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 归隐 》 【唐末宋初】 陈抟

《 归隐 》 【唐末宋初】 陈抟

时间:2020-01-05 18:26:01

相关推荐

《 归隐 》 【唐末宋初】 陈抟

归隐

【唐末宋初】 陈抟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

紫陌纵荣争及睡,朱门虽贵不如贫。

愁闻剑戟扶危主,闷见笙歌聒醉人。

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探花传韵· 文艺有声丨第49期:陈抟《归隐》-文艺有声的秒拍

【译文】

十年的游历惟有一处曾到过的青山时常出现在梦中。高官厚禄金山银山都比不上安稳的睡眠和安贫乐道的生活。世间最使人发愁的莫过于打打杀杀后新立了君主,而最使人苦闷的正是那人们用来醉生梦死的笙歌。归隐去吧,带上喜爱的古琴,和平日常读的书籍就可以了,到山间赏野花,听鸟儿自由自在的鸣叫,享有这最自然最美好的春光去吧。

【注释】

归隐是:退出凡俗事务,什么都不管了。只是居住在山林里或者是人烟稀少谁都不认识谁的地方。

:回到老家或民间隐居。

紫绶:紫色丝带。古代高级官员用作印组,或作服饰。代指达官贵人。

【赏析】

这首诗是华山附近的人乃至上过华山的游客们都知道的陈抟老祖的诗,因为他人比较特殊,所以关注了一下他的诗,其实最著名的应该是“赌棋赢华山”的故事。

大士就是大士,尤其他老人家作为一名道士,据说经过广泛游历,看惯了人世纷争,也算是通晓了天下大事,了解多了,自然厌倦“尔虞我诈,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政治斗争,倒觉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种品味,一种超然,隐居了。

传说华山是他的,是当年陈抟老祖下棋时从宋太祖赵匡胤手里赢过来的。(足见也是难以脱俗啊!)据说当时赵匡胤还没有登基,充其量也是个军阀之类,而且当时来华山,正是逆境落魄之时,巧遇陈抟老祖,遇到高人自然要讨教一番,经过几日讨教辩论,在明事理、通大事之余,下了一盘棋,觉得没意思,就笑以华山为筹码,小赌了一把,言“如若陈抟老祖赢了,到时候赵匡胤如若登基为皇帝,则将华山赐予陈抟老祖。”谁知真赢了,赵匡胤就写下字据,愿将华山输于老祖,当然,字据是陈抟老祖逼着写的,据说华山还有此铁卷。想想,当时赵匡胤还什么都不是啊!从而说明,当时老祖对赵匡胤还是比较看好的,心里也小赌了一把,这不,赌赢了!拥有了西岳华山的控制权和治理权。要说这老祖也够刁的哇,轻轻松松,凭着自己擅长的棋艺就“强取豪夺”的得了华山。

反过来看看这首诗。

首先,第一句“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说明老人家是第二次有归隐之心。经过多年的宦海浮沉,尔虞我诈的斗争,曾经青山绿水、闲云野鹤的日子倒叫人怀念了。而其重新归隐,从“回首青山入梦频”中可以看出来,关键在“回首”,如若是第一次则可能是“翘首”等或是具有一定同时,在整诗的最一句“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也阐明了其是二次归隐的说法。为什么说其是宦海浮沉呢?敝以为,高人,地位高,或是才学高,而像陈抟老祖这样的人,应该或在深衙,或在庙堂……总之不是什么平庸之辈,否则,何谈归隐二字?

第二句“紫绶纵荣争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此句则表明了归隐的起因,而配合第三句“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阐明了原因,人们都在争权夺利,想尽一切办法加官进爵,都希望以“金章紫绶”之贵,代替“柴门寒窗”之苦,岂不知实际上豪门的“锦衣玉食”倒不如寒门的“清茶淡饭”吃的顺心如意了。而身处豪门,“食天子俸禄,尊天子之命,行天子之事”,自然会出现“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的现象,就是现代人所说的“干的干,转的转,转的给干的提意见”,当前方士兵在浴血奋战,拯救危难中的“旧主”(皇帝)时,却有人歌舞升平,声色犬马,花钱买醉,对于一个有责任心的官员而言,怎能不“愁”不“闷”?如若真是这样,何不如退隐山林,眼不见为净?

