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第十二节中医辩证治自汗盗汗探讨

第十二节中医辩证治自汗盗汗探讨

时间:2021-06-03 07:10:09

相关推荐

第十二节中医辩证治自汗盗汗探讨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自汗、盗汗。自汗,盗汗虽同属汗液排泄异常的病证,但二者临床表现不同,应辨证清楚(巳如前述)。同是自汗、盗汗,有单独出现,也有作为其他疾病症状之一而出现等两类情况,在辨证论治时也应加以区别。单独出现者,以自汗、盗汗为突出症状,其他均为次要症状,一般无严重、危急的症状。本节所论者主要指此而言。而作为其他疾病症状出现的自汗、盗汗,则因疾病的不同,各具有该病症的症状及体征,且出汗大多不居于突出地位。例如《证治汇补。汗病章》即对其他病症引起自汗特点作了论述;。火热自汗必躁热,伤湿自汗,困倦身重,天阴转甚,声如瓮出,伤风自汗,头疼身热,咳嗽,烦闷,鼻塞流涕,伤暑自汗,身热口渴,烦躁面垢,痰症自汗,头眩,呕逆,胸满吐痰。。在其他疾病引起的盗汗中,以肺痨盗汗最为多见,其特点为同时具有咳嗽、咳血、胸痛,潮热、消瘦等症状。

2.辨阴阳虚实;一般来说,汗证以属虚者为多。自汗多属气虚不固,盗汗多属阴虚内热。但因肝火、湿热等邪热郁蒸所致者,则属实证。病程久者,或病变重者,则会出现阴阳虚实错杂的情况。自汗久则可以伤阴,盗汗久则可以伤阳,出现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之证。邪热郁蒸,病久伤阴,则见虚实兼夹之证。

二、治疗原则。

虚证当根据证候的不同而治以益气、补血、养阴,调和营卫,实证当清肝泄热、化湿和营,虚实夹杂者,则根据虚实的主次而适当兼顾。此外,由于自汗、盗汗均以腠理不固,.律液外泄为共同病变,故可酌加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五味子、瘪桃干、牡蛎等固涩敛汗之品,以增强止汗的作用。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病性汗病有虚、实、寒、热之不同。气虚以汗出伴呼吸气短、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汗出畏风为特征;血虚以睡则汗出、心悸失眠、面色不华、脉细、舌淡为特征;阴虚以汗出伴口咽干燥、舌红少苔、脉细为特征;阳虚以汗出伴肢冷畏寒、便溏、舌淡苔白滑、脉沉弱为特征;实证以湿热、里热蒸迫为主,或以黄汗、汗出而粘为特征,或以蒸蒸汗出伴里热、大便干结为特征;阴虚火旺之汗病可见阴虚兼实火或虚火两类,临证亦注意鉴别。

2.辨汗病类别据自汗、盗汗、战汗、绝汗、黄汗之不同特征区分之。脱汗见于阳亡阴竭,战汗多见于虚人外感,黄汗多属湿热,盗汗以虚热为多见,但气虚、阳虚、湿热亦间或有之,自汗多见于气虚、阳虚肌表不固,应细审辨察。

二、治疗原则

汗病治疗的基本原则是使气血阴阳恢复调和状态,具体则需因其病机而分别以调和营卫、益气固表、清里泄热、滋阴降火、补血养心、益气固脱、回阳敛阴等为基本大法。

1.肺卫不固证:汗出恶风,易于感冒。稍劳汗出尤甚。面色少华,脉细弱。玉屏风散;防风6克黄芪12克白术12克

1.汗多者,加浮小麦、牡蛎、麻黄根等以加强固表止汗之效;

2.表虚外感风寒,头痛鼻塞,汗出恶风,脉缓者,可与桂枝汤;(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生姜片9克红枣12枚

1.如感冒,恶风寒较甚者,宜加防风、荆芥、淡豆豉。

2.如患者体质虚者,加黄芪。

3.兼见咳嗽者,宜加杏仁、苏子、桔梗。

4.用于风寒湿痹,宜加姜黄、细辛、威灵仙。

5.项背拘急强痛,加葛根、防风、桑枝。

6.用于妊娠呕吐,可重用生姜,再酌加苏梗、白术,砂仁。

7.用于受冷即发的皮肤病,无热象者,可加当归、荆芥、防风、蝉蜕、丹参等。

加减:

1.阳虚者,加附子、人参;

2.气虚者,加黄芪益气固表;

3.汗出多,伴失眠者,加煅龙骨、煅牡蛎、五味子、酸枣仁;

4.骨节楚痛者,加羌活、独活、威灵仙。

临证参考服桂枝汤后,宜啜热稀粥借谷气助药力,临床验之效较好。对汗出偏身者,为气血运行偏颇所致,治疗时应据病情酌加益气、养血、通络之品)

合用,以益气固表,调和营卫。

加减:

1.气虚重者,增加黄芪、白术用量,或加党参、五味子;

2.汗出多者,加浮小麦、糯稻根、煅龙骨、煅牡蛎、五味子固表敛汗。

3.气虚甚者,加党参,黄精益气固摄。

4.舌红、脉细数(兼阴虚),加麦冬、五味子养阴敛汗。

5.恶寒,脉缓者,加桂枝、白芍;

6.头重肢困者,去黄芪、麻黄根,加薏苡仁、厚朴、苍术、白芷;

7.兼阴虚者,加生地、麦冬、五味子;

8.兼纳呆,脘痞者,加谷芽、陈皮以助脾运。

【本证引用资料】

(一)肺卫不固证

症状及分析;

汗出恶风,易于感冒一一肺气亏虚,肌表疏松,表卫不固,

稍劳汗出尤甚一一劳则耗气,气不摄汗,

面色少华,脉细弱一一为气虚之象。..

治法:益气固表。

方药。玉屏风散。.

(1)方解:本方为益气固表止汗的常用方剂。黄芪、白术,益气固表敛汗,防风,走表散邪且助黄芪固表。

㈦加减:汗出多者,加浮小麦、糯稻根、牡蛎固表敛汗。气虚甚者,加党参,黄精益气固摄。舌红、脉细数(兼阴虚),加麦冬、五味子养阴敛汗。

变证

气血不足,体质虚弱而症见汗出恶风,倦怠乏力,面色不华,舌质淡,脉弱者,可改用大补黄芪汤补益气血,固表敛扦。本方除含有玉屏风散的药物外,尚有人参、山茱萸,茯苓、甘草、五味子等益气固摄;熟地、川芎、肉苁蓉等补益精血,补益之力远较玉屏风散为强,故宜用于自汗之气血不足及体虚甚者。

4.肺脾气虚

证候汗出畏风,动则加重,伴呼吸气短,咳喘乏力或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舌质淡,脉弱。

证候分析肺主皮毛,脾主肌肉,久病咳喘,年老体弱,肺脾气虚,则皮毛不固,肌表不实,腠理疏松,气虚卫外不固,津液外泄则汗出畏风;气虚不耐劳作,故动则加剧;呼吸气短,咳喘乏力为肺气不足之症;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为脾气虚弱见症;舌质淡,脉弱为气虚之象。

治法益气固表。

方药运用

(1)常用方玉屏风散加味。药用生黄芪、白术、茯苓、当归、防风、麻黄根。

方中生黄芪甘微温,功擅补脾肺之气,益卫固表止汗,用为君药;、白术苦甘温,补脾胃,实肌腠,固表止汗,茯苓甘淡平,健脾补中利水渗湿,二者合用助君药益气健脾固护肌表,用以为臣;当归养血补虚,与黄芪同用,补气生血,气旺血生,少量防风走肌表祛风并御风邪,麻黄根入肺实卫气而固腠理,敛汗固表,用为佐使药。诸药合用肺脾同补,肌表兼固,气血同调,标本兼治。

(2)加减气虚重者,增加黄芪、白术用量,或加党参、五味子;汗出多者,加浮小麦、煅龙骨、煅牡蛎、五味子;恶寒,脉缓者,加桂枝、白芍;头重肢困者,去黄芪、麻黄根,加薏苡仁、厚朴、苍术、白芷;兼阴虚者,加生地、麦冬、五味子;兼纳呆,脘痞者,加谷芽、陈皮以助脾运。

(3)临证参考气虚自汗,疲劳感较甚者,一般可用黄芪六一汤(黄芪6份,甘草1份,生姜3片,大枣10枚)煮汁当茶饮;气虚自汗较重者,选补中益气汤加麻黄根、五味子。此外,桂枝汤亦可用于气虚自汗的轻、中型,无论是否夹有风邪均可选用。阳虚自汗,每易由气虚自汗发展而来,阳虚自汗临床特点常以面色咣白,畏寒,汗冷,舌润为主,治疗以益气温阳固表为法,常选用黄芪附子汤(黄芪30克熟附子15克)、桂枝加附子汤(桂枝9克炮附子5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生姜片9克红枣12枚)、补中益气汤(人参3克(焗服)白术3克炙北芪4.5克炙甘草3克陈皮1.5克归身1.5克生姜2片红枣2枚北柴胡1克升麻1克)加减。

【中药名厂与中成药】

1.中成药

(1)玉屏风散(环球牌,广东环球制药有限公司):每次6g,每日2次。适用于气虚自汗。

(2)龙胆泻肝丸(长城牌,天津乐仁堂制药厂;强字牌,北京中药二厂):每服1袋,每日2次。适用于肝胆湿热型自汗、盗汗。

自汗之气血不足证:体质虚弱而症见汗出恶风,倦怠乏力,面色不华,舌质淡,脉弱者。可改用大补黄芪汤以补益气血,固表敛汗。

临证参考气虚自汗,疲劳感较甚者,一般可用黄芪六一汤(黄芪6份,甘草1份,生姜3片,大枣10枚)煮汁当茶饮;气虚自汗较重者,选补中益气汤加麻黄根、五味子。此外,桂枝汤亦可用于气虚自汗的轻、中型,无论是否夹有风邪均可选用。阳虚自汗,每易由气虚自汗发展而来,阳虚自汗临床特点常以面色咣白,畏寒,汗冷,舌润为主,治疗以益气温阳固表为法,常选用黄芪附子汤、桂枝加附子汤、补中益气汤加减。

2.营卫不和证: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半身或某些局部出汗。苔白薄,脉缓。桂枝汤;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生姜片9克红枣12枚

1.如感冒,恶风寒较甚者,宜加防风、荆芥、淡豆豉。

2.如患者体质虚者,加黄芪。

3.兼见咳嗽者,宜加杏仁、苏子、桔梗。

4.用于风寒湿痹,宜加姜黄、细辛、威灵仙。

5.项背拘急强痛,加葛根、防风、桑枝。

6.用于妊娠呕吐,可重用生姜,再酌加苏梗、白术,砂仁。

7.用于受冷即发的皮肤病,无热象者,可加当归、荆芥、防风、蝉蜕、丹参等。

加减:

1.阳虚者,加附子、人参;

2.气虚者,加黄芪益气固表;

3.汗出多,伴失眠者,加煅龙骨、煅牡蛎、五味子、酸枣仁;

4.骨节楚痛者,加羌活、独活、威灵仙。

【本证引用资料】

(二)营卫不和证

症状及分析;

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一一表虚受风,腠理失调,.

半身或某些局部出汗一一营卫不和,汗泄失常,.

