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细说那些仕途与科考不顺的画家们

细说那些仕途与科考不顺的画家们

时间:2020-02-13 17:39:20

相关推荐

细说那些仕途与科考不顺的画家们

科考仕途是每一位传统文人学士的毕生所求

奈何为帝王家服务的科考之路

不过实现他们‘’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的美梦

屈指可数的名额,使得更多的才子难以入仕

到成了“富贵荣华终幻因,黄粱一梦了终身”

又或是在险象环生中宦海沉浮着

终得看透,倦后,又挥手而去

这些失意人有的却在艺术领域

造就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家学渊源却屡试不中的文徵明

《杂咏诗卷》文徵明

若论家世背景,与“吴中四才子”中的另外三人相比,文徵明绝对是个富家公子。3岁时其父考中进士,次年秋出任永嘉县县令,后被提拔为南京太仆寺丞。与唐寅和祝允明的天赋异禀不同,文徵明天资一般,甚至低于平均水平,八九岁时仍口齿不清,家人一度“疑其不慧”,多亏家境优渥,父亲延请名师加持,历经多年苦学,终成一代才子。

《策杖访友图》文徵明

文徵明一生仕途不顺,屡试不第,挣扎科场近30年,从乌发到白头,最终以“岁贡”身份晋京,此时的他在文人圈中早已声名显赫,在岁贡生考试前就被皇帝授翰林待诏。供职期间,文徵明虽然以年长被尊为上座,但并不受重用,期间发生了著名的“大礼议”事件,聚众忤逆皇帝的官员都受到重罚,有16人被廷杖至死。这件事引发文徵明内心很大震动,他既不愿强颜奉承,也不想倔强固执己见,与其这样左右为难,不如归去。为官三年多后,明嘉靖六年(1527),58岁的文徵明辞官回到苏州,直至九十终老,一直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

文徵明为祝允明书 所补图作

文徵明作为中国书画史上一位少有的书画双绝的实力派大家,一生沉浸于书画达70年,寿命长,画龄也令他人望尘莫及。他虽然师从沈周,却并未受沈周雄强刚健、粗犷张扬的画风所笼罩,反而偏爱秀丽、细润、雅致一路的山水,这与他温和细腻的性格有关。细笔山水最能代表文徵明自己,是他的本色画。

《兰竹图》文徵明

梅兰竹菊,是中国文人画的传统绘画题材。文徵明以画兰竹最负盛名,对后世影响极大。他画兰取南宋画家赵孟坚的繁与郑思肖的简,糅以行书和草书的笔法,通过变化莫测的提按,将兰草的飘逸、婀娜、翻卷表现得十分传神。清代范玑说:“写兰以文门之法为正宗。”他的竹也与前人不同,锐利劲挺,卓尔不群,人称喜气写兰,怒气写竹。文徵明的兰竹,把文人画注重拟人化和意象美的特点,彰显得入木三分。

受科场舞弊牵连的唐寅

《王蜀宫妓图》题跋 唐寅

唐伯虎虽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但少时博览群书,同时接触到了许多名人。20岁时家道中落,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还好他还是从艰难地处境中走出来,并且潜心读书。29岁参加应天府考试获得了第一名。不巧,后来因为考场作弊案,唐伯虎也遭到了牵连,所以唐伯虎是与官场无缘。

《王蜀宫妓图》唐寅

话说明弘治十三年,京城会试主考官为程敏政和李东阳。两人皆饱学之士,出题十分冷僻,很多应试者答不上来。惟有两张试卷,答题贴切,且文辞优雅,程敏政脱口而出:“此两张卷子定为唐寅、徐经所做。”在场人听见并传了出来。会试中三场考试结束,便蜚语满城,盛传“江阴富人徐经贿金预得试题。”

《溪山渔隐图》局部 唐寅

户科给事华昶便匆匆弹劾主考程敏政鬻题。事连徐经、唐寅。明孝宗敕令程敏政毋阅题并所录之卷。大学士李东阳会同其他试官进行复审,证明徐、唐两人皆不在录取之中。鬻题之说,虽属乌有,但舆论仍喧哗不已。明廷为平息舆论,便着锦衣卫加以审讯,查无鬻题实据,最终以徐经进京晋见程敏政时曾送过见面礼;唐寅也因曾用一个金币向程敏政乞文,送乡试座主梁储,两人均遭削除仕籍,发县衙为小吏。

