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营养食疗与保健养生(老年大学讲义:第8讲)

营养食疗与保健养生(老年大学讲义:第8讲)

时间:2020-05-26 07:24:05

相关推荐

营养食疗与保健养生(老年大学讲义:第8讲)

教学内容中医理论十二时辰养生;天人合一、尊重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目的和要求:中医理论子午流注与十二时辰养生,掌握传统医学关于养生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讲解十二时辰养生的基本概念及其相关知识天人合一、尊重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子午流注与十二时辰养生

子午流注,就是以子午言时间,以流注喻气血,将人体气血运行比拟为水流,从子时到午时,随着时间先后不同,人体阴阳盛衰,营卫运行,经脉流注,时穴开阖,都与自然界同样具有节律变化。阴阳各经气血的盛衰也有固定的时间。气血盈时而至为盛,过时而去为衰,逢时为开;过时为阖,定时开穴,方可有效地调和阴阳、纠正机体偏盛偏衰。子午是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也是阴阳转化的起点和界线。

中医子午流注在我国历史悠久,其理论基础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经奠定,在中华民族的宝库中,是具有特色的宝贵理论。

中医的子午流注的相关理论基础:

、地支配合天干成为记事符号,共同组成形成了中国古代传统历法纪年。

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代表一昼夜,子午是第一数和第七数。如一日之中,子为夜半,为23时至凌晨1时;午为午中。就一年而言,子为冬至,午为夏至,对气候而言,子时热,午时寒。

古人用地支配合天干来记述年、月、日、时,所以子午也就成了一种记事符号。 “干支”相配,如今日为甲子日,明日即为乙丑日,依次类推。紫金山天文台新编《万年历》(修订本),可以查明一百年内的年月日“干支”。

2、子午流注代表阴阳

子代表阳生、午代表阴生。它含有阳极生阴,阴极生阳,平衡圆道的运动规律。阳始于子前、末于午后;阴始于午后,末于子前。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意思是白天阳气盛,机体的生理功能以兴奋为主。黑夜阴气盛,机体的生理功能以抑制为主。机体通过阴阳消长的不断平衡,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3、子午代表人体气血流行规律

子午与五脏六腑相配:子胆、丑肝、寅肺、卯大肠、辰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膀胧、酉肾、戌心包、亥三焦。

天干与五脏六腑相配: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

一日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流经一条经脉。流行次序是:寅时肺经——卯时大肠经——辰时胃经——巳时脾经——午时心经——未时小肠经——申时膀胱经——酉时肾经——戌时心包经——亥时三焦经——子时胆经——丑时肝经,最后再流入肺经。首尾相接,如环无端。

前人将十二经的走向交接规律概括为四句话:

手之三阴胸内手,手之三阳手外头;

足之三阳头外足,足之三阴足内腹。

手三阴经:起于胸,从胸走手,交于手三阳经。

手三阳经:起于手,从手走头,交于足三阳经。

足三阳经:起于头,从头走足,交于足三阴经。

足三阴经:起于足,从足走腹,交于手三阴经。

子午流注学说认为,脏腑主时气血最旺盛,相对时气血最衰弱。“流注”:是指人体气血运行而言。流指流动,注指输注,它的含义较广,在子午流注中是将人体的气血循行比喻为水流,在经脉中穿流不息地循环输注。并用“井、荥、输、经、合”形容其流动状态。即言水之发为井,渐成细流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然后汇合于泽海,以此表示气血沿经脉流注的过程。

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把人的脏腑、人体12条经脉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

今天,中医的经络、穴位已经被电子检测技术确认,并且发现经络确实是“活”的,是象流水一样有“走向”的,即是说,是符合中医所说的“子午流注”规律的。

在中医学里,十二时辰正好和中医的十二经络对应起来。每条经络对应一个时辰中运行最为活跃。把每天分作十二个时辰,每时辰两小时,对于过好每一天,是一种养生的学问,是神奇的东方智慧,是西方文化望尘莫及的。