苔白薄,脉缓一一为营卫不和之象。

治法。调和营卫。

方药;桂枝汤。

(1)方解;本方发表解肌,调和营卫。在此主要用以调和营卫。桂枝、白芍,温经解肌,和营敛阴,合用以调和营卫,生姜、大枣、甘草,协同上药调和营卫。卿加减:汗出多者,可酌加龙骨,牡蛎固涩敛汗。

变证

1.营卫不和而又表现倦怠乏力、汗出多、少气懒言、舌淡、脉弱等气虚症状者,可改用黄芪建中汤;桂枝9克炙甘草6克红枣12枚白芍18克生姜9克胶胎70克(包)黄芪4.5克

1.气短,胸满者,多加入生姜。

2.腹满者,去红枣,加入茯苓4.5克

3.治肺虚不足的,补气加半夏9克

4.寒重者,加花椒温中散寒;

5.便溏者,加白术健脾除湿;

6.气滞者,加木香行气除胀;

7.气虚者,加黄芪、党参补中益气;

8.血虚者,加当归温养补血。

益气建中,调和营卫。

2.营卫不和而见四肢不温、畏寒、脉细等阳气不足的症状者,可改用桂枝加附子汤(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红枣12枚炮附子5克)

3.营卫不和之由瘀血阻滞所致,兼见心胸疼痛,部位不移,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等症者,可改用血府逐瘀汤;当归9克生地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6克赤芍6克柴胡3克甘草6克桔梗4.5克川芎4.5克牛膝9克

1.若瘀在胸部,宜重用赤芍、川芎,佐以柴胡、青皮;

2.瘀在脘腹部,重用桃仁、红花,加乳香、没药、乌药、香附;

3.瘀在少腹者,加蒲黄、五灵脂、官桂、小茴香等;

4.瘀阻致肝肿胁痛者,加丹参、郁金、土鳖虫、九香虫;

5.瘀积肝脾肿硬者,加三棱、莪术、大黄或水蛭、土鳖虫等;

6.血瘀经闭、痛经者,加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泽兰等以活血调经止痛。理气活血,疏通经络营卫o

1.营卫不和

证候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或微发热,头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缓。

证候分析营卫失和,卫不固护于外,荣阴失守,则汗自出;风邪袭表,营卫不和,腠理不固,筋脉失养则恶风,周身酸楚;头痛、微发热、脉浮缓为风邪在表之征。

治法调和营卫。

方药运用

(1)常用方桂枝汤。药用桂枝、生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

方中以辛温之桂枝为君,温经解肌,疏散风邪;以酸苦性寒之芍药为臣,和营养血,敛汗益阴,君臣相伍,一散一收,调和营卫,表邪外解则汗止热解;生姜辛散助桂枝解肌,又能和胃止呕,大枣味甘益阴和营,以助芍药,共用为佐,二者相伍还可升腾脾胃之气以助营卫调和;甘草调和诸药以为使。全方药虽五味,但配伍严谨,为调和营卫之佳方。

(2)加减阳虚者,加附子、人参;气虚者,加黄芪益气固表;汗出多,伴失眠者,加煅龙骨、煅牡蛎、五味子、酸枣仁;骨节楚痛者,加羌活、独活、威灵仙。

(3)临证参考服桂枝汤后,宜啜热稀粥借谷气助药力,临床验之效较好。对汗出偏身者,为气血运行偏颇所致,治疗时应据病情酌加益气、养血、通络之品。

营卫不和而又表现倦怠乏力、汗出多、少气懒言、舌淡、脉弱等气虚症状者。可改用黄芪建中汤(人参3克山茱萸5克茯苓5克甘草5克五味子5克熟地8克川芎3克肉苁蓉5克黄芪6克防风6克白术6克)益气建中,调和营卫

营卫不和而见四肢不温、畏寒、脉细等阳气不足的症状者。可改用桂枝加附子汤(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红枣12枚炮附子5克)温经扶阳,调和营卫。

营卫不和之由瘀血阻滞所致,兼见心胸疼痛,部位不移,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等症者,可改用

血府逐瘀汤;

当归9克生地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6克赤芍6克柴胡3克甘草6克桔梗4.5克川芎4.5克牛膝9克

1.若瘀在胸部,宜重用赤芍、川芎,佐以柴胡、青皮;

2.瘀在脘腹部,重用桃仁、红花,加乳香、没药、乌药、香附;

3.瘀在少腹者,加蒲黄、五灵脂、官桂、小茴香等;

4.瘀阻致肝肿胁痛者,加丹参、郁金、土鳖虫、九香虫;

5.瘀积肝脾肿硬者,加三棱、莪术、大黄或水蛭、土鳖虫等;

6.血瘀经闭、痛经者,加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泽兰等以活血调经止痛。理气活血,疏通经营卫。

3.心血不足证:自汗或盗汗,心悸少寐。神疲气短,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归脾汤;人参3克白术3克茯苓3克炒酸枣仁3克炙甘草1克炙黄芪3克远志3克木香1.5克当归3克龙眼肉3克生姜3片红枣3枚

1.汗出多者加牡蛎、五味子、浮小麦收涩敛汗。

2.血虚甚者加制首乌、枸杞子、熟地补益精血。

1.如果脾虚发热的加入山栀子3克丹皮3克

2.崩漏下血者,加艾叶炭、炮姜炭以温经止血;

3.偏热者,加生地炭、阿胶珠、棕榈炭以清热止血。

【本证引用资料】

(三)心血不足证

症状及分析.、

自汗或盗汗,心悸少寐一一血不养心以致心液不藏,心神不宁,

神疲气短,面色不华一一血虚不能濡养经脉及上荣头面,

舌质淡,脉细一一为血虚之象。、

治法。补血养心。

方药。归脾汤。

(1)方解:本方益气补血,养心安神。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益气健脾,当归,龙眼肉,养血,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木香、甘草、生姜、大枣,理气调中。

⑵加减;汗出多者加牡蛎,五味子、浮小麦收涩敛汗。血虚甚者加制首乌、枸杞子、熟地补益精血。

5.心脾两虚

证候盗汗或自汗,心悸眠差,气短神倦乏力,面色无华,纳差,舌质淡,脉细弱。

证候分析劳倦、忧思过度,伤气耗血,心脾两虚。气虚气不摄津固表则自汗;营血不足;入夜神气浮越则睡中汗出致盗汗;气血不足,不能奉养心神则心悸眠差;血虚气弱不能上荣于面则面色无华;脾气虚则纳少,气短,神倦乏力;舌淡、脉细弱为气血不足之征。

治法健脾养心。

方药运用

(1)常用方养心汤;炙黄芪5克、党参5克、白术5克、当归5克川芎5克、炒酸枣仁3克、五味子5克、浮小麦5克、陈皮3克

加减:

1`兼咽干、舌红少津者,加麦冬、生地,减川芎、黄芪用量;

2`眠差甚且梦多易惊者,加珍珠母或生龙骨、生牡蛎;

3`汗出多者,加煅龙骨、煅牡蛎(先煎);

4`形寒肢冷者,加肉桂或附子。

临证参考心脾不足致汗出者,临床常以心悸失眠,神倦乏力为特征。此类患者病程多较长,兼夹症可较多。对于心脾气血两亏,兼阴虚、气滞、虚火,甚则痰浊、瘀血者,治疗时宜多方兼顾。

合归脾汤加减;炙黄芪5克党参5克白术5克、当归5克、川芎5克、炒酸枣仁3克、五味子5克、浮小麦5克、陈皮3克

加减:

1`兼咽干、舌红少津者,加麦冬、生地,减川芎、黄芪用量;

2`眠差甚且梦多易惊者,加珍珠母或生龙骨、生牡蛎;

3`汗出多者,加煅龙骨、煅牡蛎(先煎);

4`形寒肢冷者,加肉桂或附子。

临证参考心脾不足致汗出者,临床常以心悸失眠,神倦乏力为特征。此类患者病程多较长,兼夹症可较多。对于心脾气血两亏,兼阴虚、气滞、虚火,甚则痰浊、瘀血者,治疗时宜多方兼顾。

药用炙黄芪、党参、白术、当归、川芎、酸枣仁、五味子、浮小麦、陈皮。

方中炙黄芪甘温益气,补脾升阳,党参甘平补中益气,白术健脾燥湿,实肌腠,与参芪共用大补脾胃之气,振奋生化之源,用以为君;当归、川芎补血养心行滞与君药同用双补气血,气旺血生,心脾两健,用以为臣;酸枣仁甘酸,既可养肝血益心阴宁心神,又可收敛止汗,五味子酸温,与芪术同用有益气固表止汗之功,与当归、酸枣仁同用又可滋阴生津敛汗,且可宁心安神;浮小麦益心气而收敛止汗,陈皮理气和中助运,上药共用为佐。诸药合用共收心脾双补,固表止汗之功。

(2)加减兼咽干、舌红少津者,加麦冬、生地,减川芎、黄芪用量;眠差甚且梦多易惊者,加珍珠母或生龙骨、生牡蛎;汗出多者,加煅龙骨、煅牡蛎(先煎);形寒肢冷者,加肉桂或附子。

(3)临证参考心脾不足致汗出者,临床常以心悸失眠,神倦乏力为特征。此类患者病程多较长,兼夹症可较多。对于心脾气血两亏,兼阴虚、气滞、虚火,甚则痰浊、瘀血者,治疗时宜多方兼顾。

心脾两虚盗汗或自汗,心悸眠差,气短神倦乏力,面色无华,纳差,舌质淡,脉细弱。常用方养心汤合归脾汤加减。

4.阴虚火旺证: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潮热颧红。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

当归六黄汤;当归6克生地黄6克黄芩6克黄柏6克黄连6克熟地黄6克黄芪12克

1.若阴虚而内火较轻者,可去黄连、黄芩,加知母,以冀泻火而不伤阴。

2.汗出多者,加牡蛎、浮小麦、糯稻根固涩敛汗。

3.潮热甚者,加秦艽、银柴胡、白薇清退虚热。

加减:

1.汗出多者,加麻黄根、浮小麦、五味子;

2.潮热甚者,加地骨皮、鳖甲、知母;

3.耳鸣或目涩者,加枸杞子、女贞子、龟甲、菊花;

4.干咳,咯血甚者,加白茅根、玄参、川贝母等。

临证参考阴虚火旺之盗汗证,临床首选当当归六黄汤。然本证又有阴虚阳亢及阴虚夹实火之不同。

1.阴虚实火者每兼口渴喜饮,饮不解渴,尿赤,大便干结,舌苔多为薄黄乏津,脉细滑带数或脉滑有力,治疗时又可依所夹实火侧重于上、中、下三焦之不同,而加重黄芩或黄连、黄柏用量;

2.阴虚阳亢者则以口舌干燥,腰膝酸软为特点,治疗在原方基础上加重生地、熟地用量;并可加玄参、石斛、白芍、百合等以加强养阴作用。

3.对于阴虚盗汗,热象不著者,用白芍汤加百合、生地、玄参、淮小麦、酸枣仁、白薇、龙齿;盗汗量多者,可选用五味子汤,药如五味子、山萸肉、龙骨、牡蛎、首乌、远志、五倍子、地骨皮,以补肝肾之阴,宁心神之乱,益阴收敛止汗。

【本证引用资料】

(四)阴虚火旺证

症状及分析。,

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一一热逼津液外泄,

五心烦热,潮热颧红一一虚热内蒸,

口渴一一阴津不足,

舌红少苔,脉细数一一阴虚火旺之象。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当归六黄汤。.

