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天津教案中李鸿章深谙厚黑之道 为做直隶总督“坑害”曾国藩!

天津教案中李鸿章深谙厚黑之道 为做直隶总督“坑害”曾国藩!

时间:2019-09-02 10:48:26

相关推荐

天津教案中李鸿章深谙厚黑之道 为做直隶总督“坑害”曾国藩!

曾国藩在评价李鸿章时曾言“李少荃拼命做官”。曾国藩这番感慨,看似在总结自己学生的夙愿,实则五味杂陈。不知是在欣慰亲手调教出这样一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生,还是在懊悔调教出一个“为升官不择手段”的恶徒。

1870年爆发天津教案,在这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李鸿章一面未露,只通过短短几封信的去来,在事件结束后就坐上了直隶总督的宝座,一举跃到清政府权力中枢。要知道,在李鸿章之前的直隶总督可是其恩师曾国藩,之所以李鸿章有机会取代曾国藩,这里面的手段可称得上是“绵里藏针”,让人细思极恐。

世人皆知,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关系阴晴不变。这捉摸不透的关系里,其实也暗含着一些“特定”的规律。二者都是“儒”宗,在一定程度上李鸿章对待“恩师”的态度非常尊敬,也非常钦佩曾国藩品性和成就。

但是随着李鸿章地位的变化,从学生到幕僚,直至最后封疆大吏,李鸿章愈加在为人处世上对曾国藩的“见解”颇多,乃至不满;尤其在其个人利益上,即便遇上恩师也从不手软,甚至不讲师生情面。

李鸿章跟曾国藩的入仕之路截然不同。相比曾国藩三次会试才“赐同进士”,李鸿章二十四岁就中了进士,成为当时最年轻的翰林,可谓风光无限。

自小就有功名心的李鸿章并不满足在翰林院凭考试成绩一点点升迁。他的梦想是拥有一座四面都是玻璃大窗的办公厅,为了现自己年轻时的豪言壮语“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恐怕李鸿章也不知,这句“三千里外欲封侯”竟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真的在千里之外就当上了直隶总督。

在清代官场,从中进士供职翰林院开始,到成为一方封疆大吏,这个过程大概要三十年,而且是畅通无阻的情况下。

天下武功皆需三九苦练,唯“葵花宝典”可做捷径。当官升迁自然也有捷径,而且跟“葵花宝典”有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挥刀”。想要破格晋升,最快的方法就是有“战功”,如曾国藩的朋友江忠源,就因赶上了太平军暴乱,数年之内就从一个小举人升至巡抚。这种重利诱惑下,官瘾极大的李鸿章是不愿放过任何机会的。

比较有意思的是,李鸿章从想通过战功升官,到当上最高级的封疆大吏直隶总督,第一步和最后一步,都是靠“坑人”来的,而且都是通过奏章坑人,坑的都是熟人。

李鸿章见到太平军暴乱,就想回安徽办团练,可小翰林“人微言轻”,没有机会上达天听,所以就“坑”自己朋友吕贤基下水。吕贤基是工部侍郎,二人同乡,李鸿章时常替吕贤基写奏折,毕竟李鸿章的奏折水平在清朝是超一流的,只有老师曾国藩可与之比肩。

李鸿章为立功,开始怂恿吕贤基回乡办团练,吕贤基答应李鸿章上奏询问,于是就让李鸿章草拟奏折。李鸿章写完之后,吕贤基已经睡了,只能第二天送到吕贤基府上。吕贤基忙着上朝无暇审查,就糊里糊涂的送了上去。

吕贤基的本意是替李鸿章询问,而自己并不想放弃在京城的小地主生活。结果李鸿章在奏折里说了一些八旗绿营无能的话,咸丰皇帝看完之后大为恼怒,直言让吕贤基“滚回”安徽办团练给八旗绿营长长见识。吕贤基欲哭无泪,说此奏折是李鸿章所写,咸丰听完之后只淡淡说了一句:那就让李鸿章跟你一起滚回去。