子午流注是我们的祖先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即每日的12个时辰是对应人体12条经脉的。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在不同的时辰也有兴有衰。掌握子午流注的规律,对养生和针灸、用药等都有很大的益处。

人们可按12条经脉在12个时辰中兴衰的规律和生物节律,逐渐探索适合于自身的保健养生方法。

明朝医学大家杨继洲编著《针灸大成》,其中有篇《论子午流注法》。抄录原文如下:

子午流注者,谓刚柔相配,阴阳相合,气血循环,时穴开阖也。

何以子午言之?曰:子时一刻,乃一阳之生;至午时一刻,乃一阴之生,故以子午分之而得乎中也。

流者,往也。注者,住也。

天干有十,经有十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已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余两经,三焦、包络也。

三焦乃阳气之父,包络乃阴血之母,此二经虽寄于壬癸,亦分派于十干,每经之中,有井、荥、俞、经、合,以配金、水、木、火、土,是故阴井木而阳井金,阴荥火而阳荥水,阴俞土而阳俞木,阴经金而阳经火,阴合水而阳合土。

经中有返本还元者,乃十二经出入之门也。

阳经有原,遇俞穴并过之,阴经无原,以俞穴即代之。

是以甲出丘墟,以太冲之例。

又按《千金》云:六阴经亦有原穴,乙中都,丁通里,己公孙,辛列缺,癸水泉,包络内关是也。

故阳日气先行,而血后随也。阴日血先行,而气后随也。

得时为之开,失时为之阖,阳干注腑,甲、丙、戊、庚、壬而重见者气纳于三焦;阴干注脏,乙、丁、己、辛癸而重见者,血纳包络。

如甲日甲戌时,以开胆井,至戊寅时正当胃俞,而又并过胆原,重见甲申时,气纳三焦,荥穴属水,甲属木,是以水生木,谓甲合还元化本。

又如乙日乙酉时,以开肝井,至己丑时当脾之俞,并过肝原,重见乙未时,血纳包络荥穴属火,乙属木,是以木生火也。

余仿此。

俱以子午相生,阴阳相济也。

阳日无阴时,阴日无阳时,故甲与己合,乙与庚合,丙与辛合,丁与壬合,戊与癸合也。

何谓甲与己合?曰:中央戊己属土,畏东方甲乙之木所克,戊乃阳为兄,己属阴为妹,戊兄遂将己妹,嫁与木家,与甲为妻,庶得阴阳和合,而不相伤,所以甲与己合。余皆然。子午之法,尽于此矣。

二、十二时辰养生

1、子时(23︰00——1︰00)

子时,人体的生发之机从子时开始,阳气发动,心肾相交。心属火,此时不可上炎,要让它下去温肾;肾属水,但不能下渗,要让它气化升腾起来润心。这是身体最和谐的一种状态。睡觉养生发之气,此时要好好睡觉,调养胆气。

《易经》的“既济卦”便是水在上、火在下,表明了先人的智慧。如果这时候没有休息,可有别的消耗,就是在扼杀一天的生机。子时睡觉,在脏腑来讲,养的是胆气,中医讲“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人体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但这个时候心脏功能最弱,心脏病患者绝大多数在夜间(心脏功能差)发病和死亡。家里如果有心脏病人,要加强观察,备好救心丸。这时要上床睡觉,有利于骨髓造血。子时前入睡者,一般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

、丑时(1︰00——3︰00)足厥阴肝经当令

这时候肝经当令,主管全身气血的循行与流注,阳气比子时更壮大,但要有所收敛。人已进入沉睡状态,肝脏也是排毒的,让它好好运作,把一天积累的毒素通过血液排出体外,人就不会生病。如果生病,尽量少吃药,不要乱吃药,是药三分毒,都要靠肝脏排出去。药吃多了,毒素排不干净,日积月累,会致大病。白天更不可多饮酒,酒伤肝,酗酒、醉酒是自己找死。此时要注重养养肝血。