(1)方解。本方滋阴养血,清热泻火。当归、生地黄、热地黄,滋阴养血,黄连、黄芩、黄柏,苦寒清热,泻火坚阴;黄芪,益气固表。

(2)加减:汗出多者,加牡蛎、浮小麦,糯稻根固涩敛汗。潮热甚者,加秦艽、银柴胡、白薇清退虚热。

变证

以阴虚为主,而火热不甚、潮热、脉数等不显者,可改用麦味地黄丸补益肺肾,滋阴清热。

6.阴虚火旺

证候盗汗,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潮热颧红,腰膝酸软,干咳痰中带血,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亡血失精,肺痨久咳,素体阴虚,热病后期均可致阴精亏耗,阴津不足,虚火内生,迫津外泄可致汗出,入夜尤甚;阴虚津液不能上承则口干咽燥;精亏不能濡养腰府四肢则腰膝酸软;虚热内蒸则见五心烦热,颧红,潮热;虚火上灼肺金,肺失肃降,肺络受损则可见干咳,痰中带血;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运用

(1)常用方当归六黄汤加减。药用当归、山萸肉、生地黄、熟地黄、黄芩、黄连、黄柏、黄芪。

方中当归、山萸肉、生熟地补肝肾精血,育阴培本以清内热,重用为君;黄芩、黄柏、黄连泻火除烦,清热坚阴,清三焦之火热以治其标,用量较小,共为臣药;黄芪益气补阳,实卫固表,用为佐药。纵观全方,有补肾养心的生熟地黄,补肝肾精血之当归、山萸肉,又有益气固表之黄芪,山萸肉又具固脱敛精止汗之效,更兼苦寒泻火之三黄,可谓寒温并用,攻补兼施。黄芪与三黄相伍,互制其短,各用其长。此外,黄芪与诸滋养阴血药同用,尚含阴阳互助,气血双补之意。诸药合用共奏滋阴降火固表止汗之功。

(2)加减汗出多者,加麻黄根、浮小麦、五味子;潮热甚者,加地骨皮、鳖甲、知母;耳鸣或目涩者,加枸杞子、女贞子、龟甲、菊花;干咳,咯血甚者,加白茅根、玄参、川贝母等。

(3)临证参考阴虚火旺之盗汗证,临床首选当当归六黄汤。然本证又有阴虚阳亢及阴虚夹实火之不同。阴虚实火者每兼口渴喜饮,饮不解渴,尿赤,大便干结,舌苔多为薄黄乏津,脉细滑带数或脉滑有力,治疗时又可依所夹实火侧重于上、中、下三焦之不同,而加重黄芩或黄连、黄柏用量;阴虚阳亢者则以口舌干燥,腰膝酸软为特点,治疗在原方基础上加重生地、熟地用量;并可加玄参、石斛、白芍、百合等以加强养阴作用。对于阴虚盗汗,热象不著者,用白芍汤加百合、生地、玄参、淮小麦、酸枣仁、白薇、龙齿;盗汗量多者,可选用五味子汤,药如五味子、山萸肉、龙骨、牡蛎、首乌、远志、五倍子、地骨皮,以补肝肾之阴,宁心神之乱,益阴收敛止汗。

以阴虚为主,而火热不甚,潮热、脉数等不显者,可改用麦味地黄丸(山萸肉12克山药6克熟地12克丹皮3克泽泻3克茯苓6克五味子7.5克麦冬7.5克(去心))补益肺肾,滋阴清热。

5.邪热郁蒸证:蒸蒸汗出。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苔薄黄,脉弦数。

龙胆泻肝汤;

酒龙胆草6克栀子9克炒黄芩9克泽泻12克木通9克车前子9克当归3克酒生地黄9克柴胡6克生甘草6克

1.若肝胆实火较盛,可去木通、车前子,加黄连。

2.若湿盛热轻者,可去黄芩、生地黄,加滑石、薏苡仁。

3.若玉茎生疮,或便毒悬痈,以及阴囊肿痛红热者,可去柴胡,加连翘、黄连、大黄。

4.肝经湿热,带下色红者,可加莲须、赤芍。

5.肝火上炎致头痛眩晕,目赤多眵,口苦易怒,可加菊花、桑叶。

6.木火刑金,见咳血者,可加丹皮、侧柏叶。。

7.小便短赤(里热较甚),加茵陈清解郁热。

加减:

1.口干喜饮者,加天花粉,重用生地黄;

2.湿重而见食少,脘痞,手足心汗出甚者,加苍术、茯苓、陈皮、苏梗;

3.汗出色黄染衣者,加茵陈、秦艽;

4.阴囊汗多者,加黄柏、苍术。

临证参考本证为肝经湿热与脾胃湿热的复合证。辨证时,既要详审其主次而治之,又要同理脾胃,以绝内湿产生之源。对于热伤阴津者,更应仔细辨治,避免伤阴、助湿之弊。

【本证引用资料】

(五)邪热郁蒸证

症状及分析:

蒸蒸汗出一一热蒸津液外泄,

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一一肝火亢旺或湿热内盛,

苔薄黄,脉弦数一一为内有积热之象。

治法;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方药;龙胆泻肝汤。

0)方解;本方清旰泻火,清利湿热。龙胆草、黄芩、栀子,柴胡,清肝泻火,泽泻、木通、车前子,清利湿热,当归、生地,滋养阴血,甘草,调中和药o

加减;小便短赤(里热较甚,,加茵陈清解郁热。

变证

湿热内蕴而热势不盛、面赤烘热、口苦等症不显著者,可改用四妙丸清热除湿。方中以黄柏清热,苍术,苡仁除湿,牛膝通利经脉。

自汗、盗汗辨证论治筒表

3.肝脾湿热

证候汗出而粘,色黄如柏汁,或染衣着色,发热,口苦,渴不欲饮,或脘痞纳呆,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濡数。

证候分析外感湿热之邪或嗜食肥甘、酒浆,酿湿生热,湿热内蕴,肝胆疏泄失司,胆汁随汗液外泄则汗出色黄;胆热上扰则口苦、心烦;湿热蒸腾,外阻于肌表,则汗出而粘;湿热阻滞,中焦气机不畅,脾失健运,脾为湿困,则见脘痞纳呆等症;舌红、苔黄腻、脉濡数,皆湿热之征象。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运用

(1)常用方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用龙胆草、黄芩、山栀子、泽泻、车前子、木通、薏苡仁、生地黄、柴胡。

方中以大苦大寒之龙胆草为君,专泻肝胆实火湿热;伍以苦寒之黄芩、栀子清少阳之火,泻三焦之湿热,助肝胆湿热下行,车前子、木通、泽泻渗湿泄热,通利小便,五药与龙胆草相配,务使肝经湿热从膀胱小便而出,用以为臣;薏苡仁淡渗利湿,健脾助运,杜生湿之源,与泽泻、车前子共用渗利脾湿,生地养阴凉血柔肝,以防苦寒渗湿之品伤阴耗津,肝胆火热耗伤肝阴,可使邪去而不伤正,上药共为佐;柴胡疏肝胆之气,引诸药归于肝经,以为使药。诸药合用泻中有补,降中寓升,祛邪而不伤正,使湿去热清,肝脾调和,而汗自止。

(2)加减口干喜饮者,加天花粉,重用生地黄;湿重而见食少,脘痞,手足心汗出甚者,加苍术、茯苓、陈皮、苏梗;汗出色黄染衣者,加茵陈、秦艽;阴囊汗多者,加黄柏、苍术。

(3)临证参考本证为肝经湿热与脾胃湿热的复合证。辨证时,既要详审其主次而治之,又要同理脾胃,以绝内湿产生之源。对于热伤阴津者,更应仔细辨治,避免伤阴、助湿之弊。

此外,临床因外感湿邪。或内湿复感表邪而致自汗,汗出不畅,绵绵不绝者,治疗可据病情分别予健脾化湿,祛风胜湿,或淡渗利湿等治法,有热者兼以清热,常可选羌活胜湿汤、湿郁汤(《证治准绳》:苍术白术香附橘红厚朴半夏白茯苓川芎羌活独活甘草)、黄芩滑石汤(黄芩9克滑石9克茯苓皮9克大腹皮6克白蔻仁3克通草3克猪苓9克)、五苓散(猪苓2.3克泽泻3.8克白术2.3克桂枝1.5克茯苓2.3克(猪苓9克、泽泻15克白术9克茯苓9克桂枝6克))等加减。

湿热内蕴而热势不盛、面赤烘热、口苦等症不显著者,可改用四妙丸(黄柏24克苍术24克牛膝24克薏苡仁24克)清热除湿。

临床因外感湿邪。或内湿复感表邪而致自汗,汗出不畅,绵绵不绝者,治疗可据病情分别予健脾化湿,祛风胜湿,或淡渗利湿等治法,有热者兼以清热,常可选羌活胜湿汤(羌活6克独活6克藁本3克防风3克炙甘草3克川芎3克蔓荆子2克)、湿郁汤(《证治准绳》:苍术白术香附橘红厚朴半夏白茯苓川芎羌活独活甘草)、黄芩滑石汤、五苓散等加减。

6.里热郁蒸蒸蒸汗出,或头额汗出,或手足汗出,伴面赤气粗,身热口渴,烦躁不安,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或苔糙,脉滑数。常用方玉女煎加减;生石膏15~30克、生地黄9~30克、知母5克、麦冬6克、竹叶9克、生大黄6克、枳实5克

1.火盛者,可加山栀子、地骨皮。

2.血分热盛,齿衄出血量多者,去熟地,加生地、玄参。

加减:

1.大便秘结者,可增加大黄用量,或加厚朴;

2.无大便干结者,可去生大黄、枳实;

3.汗多神疲乏力,脉弱者,可加人参;

3.食滞腹胀者,加莱菔子、焦三仙;

4.烦渴者,加天花粉、麦冬、石斛。

临证参考清热泻下之药当中病即止,勿伤正气。本证汗出虽多,但收敛药物必须慎用,以免留邪。本证常兼见胃阴不足症,治疗时应详细辨证。

【本证引用资料】

2.里热郁蒸

证候蒸蒸汗出,或头额汗出,或手足汗出,伴面赤气粗,身热口渴,烦躁不安,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或苔糙,脉滑数。

证候分析好饮多食,过食辛辣炙博厚昧,积滞酿热或里热素盛,致里热郁蒸,津液外泄而见蒸蒸汗出,面赤气粗或身热烦躁;津液为热邪耗劫故口渴引饮;胃肠积热,灼津耗液,肠燥津亏故大便干结;舌红,苔黄或糙,脉滑数为里热内盛之征象。

治法清热泄里。

方药运用

(1)常用方玉女煎加减。药用生石膏、生地黄、知母、麦冬、竹叶、生大黄、枳实。

方中生石膏辛甘寒泻胃火清泄气分实热,生地甘寒养阴清热,二药合用清火而又养阴,用为君药;知母苦寒质润,泻火除烦,麦冬甘寒质润,清热养阴,生津除烦,二者合用助君药之清热养阴,又可清心泻火除烦,润燥止渴,共为臣药;竹叶清心除烦,凉散上焦风热,并可利尿泻热,大黄苦寒荡涤胃肠糟粕,枳实苦降下行,破气除痞,消积导滞,与大黄同用攻积导滞,通腑泄热,三者共用可使积滞邪热从二便分消,釜底抽薪,助君臣清泄里热,用为佐药。诸药相伍,清宣泻利并用,使邪热宣透外出.引邪热下行分消。同时清中兼养兼润,则邪去而不伤正,为清泄里热、滋阴除烦之良方。

(2)加减大便秘结者,可增加大黄用量,或加厚朴;无大便干结者,可去生大黄、枳实;汗多神疲乏力,脉弱者,可加人参;食滞腹胀者,加莱菔子、焦三仙;烦渴者,加天花粉、麦冬、石斛。

(3)临证参考清热泻下之药当中病即止,勿伤正气。本证汗出虽多,但收敛药物必须慎用,以免留邪。本证常兼见胃阴不足症,治疗时应详细辨证。

自汗、盗汗[定义]

自汗、盗汗均属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亦称为寝汗。

正常的出汗,是人体的生理现象。这里的自汗、盗汗均为病理现象。《证治要诀。虚损门.盗汗自汗》说;“眠熟而汗出者,曰盗汗,又名寝汗。不分坐卧而汗者,曰自汗。”

《明医指掌。自汗盗汗心汗证》对自汗、盗汗晚命名含义作了恰当的说明;。夫自汗者,朝夕汗自出也。盗汗者,睡而出,觉而收,如寇盗然,故以名之。。

(历史沿革]

早在《内经》即对汗的生理及病理有相当认识。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藏化液,心为汗。”《灵枢.决气》篇说。“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灵枢.营卫生会》篇说;“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明确指出汗液为人体津液的一种,与血有着密切关系,汗血同源,为心所主,故血液耗伤过度之人,不可再发其汗,而汗出过多之人,也不可再伤其血。《灵枢。五癃津液别》篇所说的“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则指出生理性的出汗与气温高低及衣着厚薄有密切关系。天热汗出多,天冷汗出少,而小便相对增多。在出汗异常的病症方面,谈到了多汗、寝汗、灌扦、绝汗等。