办团练本是咸丰喜闻乐见的好事儿,毕竟朝廷不给钱粮,谁愿意做炮灰谁就去,正愁没人。办团练在别人眼里是件甩都甩不掉的苦差事。只有李鸿章把这个“机会”当做宝贝一样,生怕咸丰拒绝,于是才写了八旗绿营坏话,也就顺路坑哭了吕贤基。

当然,最后二人回安徽办团练被太平军打的屁滚尿流,走投无门才入曾国藩幕府。在曾国藩幕府学尽本事之后,又借着曾国藩的人才、势力和粮饷,回到安徽操办淮军。

这也就有了今天要说的:李鸿章借“天津教案”一事,坑害恩师曾国藩,坐上直隶总督宝座。

晚清是多事之秋,烽烟四起,像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这样能文能武的肱股之臣,必然会席不暇暖。

此时,往往也是获得晋升的最大良机,尤其像李鸿章这样已经成为一方封疆大吏人,想做到顶级封疆大吏,机会甚少。而这次不多见的机遇,李鸿章抓的非常稳,也非常关键,虽行为不值得提倡,但是嗅觉和城府却令人钦佩。

1870年6月,也就是同治九年。天津发生了民众火烧教堂、打死法国领事的“天津教案”。一时间,天津局势紧张,英法公使集结天津海面军舰,并且气势汹汹的去找曾国藩谈判,清政府紧张万分,也想调兵备战。

在外征战有两人,一是左宗棠,一是李鸿章。左宗棠坐断西北,战事紧张,李鸿章之前就奉命领率领淮军去支援左宗棠。

李鸿章这一路行军,拖拖拉拉进程缓慢。因其与左宗棠素来不和,都是心高气傲之人,积怨已久,左宗棠又不允许他人染指西北,所以李鸿章有些进退两难,拖了小半年才动身。

动身后不久,朝廷突来的一道密令“救了”李鸿章,同治帝让李鸿章“移缓就急”,不必去支援左宗棠西北战事,先调兵来近畿(ji)一带,也就是京城附近驻扎,保卫京津安全。

与朝廷调令接踵而来的还有一封信,是曾国藩所写。曾国藩询问李鸿章对天津教案的看法,李鸿章给曾国藩的建议就是“守”,能花钱解决的事儿绝不打仗。

而且对曾国藩一再强调:此时彼直我诎,彼是我非。

李鸿章的意思就是,天津教案这件事儿,外国人占理,我们只能认错。如果有百姓反抗,就要严刑惩罚,有官员不满意,也要“酌予惩处”。

从这其中不难看出,李鸿章不愿打仗。

事情必须要解决,给钱也行,一官抵一官、惩处案件主要涉案人员也可。

李鸿章为何不愿打仗呢?因为他输不起。在这一点上他打了小算盘,没跟恩师曾国藩说实话。李鸿章在个人利益上看的很重,此次班师回朝主要是为了避免和左宗棠起摩擦,也解京津之急。

但如果和英法联军打起来的话,李鸿章是最吃亏的。

湘军在两江地区,楚军在西北地区。李鸿章的淮军去守卫京津地区,如果打起来,受损的就是淮军,即便打赢了,淮军也实力大减,对李鸿章的影响会非常大,毕竟晚清朝堂的话语权看的不是官位,而是军事实力。

如果打不赢,淮军就没了,李鸿章也会从地主变成贫农。不但会被撸官,甚至会战死沙场。李鸿章深知其中风险,早从上海时就常跟洋人打交道、买卖军火时,就对英法联军的实力非常清楚。打起来无异于以卵击石,所以力求“议和”,反正要钱是清政府给,要抓人也挨不着自己。

以曾国藩的脾气,向来讲究霹雳手段菩萨心肠,对这些事儿自然不会软弱,对此事的态度就是“无束手受制之理”。但是曾国藩与洋人交道甚少,所以要询问李鸿章的意见,听完李鸿章说的话,曾国藩的态度是:尽情尽理后,再无理相干,只有一拼而已。

曾国藩的想法是好的,可哪知“好学生”李鸿章却耍心眼之建议。

当然,“和议”肯定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但是李鸿章了解天津知府张光藻,这个人名声非常好,如果因此事治他的罪,“一官抵一官”势必会遭到天津百姓和文人的舆论反抗。所以李鸿章还交代曾国藩“诚恐下狱未足了事,吾师必与总署设法维持”。