丑时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段。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此时必须进入熟睡状态,让肝脏得到最充足能量。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虚火旺盛的人,在这个时候睡着,还能够降虚火。

3、寅时(3︰00——5︰00)手太阴肺经当令

这时候肺经当令。肺“朝百脉”,全身的气血都必须朝会于肺,再由肺调配、输布于全身。

因为肺在人体腹腔的最高处,气血朝会于肺,由肺布于全身的趋势是向下的。中医称的“肃降”,这时候人睡得最“死”,熬夜的人知道,凌晨三、四点钟最难熬,因为那时身体不让人熬,但有人非要熬,对身体伤害非常大,等于生生地往外往上调自己的阳气。老年人三、四点就醒,说明身体内的阳气耗损,没有多少精气可供肃降了,此时起床锻炼更没有必要。此时要注重肃降养肺。

人体此时也进入阳盛阴衰之时。此刻肺经最旺。而肺不好的人会经常咳嗽,就算是睡着后也会咳嗽,有些人可能在睡着后,咳得更厉害。此刻人体需要大量呼吸氧气,进行深呼吸,所以要求较深的睡眠。

4、卯时(5︰00——7︰00)手阳明大肠经当令

这时候大肠经当令。大肠主管全身气血流行的大局。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在中医里认为主管“津”。天津的“津”指港口的意思。“津”的力量过强,就会大便于燥,“津”的力量不强,就会拉稀。

卯时是天门初开的时候,阳气开始出现于地表,显现神机的时候。对应人体,卯时人也自然醒了。相对天门,地户也要开,地户在中医里指魄门,也就是肛门。这时应排便,称晨便,把一天淤积在大肠内的垃圾排出,对身体很有好处。如果年青时膳食不均,到中老年出现便秘,有的几天排不出便,垃圾毒素积久便会成病。肠清茶、芦荟胶囊、开塞露、灌肠管得了一时,解决不了根本。

5、辰时(7︰00——9︰00)足阳明胃经当令

这时候胃经当令。经脉气血从子时一阳初生,到辰时已是阳光普照。此前一直是阳气运化,这时人体需要补阴了,食物就属于阴,所以早晨要好好吃饭。早餐十分重要,这时吃下去的东西,经胃肠消化吸收变现出来的精华就是血,妇女的乳汁又是血的变现,更容易让婴儿吸收。有人害怕发胖,不愿吃早餐,是错误的,早餐吃得再多也不会发胖。

因为上午是阳气最足的时候,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这时候吃东西最容易消化。如果不吃早餐,到下一个时辰脾主运化,肚子里没食物,运化什么?只能空运化,伤害非常大。上班族、上学娃,为了赶时间,在街头摊点匆匆对付一下是达不到营养的,不吃早餐更有害身体。

现代人的压力比较大,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早搏、间歇、梗阻等等现象比较多,工作压力大,会出现木克土的情形,得胃病的人会很多。

如果胃寒过重,整个胃经不通,人就会形成抑郁,病至则“恶人与火”。“恶人”是不愿见任何人,尤其是生人;“恶人”是畏于火,不愿见光怕亮的东西,愿意自己躲在屋子里,把门关得很严,窗帘也得拉上,让屋子里保持着昏暗,这样他才觉得安全。这已经是一种心理疾患,最后会发展成狂证,对此中医首先从生理上把他的胃寒、肾寒去掉,疏通经脉,病自然会消失。

6、巳时(9︰00——11︰00)足太阴脾经当令

这时候脾经当令。脾是主运化的,脾和肺在中医里同属于太阴。太阴就是指它们都具有分配功能。肺分配全身的气血,脾主要把胃中腐熟了的食物气血输送到肌肉腠里中去。这种运化过程,脾把经胃摄入的水谷,运化成身体能够利用的精微物质,然后交给小肠去吸收,渣子通过大肠去排泄。所以必须早餐,否则脾处于长期空运化状态,脾就会受伤,脾气散漫,人反而会发胖,这是许多节食减肥的人始料未及的。