《金匮要略。水气病》篇首先记载盗汗的名称,并认为由虚劳所致者较多(“食已汗出.又常暮盗汗出者,此劳气也。).《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则有“自汗出”的记载。

《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对自汗,盗汗的病因病机作了探讨。如谓自汗主要由阳虚所致,“夫诸阳在表,阳气虚则自汗。心主于汗,心藏偏虚,故其液妄出也。”又谓“盗汗者,因眠睡而身体流汗也,此由阳虚所致”,指出盗汗的临床特点是眠睡汗出,但指出其病机为。阳虚所致。,与后世认为多由阴虚引起的观点不同。究之实际,盗汗实以阴虚所致者为多。

《外台秘要》卷十三的盗汗方七首,包括内服及外用的方剂,选用收涩止汗、益气固表的麻黄根、牡蛎,小麦,黄芪等为主要药物。与后世以养阴为主的治法有所不同。

《三因方。自汗证治》对自汗,盗汗作了鉴别.“无问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或睡着汗出,即名盗汗,或云寝汗。”并指出因生理活动增加而致的汗出不得称为。自汗”(“若其饮食劳役,负重涉远,登顿疾走,因动汗出,非自汗也”),而对于多种疾病中表现的自汗,应注重针对病源进行治疗,方能收到良好效果(“历节、肠痈、脚气、产蓐等病,皆有自汗,洽之当推其所因为病源,无使混滥。)。

《丹溪心法.自汗》说;“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丹溪心法。盗汗》说;“盗汗属血虚、阴虚。”朱丹溪对自汗、盗汗病理属性的概括,给后世以巨大的影响。如明。虞抟《医学正传.汗证》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并分别以补阳调卫及补阴降火作为主要治法,使对自汗、盗汗的认识前进了一步。

《景岳全书。汗证》对汗证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在理论认识及治疗方药上都有发展提高。张氏认为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是就其多数而言,“此其大法,固不可不知也。。但“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既掌握一般规律,又要了解特殊情况,张氏的观点符合临床实际。

《临证指南医案。汗》谓;“阳虚自汗,治宜补气以卫外,阴虚盗汗,治当补、阴以营内。”指出自汗重在补气、盗汗重在补阴。《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目》说;。有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用血府逐瘀汤。。对血瘀导致自汗、盗汗的情况作了补充。

综上所述,《内经》已有关于汗证生理及病理的许多宝贵认识,并有寝汗、灌汗、绝汗等症候名称。盗汗之名,首先见于《金匮》。《伤寒论》有。自汗出。的记载。《诸病源候论》则最早对自汗、盗汗的病因病机进行比较详细的探讨,并认为两者均系阳虚所致。自《丹溪心法》之后,逐步形成了自汗主要属阳虚,盗汗主要属阴虚的基本观点。这个观点,经《医学正传》、《景岳全书》等书籍的补充而不断完善,对汗证的临床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医林改错》补充了血瘀引起自汗、盗汗的情况。

(范围]

自汗,盗汗是一个症状,既可单独出现,也可伴见于其他疾病的过程中。本篇所讨论的系指以此为主要表现的,单独出现自汗、盗汗。至于由其他疾病所引起者,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亦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现代医学中的甲亢、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风湿热、结核病等所致的盗汗、自汗,亦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

又有少数人由于体质关系,平素易于出汗,而不伴有其他症状者,则不属本篇范围。正如《笔花医镜。盗汗自汗》说:“盗汗为阴虚,自汗为阳虚,然亦有秉质如此,终岁习以为常,此不必治也。”

(病因病机)

一、病因

出汗是人体的生理现象,在天气炎热、穿衣过厚、渴饮热汤,情绪激动,劳动奔走等情况下,出汗量增加,此属正常现象。在感受表邪时,出汗又是驱邪的一种方法,外感病邪在表,需要发汗以解表。.

除了伴见于其他疾病过程中的自汗、盗汗外,引起病理性出汗增多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肺气不足:素体薄弱,病后体虚,或久患咳喘,耗伤肺气,肺与皮毛相表里,肺气不足之人,肌表疏松,表虚不固,腠理开泄而致自汗。

(二)营卫不和:由于体内阴阳的偏盛、偏衰,或表虚之人微受风邪,以致营卫不和,卫外失司,而致汗出。

(三)心血不足:思虑太过,损伤心脾,或血证之后,血虚失养,均可导致心血不足。以汗为心之液,血不养心,心液不藏而外泄,引起自汗或盗汗。

(四)阴虚火旺:烦劳过度,亡血失精,或邪热耗阴,以致阴精亏虚,虚火内生,阴津被扰,不能自藏而外泄作汗。

(五)邪热郁蒸:由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肝火偏旺,或嗜食辛辣厚味,或素体温热偏盛等,以致肝火或湿热内盛,邪热郁蒸,津液外泄而致汗出增多。

二、病机.

汗为心之液,由精气所化,不可过泄。由于自汗、盗汗之病证持续时间较长,常发生精气耗伤的病变,以致出现神情倦怠、肢软乏力、不思饮食等症状。

单纯出现的自汗、盗汗,一般预后较好。经过治疗大多可以在短期内治愈或好转。伴见于其他疾病过程中的自汗,尤其是盗汗,则病情往往较重。治疗时应着重针对原发疾病且需原发疾病好转、治愈,自汗、盗汗才会减轻或消失.

汗出过多,而又伴有喘促,脉微等症者,为预后严重的表现。正如《景岳全书.汗证》说:。汗出不治之证有六。一、汗出而喘甚者不治,二、汗出而脉脱者不治,三、汗出而身痛甚者不治,四、汗出发润至巅者不治,五,汗出如油者不治,六,汗出如珠者

言=::=二=扣2*!.

阴阳偏盛,表虚受风叫营卫失和一l I.

思虑太过,劳伤心脾一\心血不足一个心液不藏一!迂茎丝世兰匡鲎.一)!自汗

烦劳过度,邪热耗阴一阴虚火旺一、!!sjf

情志不舒,肝郁化J\一\.)邪热郁蒸一[一)。*“。一.

嗜食辛辣,湿热偏盛一\

自汗,盗污病因病机示意图

(类证鉴别)

自汗、盗汗应着重与脱汗、战汗、黄汗相鉴别。鉴别要点如下表,

┏━━━━━━┳━━━━━━━━━━━━━━━━━━━━┳━━━━━━━━━━━━━━━━━━━━┓

┃病证名称┃出、汗特点┃伴见症状┃

┣━━━━━━╋━━━━━━━━━━━━━━━━━━━━╋━━━━━━━━━━━━━━━━━━━━┫

┃自汗┃白昼时时汗出.动则益甚┃多见气虚不固的症状┃

┣━━━━━━╋━━━━━━━━━━━━━━━━━━━━╋━━━━━━━━━━━━━━━━━━━━┫

┃盗汗┃寐中汗出,醒后即止┃多见阴虚内热的症状┃

┣━━━━━━╋━━━━━━━━━━━━━━━━━━━━╋━━━━━━━━━━━━━━━━━━━━┫

┃脱汗┃大汗淋漓,汗出如珠,又称绝汗,为病势┃声低息短,精神疲惫,四肢厥冷,脉微欲┃

┃┃危急之象┃绝或散大无力┃

┣━━━━━━╋━━━━━━━━━━━━━━━━━━━━╋━━━━━━━━━━━━━━━━━━━━┫

┃战汗┃:急性热病过程中,突然恶寒战栗,全身汗┃发热,口渴,烦躁不安。若汗出之后,热┃

┃┃出,为邪正交争之象┃退脉静,气息调畅,为正气拒邪,病趋好转┃

┣━━━━━━╋━━━━━━━━━━━━━━━━━━━━╋━━━━━━━━━━━━━━━━━━━━┫

┃黄汗┃汗出色黄,染衣着色┃多见口中粘苦,渴不欲饮,小便不利,苔┃

┃┃┃黄腻,脉弦滑等症┃

┗━━━━━━┻━━━━━━━━━━━━━━━━━━━━┻━━━━━━━━━━━━━━━━━━━━┛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自汗、盗汗。自汗,盗汗虽同属汗液排泄异常的病证,但二者临床表现不同,应辨证清楚(巳如前述)。同是自汗、盗汗,有单独出现,也有作为其他疾病症状之一而出现等两类情况,在辨证论治时也应加以区别。单独出现者,以自汗、盗汗为突出症状,其他均为次要症状,一般无严重、危急的症状。本节所论者主要指此而言。而作为其他疾病症状出现的自汗、盗汗,则因疾病的不同,各具有该病症的症状及体征,且出汗大多不居于突出地位。例如《证治汇补。汗病章》即对其他病症引起自汗特点作了论述;。火热自汗必躁热,伤湿自汗,困倦身重,天阴转甚,声如瓮出,伤风自汗,头疼身热,咳嗽,烦闷,鼻塞流涕,伤暑自汗,身热口渴,烦躁面垢,痰症自汗,头眩,呕逆,胸满吐痰。。在其他疾病引起的盗汗中,以肺痨盗汗最为多见,其特点为同时具有咳嗽、咳血、胸痛,潮热、消瘦等症状。

2.辨阴阳虚实;一般来说,汗证以属虚者为多。自汗多属气虚不固,盗汗多属阴虚内热。但因肝火、湿热等邪热郁蒸所致者,则属实证。病程久者,或病变重者,则会出现阴阳虚实错杂的情况。自汗久则可以伤阴,盗汗久则可以伤阳,出现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之证。邪热郁蒸,病久伤阴,则见虚实兼夹之证。

二、治疗原则。

虚证当根据证候的不同而治以益气、补血、养阴,调和营卫,实证当清肝泄热、化湿和营,虚实夹杂者,则根据虚实的主次而适当兼顾。此外,由于自汗、盗汗均以腠理不固,.律液外泄为共同病变,故可酌加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五味子、瘪桃干、牡蛎等固涩敛汗之品,以增强止汗的作用。

三.证治分类

(一)肺卫不固证

症状及分析;

汗出恶风,易于感冒一一肺气亏虚,肌表疏松,表卫不固,

稍劳汗出尤甚一一劳则耗气,气不摄汗,

面色少华,脉细弱一一为气虚之象。..

治法:益气固表。

方药。玉屏风散。.

(1)方解:本方为益气固表止汗的常用方剂。黄芪、白术,益气固表敛汗,防风,走表散邪且助黄芪固表。

㈦加减:汗出多者,加浮小麦、糯稻根、牡蛎固表敛汗。气虚甚者,加党参,黄精益气固摄。舌红、脉细数(兼阴虚),加麦冬、五味子养阴敛汗。

变证

气血不足,体质虚弱而症见汗出恶风,倦怠乏力,面色不华,舌质淡,脉弱者,可改用大补黄芪汤补益气血,固表敛扦。本方除含有玉屏风散的药物外,尚有人参、山茱萸,茯苓、甘草、五味子等益气固摄;熟地、川芎、肉苁蓉等补益精血,补益之力远较玉屏风散为强,故宜用于自汗之气血不足及体虚甚者。

(二)营卫不和证

症状及分析;

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一一表虚受风,腠理失调,.

半身或某些局部出汗一一营卫不和,汗泄失常,.

