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对话一把手·京津冀协同”系列访谈:构建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

“对话一把手·京津冀协同”系列访谈:构建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

时间:2022-04-12 03:40:51

相关推荐

“对话一把手·京津冀协同”系列访谈:构建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

主持人(聂一菁):观众朋友、听众朋友、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市民对话一把手·京津冀协同”系列访谈节目,我是北京电视台的主持人聂一菁。

主持人(高歌):各位好,我是北京城市广播的主持人高歌。本次节目是由北京城市广播、北京电视台、北京时间、北京发布、首都之窗和千龙网联合制作播出的。

主持人(聂一菁):欢迎大家收看我们的节目。首先要介绍今天做客我们演播室的嘉宾,是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伯旭,欢迎您,张主任。

张伯旭:各位观众,大家好。

主持人(聂一菁):说到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可能很多市民不是非常了解。所以首先请您介绍一下,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要承担哪方面的工作?

张伯旭: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是北京市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职责是推动全市的产业发展,特别是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推动全市的信息化发展,实现发展成果和市民共享,产业惠民,信息惠民。

主持人(聂一菁):今天我们的话题聚焦在产业发展。当然这样一个产业发展的大背景是京津冀协同。说到京津冀协同,三地的产业发展的侧重点也是各有不同的吧?

张伯旭:是这样。按中央的规划和战略部署,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大方向,也是大命题,大战略。根据去年出台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北京重点做好科技创新中心,天津重点做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河北省重点做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共同统筹推进产业的重新布局,实现三地的协同联动发展。

主持人(聂一菁):听您这么一介绍,我们对三地产业布局有了一个非常明晰的了解。对于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这样一个布局,我相信网友也会有一些不同的想法,同时也会有一些疑问。我们先来看一看大家有怎样的一些提问。

丛冠月:观众朋友、听众朋友、各位网友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北京时间的新闻主播丛冠月。提高产业发展水平,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推进智慧建设,与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我们先来看看关注这个话题的人群属性。

从图片中可以看到,年龄段在20岁-29岁的人最为关注这个话题,占到37%。其次30岁-39岁的人占比达到25%。从整体上来看,20岁-40岁年龄段的人,对个人事业达成有着更大的愿望,也会更加关注和产业的发展创新相关的话题。

好的,我们再来看看网友具体提出什么样的意见和建议。先看这位来自千龙网的网友“鱼丸”给我们发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看一下。

鱼丸:北京企业外迁,有利于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北京的大小企业太多了,都驻扎在北京,会导致北京的人口越来越多,各种负面问题也会随之出现,外迁出去有利于北京未来发展,也会给迁入地带来经济效益。

丛冠月:看来这位网友是非常支持企业外迁来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接下来我们转向微信互动平台,让我们去看看微信的网友们有哪些关心的话题。

我们首先关注这位首都之窗的网友“粉色天空”,她是发来一段语音,我们一起来听一下。

粉色天空:我在我们公司十年,不管是从感情上还是从客户资源上都是挺不舍的,但是产业外迁是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必不可少的一环。从长远来看,外迁是必然的,从这个角度考虑还是愿意外迁的。

丛冠月:感谢这位网友,其实不仅如此,我看到北京时间的网友“吉娃娃”也说了:大家对于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根据各自的地域感受,那是不一样的。北京的网友感觉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字:搬迁。天津和河北的朋友感觉起来也就是两个字:落地。连起来,大家的感觉就是北京的企业搬到河北和天津,到底产业的移动又是什么样的一个布局?

主持人(高歌):可能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大家看到是一个简单的搬迁,但是我们相信这背后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和目的在里面,是这样吧,张主任。

张伯旭:是这样,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不是简单的企业搬迁和生产力平移,而是立足于三地的资源禀赋,按照产业升级的总目标,把三地的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大家共同的目标是实现高端产业集群壮大和能级提升,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群和经济增长极。在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把京津冀整体区域的产业和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如果觉得《“对话一把手·京津冀协同”系列访谈:构建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