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就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否则唇白或唇暗、唇紫。这个时辰要多喝至点水,慢慢饮,让脾脏处于最活跃的程度。不能等口渴了再喝,要平时就均匀地喝水。因为感到口渴就代表身体已经缺水,这时候补充就略显迟了些。

7、午时(11︰00——13︰00)手少阴心经当令

这时候心经当令。“午”表示阴阳相交的意思,这时心经当令一阴生,在此阴阳交替的关键时刻,人们最好处于休息状态,不要用自己意志干扰身体内阴阳相交的过程,不要妄耗精力。

中医认为,在五脏中心为“君主之官”。古人非常重视子时、午时两个时辰,因为这两个时辰正是心肾相交的时候,心肾相交的能力越强,人就显得越精神。心的神明为神,肾的神明为志。所以子时午时要睡觉休息,称“子午觉”,让心火沉下去,肾水浮上来。午间那怕稍微小憩一下,即使睡不着,闭眼养养神,对身体也有好处。

心为君主之官,心主神明。保护好心脏健康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虽然现代医学十分发达,心血管疾病可以采取支架、搭桥技术,但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只有早做预防,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心脏不生疾病,永葆青春。

8、未时(13︰00——15︰00)手太阳小肠经当令

这时候小肠经当令。吃完午饭,由小肠吸收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精华,然后再把它分配给各个脏器。

所以,我们的午饭要吃好,就是营养和口味都要相对好些,而且还要好吸收。所谓“好”要针对每个人的体质与吸收能力,如果吸收能力很差的话,吃再好的东西,在体内照样会形成垃圾,形成垃圾后,人体还得调出元气来化掉它,这样反而使身体变得更虚。

心与小肠相表里,表是阳,里是阴,阳出了问题,阴自然也有问题;阴出了问题,阳也会出问题。因此,心脏病在最初可能会表现在小肠经上,去医院检查又查不出心脏有什么问题,可是每天下午两点多钟会胸闷心慌,小肠属阳,在外边很敏感的地方,心脏在里边肯定也出了问题,就要先检查小肠问题。

9、申时(15︰00——17︰00)足太阳膀胱经当令

这时候膀胱经当令。膀胱是主存储津液的,小便通畅是太阳膀胱经气足的表现。膀胱又与肾相表里,如果小便不通畅,就是肾出了问题。

小孩和老人小便时有一个现象,就是有时头部会打一下激灵。小孩是因为肾精还没有完全调出来,老人则因气血虚而肾气不足,下边一用力上边就有点空,就会激灵一下。所以小便时有一个养生原则,就是咬住后槽牙,因为肾主骨,牙齿是肾精的外观,“肾齿两枚如咬物”,使保持气机内的状态,收敛住自己的肾气,让它不外泄。

老年人还有一种口干舌燥的现象,许多人认为是肾阴虚,就拼命补肾阴,往往越补口越干,其实膀胱经的气化功能相当于太阳,能够把肾水带上来,我们嘴里就有唾液。

膀胱经是一条可以走到脑部的经脉。在申时,气血容易上升输于脑部,所以这时学习效率很高。古语说“朝而授业,夕而习复”,就是早晨学完的东西,到15点至17点的时候,就应该好好去复习强化我们的记忆。这个时段办公效率也最高,如果一个人此刻办事容易健忘。可能意味着他的膀胱经出了问题。

10、酉时(17︰00——19︰00)足少阴肾经当令

这时候肾经当令。酉代表谷物成熟,肾主闭藏,到了酉时,肾就发挥闭藏作用,把一天所运化和吸收的所得储藏起来。

肾主藏精,精是人体中最具有创造力的原始力量,它是支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一种物质。而肾能发挥秘藏“精”的功能,让精在最关键的时候发挥作用,“精”好比是“钱”,什么都可能买,什么都可以变现。比如人体细胞那里出问题了,“精”就马上变成它或帮助它;人体缺某种细胞,它能把自己变成这种细胞。