苔白薄,脉缓一一为营卫不和之象。

治法。调和营卫。

方药;桂枝汤。

(1)方解;本方发表解肌,调和营卫。在此主要用以调和营卫。桂枝、白芍,温经解肌,和营敛阴,合用以调和营卫,生姜、大枣、甘草,协同上药调和营卫。卿加减:汗出多者,可酌加龙骨,牡蛎固涩敛汗。

变证

1.营卫不和而又表现倦怠乏力、汗出多、少气懒言、舌淡、脉弱等气虚症状者,可改用黄芪建中汤益气建中,调和营卫。

2.营卫不和而见四肢不温、畏寒、脉细等阳气不足的症状者,可改用桂枝加附子

3.营卫不和之由瘀血阻滞所致,兼见心胸疼痛,部位不移,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等症者,可改用血府逐瘀汤理气活血,疏通经络营卫o

(三)心血不足证

症状及分析.、

自汗或盗汗,心悸少寐一一血不养心以致心液不藏,心神不宁,

神疲气短,面色不华一一血虚不能濡养经脉及上荣头面,

舌质淡,脉细一一为血虚之象。、

治法。补血养心。

方药。归脾汤。

(1)方解:本方益气补血,养心安神。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益气健脾,当归,龙眼肉,养血,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木香、甘草、生姜、大枣,理气调中。

⑵加减;汗出多者加牡蛎,五味子、浮小麦收涩敛汗。血虚甚者加制首乌、枸杞子、熟地补益精血。

(四)阴虚火旺证

症状及分析。,

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一一热逼津液外泄,

五心烦热,潮热颧红一一虚热内蒸,

口渴一一阴津不足,

舌红少苔,脉细数一一阴虚火旺之象。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当归六黄汤。.

(1)方解。本方滋阴养血,清热泻火。当归、生地黄、热地黄,滋阴养血,黄连、黄芩、黄柏,苦寒清热,泻火坚阴;黄芪,益气固表。

(2)加减:汗出多者,加牡蛎、浮小麦,糯稻根固涩敛汗。潮热甚者,加秦艽、银柴胡、白薇清退虚热。

变证

以阴虚为主,而火热不甚、潮热、脉数等不显者,可改用麦味地黄丸补益肺肾,滋阴清热。

(五)邪热郁蒸证

症状及分析:

蒸蒸汗出一一热蒸津液外泄,

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一一肝火亢旺或湿热内盛,

苔薄黄,脉弦数一一为内有积热之象。

治法;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方药;龙胆泻旰汤。

0)方解;本方清旰泻火,清利湿热。龙胆草、黄芩、栀子,柴胡,清肝泻火,泽泻、木通、车前子,清利湿热,当归、生地,滋养阴血,甘草,调中和药o

加减;小便短赤(里热较甚,,加茵陈清解郁热。

变证

湿热内蕴而热势不盛、面赤烘热、口苦等症不显著者,可改用四妙丸清热除湿。方中以黄柏清热,苍术,苡仁除湿,牛膝通利经脉。

自汗、盗汗辨证论治筒表

┏━━━━━━━━┳━━━━━━━━━━━┳━━━━━━━━━┳━━━━━━━━┳━━━━━━━┓

┃分类┃症状┃病机┃治法┃主方┃

┣━━━━━━━━╋━━━━━━━━━━━╋━━━━━━━━━╋━━━━━━━━╋━━━━━━━┫

┃┃汗出恶风,稍劳尤甚,┃.肺气亏虚,表卫┃益气固表┃玉屏风散┃

┃肺卫不固┃易于感冒,面色少华脉┃不固、┃┃┃

┃┃细弱┃┃┃┃

┣━━━━━━━━╋━━━━━━━━━━━╋━━━━━━━━━╋━━━━━━━━╋━━━━━━━┫

┃┃汗出恶风.周身酸楚,┃营卫不和,汗泄┃调和营卫┃桂枝汤┃

┃营卫不和┃时寒时热,苔白,脉┃失常┃┃┃

┃┃缓┃┃┃┃

┣━━━━━━━━╋━━━━━━━━━━━╋━━━━━━━━━╋━━━━━━━━╋━━━━━━━┫

┃┃自汗或盗汗,心悸少┃血不养心,心液┃补血养心┃归脾汤┃

┃心血不足┃寐,神疲气短,面色不┃不藏┃┃┃

┃┃华,舌质淡,脉细┃┃┃┃

┣━━━━━━━━╋━━━━━━━━━━━╋━━━━━━━━━╋━━━━━━━━╋━━━━━━━┫

┃┃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阴虚火旺,逼津┃滋阴降火┃当归六黄汤┃

┃阴虚火旺┃热,潮热颧红,口渴,┃外泄┃┃┃

┃┃舌红少苔,脉细数┃┃┃┃

┣━━━━━━━━╋━━━━━━━━━━━╋━━━━━━━━━╋━━━━━━━━╋━━━━━━━┫

┃┃汗出,面赤烘热,烦┃里热郁蒸,逼津┃清肝泄热,化湿┃龙胆泻肝汤┃

┃邪热郁蒸┃躁,口苦,苔黄,脉弦┃外泄*┃和营┃┃

┃┃数.┃┃┃┃

┗━━━━━━━━┻━━━━━━━━━━━┻━━━━━━━━━┻━━━━━━━━┻━━━━━━━┛

四、其他治法

1.黄芪15克,浮小麦15克,大枣5枚,煎服,治气虚自汗。

2.麻黄根10克,牡蛎、浮小麦各20克,煎服,治自汗。

3.乌梅10枚,浮小麦15克,桑叶10克,大枣5枚煎服,治阴虚盗汗。

4.玄参、麦冬、生地、浮小麦各15克,煎服,治阴虚盗汗。

5.瘪桃干10枚,浮小麦15克,大枣5枚,煎服,治盗汗。.

6.浮小麦、糯稻根各30克,水煎服,可用于自汗及盗汗。.

7.山茱萸15克,水煎服,可用于自汗及盗汗。

8.五味子、桑椹子各10克,水煎服,可用于自汗及盗汗。

9.五倍子研粉,加水少许搅拌成糊状,睡前置于脐部,并用纱布固定。治盗汗。

[预防与护理]

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思虑烦劳过度,保持精神愉快,少食辛辣厚味,是预防自汗、盗汗的重要措施。

在护理方面,汗出之时,腠理空虚,易于感受外邪,故当避风寒,以防感冒。汗出之后,应及时用干毛巾将汗擦干。出汗多者,应经常更换内衣,并注意保持衣服、床单、被褥干燥清洁。

[结语]

一。不因天暑、衣厚、劳作而白昼时时汗出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

二、自汗、盗汗应着重与脱汗、战汗相鉴别。脱汗发生于疾病危重之时,大汗淋漓,肢厥脉微,战汗发生于热病过程中,先战栗,后汗出,为正邪交争之象。

三、自汗、盗汗以属虚者为多,自汗多由气虚不固,盗汗多因阴虚内热。由邪热郁蒸所致者,则属实证。

四、益气固表、调和营卫、滋阴降火、清化湿热是治疗自汗、盗汗的主要治法,可在辨证方药的基础上酌加固涩敛汗之品,以提高疗效。

(文献选景}

《素问。平人气象论》。“尺涩脉滑,谓之多汗。”

《素问。脏气法时沦》:“肾病者,寝汗出,僧风。”

《素问.脉要精微论》:“肺脉软而散者,当病灌汗。”

《灵枢.经脉》篇;“六阳气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金匮.血痹虚劳病》篇;“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善盗汗也。”

《济生方。诸汗门》;“人之气血应乎阴阳,和则平,偏则病。阴虚阳必凑,故发热自汗,阳虚阴必乘,故发厥自汗。又况伤风,中暑、伤湿、喜怒、惊悸、房室、虚劳、历节、肠痈、痰饮、产蓐等病,皆能致之。”

《伤寒明理论.自汗》,“自汗者,谓不因发散而自然汗出者是也。”.

《医学正传。汗证》;“若夫自汗与盗汗者,病似而实不同也。其自汗者,无时而谶溅然出,动则为甚,属阳虚,胃气之所司也,盗汗者,寝中而通身如浴,觉来方知,属阴虚,营血之所主也。大抵自汗宜补阳调卫,盗汗宜补阴降火。”

《医宗必读.汗》;“心之所藏,在内者为血,在外者为汗,汗者心之液也。而肾主五液,故汗证未有不由心肾虚而得者。”

《医砺。汗》;“汗者,水也,肾之所主也。内藏则为液,上升则为津,下降则为尿,外泄则为汗。”

汗病

【定义】

汗病以全身或局部非正常出汗为主症。其中,时时汗出,动则尤甚者为自汗;睡中汗出,醒来自止者为盗汗;汗出色黄染衣者为黄汗;大汗淋漓,如珠如油,肢冷息微者为绝汗;急性外感热病中,突然恶寒战栗而后汗出者为战汗。本病多因阴阳失调,营卫失和,以致腠理开阖失常,津液外泄而成。本篇讨论临床常见的自汗、盗汗、黄汗。

【范围】

西医学中多种疾病,如病毒、细菌等引起的感染及有关免疫、内分泌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功能性汗出异常或手术、大出血、产后等,以汗出异常为主要症状时,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外感感受风、湿、热邪,或风寒入里化热,或感受风湿、暑热之邪,可致营卫不和或里热炽盛或湿热郁蒸而汗出异常。

2.内伤久病体弱,禀赋不足,素体阴虚,饮食不节,七情失调,劳欲过度及失治误治等,均可致脏腑阴阳受损,功能失调,气血津液失和而汗出过多。

二、病机‘

1.发病外感诸邪致汗出者,起病一般较急;内伤虚损,阴阳气血失调所致之汗出者,则起病较为缓慢。

2.病位汗病因外感导致者,病位多在肌表、经络,因内伤引起者则病位多在脏腑。

3.病性外感引起者,病性多实,以风、湿、热郁为主。内伤致汗则以虚为主,或见虚实夹杂。虚者多见气虚、阴虚、阳虚、血虚;实则以湿、痰、瘀、热为多见。

4.病势与病性、病因及病位有关。病性属热者,其汗出或在头面,或为全身;湿热郁蒸者,其汗出在头颈以上为多;病位在心者常见心胸汗出;位在脾胃及肠者,汗多旁达四肢手足;位在肝则汗出胁腋;肝胆湿热或下焦湿热,可有下注之势而见阴股汗出。

5.病机转化汗出过多易伤及气血、阴液与阳气,且常互为因果。营卫不和,里热炽盛,湿热郁蒸,常可使气随汗出而致肺脾气虚。汗为心液,汗出过多,心血不足亦可致心脾两虚。大汗、久汗耗伤阳气致气虚、阳微,后者又可使津液失于固护而进一步汗出不止。汗出耗伤阴液,阴虚火旺可致津液外泄而为汗。痰瘀阻滞经脉、血络,津液不循常道而外出为汗,与气血阴阳失调有关,且互为因果。因此,其病机多寒热虚实错综复杂。此外,汗病因外感或内伤所致者,亦可相互转化或表里兼杂。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不因外界环境影响,在头面、颈胸或四肢全身出汗者。

2.白昼汗出,动则益甚为自汗;睡眠中汗出津津,醒后汗止者为盗汗;汗出色黄,染衣着色者为黄汗。

3.必要时作X线胸部摄片,痰涂片找抗酸杆菌以及作抗链球菌溶血素“O”、血沉、粘蛋白、T3、T3、基础代谢率等检查以排除肺痨、风湿热、甲亢等。

鉴别诊断

自汗、盗汗、黄汗三者虽同为汗病,但各具特点,区别如下:

1.自汗不问朝夕,动或不动,醒时汗出,名日自汗。《景岳全书·杂证谟·汗证》云:“自汗者,溅然无时,而动作则益甚。”鉴别要点是醒时汗出。

2.盗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丹溪心法·盗汗》云:“盗汗者,谓睡而汗出也,不睡则不能汗出,方其熟睡也,溱溱然汗出焉,觉则止而不复出矣,非若自汗而自出也。”鉴别要点是睡时出汗,醒后则止。

3.黄汗黄汗以汗出色黄,染衣着色为特点,与其它汗病较易鉴别。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病性汗病有虚、实、寒、热之不同。气虚以汗出伴呼吸气短、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汗出畏风为特征;血虚以睡则汗出、心悸失眠、面色不华、脉细、舌淡为特征;阴虚以汗出伴口咽干燥、舌红少苔、脉细为特征;阳虚以汗出伴肢冷畏寒、便溏、舌淡苔白滑、脉沉弱为特征;实证以湿热、里热蒸迫为主,或以黄汗、汗出而粘为特征,或以蒸蒸汗出伴里热、大便干结为特征;阴虚火旺之汗病可见阴虚兼实火或虚火两类,临证亦注意鉴别。

