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美术活动干预自闭症儿童认知能力可能性”分享

“美术活动干预自闭症儿童认知能力可能性”分享

时间:2023-11-18 23:46:26

相关推荐

“美术活动干预自闭症儿童认知能力可能性”分享

点击蓝字关注公众号,与孩子共成长

本文作者: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刘丽新

自闭症,成为一个逐渐被人熟知的名词是因为越来越高的发病率。

这种病发病于儿童早期,是神经发育障碍引起的疾病,一般3岁左右确诊。但一部分自闭症儿童在出生后不久就会有症状出现,如:出生后过于安静或过于哭闹、妈妈喂奶时和妈妈没有目光交流、再大一些没有“抱抱”的要求和愿望等。

还有一部分自闭症儿童3岁前在语言、动作等方面表现出发展迟缓的症状。(所以在这里普及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贵人语话迟”这句话都知道,但如果孩子1岁多还不发声、听不懂指令、2岁了还不会说话就不能用这句话安慰自己了,一定要找相关医院进行鉴定和评估。)依儿童神经发育情况不同,表现出的症状和轻重有较大差异性,如:有些患儿触觉阈限过低,什么都不想触碰,否则就会大声哭闹、有些患儿触觉阈限过高,甚至流血了、骨折了都不知疼痛……这种疾病男女通吃,发病更多的是男孩,有研究显示:自闭症儿童男女发病比例为4:1,女孩患有此病一般比男孩重。

底我第一次接触自闭症儿童,被震惊。当时不知道还有这种病,这些孩子那么可爱,年龄那么小、且数量还这么多……记得当时一个患儿妈妈拉住我,像“祥林嫂”一样不停的说孩子1岁多就会背多首诗、会唱歌,而且一遍一遍的给我看孩子发病前唱歌背诗的视频,确实漂亮又可爱。孩子现在的状态是不看妈妈,不说话,经常用双手不停的做上下挥舞动作,第二件事就是围着室内不停的走,如果大人不干涉她就走到走不动为止……那些妈妈精神处在崩溃的边缘,那些可爱的孩子表现出的状态印在我脑子里挥之不去,我决定走进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尝试利用我的专长为他们做点什么。

一.每个自闭症儿童都是不同的个体

根据研究文献,自闭症儿童有脑神经发育状态、儿童障碍类别、每个儿童的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差异。通过这些差异来分析自闭症儿童的不同行为状态。下面简单介绍四个案例儿童的状态。

图1中这个儿童4岁,无语言,听不懂简单指令,瞬间对视。他是通过闻这个特殊方式接触物质材料,调好的颜色也必须用鼻子触碰颜色后才有可能用其他动作。图2中的儿童快5岁,无语言,扫视性对视;大动作发展正常,有超强的运动能力,能听动部分指令但注意力差,所以反应出的状态是听而不闻。喜欢球,只要看到就球不离手,如果将球拿开他会很暴躁且无法进行任何活动,当然也无法进行美术活动。图3中的儿童4岁多,对很多声音有捂耳朵的反应同时伴有烦躁和哭闹的行为。具体对哪些声音阈限低国内还没有相关的测试经验,我查阅国外相关书籍和文献,国外有相关的测试,并是通过去掉乐曲敏感音符来逐渐帮助儿童脱敏训练。图4是对触觉阈限低儿童的筛查和脱敏活动。美术活动首先是对物质材料的感知和探索。如果儿童有触觉阈限低的特点,他们触碰材料时会非常痛苦,情绪会非常烦躁,这类儿童必须先进行脱敏训练才可以参与美术活动。

二. 初次活动的困惑

在最初的活动中,记录下大量如(5图—10图)的镜头,儿童的年龄在6岁前不等,他们大多数都需要用这样的方式才能活动。我知道这不是他们自主自发、能明白指令的前提下的表现。还有很多图片根本不能用,主要是孩子的周围都是成人的手和脚……

这些儿童无听觉障碍,却对我们发出的指令充耳不闻,基本处于“成人手把手”的状态。这样美术活动就变成了成人的活动,儿童是被动甚至反抗的状态,他们的心智处在活动之外,没有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根本谈不上干预。究其原因之一有可能是听不懂指令,这种状态就像不懂外语的人处在国外的环境中,根本不知道别人在说什么。原因之二有可能是听得到但不懂指令意思,这种状态和认知水平有关系,就像出生不久的婴儿听不懂妈妈语言的意思一样。原因之三有可能是“无对视、无注意”特点使其没关注我们的示范。原因之四有可能是认知水平过低不理解示范的过程顺序和因果关系。原因之五可能是视、听、动等整体统合有障碍,思维是无序混乱的状态,因此不知道要做什么或怎么做……

经过三年多的摸索,对自闭症儿童个体发展特点和干预有了初步的了解和经验。并与正常儿童发展进行对比,从美术活动的角度总结出:自闭症儿童首先是儿童,不能夸大他们症状表现的神秘。和正常儿童比较,这些孩子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缓慢和差异。既然只是差异,那么根据人类个体发展的原理,认知发展是自闭症儿童发展的核心问题,因此确定了“美术活动干预自闭症儿童认知发展可能性” 探索的小课题。