所以,中国人注意补肾,认为元气藏于肾,元气就是我们先天带来的真气。人活一口气,指的就是元气。元气好比父母,心、肝、脾、肺、肾好比5个子女,肾是老大哥,元气(父母)一般会住在老大家,因为肾主藏,元气都藏在肾里面。元气虚了,人就会生病,于是人们动不动就去补肾,其实经脉不通,什么营养都不能输送到肾里面,补品吃得越多,体内垃圾就越多。

中医理论认为,一个肾精充足的人,肾志就特别高远。肾神为志,有的孩子从小便憧憬长大当科学家、宇航员、发明家,说明肾精充足。有些成年人,只想赚点钱过日子,没有远大抱负,实际是肾精不足的表现,人到老年,有的认为活着就行了,什么也不求了,其实表明他的精气快绝了。

11、戌时(19︰00——21︰00)手厥阴心包经当令

这时候心包经当令。“心包”是中医特有的概念。心包经是从心脏的外围开始,走到我们腋下三寸处,然后再从腋下一直沿着手前臂的中线,经过劳宫穴到达中指。如果中指出现麻木,可能是心包的病。

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心是不受邪的。心君如果受伤,人就六神无主,活不了了。心包是心的外围,能够“代心受邪”。

心包有一个重要穴位叫膻中穴,在两乳之间。当人心情特别郁闷或生气的时候,都会习惯性拍打胸脯,其实是在打膻中穴。因为它是主喜乐、主高兴的穴位。心脏不好的人最好在这个时候敲心包经,效果最好。此刻应该给自己创造安然入眠的好条件。最好不要剧烈运动,否则容易失眠。所做的运动最好是散步。其实晚饭后的散步不仅起到帮助消化的作用,还有利于心脏。

心包的功能是主喜乐的,所以晚上7点至9点,不可吵架生气。这时“阴气正盛,阳气将尽”,男属阳、女属阴,男人要和女人在一起娱乐,保持心的舒畅,让身体内部的气机通达,达到最和谐的境界,为亥时交合做好前期准备。

12、亥时(21︰00——23︰00)手少阳三焦经当令

这时候三焦经当令。分上焦、中焦、下焦三部分,在中医里是一个很特别的概念,各种解释很多。有认为是皮肤、肌肉、骨骼所围成的大空腔。有认为上焦是心和肺,中焦是脾和胃,下焦是肝和肾。还有认为是人体中五脏六腑中间相联系的系挂,如膜、筋、脂肪或其他连缀物。三焦一定要保持通畅,这样人就能够健康,否则,人就会生病,一旦三焦都病了的话,那就很危险了。

三焦在十二时辰里应对亥时。《说文解字》中第一个字是一,最后一个字是亥,为什么一天十二个时辰里,最后一个时辰也是亥?从古文亥字可以看出它的端倪。

亥字上面是一阴一阳,下面像一个男人搂着一个女人在睡觉,而这个女人已怀孕了。

这是生命开始进入新一轮的标志,文字和时辰到亥就终结了,再回到起点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看到古人对宇宙自然生命的理解和态度。

西方人认为,从生物钟上讲,22点是做爱的最佳时期,这与中国古文化认为亥时是做爱的最佳时段不期而合。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人体是一个最无为和最自足的系统。我们如果偏离不了无为、自足的本性,是必然要生病的。

我们人体的五脏六腑是最天真的,处于一种浑然天成的和谐格局之中。我们的人体是一个最精准、最自足的组织结构,其自身能力以无为的方式达到非常有为的状态。所有的疾病都是人违背人体的本性自造的,直至不能尽享天年。了解身体的本性之后,生活与生命就会改观。