2.辨汗病类别据自汗、盗汗、战汗、绝汗、黄汗之不同特征区分之。脱汗见于阳亡阴竭,战汗多见于虚人外感,黄汗多属湿热,盗汗以虚热为多见,但气虚、阳虚、湿热亦间或有之,自汗多见于气虚、阳虚肌表不固,应细审辨察。

二、治疗原则

汗病治疗的基本原则是使气血阴阳恢复调和状态,具体则需因其病机而分别以调和营卫、益气固表、清里泄热、滋阴降火、补血养心、益气固脱、回阳敛阴等为基本大法。

三、分证论治

1.营卫不和

证候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或微发热,头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缓。

证候分析营卫失和,卫不固护于外,荣阴失守,则汗自出;风邪袭表,营卫不和,腠理不固,筋脉失养则恶风,周身酸楚;头痛、微发热、脉浮缓为风邪在表之征。

治法调和营卫。

方药运用

(1)常用方桂枝汤。药用桂枝、生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

方中以辛温之桂枝为君,温经解肌,疏散风邪;以酸苦性寒之芍药为臣,和营养血,敛汗益阴,君臣相伍,一散一收,调和营卫,表邪外解则汗止热解;生姜辛散助桂枝解肌,又能和胃止呕,大枣味甘益阴和营,以助芍药,共用为佐,二者相伍还可升腾脾胃之气以助营卫调和;甘草调和诸药以为使。全方药虽五味,但配伍严谨,为调和营卫之佳方。

(2)加减阳虚者,加附子、人参;气虚者,加黄芪益气固表;汗出多,伴失眠者,加煅龙骨、煅牡蛎、五味子、酸枣仁;骨节楚痛者,加羌活、独活、威灵仙。

(3)临证参考服桂枝汤后,宜啜热稀粥借谷气助药力,临床验之效较好。对汗出偏身者,为气血运行偏颇所致,治疗时应据病情酌加益气、养血、通络之品。

2.里热郁蒸

证候蒸蒸汗出,或头额汗出,或手足汗出,伴面赤气粗,身热口渴,烦躁不安,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或苔糙,脉滑数。

证候分析好饮多食,过食辛辣炙博厚昧,积滞酿热或里热素盛,致里热郁蒸,津液外泄而见蒸蒸汗出,面赤气粗或身热烦躁;津液为热邪耗劫故口渴引饮;胃肠积热,灼津耗液,肠燥津亏故大便干结;舌红,苔黄或糙,脉滑数为里热内盛之征象。

治法清热泄里。

方药运用

(1)常用方玉女煎加减。药用生石膏、生地黄、知母、麦冬、竹叶、生大黄、枳实。

方中生石膏辛甘寒泻胃火清泄气分实热,生地甘寒养阴清热,二药合用清火而又养阴,用为君药;知母苦寒质润,泻火除烦,麦冬甘寒质润,清热养阴,生津除烦,二者合用助君药之清热养阴,又可清心泻火除烦,润燥止渴,共为臣药;竹叶清心除烦,凉散上焦风热,并可利尿泻热,大黄苦寒荡涤胃肠糟粕,枳实苦降下行,破气除痞,消积导滞,与大黄同用攻积导滞,通腑泄热,三者共用可使积滞邪热从二便分消,釜底抽薪,助君臣清泄里热,用为佐药。诸药相伍,清宣泻利并用,使邪热宣透外出.引邪热下行分消。同时清中兼养兼润,则邪去而不伤正,为清泄里热、滋阴除烦之良方。

(2)加减大便秘结者,可增加大黄用量,或加厚朴;无大便干结者,可去生大黄、枳实;汗多神疲乏力,脉弱者,可加人参;食滞腹胀者,加莱菔子、焦三仙;烦渴者,加天花粉、麦冬、石斛。

(3)临证参考清热泻下之药当中病即止,勿伤正气。本证汗出虽多,但收敛药物必须慎用,以免留邪。本证常兼见胃阴不足症,治疗时应详细辨证。

3.肝脾湿热

证候汗出而粘,色黄如柏汁,或染衣着色,发热,口苦,渴不欲饮,或脘痞纳呆,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濡数。

证候分析外感湿热之邪或嗜食肥甘、酒浆,酿湿生热,湿热内蕴,肝胆疏泄失司,胆汁随汗液外泄则汗出色黄;胆热上扰则口苦、心烦;湿热蒸腾,外阻于肌表,则汗出而粘;湿热阻滞,中焦气机不畅,脾失健运,脾为湿困,则见脘痞纳呆等症;舌红、苔黄腻、脉濡数,皆湿热之征象。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运用

(1)常用方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用龙胆草、黄芩、山栀子、泽泻、车前子、木通、薏苡仁、生地黄、柴胡。

方中以大苦大寒之龙胆草为君,专泻肝胆实火湿热;伍以苦寒之黄芩、栀子清少阳之火,泻三焦之湿热,助肝胆湿热下行,车前子、木通、泽泻渗湿泄热,通利小便,五药与龙胆草相配,务使肝经湿热从膀胱小便而出,用以为臣;薏苡仁淡渗利湿,健脾助运,杜生湿之源,与泽泻、车前子共用渗利脾湿,生地养阴凉血柔肝,以防苦寒渗湿之品伤阴耗津,肝胆火热耗伤肝阴,可使邪去而不伤正,上药共为佐;柴胡疏肝胆之气,引诸药归于肝经,以为使药。诸药合用泻中有补,降中寓升,祛邪而不伤正,使湿去热清,肝脾调和,而汗自止。

(2)加减口干喜饮者,加天花粉,重用生地黄;湿重而见食少,脘痞,手足心汗出甚者,加苍术、茯苓、陈皮、苏梗;汗出色黄染衣者,加茵陈、秦艽;阴囊汗多者,加黄柏、苍术。

(3)临证参考本证为肝经湿热与脾胃湿热的复合证。辨证时,既要详审其主次而治之,又要同理脾胃,以绝内湿产生之源。对于热伤阴津者,更应仔细辨治,避免伤阴、助湿之弊。

此外,临床因外感湿邪。或内湿复感表邪而致自汗,汗出不畅,绵绵不绝者,治疗可据病情分别予健脾化湿,祛风胜湿,或淡渗利湿等治法,有热者兼以清热,常可选羌活胜湿汤、湿郁汤、黄芩滑石汤、五苓散等加减。

4.肺脾气虚

证候汗出畏风,动则加重,伴呼吸气短,咳喘乏力或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舌质淡,脉弱。

证候分析肺主皮毛,脾主肌肉,久病咳喘,年老体弱,肺脾气虚,则皮毛不固,肌表不实,腠理疏松,气虚卫外不固,津液外泄则汗出畏风;气虚不耐劳作,故动则加剧;呼吸气短,咳喘乏力为肺气不足之症;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为脾气虚弱见症;舌质淡,脉弱为气虚之象。

治法益气固表。

方药运用

(1)常用方玉屏风散加味。药用生黄芪、白术、茯苓、当归、防风、麻黄根。

方中生黄芪甘微温,功擅补脾肺之气,益卫固表止汗,用为君药;、白术苦甘温,补脾胃,实肌腠,固表止汗,茯苓甘淡平,健脾补中利水渗湿,二者合用助君药益气健脾固护肌表,用以为臣;当归养血补虚,与黄芪同用,补气生血,气旺血生,少量防风走肌表祛风并御风邪,麻黄根入肺实卫气而固腠理,敛汗固表,用为佐使药。诸药合用肺脾同补,肌表兼固,气血同调,标本兼治。

(2)加减气虚重者,增加黄芪、白术用量,或加党参、五味子;汗出多者,加浮小麦、煅龙骨、煅牡蛎、五味子;恶寒,脉缓者,加桂枝、白芍;头重肢困者,去黄芪、麻黄根,加薏苡仁、厚朴、苍术、白芷;兼阴虚者,加生地、麦冬、五味子;兼纳呆,脘痞者,加谷芽、陈皮以助脾运。

(3)临证参考气虚自汗,疲劳感较甚者,一般可用黄芪六一汤(黄芪6份,甘草1份,生姜3片,大枣10枚)煮汁当茶饮;气虚自汗较重者,选补中益气汤加麻黄根、五味子。此外,桂枝汤亦可用于气虚自汗的轻、中型,无论是否夹有风邪均可选用。阳虚自汗,每易由气虚自汗发展而来,阳虚自汗临床特点常以面色咣白,畏寒,汗冷,舌润为主,治疗以益气温阳固表为法,常选用黄芪附子汤、桂枝加附子汤、补中益气汤加减。

5.心脾两虚

证候盗汗或自汗,心悸眠差,气短神倦乏力,面色无华,纳差,舌质淡,脉细弱。

证候分析劳倦、忧思过度,伤气耗血,心脾两虚。气虚气不摄津固表则自汗;营血不足;入夜神气浮越则睡中汗出致盗汗;气血不足,不能奉养心神则心悸眠差;血虚气弱不能上荣于面则面色无华;脾气虚则纳少,气短,神倦乏力;舌淡、脉细弱为气血不足之征。

治法健脾养心。

方药运用

(1)常用方养心汤合归脾汤加减。药用炙黄芪、党参、白术、当归、川芎、酸枣仁、五味子、浮小麦、陈皮。

方中炙黄芪甘温益气,补脾升阳,党参甘平补中益气,白术健脾燥湿,实肌腠,与参芪共用大补脾胃之气,振奋生化之源,用以为君;当归、川芎补血养心行滞与君药同用双补气血,气旺血生,心脾两健,用以为臣;酸枣仁甘酸,既可养肝血益心阴宁心神,又可收敛止汗,五味子酸温,与芪术同用有益气固表止汗之功,与当归、酸枣仁同用又可滋阴生津敛汗,且可宁心安神;浮小麦益心气而收敛止汗,陈皮理气和中助运,上药共用为佐。诸药合用共收心脾双补,固表止汗之功。

(2)加减兼咽干、舌红少津者,加麦冬、生地,减川芎、黄芪用量;眠差甚且梦多易惊者,加珍珠母或生龙骨、生牡蛎;汗出多者,加煅龙骨、煅牡蛎(先煎);形寒肢冷者,加肉桂或附子。

(3)临证参考心脾不足致汗出者,临床常以心悸失眠,神倦乏力为特征。此类患者病程多较长,兼夹症可较多。对于心脾气血两亏,兼阴虚、气滞、虚火,甚则痰浊、瘀血者,治疗时宜多方兼顾。

临证除辨证治疗外,尚可选用桑叶、天冬、麦冬、茯苓、山药、麦芽、百合、生地制膏制丸剂,或入粥煮(冬桑叶末另拌吞服),以养心脾,安神止汗。

6.阴虚火旺

证候盗汗,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潮热颧红,腰膝酸软,干咳痰中带血,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亡血失精,肺痨久咳,素体阴虚,热病后期均可致阴精亏耗,阴津不足,虚火内生,迫津外泄可致汗出,入夜尤甚;阴虚津液不能上承则口干咽燥;精亏不能濡养腰府四肢则腰膝酸软;虚热内蒸则见五心烦热,颧红,潮热;虚火上灼肺金,肺失肃降,肺络受损则可见干咳,痰中带血;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运用

(1)常用方当归六黄汤加减。药用当归、山萸肉、生地黄、熟地黄、黄芩、黄连、黄柏、黄芪。

方中当归、山萸肉、生熟地补肝肾精血,育阴培本以清内热,重用为君;黄芩、黄柏、黄连泻火除烦,清热坚阴,清三焦之火热以治其标,用量较小,共为臣药;黄芪益气补阳,实卫固表,用为佐药。纵观全方,有补肾养心的生熟地黄,补肝肾精血之当归、山萸肉,又有益气固表之黄芪,山萸肉又具固脱敛精止汗之效,更兼苦寒泻火之三黄,可谓寒温并用,攻补兼施。黄芪与三黄相伍,互制其短,各用其长。此外,黄芪与诸滋养阴血药同用,尚含阴阳互助,气血双补之意。诸药合用共奏滋阴降火固表止汗之功。