最后一句“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则表明了自己退隐山林的美好生活,像《陋室铭》里所说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携带几本旧书来到昔日旧地,无战事之烦心,无丝竹之乱耳,跟青山绿水相伴,同翠竹野花相戏,与风声鸟啼相和……优哉游哉,其乐融融,何乐不为?

所以,敝认为这首诗应该是陈抟老祖在出山之后,自己的理想抱负无法实现,在几经辗转之后终于看破红尘的无奈之语,而归隐更是碰壁之后的无奈之举,大多数文人都有一定的偏执心态,于是由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出家修道,逃离红尘!

因为小时候上华山听到过陈抟老祖的故事,对这个人印象挺深,所以,今天看到他写的诗(正好笔者也算爱诗之人),所以胡诌一番,算是一点心得,在此贻笑大方,羞惭不已。

陈抟归隐太华山_360百科

【赏析】

修道的人一般讲求修心养性,与世无争。也讲因果循环,众生平等。这首作品里也有这样的观点出现。可能这正是作者隐居前最后对红尘的回顾,里面还有看破尘世的意思。

像许多隐士一样,诗人也曾远足游历,因此寻到了心中理想的隐居地点,这可能是武当山,又可能是华山。武当山是道教名山,华山上也有道观。深山历来为修道者的所爱,因为山中就连四时也不于山外的相同,有安静的环境,又有简朴的生活必需品,如山泉、野蘑菇、山野菜、古刹遗迹也是山林里保存的最好。因此诗里最后也表示诗人最终还是要回归山林,隐居起来的。这有他自身的原因,也有时代的印记。

说他看破红尘,其实在第一句里"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中就点明了。后面的两句可以说是对这一句的补充说明,最后则是对立志归隐修道的表白。红尘游遍,唯有青山是最向往的,说明对诗人来说俗事已经是如过眼云烟般了,诗人通过十年的磨砺,终究决定归隐修道,这除了消沉,还有一种独特的清醒。这从后面对选择归隐的解释"紫绶纵荣怎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中可以领会到。说诗人隐居有时代因素,也是因为这两句中还有对世事的一些批评。最后表露出的对自然的欣赏和喜爱似乎说明了他并非不爱热闹,繁华的世间,只不过逃避的是不该有的战乱和人祸罢了。大自然的生机正是诗人向往的,他要远离的是腐败和颓废的环境。所以诗里就有"野花鸣鸟一般春"这样的句子。与其说诗人想弃世,不如说诗人是想洗刷自己的思想,用朴素的生活历练自己,以达到修道的本来目的。

语言诗词文学作品书籍中国文学

【赏析】

陈抟是炼丹家,是睡仙,这首《归隐》是我在一本小说的扉页上看到的。读后十分喜欢,想把它推荐给大家。

如陶渊明,在尘世间奔走,感到疲倦,让人想到爱尔兰诗人叶芝在水泥道路上,想往归隐到《因纳斯弗利岛》。

十年,是虚数,意思是很久,在红尘里奔走了很多年,灯红酒绿,花天酒地,也有落魄的时候。

在外奔走,求名求利,受尽折磨。

回望故乡,那青山频频出现在梦里,意思是很怀念家乡。

他人,就是荣华富贵,也比不上很好的睡上一觉。

富裕比不上贫穷,贫穷,反而安了。

孔子说,不汲汲于富贵。还说,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富贵,又有几个人看得透。

赋予了,就有人打主意,就有人要绑架你的亲人。就有人见财起意。反而不安稳。

老子说,躲藏必厚亡。

贫穷的生活,反而安宁。这就是悖反。

那个时代不安宁,国家的事情也不如意,一些通过战争,辅助危险的主人——皇帝,就如同后汉一样。

据说,陈抟也想求功名,见到天子,发现天子能给天下带来和平,就选择归隐。

他不喜欢音乐,认为嘈杂,扰乱耳朵的清静,如庄子的看法——人籁不如地籁,地籁不如天籁。

他最后的选择是,带上几本书,回到家乡,很高兴——野花啼鸟一般春。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既是写景,也暗示作者心情很高兴。