《溪山渔隐图》局部 唐寅

程敏政罢官还家。华昶坐奏事不实,降职处分。一场科场大狱,以各打五十大板结案。程敏政归家后愤郁发疽而亡。唐寅耻不就吏,归家后夫妻反目,消极颓废。

但正是科考失意,让其彻底沉醉艺术中,也才使其书画水平有如此境地。他的人物、花鸟、山水皆是文人画与工细画完美结合的典范代表,并完美融入唐宋各大家风韵,在明中期形成独特艺术风格。

《唐寅落花诗》局部 唐寅

秀才出身却名满天下的徐谓

《杂花图》局部 徐渭

前文所提的唐伯虎、文征明其实竟不是“明代三大才子。”所谓明代的"三大才子",一般是指永乐时期的解缙,嘉靖时期的杨慎和徐渭。

解缙他是永乐皇帝朱棣亲自任命的《永乐大典》的总撰官;杨慎是著名的内阁首辅杨廷和之子,您知道《三国演义》的开篇词“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吗?该词就是此人所写。

《五月莲花图》局部 徐渭

三大才子中,这个解缙自小聪明绝顶,博览群书,二十岁的时候就中了进士,书法与诗文都很有建树,在明第三位皇帝朱棣时,主持了《永乐大典》,共约三亿七千万字,从历代浩繁卷帙中选择汇总。杨慎其父杨廷和也是年少成名,十九岁中进士,官拜太子太傅;而杨慎本人,于正德六年(15)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23岁便成状元郎,令多少士人学子汗颜。

《草书卷》局部 徐渭

《杂煎茶七类卷》 徐渭

而相比前两位的金榜题名,一举高中,三大才子中的徐谓却仅仅是一名秀才出身,让人唏嘘,那又是为何让后世“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也连连感叹“愿为青藤门下走狗”;让海派大家吴昌硕称其是“画中圣”;让黄宾虹曾言:绍兴徐青藤,用笔之健,用墨之佳,三百年来,没人能赶上他。

《杂花图》局部 徐渭

除了作为辅佐胡宗宪抗倭,以及传授兵法,晚年培养出明末一代大将关宁铁骑领袖李如松……或许来欣赏他的书画艺术,你就能略知一二,而徐谓自己却说:“吾书第一,诗第二、文第三、画第四。”但连他的画,后世大师们都望尘莫及,科考与人生坎坷波折的徐青藤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啊……

科考仕途诸事落魄的扬州八怪

《花鸟册》局部李鳝

李鳝

李鳝祖上为明朝嘉靖时期宰相李春芳;李鳝两次被革除功名和一次被贬官的坎坷遭遇,李鳝对仕途彻底失意,不得不作画为生的悲凉心境。李鳝从小就喜欢画画,后来进宫成了宫廷的画师,但是之后的仕途并不顺利。李鳝最后到扬州卖画为生,和他的老乡郑板桥关系最好。曲折的人生影响了李鳝的绘画风格。

李鳝作品

李鳝早年画法工致,后来风格大变,形成了自己任意泼墨绘画,“水墨融成奇趣”的特别风格,喜欢在画上写长文题跋,字迹也参差错落,画面更丰富了。除了绘画,李鳝在诗才书法上的成就也很出众,李鳝的书法古朴,更有颜真卿的风骨。

《花卉图册》金农

金农

金农虽生性洒脱,不看重功名,但受传统的入仕光宗耀祖观念影响,内心还是有那么点期遇明君,报效国家的小期待的。

刚好,在他50岁时,有人推荐金农应试博学鸿词科(博学鸿词科是清康熙、雍正年间为网罗汉族读书人的一种手段,凡地方上博学多才之士通过举荐,可以直接入京应试),这对于金农来说是个绝佳的机会。