三. 顺应自闭症儿童认知发展的美术课程分享

1.认知发展的原理

认知是对从外部获得信息进行加工的一个过程,认知的发展是儿童发展的核心,它起源于感知,以感知为基础,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语言等。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0—2岁左右的儿童处在感知动作阶段,即儿童通过动作和感官刺激直接获得认知经验,对于低年龄自闭症而言,由于感觉器官功能不足和动作发展成熟度不足,在这个阶段获得的信息就非常有限。神经向大脑传导信息,大脑接收和处理信息由此产生认知,信息不足会导致神经及大脑功能发展的萎缩或停滞,认知能力的发展也会受到制约和迟缓。研究表明:儿童早期脑及神经发展可塑性极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三期刊登 的《脑的可塑性研究:现状与进展》中表述:即使聋人和盲人的神经系统同样具有可塑性,6岁前是干预的黄金期,只要合理的刺激和干预,脑及神经功能完善和发展很有可能,认知能力也会随之发展和提高。

2.丰富的材料刺激

美术活动的初级阶段是材料感知和探索阶段,通过材料为儿童感官提供丰富的刺激是认知发展的基础,我们为儿童有目的的提供大量材料,并引导其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获得感知和认知经验,为美术表达做充分的准备。

在每个活动前,我们都会根据活动内容准备大量材料,给儿童足够的时间,结合“地板时光法”使儿童能够与材料充分互动,确保有效获得感官和视觉刺激,获得的信息会促使神经系统将其向大脑传导,以促成认知活动发生,从而增强认知能力的提高……

3. 引导儿童从无意识到有意识表达

艺术表达需要自主、自发的内部需求的驱动,什么是自闭症儿童的内部驱动力?兴趣和舒适的心理感受是非常重要的前提。多年研究经验表明:在活动中保证兴趣和舒适愉悦的心理,设计的活动内容和难度必须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即儿童稍稍努力就可以完成。否则儿童的兴趣会消失、注意力会消失,干预活动会立刻终止。

以泥为例:

我们给儿童一块泥,放上轻缓的音乐,不打扰,给其足够的时间使其用双手随意与泥互动、只要泥不脱手、不主动离开座位,我们判定其一直在“游戏中”。当儿童对泥有了初步验后,给孩子一张纸,观察其反应和动作,以获得儿童的认知状态。图11—图13是儿童的随意反应,他们将泥放到纸上,逐渐大胆的用手指将泥压按到纸上,并用手指扒、推和拍打泥。

在之前的经验上,向儿童提供一张有边框的纸,示意其用泥填充图形,并观察儿童的反应。结果表明:多数儿童可以注意到图形的边线,并有意识去填充。

当儿童有了图形边框概念后,我们给其提供了更小的纸图形,并示意其用泥点装饰图形的边,就出现图14、15的样子,反应出儿童精细动作问题,他们不会搓球。于是我们创设了双手揉海洋球的音乐活动、棒棒糖(搓大泥球)、小雨点啪啪、大点和小点等多个情境引导其完成精细动作搓泥点的任务。

在系统的、保持在儿童最近发展区的持续活动过程中,儿童不断获得各方面认知经验,独立自主的完成一个个挑战,创造出艺术家草间弥生一样的以点为主的艺术世界……

我们设计的活动类型很多,并融合音乐、运动、社会等多领域与美术结合,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感受与愿景

我详细描述过程的目的,想给致力于本领域同行者的研究路上提供一块“垫脚石”。近年来自闭症的高发病率不仅给很多家庭带来巨大问题,不久未来新的社会问题也将呈现,因此会需要大量“新手”。

自闭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疾病,75%伴有智力、语言等方面问题,他们的康复和未来能否就业都是家庭和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单从经济方面看,英国统计,每年为自闭症支出总成本250亿英镑。美国宣布为自闭症支出的社会经济成本为260亿美元。他们预测到每年将为自闭症支出268亿美元,占美国GTP1%;10月发布的《中国自闭症儿童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我国自闭症者可能超过1000 万,其中0 到14 岁群体可能超过200 万。研究证实:如果早发现早干预,会有效改变大部分患儿状况,使其做到自食其力,大幅度降低社会成本是可能的。

目前,幼儿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就是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我们熟悉的教育领域中呈现的新课题,需要更多有爱心的有识之士参与到其中。我曾经想邀请不同领域的教育者参与研究,一部分把我婉言谢绝、一部分被我放弃。因为这个领域的研究要耐得住寂寞肯于吃苦(这种苦有时是看不到希望的煎熬)、还要无功利心,如果为了满足好奇、为了短平快的得到成果,是无法真正走进这些可爱的孩子的。但只要你做好各种准备,一定能逐渐推开那扇门,像皮亚杰一样不仅能贴近他们,还可以更深刻的感悟儿童美术教育的精髓,收获更多的成果。

当然,药都不是万能的,美术教育也不是万能的。首先美术活动适合大多数自闭症儿童,之前说的触觉敏感的儿童最起码暂时不行。其次,经过观察和测试的儿童才可以参与美术活动,如:手部动作能力实在不足、对这类活动实在排斥的暂时也不能参与。但无论如何,凡是参与美术活动的自闭症儿童,在每次活动过程中,他们的情绪、视觉注意、注意时长、动手能力、精细程度、认知能力等都会有所改善……

还有个更重要的感悟:真正改变现有患儿的症状、有效减少新患儿的出现,需要打造科学的早期养育、早期干预和教育环境来满足患儿的康复和融合问题,还要解决育龄妇女、患儿父母和学校如何避免、怎样面对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样式。

参考文献:

1.金野 着.特殊儿童艺术治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01

2.陈国眉,冯晓霞,庞丽娟 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9

3.皮亚杰 着.皮亚杰教育论着选.人民教育出版社..08.01

4. 刘丽新 .“游戏化艺术教育活动”干预低年龄自闭症儿童“视觉”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创新:新时代 新思想》——首都师范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文集 .2.

如果觉得《“美术活动干预自闭症儿童认知能力可能性”分享》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