如果把张光藻下狱有人鸣冤,老师你的有所准备啊。

至于李鸿章另所交代的“痞子手段”,不过是吓唬洋鬼子罢了,而且也只能用在以前。用在天津的英法联军上,不过只是一句“口号”罢。毕竟就在不久后的几年,李鸿章作为直隶总督与日本“和议”时,“痞子手段”也只是在无奈时的一句口号,狐假虎威而已。

此时的曾国藩,俨然成为学生李鸿章的枪杆子。而此时的李鸿章,却向朝廷表达另一种态度——“坚决不让”。

李鸿章是一个非常会写文章的人,在同一件事儿上,李鸿章给曾国藩和朝廷的传信中,虽表述的同一种意思,但是语言上的使用上却大有不同,给人呈现两种感觉。

给曾国藩,自然说的要委婉,毕竟曾国藩是自己的盾牌,如果盾漏了,那只能让淮军顶上去,这是他不愿看到的,所以写信时以解决问题为主,不让曾国藩莽撞。

而给朝廷的奏折中,不但说到自己对外国人早有防范,有先见之明,也在无意中暗示清政府此事“理亏”,不能莽撞,要讲道理。为了宽慰清政府,李鸿章说:我在苏州上海时常跟洋人打交道,对洋人的实力很清楚,洋人船炮很厉害,但是我国陆路野战强。所以咋们可以讲道理,但也决不能纵容外国人的这种做法。我的军队不是没有实力与之一战,只要大清需要,我们就上。

这话说的简直太巧妙,曾国藩以谨小慎微著称,自然喜欢听到稳妥的建议。而清政府“要脸面”,就喜欢听臣子说大清实力不弱。——虽然我们水军不行,但是我们陆军强。

清政府哪曾想,天津港上都是英法战舰,而中国现代化水师还没操办起来,仅有的一点水师也在两江地区,伸长爪子都够不着英法战舰。英法战舰如要进攻,那天津一定是守不住的。天津守不住,就相当于在清政府脖子上架了一把刀,随时都有可能直取皇宫。

可清政府就爱听李鸿章这种表忠心的话,尤其是慈禧,听完之后很高兴,睡得很踏实。

李鸿章一路北上,而曾国藩自然拖不到李鸿章的援兵到来,只能尽量“和议”,最后清政府被七国公使逼上门,被迫无奈只能接受对方要求。

清政府被七国公使吓得有点严重,于是在“和议”之后急忙通知李鸿章不要再北上,千万不要透露了行军的消息,怕七国公使听到调兵消息后反悔“和议”。(若调兵信息早为洋人窥破,必致又生疑忌)

李鸿章一看到这个密谕直嘬牙花子,“和议”结束了?那岂不是又要我带兵去找左宗棠?这可怎么办。

李鸿章一拍大腿,又一张绝妙好折涌上心头。急忙写奏折劝阻清政府:我带兵去直隶,是有备而往,这次之所以能顺利议和,全是因为遍布天下的洋人早已知晓了我大规模调兵北上的消息,他们议和是因为看到我调兵后就怕了,所以才没有提更加过分的要求。

臣奉命带兵赴直,何可仍以无备而往?即使调兵信息各处传闻,为洋人窥破,或转因其疑忌而中外和议可以俗称,非理要挟可以裁抑

李鸿章此句的意思就是“邀功”,意思是洋人是因为忌惮淮军才只“议和”,没有要求割地赔款。

不得不说李鸿章写奏折写的非常“精妙”,清政府下诏说:你别来,别暴露调兵消息,万一外国人听到这事儿生气反悔怎么办。

看清政府被吓破胆,李鸿章顺势而谈:没关系,我有备而来,而且如此大规模调兵遣将,外国人早就听说了,很害怕,所以才肯无条件议和。

把不利条件转化为利己条件,这是李鸿章的聪明之处。一共给清朝两道奏折,均是此类套路,难怪在此事之后,李鸿章在大清朝的地位一直居高不下,这跟其会写奏折绝对是有关系的。

