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螺丝终于拧紧

螺丝终于拧紧

时间:2021-07-18 11:13:46

相关推荐

螺丝终于拧紧

《螺丝在拧紧》里有一个最大的谜团,那就是到底有没有鬼呢?这个问题是这本小说诞生至今一百多年以来所有评论文章中最大的颠覆之源。从现在的眼光来看,似乎回答没有,是更加合适的答案。因为如果真的存在客观的时时谋图摄取两个幼小无辜的灵魂的外在威胁的话,小说的严肃性显然会受到根源上的伤害。必经勇士斗恶龙,好人战坏人的简单逻辑关系很难上升到直达灵魂拷问的程度,这也就是为什么严肃小说多半让人不爽的缘故。

当然,如果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深刻的——到底有没有鬼呢?也可以回答是有的,这个鬼就是心魔。而且还可以推而广之——世间所有的鬼都来自于人心。

如果我们假设小说中的鬼其实就是“心魔”,那么《螺丝在拧紧》的叙事结构中最直接的一个特征是:所有的倾诉和讲述都来自于“鬼”本身——小说中始终没有名字的女家庭教师。人们又时候对于不可理喻的人有这样一种误解——他们的不可理喻在于没有逻辑,事实上这种看法是错的。所有的疯子,即便是我们那些荒唐的梦境,在自己的情境下,都是有一套自冾的,严丝合缝的逻辑关系。所以心理医师的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找出病人行为和思想上的逻辑,弄清楚其逻辑产生的原因,并想办法解构剔除病人心中扭曲的因果关系,修真病人逻辑思维。

据说在《螺丝在拧紧》1898年问世的时候,人们虽然觉得异样,但总的来说说普遍采信于女教师的第一人称叙述,直到上世纪40年代,“心魔”说才开始形成,到今天变成了主流,由此可见,人的思想是个由简单至复杂的认识过程。但是与所有文学研究一样,没有必要的考据总是占了太大的篇幅,例如说女教师是严重性压抑的性变态者。

一个明确的指向固然更能够加深旁观者的兴趣和共鸣,但同时也因为过于模棱两可的证据,而极易招致批评,进而有碍于评论者主要思想的讨论。中国的红学研究就是这样走入歧途的。事实上,女教师到底有什么心理疾病或者有没有心理疾病,与这本小说的故事并无关系,因为我们并不是负有治疗女教师职责的心理医师,对于我们来说,只需要知道她的所作所为以及各种奇思妙想逻辑的外在表现就够了。似乎并不需要搞清楚这到底是因为女教师的性欲望无法释放,或者因为大脑发炎导致的幻觉。

有鉴于故事的所有内容都来自于一个人的自叙,就像我们每个人眼中看到和心理推测的世界的轮廓,那么这个无法佐证的轮廓就必然是不完整和扑朔迷离的,作者也正是采取这种方式制造出了说得通的悬疑氛围,如果我们执着于解开谜题,那就上了作者的当,解密不是打开《螺丝在拧紧》的正确方式。

在我看来这本小说应该以不同的视角打开至少两次。

一是以女教师的视角。两个美丽的学生,忐忑不安的新环境,紧绷的神经,疑窦丛生的事端,避而不谈的前任,时隐时现的幽灵,行为古怪的孩子等等。如果鬼真的存在呢?就像女教师所相信的那样,只有她本人能够看到呢?在她的眼前,清清楚楚的感知到,那鬼正在对她的两个可爱的学生伸出魔爪。而她却没有证据,无能力为,换做我们来想,那是怎样的无助呢?

二是以两个孩子的视角。殒命的双亲,冷漠的伯父,可能邪恶的前任教师和仆从,偏执严厉的现任教师,令人窒息的步步紧逼,无处可逃的无助处境。那又是怎么样的恐怖氛围呢?

小说英文名为“the turn of the screw”,也许可以直译为“螺丝在转动”,象征着越来越严重的严苛、紧张、逼仄和压迫。想象一下,一间密封的房间里,水面逐渐升高,生命在倒计时,而你则眼睁睁看着,束手无策。这可是惊悚片中的常见桥段。

螺丝在转动,重点在拧紧的过程,人人都知道当螺丝拧死的那一刻就是结束,但却眼睁睁看着螺丝在不停的缓缓的转动,我想这才是小说真正恐怖的地方。

《螺丝在拧紧》,作者亨利·詹姆斯,中篇小说,问世于1898年。

如果觉得《螺丝终于拧紧》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