(2)加减汗出多者,加麻黄根、浮小麦、五味子;潮热甚者,加地骨皮、鳖甲、知母;耳鸣或目涩者,加枸杞子、女贞子、龟甲、菊花;干咳,咯血甚者,加白茅根、玄参、川贝母等。

(3)临证参考阴虚火旺之盗汗证,临床首选当归六黄汤。然本证又有阴虚阳亢及阴虚夹实火之不同。阴虚实火者每兼口渴喜饮,饮不解渴,尿赤,大便干结,舌苔多为薄黄乏津,脉细滑带数或脉滑有力,治疗时又可依所夹实火侧重于上、中、下三焦之不同,而加重黄芩或黄连、黄柏用量;阴虚阳亢者则以口舌干燥,腰膝酸软为特点,治疗在原方基础上加重生地、熟地用量;并可加玄参、石斛、白芍、百合等以加强养阴作用。对于阴虚盗汗,热象不著者,用白芍汤加百合、生地、玄参、淮小麦、酸枣仁、白薇、龙齿;盗汗量多者,可选用五味子汤,药如五味子、山萸肉、龙骨、牡蛎、首乌、远志、五倍子、地骨皮,以补肝肾之阴,宁心神之乱,益阴收敛止汗。

四、其它疗法

1.中成药

(1)玉屏风散(环球牌,广东环球制药有限公司):每次6g,每日2次。适用于气虚自汗。

(2)龙胆泻肝丸(长城牌,天津乐仁堂制药厂;强字牌,北京中药二厂):每服1袋,每日2次。适用于肝胆湿热型自汗、盗汗。

2.单验方

(1)冬桑叶末6g,温米饮调空腹服用。用治汗出较多者。

(2)麦冬、乌梅、五味子各10~15g,大枣10~20枚,水煎服,日1~2剂,分次服。用于阴虚盗汗。

(3)柴胡、胡黄连各等分,研末冲服。用于阴虚盗汗。

(4)仙鹤草30g,红枣15g,煎服。用治盗汗。

3.外治方

(1)止汗扑粉方煅牡蛎50g,滑石90g,麻黄根150g,公丁香30g,净松香60g,共研细末,以绢包15g,扑汗处,汗止为度。

(2)轻粉方川芎、白芷、藁本各30g,米粉90g,共为末,用绵包裹,扑于身上。

(3)红粉方麻黄根、煅牡蛎各50g,赤石脂、龙骨各25g,共研细末,以绢包扑用。

(4)外敷方五倍子、白矾等份为末,以温水调湿填脐中,外用纱布固定,隔日取之。用于盗汗。

(5)煅龙、牡各60g,五倍子、五味子各15g,研为细粉,擦身止汗。

(6)白矾20g,葛根20g,煎水洗手足,1日数次。治手足汗多。

4.针灸

(1)实证针刺大椎穴,起针后拔火罐以泄热。

(2)虚证艾条熏灸大椎、百会、涌泉等穴。

【转归与预后】

总而言之,汗病若治疗得当,转归及预后多数较好。一般地,实证、单一病证、受病脏腑少而程度较轻、证候单纯者,预后较好。而虚证、复合病证、受累脏腑较多且程度较重、证候复杂多为虚实夹杂者,预后较差。体质虚弱、误治失治者,病程较长,迁延反复。

【护理与调摄】

保持病室整洁、安静,通风良好,但不宜让风直吹患者。室温及病人衣被厚薄要与季节及病变之寒热变化相适宜。

注意精神心理护理,给予病人精神上安慰及鼓励,保证患者有乐观情绪及战胜疾病的信心,安心休养,配合治疗。对于五志过极患者尤须加强此项护理。

饮食方面,应据患者病证之寒热温凉,选择搭配主副食品、青菜及瓜果。以清淡并易于消化,富含营养为原则。少食或忌食辛辣、油腻、厚味食品。

注意及时揩干汗水,及时更换干净衣物,同时避免感受风邪。

【预防与康复】

注意锻炼身体,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汗出当风或汗出为寒湿所侵,以保证机体气血阴阳调和,腠理固密,防止汗病发生。

汗病康复可根据其气虚、血虚、心脾不足及肝肾阴虚等证型不同,分别予以玉屏风散、养血安神丸、归脾丸及六味地黄丸或天王补心丹等药调服。食疗方面对气虚自汗者,可常服羊肚饮(北黄芪15g,黑豆30g,羊肚1具炖汤)调服。阴血虚自汗者,可用黑豆50g,桂圆肉15g,大枣10枚煎汤服用。盗汗常用食疗方以滋阴养血降虚火为主,如地骨皮lOg,水鱼肉250g,加水炖之服用;或用五味子10g,乌龟肉250g,加水炖汤服食,效均较好。治黄汗食疗方有胡萝卜、马蹄各适量炖服;海带绿豆煎汤入糖饮用;赤小豆、冬瓜各适量炖服。此外,因忧思惊恐伤及心脾,导致心窝部或躯体某局部汗出较多者,可常予百合鸡子黄糖水、酸枣仁糯米粥及莲子百合瘦肉粥调服。

【医论提要】

《素问·阴阳别论》指出;“阳加于阴,谓之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说明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人体津液为原料,由于皮毛腠理疏松,不能卫外,内热蒸然发出为汗。所以《灵枢·五癃津液别》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同时,汗为人体精气,“汗者,精气也。”(《素问·评热病论》)又如《素问·宣明五气》言:“五藏化液,心为汗,”说汗与五脏,特别是心有关,加之心主血脉,因此《灵枢·营卫生会》谓:“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汗血同源,相关甚密。在气与汗的关系方面,《素问·举痛》:“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说明了汗出气耗之理。《素问·经脉别论》还论及五脏病理之汗:“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

张仲景《伤寒论》论有汗、无汗是辨伤寒表证的重要标志。如经云:“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又说:“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再如:“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此外,《伤寒论》、《金匮要略》还特别提到一些特殊的汗病,无论是对外感发热还是杂病内伤均有重大意义。比如说:“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与桂枝汤。”临证治疗半身汗症,桂枝汤或桂柴各半汤都是常用的方剂。再如“但头汗出”一症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共有19条条文涉及,虽所叙情况各异,但多归于寒湿束表,阳气闭郁;表邪内传,从阳化热;邪弱阳微,搏结少阳几类,宜针对不同证候采用散表解郁、清热利湿、和解枢机、通利三焦等法。

对汗病论述精辟而全面者当推元代医家朱震亨。他指出:“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丹溪心法·自汗》)。又说:“盗汗属血虚、阴虚”(《丹溪心法·盗汗》)。而且朱氏进一步总结说:“阴虚阳必凑,发热而自汗。阳虚阴必乘,发厥而自汗。”明代张介宾在《景岳全书·杂证谟·汗证》对汗证作了系统整理,认为:“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以阴阳为总纲辨汗证,张氏指出:“但察其有火无火,则或阴或阳,自可见矣。盖火盛而汗出者,以火烁阴,阴虚可知也;无火而汗出者,以表气不固,阳虚可知也。”明代王肯堂认为汗证有内外虚实之辨,如他所说:“伤于冷热,冷热交争,阴阳不顺,津液走泄,亦令睡中汗自出。其间有虚实之证,虚者谓诸病后、大汗后血气尚弱,液溢自汗。”(《证治准绳·幼科·汗证》)王氏还认为内伤之汗多由心肾虚而致,即:“心之所藏,在内者为血,发于外者为汗。汗者乃心之液,而自汗之证未有不由心肾俱虚而得之。”(《证治准绳·杂病·自汗》)《滇南本草·兰花参》亦有“神不欲志,所以盗汗、自汗也”之说。明代医家李中梓亦持虚汗多归心肾的主张。清代王燕昌在《王氏医存·即汗处知其虚处》认为:“五脏皆有汗,不独心也。汗皆为虚。心虚则头汗,肝虚则脊汗,肾虚则囊汗,肺虚则胸汗,脾虚则手足汗。人弱而专出一处之汗,久而不愈,即此经虚也”。李用粹在《证治汇补·外体门·汗病》对汗病证候描述颇为详细:“阳虚自汗必恶寒;火热自汗必躁热;伤湿自汗,困倦身重,天阴转甚,声如瓮出;伤风自汗,头疼、身热、咳嗽、烦闷、鼻塞、流涕;伤暑自汗,身热口渴,烦躁面垢;痰证自汗,头眩呕逆,胸满吐痰;一C,-虚自汗,怔忡恍惚;肝热自汗,口苦多眠;肾虚自汗,潮热咳嗽;脾虚自汗,倦怠少食。”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的汗病,古代文献亦有记述。关于黄汗的记载,始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日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日枯。枯泄相搏,名日断泄。营气不通,卫不独行,营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赢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此病机为肝肾俱虚,气血衰微,无气不能运行于三焦,肢体失其营养,日渐赢瘦,又因湿浊下流,所以两脚独肿大。若无其它症状,只属肝肾虚损。如果胫冷,不发热,遍身出黄汗而无痛楚,是为黄汗病;若胫不冷,发热,关节痛,则是历节病。这条中提出了黄汗与肝肾亏虚有关。清代医家尤在泾在鉴别黄汗与历节两病时说:“历节、黄汗为同源异流之病,其瘀郁上焦者,则为黄汗;其伤筋骨者,则为历节也。”(《金匮要略心典·卷上·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再如战汗、狂汗、血汗、头汗及阴汗、脱汗等在医家医论中均有载叙。如明代吴有性言:“狂汗者,伏邪中溃,欲作汗解,因其人禀赋充盛,阳气冲击,不能顿开,故忽然坐卧不安,且狂且躁;少顷,大汗淋漓,狂躁顿止,脉静身凉,霍然而愈”,(《温疫论·狂汗》)清代戴天章谓:“时疫不论初起、传变、末后,俱以战汗为佳兆。以战则邪正相争,汗则正逐邪出。”(《瘟疫明辨》)清代何梦瑶《医碥·汗论》说:“邪先表后里,忽得战汗,经气舒泄,当即脉静身凉,烦渴顿除。若应下失下,气消血耗,欲作战汗,但战而不汗者危,以中气亏敝,但能陷降,不能升发也。次日当期复战,厥回汗出者生;厥不回汗不出者死。以正气脱,不胜邪也。战而厥回无汗者,真阳尚在,表气枯涸也可使渐愈;战而不复,忽痉者必死。凡战不可扰动,但可温覆,扰动则战而中止,次日当复战。”这里何氏详细讨论了战汗的不同转归与可能性。现代临床亦可借鉴。关于脱汗,即阴脱阳走之绝汗,明代戴元礼描述为:“汗出如胶之粘,如珠之凝,及淋漓如雨,揩拭不逮者,难治。”(《证治要诀·汗证》)这与现代临床所说休克时冷汗大汗类同。至于血汗,可溯源于仲景之《伤寒论》:“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这是讲郁热不得汗,从衄而解,脉静身和。这是血汗之一种。清代孙德润《医学汇海·卷十五·失血·血汗》谓:“血汗者,汗出如血而染衣也。又名红汗,古名衄蔑。”头汗一症,仲景之后医家亦多补充。朱丹溪谓:“头汗,邪热内蓄不得越,蒸于阳经,且头汗为里虚表实,玄府不开,则阳气上蒸于头;汗出则五脏枯干,心包络中空虚,至此津液竭也。……凡头汗忌下。”(《丹溪手镜·卷上》)明代李中梓补充说:“头汗出齐颈而还,血症也。”(《病机沙篆·自汗盗汗》)魏之琇《续名医类案·卷十五》指出:“阴汗必由下部湿热而成。”关于汗病治疗,朱丹溪指出:“宜敛心气,益肾水,使阴阳调和,水火升降,其汗自止。”(《丹溪心法·盗汗》)明代医家龚廷贤以为:“大抵自汗宜补阳调卫,盗汗宜补阴降火,心虚而冷汗自出者,理宜补肝,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也。阴虚火炎者,法当补肾,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寿世保元·汗证》)《临证指南医案·汗》指出:“阳虚自汗,治宜补气以卫外;阴虚盗汗,治当补阴以营内。”