前面是铺垫,后面回到家乡归隐就水到渠成。前面为通电,最后一句,就如灯泡乌私亮了起来。

本真:绝非要走“终南捷径”的真正隐者—神人陈抟老祖_【快资讯】

【赏析】

http://xima.tv/v3yKcC http://xima.tv/0fiAVu

雪莱曾经说过:“一首诗是生命的真正形象。”诗歌之所以能成为诗人生命形象的符号,不仅仅在于诗中倾吐的情感,更取决于诗人能通过各种诗艺来传达其生命内涵,这种诗意的生命形象的塑造正是诗人异于普通人的诗性生命之所在。生缝晚唐五代乱世的陈抟经历了十年应试求仕的失意之后,终于堪破红尘,决意归隐青山。这首七言律诗《归隐》作于后唐长兴二年(931年),此时的陈抟正值花甲之年。

据史载,陈抟(871—989),字图南,自号扶摇子。后唐僖宗赐“清虚处士”、周世宗赐“白云先生”、宋太祖赐“希夷先生”。陈抟是晚唐五代、宋初著名隐士、著名道教学者、著名诗人,是古普州(今四川安岳——中国柠檬之都,中国浮雕之都)文化中世界级三宝之一(石刻①、陈抟②、秦九韶③)。在这首自述心迹的七律诗中,陈抟开门见山的解释了“求仕失意,堪破红尘,归隐青山”这一主题,所用方法是对比议论。在作者看来,语气为功名利禄忙忙碌碌,不如关门大睡(相传陈抟善睡,常百余日不起,有“隐于睡”,“以睡玩世”之称)与其深居朱门豪宅,不如安贫乐道。雄韬伟略难扶危亡之主,轻歌曼舞打扰深醉之人。叹英雄无用武之地,悲千里马无伯乐赏识,怀才不遇,愤世嫉俗之情油然而生。因之陈抟决意过隐居生活,怡然山水之间。就此带着琴书,归返旧隐之地临邛县(今四川邛崃)鹤鸣山,与花鸟一起去享受明媚的春光。返璞归真,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这是诗人最终的归宿。

《归隐》一诗中“紫绶纵荣争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和“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对仗严谨、工整,勘称绝对。前句“紫绶”对“朱门”,“纵荣”对“虽富”,“争及睡”对“不如贫”(争,通假字,同:怎。);后句“愁闻”对“闷听”,“剑戟”对“笙歌”,“扶危主”对“聒醉人”。前一联中融色彩、物件、虚字为一体,采用对比手法表述作者心迹。后一联中,一“愁”一“闷”揭示了作者怀才不遇之凄凉,恨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于是作者“携取旧书归旧隐”便成了理所当然只是,亦是无可奈何之事。而“野花啼鸟一般春”的田园生活正符合了诗人潜心道教的生活环境。此后陈抟以传“龙图学”、创《太极图》、《先天方圆图》,开太极文化之先河,被道家奉为老祖、理学家誉为鼻祖,把道儒佛三教混元为中华民族中晚期文化正宗,派生出一系列哲学社会思想文化流派,成为公元十四世纪以后中国人的精神文化重要支柱。

诵读此诗,作者强烈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形象栩栩如生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中国古代八大名赋释译