三、

养生其实就是养好习惯。古人生活习惯的原则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这便是大自然规律。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体是小自然,与大自然是相通的、一体的。

“今人则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

人为什么会生病?一般是习性造病。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人体是一个最无为的自足系统。我们如果偏离了无为、自足的本性,是必然要生病的。

身体比头脑更聪明,头脑是有为,身体是无为。身体的欲望很容易满足,头脑的欲望则不容易满足。

规律性的生活习惯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夏天应该外散,不要怕热,不要怕阳光,不要怕出汗。一年四季就指望夏天疏泄,人体的垃圾全要在夏天排出去,否则会憋出病来,甚至会造成很深的病。现今普遍都有空调,是人造的舒适环境,却不知人体得不到疏泄,秋冬想进补就根本补不进来。吃的东西全在体内形成垃圾,经脉不通,摄入全浮越在外。如果经脉通了,天天吃窝窝头,照样补身体。

秋三月谓容平,收敛季节,燥为正气。燥与躁不同,生病出现烦躁症状,烦从页部,和头有关,属心脏、心经、心血问题。这时段需“稍安勿躁”,使志安宁,不可以再外散了。“志”是肾的表现按中医养生原则,在性生活方面要有所收敛。

冬三月谓闭藏。冬天阳气都是闭藏的,如果冬天打雷,意味天地藏不住阳气,就会造成瘟疫。民间有“冬日打雷,十栏九空”的俗语,例如禽流感的发生就与此有关。为什么是鸡而不是鸭,因为鸡是火性,天地藏不住火了,鸡的火性也藏不住了。鸭为寒性,所以安全。从养生角度,冬日要早卧晚起,早卧是尽量收藏,晚起是避免无谓的耗散。

有些老人睡眠很少,天不亮便外出锻炼,是有害无益。如果老人红光满面、面若桃花,就是一个危险的象,叫虚阳外越,阳气全飘上来了。

人们常说要过好每一天,才能见到明天升起的太阳。西方公历把一天分为24小时,再划分为三个阶段:8小时睡眠,8小时劳作(或学习),8小时吃饭、休闲、娱乐、锻炼。有一定科学性。然而在今天快节奏、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全被打破了。

首先是全民的睡眠不足,首当其中的是最要睡眠的中小学生,过度的学习、作业、考试、培优压得孩子们喘不过气来,夜晚作业到十一、二点,凌晨6点起床便要背上沉重的书包匆匆上学。

亿万上班族、打工族迫于工作、生活压力而睡眠不足,睡眠是解除疲劳与压力的最好方法,却有许多人进舞厅、泡酒吧、K歌、酗酒、熬夜,或是猫在电脑前通宵达旦。却不知这是最伤害身体的。年青时不觉得,到老就要算总帐。

有许多工种需要有人熬夜,例如医生、护士、火车司机、列车员、三班制工种等等,当兵行军打仗,当教师备课改作业也时常熬夜,这是为了工作与事业,只要不是常态,是可以补回来的。有些人为事业英年早逝,值得尊敬,但不值得提倡,这样优秀的人才,活得越长,对社会贡献越大。

作为老年人,睡眠则显得格外珍贵,人到老年,全身器官已经老化,前30年不够睡,后30年睡不着。失眠是困扰老年人健康的顽症。造成失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心肾不交,睡眠时要使心火沉下去,少胡思乱想,让肾水化为气升上来,就会渐渐入眠。如果心火上炎,肾水下行,就形成心肾不交,想睡睡不着,白天则感到疲倦,两腿发沉。

老年人不能通宵麻将熬夜,夜间也不可多食,吃得太多,也会造成失眠,胃不和则寝不安。

《营养食疗与保健养生》第8讲小结

本讲主要中医理论子午流注与十二时辰养生的基本概念及其相关知识。介绍了传统医学关于天人合一、健康养生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大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本讲讲义在我的“个人图书馆”,网址:

如果觉得《营养食疗与保健养生(老年大学讲义:第8讲)》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