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走出抑郁症治疗的重重误区

走出抑郁症治疗的重重误区

时间:2022-08-13 21:29:36

相关推荐

走出抑郁症治疗的重重误区

抑郁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从著名歌星张国荣等的自杀中,人们应该得到警示。关注抑郁症、正确治疗抑郁症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但是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仍发现许多人对抑郁症存在认识的误区。

误区1:抑郁症是思想问题

许多家属认为抑郁不是病,只是思想问题。一时的想不通,经劝劝就会好的,还责怪病人为何不想开点。这样亲戚朋友们轮番上阵,为其作思想工作,寄希望于解开某个心理疙瘩来治好抑郁症,或干脆不管,让其自己想明白就好了。

误区2:抑郁症是睡眠问题

许多病人求医主诉通常是睡不好觉,而且常常是唯一的主诉,对自己的抑郁心情只字不提,认为睡好了都好了,反复要求医生开些睡觉的药就行了,结果吃了很多的安定类药或安神药也不管用。

误区3:是心理问题

与误区1不同的是,这类病人知道抑郁症是种疾病,需要心理治疗,但坚决不同意药物治疗,只是反复地去找心理医师。但目前大多数专家认为抑郁症应首选药物治疗,必要时可辅以心理治疗或物理治疗。

误区4:抑郁症治不好

有些病人服用短时间抗抑郁药(通常不到2周)后,没有发现立竿见影的效果,于是就没有耐心了,认为药对其根本不起作用,不愿再服抗抑郁药;或是多种抗抑郁药用后疗效不好,于是就认为抑郁症是治不好的病。

误区5:症状消除了就停药

很多病人经抗抑郁药治疗后症状很快缓解或消除,于是立即停药,不再看医师,过不了多久,又出现症状,后来用上相同剂量的原抗抑郁药后,发现疗效没有以前好了。

误区6:吃药会吃傻的

某些抗抑郁剂有镇静作用,用后出现嗜睡、头晕。于是有人就说那是吃药吃的,不愿再吃。或出现恶心、出汗等反应就立即停药,嫌其毒副作用太大,特别是这些病人心理敏感,把说明书一看,好象什么不良反应都会发生到自己身上一样而不愿服药。

误区7:抑郁症不需要住院治疗

有些患者家属认为这类病人不吵不闹,不必住院治疗,特别是忌诲到精神病院治疗。但对重性抑郁症来说,因有15%的自杀率,加上抗抑郁剂不可能短期起效往往防不胜防,最后家属后悔莫及。

误区8:头痛不会是抑郁症

某些病人头痛或躯体疼痛不适,反复到过多家大型综合医院看过,做过各种检查,包括CT,MRI等,均查不出毛病来,但就是不敢到精神病院去看一看,不敢相信自己可能就是抑郁症。临床上称为隐匿性抑郁症或躯体形式障碍,即没有明显情绪低落症状,而以躯体疼痛不适为主诉但又查不出毛病来。

误区9得上抑郁症要终生服药

有些病人认为,抗抑郁剂要终生服用,且易形成依赖。诚然有些病人依从性不高,症状缓解了就停药,致抑郁症多次复发,且治疗效果也大不如从前,于是可能需要连续几年,甚至终生服药。但对大多数首次发作的抑郁症病人来讲,坚持6-8个月,最多2-3年是可逐渐停药的。

误区10:抗抑郁药会致躁狂

有些患者服用抗抑郁剂治疗之后可能会转躁,特别是病史中有抑郁和兴奋交替发作的病例,这就需要用心境稳定剂,如碳酸锂、丙戊酸钠等,适当时候还需停用抗抑郁药,但对单相抑郁症病人,一般不会转躁的。

心理专家意见:

抑郁症不是思想问题,不可能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做得通,它是一种疾病,需要药物治疗辅以心理治疗,睡眠问题常是其最突出的症状,但不是全部,核心症状是抑郁的心境以及动力的缺乏。单纯靠睡眠药是不能起作用的,同样心理治疗可能增加病人的依从性,但主要还是得依靠抗抑郁药等方法治疗。

抗抑郁药物治疗不会短期就有明显疗效,通常需2-3周时间,先是睡眠改善,食欲逐渐好转,后是抑郁症状的消除。药物需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6-8个月,甚至2-3年,以防病情复发,当然后来药量可适当减少。为了减少药物副反应,我们可根据病情和药物特性将药物安排在不同时段服用,不良反应一般会随治疗继续逐渐消除。

相关链接:抑郁症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如何识别?

1.自我评价或自我价值感下降

2.睡眠模式改变,例如失眠或睡眠断断续续

3.食欲或体重改变

4.情绪控制能力降低,易激怒或产生罪恶感,或容易陷入悲观、愤怒、焦虑之中

5.一天之内情绪变化多端

6.体验愉悦感的能力下降

7.对痛苦的承受力降低

8.性冲动减少或消失

9.注意力很难集中,记忆力减退

10.生活动力减少——感觉一切毫无意义,或者没有值得去做的事情

11.活力水平下降

如果觉得《走出抑郁症治疗的重重误区》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