【罗从红解说】

唐朝末年,别人都在打仗,他就睡觉去了。一觉醒来,赵匡胤当皇帝了,天下又统一了。其实他到底活了多少岁,没人知道,他一睡就是几十年,谁知道他是死是活呢?他年轻的时候,到底做了什么,关注的人不多,他白胡子白眉毛的时候,大家倒关注起他来了。于是后人称他为陈抟老祖。其实他年轻时也努力过,想去当官的。读了好多的书,经史百家,一见成诵,悉无遗忘。可是一考试,就是考不上。全篇差不多就是人生的回忆和感慨。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十年寒窗苦读,把天下的书都读了一个遍,但是没用,考试是检测学习的唯一标准,过去是,现在也是。没考上,只能安慰自己了,这十年寒读,无非就是在红尘中走了一遭,既然这个红尘不要我(没考上),还是回到我最向往的地方去吧。那青山之中,才是我多年的梦想。那些紫衣绶带,很吸引人的,但还是不如我爱睡觉来得舒服,你们看看,依靠青山,随地而睡,几多潇洒,那些豪门富室,又怕被偷,被盗,整天提心吊胆的,哪比得上我这个穷光蛋啊。可是这个世上,还是有许多人,为争一时的荣耻,争一时的地位,割地称王。可是这个世上没有明主,你也想争,我也想争,争来了又什么用呢?得一时之势,就只知道笙歌艳舞,灯迷酒醉。真是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何时能得一个太平。还是脑袋进水的好,想睡就睡,但愿睡着了,就听不到这世上的纷争,看不到这浑浊的红尘了。捧着满肚子的才华和学问,去华山隐居吧,看看野花,听听啼鸟,那才是美好的。全诗的内容大约就是这样的了。

告诉大家,要学会放下,放下了,才是真实的自我,才是自然的美好。这个世界未必要我去担当,也不必要为这个世界去担当。这一首诗从回忆而起,写了一个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如何从这种矛盾中超越出来。采用的手法,就是对比之法,过去与现在以及将来的对比。过去是十年踪迹走红尘,现在和将来是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这过去与现在的不同,是如何变化而来的呢,中间写了两个原因。一个是自己的认识,一个是对社会的认识。自己的认识是紫绶纵荣争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社会的认识是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有了这两个原因,从过去向现在的变化就自然而然了。这种章法的安排,在律诗中也是极为常见的,我们写诗的时候,也要多应用。

【作者简介】 陈抟简介_古诗文网

2七律_45归隐_陈抟在线收听_千家诗_喜马拉雅FM

唐末宋初之际道教学者。安徽亳县人,生于唐末,历经五代,曾隐居于武当山九室岩,后又隐居于华山云台观修道。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著有《指元篇》、《无极图》、《先天图》等。

陈抟(拼音tuán)(871年—989年),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北宋著名的道家学者、养生家,尊奉黄老之学。后唐清泰二年(935年),隐居武当山九石岩。著有《胎息诀》、《指玄篇》等专著。后晋天福四年(939年),游峨眉山讲学,号“峨眉真人”。著有《观空篇》等。并拜麻衣道者为师,从事《易》学研究,著有《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注》、《易龙图序》、《太极阴阳说》、《太极图》和《先天方圆图》等,现流传的著作托名者居多。北宋端拱初年(988年),仙逝于华山张超谷,享年118岁。► 18篇诗文

名赋百篇评注_360百科 中国古代五首名赋及赏析

古代名赋古代辞赋名篇古代极著名的赋

古代四大名赋中国古代八大名赋古代十大名赋

古代有名的赋中国古代十大名赋赏析名赋

七言律诗硬笔书法七言律诗大全七言律诗古诗大全

陈抟归隐诗七言律诗大全500首八句七言律诗古诗大全

七言律诗七言律诗平仄七言律诗硬笔书法作品

古代辞赋名篇

诗词名句网

十大名赋

宋词一百首

中国古代八大名赋

古文观止

中国古代十大名赋赏析

兰亭集序

古代十大名赋

兰亭序原文及译文

古代极著名的赋

古今楹联大全

名赋

本草纲目原文及译文

古代有名的文赋

中国古籍全录网

中国古代赋

中国古诗词网官网

八大赋

二十四史

如果觉得《《 归隐 》 【唐末宋初】 陈抟》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