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吃完中药拉肚子是怎么回事?

吃完中药拉肚子是怎么回事?

时间:2020-05-22 10:48:41

相关推荐

吃完中药拉肚子是怎么回事?

吃完中药拉肚子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估计有不少人遇到过,今天就来说一说。

第一种情况——服完药拉肚子本身是治病的需要

中医有一种治法叫做泻下法,顾名思义,以服药达到泻下的结果从而治疗某些疾病。使用的中药称为泻下药,方剂则叫做泻下剂。

通常有三种情况:一为通利大便,以排除肠道内的宿食积滞或燥屎,叫做攻下法;一为清热泻火,使实热壅滞通过泻下而解除;一为逐水退肿,使水邪从大小便排出,以达到驱除停饮、消退水肿的目的。

常用的泻下中药有大黄、巴豆、番泻叶、芒硝、麻子仁、郁李仁、胡麻仁、蜂蜜、牵牛子、甘遂、大戟、芫花、商陆、枳实、冬葵子等,而古代著名的泻下剂有承气汤类方、大黄牡丹汤、大黄附子汤、大陷胸汤、麻子仁丸、济川煎、十枣汤等等。

如果医生用到了泻下中药或者泻下方剂,他会在看病时明确告知患者服药会拉肚子,好让患者有所准备,服药后若拉肚子那是正常的,不必惊慌担忧,服药泻下是有度的,而且停药后泻下可即止。

第二种情况——煎煮不当不该泻下而泻下

这种情况最常见于大黄的煎煮。大黄,味大苦性大寒,能攻积导滞,即通利大便,亦能泻火凉血,还能破血行瘀。用它攻积导滞时,炮制与煎煮比较特别,大黄要生用,而且后下,这个时候,泻利通便作用最为强烈。如果生大黄用开水泡服、或久煎,或者用酒炮制为酒大黄与熟大黄、或者炒制为大黄炭,那么泻下作用将减轻,增强的是泻火凉血与破血行瘀之力了。所以,患者若把生大黄后下了的话,也难免要泻下了。

第三种情况——中药煎煮时用具用水不洁净

比如用了粘有油腻的煎药锅,污染过的水,这也可能导致不该有的拉肚子。

第四种情况——中药服用不得法

服用汤剂的一般要求是温服,这样做呢至少首先不会因为寒凉伤胃而泻下。可想,要是凉服,对于脾胃不好的人,接下来极大可能就是拉肚子表现了。还有一种服用不得法的表现,那就是自行加大药量。这一点,现实中也常见,有些人以为中药就是调理之用,且没有毒副作用,所以胆大者就随意了。

第五种情况——服药期间饮食不当

一般情况下,在服用中药时,在饮食方面都有明确的禁忌,俗称忌口。比如说禁食生冷寒凉,像冷饮不能吃,水果不能吃,还比如禁食辛辣油腻,饮食宜清淡。若是违反这些医嘱,在服药时也可能会引起拉肚子。

第六种情况——中药保存不当以致药材或者汤药变质

一般情况下,拿回家的药材在短期内不会有什么问题,可难免会遇到保存不当的时候,比如久放,临雨、遇潮、发霉、掺入杂质等等。而汤药变质,主要是针对当下比较流行的代煎中药。代煎好中药汤液也有明确的保存条件,一般是冷藏为佳,限时服用,违背这两点有可能导致汤药变质,服下后一个坏的表现就是拉肚子了。

第七种情况——处方不当用药过猛

比如苦寒之药,本用来清热泻火,若是针对脾胃虚弱之人,用量不能过大,否则苦寒过重伤及脾胃也会导致泄泻。

所以,如果在看中医吃中药期间,不知为何拉肚子了,先不要着急,对照上面所讲先自身找一找原因。若是第一种情况,不必担忧,这不是坏事,按医嘱继续服药即可。

若是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种情况,自己相应调整改过来即可。若是第六种情况,药材变质,只能放弃这一批的中药了。若是排除了以上六种原因,那极可能是因为医生处方不当了,这时需要将情况反馈给医生,听医生如何处理。

总之,服中药拉肚子,未必都是坏事,分情况,找原因,辨明状况再处理才是正道。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如果觉得《吃完中药拉肚子是怎么回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