具体方药运用中,仲景有治疗脱汗的名方四逆汤。朱丹溪说:“自汗大忌生姜,以其开腠理故也。”(《丹溪心法·自汗》)明代王肯堂认为:“阴虚阳必凑,故发热、自汗,当归六黄汤加地骨皮。”(《证治准绳·杂病·自汗》)方隅《医林绳墨·汗》有“敛汗必须酸枣,无滋阴则汗不收。”《景岳全书·杂证谟·汗证》中张介宾指出:“收汗止汗之剂,如麻黄根、浮小麦、乌梅、北五味、小黑豆、龙骨、牡蛎之属,皆可随宜择用。”戴元礼认为:“有气不顺而自汗不止,须理气,传荣卫调和,小建中汤加木香。”(《证治要诀·卷九》)王清任《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目》日:“竟有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用血府逐瘀汤。”唐容川有“故欲敛汗者,必先补血”之谓(《六经方证中西通解·九卷》),当然,除内伤之汗病外,外感时疫引出的汗病亦应予以重视,如戴天章《瘟疫明辨·卷二·盗汗》中说:“时疫初起盗汗者,邪在半表半里也。胸胁痞闷,达原饮;无痞闷,小柴胡汤。”

【医案选粹】

案一

顾氏,劳力怫怒,心背昏热汗出。往时和阳治厥阴肝脏得效。今年春夏,经行病发且食纳顿减。褚氏谓独阴无阳,须推异治。通补既臻小效,不必见热投凉,用镇其阳以理虚。人参半夏茯苓炙草牡蛎小麦南枣

(选自《临证指南医案》)

案二

梅,34。案牍积劳,神困食减。五心汗出,非因实热,乃火与元气,势不两立,气泄为热为汗,当治在无形。以实火宜清,虚热宜补耳。议用生脉四君子汤。注:当加牡蛎。

(选自《临证指南医案》)

案三

宋怀州知州。李治与一武臣同官。怪其年七十而轻健,面如渥丹,能饮食,叩其术,则服首乌丸也,乃传其方。后治得病,盛暑中,半体无汗,已二年,窃自忧之。造丸服至年余,汗遂浃体。其活血治风之功,大有补益。方用赤自首乌各半斤,米泔浸三夜。竹刀刮去皮切焙。石臼捣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空心温酒下五十丸,亦可末服。

(选自《本草纲目》)

【现代研究】

汗病涉及了西医学中多种疾病,如内分泌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风湿热及病毒感染等疾病。以汗出异常为主要症状,中医学认为其主要病因病机为气血阴阳失调,营卫失常所致。常见除肺脾不足,心脾两虚,肝胆湿热,阴虚火旺外,尚有因痰湿、痰瘀郁滞,气血津液敷布失常所致者。近年来,应用中医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汗病,取得一定进展。兹简述如下。

一、自汗的研究

俞豪民报道新加龙萸止汗汤(生龙骨、生牡蛎、山萸肉、何首乌、酸枣仁、黄芪、金樱子、乌梅)治疗风心病、肺心病、心肌炎、心律不齐引起的全身性大汗症(包括自汗及盗汗)效果较好(中医杂志,1988,29(12>:138)。马凤友用补中益气汤加山茱萸、山药,另用五倍子粉少许敷脐,治疗一例自汗严重,称为漏汗,病程达一年的患者,服药10剂后基本治愈(四川中医,1991,<12>:26)。邢月朋报道以当归六黄汤治疗29例妇女更年期烦热自汗症,病程1~3年,辨证属于阴虚火旺,经治后全部有效。其中16例症状全部消失,服药最少9剂,最多27剂(河北中医,1992,(3>:35----36)。近年来,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汗病效果明显,已渐受重视。陈华章治疗一例诸法无效的汗出如油自汗患者,每日需换衣5~6次,已病十余日,西医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收效满意(中医杂志,1993,34(10>:633)。

二、盗汗的研究

盗汗以阴虚为主因者多见,亦有由阳虚所致者。钟新山认为阴盛于内,阳浮于外,迫津外泄的盗汗,用附子为主,引火归原,效果满意(中医杂志,1992,(11>:6)。江克明用芪附汤、桂枝龙骨牡蛎汤、牡蛎散三方加减并用补肾之品,治疗一例夜卧则下半身出汗5年的患者,疗效良好(中医杂志,1991,32<6>:353)。

罗中秋认为盗汗除阴虚外,因瘀血阻滞,血行不畅,津液敷布失常,水津代谢不循常道,外泄肌肤所致者亦可见到。他报道以化瘀利水法治疗顽固性盗汗62例,药用赤芍、鸡血藤各9g,穿山甲6g,益母草、泽兰、虎杖各12g,琥珀6g为基本方,随症加减,结果治愈51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5%(四川中医,1995,(4>:34一--35)。

三、汗病外治法的研究

吴乃相以敛汗散敷脐治体虚汗证84例,其中自汗19例,盗汗35例,二者兼有者30例。药用五倍子30g,黄柏15g,何首乌20g,研细末,按比例配,用时取醋59调敷脐,外盖纱布固定,盗汗者夜用昼取,自汗者昼用夜取,自汗盗汗兼有者,昼夜24小时皆敷,以调和阴阳,固本培元,收敛止汗为法。结果治愈36例,好转47例,总有效率98.8%,治愈率为43.8%(新中医,1995,(1>:22~23)。章进以止汗膏治疗汗证415例,药用麻黄根、白及、郁金,按1:1:2研细末,120目筛后,调蜂蜜成膏状,由乳中向乳晕部外涂布上述敷料,24小时一换,设对照组52例,以阿托品0.3"--0.5mg,日3次,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5,<2>:45)。魏振装用止汗锭(何首乌、五倍子、黄芪等量制粉)敷脐治疗168例汗证(自汗48例,盗汗66例,二者兼有者54例),总有效率94.05%(中医杂志,1991,(6):41)。

四、其他治法

1.黄芪15克,浮小麦15克,大枣5枚,煎服,治气虚自汗。

2.麻黄根10克,牡蛎、浮小麦各20克,煎服,治自汗。

3.乌梅10枚,浮小麦15克,桑叶10克,大枣5枚煎服,治阴虚盗汗。

4.玄参、麦冬、生地、浮小麦各15克,煎服,治阴虚盗汗。

5.瘪桃干10枚,浮小麦15克,大枣5枚,煎服,治盗汗。.

6.浮小麦、糯稻根各30克,水煎服,可用于自汗及盗汗。.

7.山茱萸15克,水煎服,可用于自汗及盗汗。

8.五味子、桑椹子各10克,水煎服,可用于自汗及盗汗。

9.五倍子研粉,加水少许搅拌成糊状,睡前置于脐部,并用纱布固定。治盗汗。

1.中成药

(1)玉屏风散(环球牌,广东环球制药有限公司):每次6g,每日2次。适用于气虚自汗。

(2)龙胆泻肝丸(长城牌,天津乐仁堂制药厂;强字牌,北京中药二厂):每服1袋,每日2次适用于肝胆湿热型自汗、盗汗

2.单验方

(1)冬桑叶末6g,温米饮调空腹服用。用治汗出较多者。

(2)麦冬、乌梅、五味子各10~15g,大枣10~20枚,水煎服,日1~2剂,分次服。用于阴虚盗汗。

(3)柴胡、胡黄连各等分,研末冲服。用于阴虚盗汗。

(4)仙鹤草30g,红枣15g,煎服。用治盗汗。

3.外治方

(1)止汗扑粉方煅牡蛎50g,滑石90g,麻黄根150g,公丁香30g,净松香60g,共研细末,以绢包15g,扑汗处,汗止为度。

(2)轻粉方川芎、白芷、藁本各30g,米粉90g,共为末,用绵包裹,扑于身上。

(3)红粉方麻黄根、煅牡蛎各50g,赤石脂、龙骨各25g,共研细末,以绢包扑用。

(4)外敷方五倍子、白矾等份为末,以温水调湿填脐中,外用纱布固定,隔日取之。用于盗汗。

(5)煅龙、牡各60g,五倍子、五味子各15g,研为细粉,擦身止汗。

(6)白矾20g,葛根20g,煎水洗手足,1日数次。治手足汗多。

4.针灸

(1)实证针刺大椎穴,起针后拔火罐以泄热。

(2)虚证艾条熏灸大椎、百会、涌泉等穴。

现代研究

汗病涉及了西医学中多种疾病,如内分泌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风湿热及病毒感染等疾病。以汗出异常为主要症状,中医学认为其主要病因病机为气血阴阳失调,营卫失常所致。常见除肺脾不足,心脾两虚,肝胆湿热,阴虚火旺外,尚有因痰湿、痰瘀郁滞,气血津液敷布失常所致者。近年来,应用中医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汗病,取得一定进展。兹简述如下。

一、自汗的研究

俞豪民报道新加龙萸止汗汤(生龙骨、生牡蛎、山萸肉、何首乌、酸枣仁、黄芪、金樱子、乌梅)治疗风心病、肺心病、心肌炎、心律不齐引起的全身性大汗症(包括自汗及盗汗)效果较好(中医杂志,1988,29(12>:138)。马凤友用补中益气汤加山茱萸、山药,另用五倍子粉少许敷脐,治疗一例自汗严重,称为漏汗,病程达一年的患者,服药10剂后基本治愈(四川中医,1991,<12>:26)。邢月朋报道以当归六黄汤治疗29例妇女更年期烦热自汗症,病程1~3年,辨证属于阴虚火旺,经治后全部有效。其中16例症状全部消失,服药最少9剂,最多27剂(河北中医,1992,(3>:35----36)。近年来,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汗病效果明显,已渐受重视。陈华章治疗一例诸法无效的汗出如油自汗患者,每日需换衣5~6次,已病十余日,西医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收效满意(中医杂志,1993,34(10>:633)。

二、盗汗的研究

盗汗以阴虚为主因者多见,亦有由阳虚所致者。钟新山认为阴盛于内,阳浮于外,迫津外泄的盗汗,用附子为主,引火归原,效果满意(中医杂志,1992,(11>:6)。江克明用芪附汤、桂枝龙骨牡蛎汤、牡蛎散三方加减并用补肾之品,治疗一例夜卧则下半身出汗5年的患者,疗效良好(中医杂志,1991,32<6>:353)。

罗中秋认为盗汗除阴虚外,因瘀血阻滞,血行不畅,津液敷布失常,水津代谢不循常道,外泄肌肤所致者亦可见到。他报道以化瘀利水法治疗顽固性盗汗62例,药用赤芍、鸡血藤各9g,穿山甲6g,益母草、泽兰、虎杖各12g,琥珀6g为基本方,随症加减,结果治愈51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5%(四川中医,1995,(4>:34一--35)。

三、汗病外治法的研究

吴乃相以敛汗散敷脐治体虚汗证84例,其中自汗19例,盗汗35例,二者兼有者30例。药用五倍子30g,黄柏15g,何首乌20g,研细末,按比例配,用时取醋59调敷脐,外盖纱布固定,盗汗者夜用昼取,自汗者昼用夜取,自汗盗汗兼有者,昼夜24小时皆敷,以调和阴阳,固本培元,收敛止汗为法。结果治愈36例,好转47例,总有效率98.8%,治愈率为43.8%(新中医,1995,(1>:22~23)。章进以止汗膏治疗汗证415例,药用麻黄根、白及、郁金,按1:1:2研细末,120目筛后,调蜂蜜成膏状,由乳中向乳晕部外涂布上述敷料,24小时一换,设对照组52例,以阿托品0.3"--0.5mg,日3次,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5,<2>:45)。魏振装用止汗锭(何首乌、五倍子、黄芪等量制粉)敷脐治疗168例汗证(自汗48例,盗汗66例,二者兼有者54例),总有效率94.05%(中医杂志,1991,(6):41)。

如果觉得《第十二节中医辩证治自汗盗汗探讨》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