《花卉图册》金农

于是,金农千里迢迢赶赴京师。但天意弄人,这场荐举应试因雍正帝的去世而终止,在一视同仁的新皇帝乾隆眼中,科举出身的科班文人才是正统的。一场空欢喜的金农,只得郁郁南归。为人正直的好友郑板桥在官场上失意的事情,让知命之年的金农看清了官场险恶,自此绝了仕意。

60岁后,金农没有回家乡,而是选择了长居扬州。商业发达、五方杂处的大都市,有才、画工好的才子有很多,为了在竞争中糊口生存下去的机会,金农不得不在创新中找寻自己存在的价值。

《花卉图册》金农

虽然,金农才气凌云,名列扬州八怪之首,却不善经营,家道因此衰落。故时常陷入乞食僧舍,或闭门自饥的窘境,在食不果腹的时候也不得不依赖贩古董、抄佛经,甚至刻砚来增加收入,也曾托朋友袁枚,求写彩灯,可谓一生坎坷……

李方膺 山水作品

李方膺

不仅以上两位,“扬州八怪”中像虽出身官宦世家,却因遭诬告被罢官的李方膺,罢官后在南京寄居金陵(南京)项氏借园,自号借园主人,常往来扬州卖画以资衣食。

汪士慎作品

汪士慎

而汪士慎终其一生与仕途无缘,其挚友金农称他为 “汪处士慎”是位有才德而无功名的平民布衣画家。早年他的诗句中仍有追求功名抱负的影子,但科场不就是汪士慎早年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大失败,从此其落寞心冷,对仕途无所求,痴醉书画,也开始卖画为生计……

《坡公小品册页》郑板桥

更有家道中落的郑板桥,虽有学养,仅考得个禀生,枯守家园,教几个蒙童,生活相当清苦。仕途同样坎坷,四十岁参加乡试中举人,四十四岁参加礼部会试中贡士,又殿试中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四十九岁入京候补官缺。直到五十岁后,才开始正式走上实官仕途。到六十余岁便去官,往来于扬州、兴化之间,卖画为生。

三上会试未中的赵之谦

赵之谦篆刻作品

这位晚清金石大师,自幼读书习字,博闻强识,曾以书画为生。参加过三次会试,皆未中。到44岁时才有像样的一官半职,科考仕途也可谓坎坷崎岖……

简单来说,自他成年以后,接连经历了家族破产,生计无着;科举不顺,仕途多坎;然后是遭逢战乱,家破人亡……

赵之谦篆刻作品

这样的惨戚和沉重,好比作钝刀入肉,痛感是扎扎实实的。境遇和心境使然,他也多有因悲观失意,因耿念于当官,因个人信仰而创作的作品。

妻女去世,他一刀一石刻下:悲庵、三十四岁家破人亡乃号悲庵、我欲不伤悲不得已、如今是云散雪消花残月阙,苟全性命等印,面对个人命运的急变衰落,自苦不已。

生命的无常,仕途的失意,让赵之谦在艺术方面付之更多心血,百炼垂成了一位晚清的金石书画巨匠

赵之谦绘画作品

在绘画上,他是“海上画派”的先驱人物,其以书、印入画所开创的“金石画风”,对近代写意花卉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急就篇》 赵之谦

在书法上,他是清代碑学理论的最有力实践者,其魏碑体书风的形成,使得碑派技法体系进一步趋向完善,从而成为有清一代第一位在正、行、篆、隶诸体上真正全面学碑的典范。

赵之谦篆刻作品

在篆刻上,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广为取法,融会贯通,以“印外求印”的手段创造性地继承了邓石如以来“印从书出”的创作模式,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赵之谦的篆刻成就巨大,对后世影响深远。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画家都从他处受惠良多。

更多推荐陈子庄:凡能重画一次的画,都还说不上是艺术品善待自己,顺从内心。匠心 | 文房清供 · 丁敏敏菖蒲 | 爽雅自得真君子瓷器与家具的和谐之美光阴如禅,你如茶市隐的茶室

喜欢收藏传统古典赏石的朋友

如果觉得《细说那些仕途与科考不顺的画家们》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