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舆论场的马太效应是这样催生“蹭热度”现象的

舆论场的马太效应是这样催生“蹭热度”现象的

时间:2021-06-20 19:19:26

相关推荐

舆论场的马太效应是这样催生“蹭热度”现象的

马太效应指的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舆论场也有马太效应,热点事件能够吸引极高的关注度和参与度,热度会越来越高,而冷门事件总是无人关注,也无人参与,结果越来越冷。至于爆冷门,其实并不属于冷门事件,而是因为出乎意料已转化成了热点事件。这种现象是符合大众传播原理的,所有参与者都想获得更高的关注度,只有参与热点事件才能获得这种效果,因此都想“蹭热度”,而参与冷门事件得不到关注,也就失去了参与的热情。

“蹭热度”是舆论场比较普遍的一种现象,就是由这种马太效应催生的。大到一个内容平台,小到一个内容作者和评论者,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蹭热度。为什么一个热点事件出来后,内容平台都会把它放到头条醒目位置推送呢?因为受众关注这件事,内容平台也想趁这个机会让更多的受众在了解热点事件的同时也关注到内容平台本身,没有一个内容平台会轻易放过这种增加曝光量的机会。

对内容作者来说,绞尽脑汁写出一篇文章来,当然希望能让更多的受众看到,自己的观点能够被越多的人知道越好。如果文章写出来后没人看,那就等于白辛苦了。因此文章作者大都喜欢追逐热点事件,同时也喜欢在影响力大的内容平台上发表文章,这样能够收获更高的关注度。如果写的是冷门话题,大概率没什么人看,内容平台也不会推荐,基本上就等于白写。哪个作者愿意辛辛苦苦写出一篇文章后得到的是这个结果呢?

评论者也一样,哪篇文章的热度高,文章下面的评论的曝光度也高,参与评论的人也越多。评论也是一种创作,好的评论让人过目不忘,有时候评论的吸引力甚至超过文章本身,有的人是为了看评论才去点开文章看的。以问答评论为特色的知乎异军突起后,很多内容平台开始重视问答和评论,主动收集问题和征集回答。问答评论也是呈现马太效应,热度高的热死,热度低的冷死。

时评君新近加入知乎,开始发的几篇文章都没什么反响。这种情况对作者来说是最糟糕的,一篇文章发表后不怕有人反对,也不怕有人骂,但怕没有反响,如果无声无息,那就像没有发表过一样,等于白写。10天后时评君发表的一篇有关清华大学的文章在知乎上的知友中炸开了锅,这篇文章的阅读量在知乎上达到58.6万,在网易号上达到25.6万,在大鱼号上达到20.5万,在大风号上达到7.8万。

很多知友对这篇文章不服气,认为这么高的阅读量不是因为文章写得好,而是因为清华大学本身受关注度就高。但前面时评君还发表过一篇有关北京大学的文章,阅读量就不高,也没有评论,这该如何解释呢?知乎与其他内容平台的不同之处在于,活跃其中的知友以高校师生为主体,因此知友普遍有一种优越感,自认为知友比其他平台的网友层次高。但是知友同样也是爱蹭热度的,这一点与其他平台的网友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时评君在知乎上还发表了很多其他文章,但其他文章后面很少有评论,评论都集中在这一篇文章后面,点赞数接近2700,评论2800条,形成了明显的马太效应。在这篇文章下面的评论曝光度很高,对某些评论本身的点赞量都有好几千,最高的一条评论获得点赞超过7千,大大超过对文章的点赞量。不少评论说文章作者是来蹭热度的,但这些评论又何尝不是来蹭热度的?其中有一个评论者在其评论被点赞超过2千时,激动地在评论区留言说这是他平生得到的第一个2K点赞。他反复在文章评论区发表评论,还和其他持不同意见的知友进行辩论,表现出明显的蹭爆款文章热度的特征。他也如愿以偿,他的一条评论得到的点赞量最后超过了7千。

知友有知识,但也喜欢钻牛角尖,他们要否定一件事时是不遗余力的。比如要否定这篇文章,就说评论数大于点赞数,说明文章引起争议,不受欢迎。但对文章也有近2700的点赞该怎么解释呢?有的表示难以理解,质疑是不是有水军注水。也有的说,持反驳意见的评论获得的点赞数大大高于文章本身获得的点赞数,说明反驳意见是主流。还有的知友更有创意,他把点赞数除以总阅读量,得到的数字是4.5‰,据此认为,赞同文章观点的比例只有4.5‰。这个角度选择得确实好,不得不佩服。但是按照这个逻辑,获得最高点赞的反驳评论,点赞率也只有1.2%,五十步笑一百步而已。

这些知友由反驳一篇文章的观点进而否定作者本人,但为什么不去反驳作者的其他文章呢?因为其他文章没有热度,如果费时费力去评论,没什么人看,也就等于白评论。在高热度文章后面评论多好啊,曝光量有几十万,这才值得评论。说这些评论也是蹭热度,有一个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很多评论的观点基本雷同,没有提出新的见解。有的评论甚至很无聊,比如说,“看到评论区有这么多人骂你,我就放心了”,多次重复出现,这不是蹭热度又是什么呢?

资深媒体人倾力笔耕原创,感谢关注“时评君”微信公众号,欢迎转发分享。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

特别声明:本号与百家号“时评君”、财富号“时评君”、大风号“时评君”、大鱼号“时评君”、搜狐号“时评君”、网易号“时评君”、新浪微博“卓识君”、头条号“卓识君”、企鹅号“远见君”的内容源除特别注明外均为同一作者原创。

如果觉得《舆论场的马太效应是这样催生“蹭热度”现象的》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