精到取胜。因此,周寒筠的小字行草比较接近二王潇洒飘逸的书风,而大字行草则受碑版书法与颜真卿的影响较大。从其最近几年的小字行草创作来看,他的行草书始终以二王书风作为归宿。

二王书法,在中国行草书史上具有源头的意义。因为之后的很多书家就是在学习他的基础上得以自成面目的,并且由此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二王流派”。从审美角度而言,二王书法以“韵“取胜。刘熙载《艺概·书概》云:“右军书以二语评之,曰:力屈万夫,韵高千古。”郑杓、刘有定《衍极并注》亦云:“王羲之有高人之才,一发新韵,晋宋能人,莫或敢拟。”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说:“晋人之美,美在神韵(人称王羲之的字韵高千古)。神韵可说是‘事外有远致’,不粘滞于物的自由精神(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这是一种心灵的美,或哲学的美。这种事外有远致的力量,扩而大之可以使人超然于死生祸福之外,发挥出一种镇定的大无畏的精神来。”由前人的论述可知,“韵”是二王书法的最大特色,同时也是魏晋书法所具备的一种时代美。这种美不再局限于艺术领域,它已经辐射渗透到心灵,成了一种自由精神。那么,二王的“韵”对于后来的书家有什么影响呢?

从历代书论及流传作品来看,师承二王流派的行草显然有助于“韵”的形成。清人梁献《评书帖》云:“学书尚风韵,多宗智永、虞世南、褚遂良。尚沉着,多宗欧阳询、李邕、徐浩、颜真卿、柳公权、张从申、苏灵芝诸家。”由于智永、褚遂良、虞世南的行草书都属于二王一脉,所以对二王行草书的学习是最有可能体会并形成“韵”的。周寒筠的小字行草以王羲之为根基,尤其是《圣教序》,虽然此时他的书风还是初步形成,但是在精神上却能大致秉承“二王风韵”,颇有潇洒流动之特点。如作品《近日孤山》、《欧阳修论书》、《明人论书一则》就能很好地证明这点。这些作品反映出了他学王的重点在于,追求精到的用笔及细腻的韵味。

四、结论

综上所述,周寒筠的大字行草以颜真卿为根基,汲取了魏碑、隶书的线质,使得其点画方峻厚重,具有一定的碑味;而小字行草主要取法于二王一脉,用笔精到,注意起承转合,亦能得晋人之“秀韵”。当然,由于年龄、学识、审美素养……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此时周寒筠的行草书风只能说是初见成效,并且还不免存在着一些缺陷:大字的创作由于过分理性,显得刻意的成分多,而自己个性的自然流露就显得少;行草书在努力追求“碑味”线质的同时,又显得清润不够;大字行草与小字行草书风还有一定的差别,没能取得很好的统一。并且还可以明显发现,近期他的大字行草受其导师白砥先生的影响很大。我想,所有这些缺陷的存在或许是学书过程中必须经过的一个环节,因此我又深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一定会跳出今人的束缚,与古为徒,书风逐步趋向于成熟、自然。

如果觉得《周寒筠行草书之我见》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