清朝两大奏折大家,一是老师曾国藩,一是学生李鸿章,这二人写奏折均是能扭曲是非黑白的人,一纸一笔能杀人于无形。

这不,李鸿章就天津教案一事,在写奏折的水平上,完美演绎“谢师礼”,亲手用笔杆子在千里之外就把老师推下火坑,取而代之。

这一折背后,李鸿章个人利益牵扯非常之大。上折不但给自己“表功”,而且还强调必须要守卫京畿要地,这也是在清政府“表忠”,说明自己不怕洋人。当然,更多是因为已经得知外国人和议,无后顾之忧。依照他对外国人的了解,和议之后是不会生变的,毕竟有“万国公法”管束,所以才敢放言进军北上。

这样一来,自己伟岸的身影很明显在清政府心中树立起来了。再者,最重要的原因是,如果此时停留在原地驻扎,那这一趟两万人马的星火兼程就白忙活了,好处捞不着不说,还要奔往西北看左宗棠的脸色,这对李鸿章说才是“难事”。

李鸿章这一折,虽然牵扯自己的利益,但是对自己的利益只字未提,全篇说的都是朝廷利益,这显然是慈禧想要看到的。而且慈禧听到李鸿章要进军,自然也就不会阻拦,毕竟京畿地区无人守卫,八旗绿营不堪一击,湘军实力削减之后兵力只够守卫两江,唯独剩下淮军可倚靠。

且经七国公使一吓唬,清政府给李鸿章的奏折中明显暴露胆子软弱,所以李鸿章说调兵过来壮胆,清政府也就默许。然后又听李鸿章奏折中对洋人知之甚深,又不惧怕,所以李鸿章的地位在慈禧心中绝对会有所提高。

而曾国藩确是最可怜的,在天津教案中,和谈只是听取了李鸿章的建议,而且具体方案也是李鸿章策划,清政府确定,曾国藩只不过就是出面解决事情而已。

曾国藩既然出面解决,那就要解决利索。李鸿章说用官命抵官命,清政府默被吓的同意,由曾国藩来执行,最后共抓20人,杀16人,4名缓刑。

民众看不到奏折信札,不知事情内因,只知此事由曾国藩经办,便举国痛骂,千夫所指。其实更大的一部分原因是民众不敢骂清政府,因此事很大一部分原因就要归结于清政府软弱无能,李鸿章以“对方有理”为借口也主张软弱。

不过,外人不知李鸿章参与此事,又不敢骂清政府,所以曾国藩就成了替罪羊,民众只能怒斥曾国藩泄愤。

而清政府自然也知道此事会引起部分舆论,所以直接裁撤曾国藩直隶总督之职,籍此推卸责任。

去曾国藩而代之的就是这次除了赶路就是写信出谋划策的李鸿章,同样的一件事,用一套话术教曾国藩软弱,坑了曾国藩;用另一套告诉大清“没关系,有我”,要坚强起来,为自己表功。

李鸿章的这一做法确实吃准了清政府,亦或说慈禧。清政府随着近年来“外交”频繁,特需要一个能忠心护主又懂得维护慈禧利益的人。曾国藩只适合平内乱,现在年事已高,对外交已经毫无用处,遂让李鸿章取而代之。

直隶总督是李鸿章的转折点,这说明自己的地位或者写奏折的水平,已经完全超越曾国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至于其写给曾国藩和写给清政府的“两套话术”,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是深谙“厚黑”本质。

曾国藩说:李少荃拼命做官。现在看来是褒是贬?

后来曾国藩给坐上直隶总督的李鸿章写了一个“诚”字作为训诫。

至于其中含义,就又耐人寻味了。对洋人“诚”,还是对自己人“诚”?

当然这些已经都不重要了。

因为第二年曾国藩就去世了,而李鸿章也遂了年少时许下的愿“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成了晚清“第一重臣”。

历史,终究只是历史;人心,自古都是人心。

如果觉得《天津教案中李鸿章深谙厚黑之道 为做直隶总督“坑害”曾国藩!》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