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庞中华与他的硬笔书法

庞中华与他的硬笔书法

时间:2021-07-01 06:54:26

相关推荐

庞中华与他的硬笔书法

“您好,我是庞中华。”带着川音的他把手伸过来,一双真诚的眼睛直视着我,笑容漾在他的眉宇和双唇上。

庞中华,这个名字在中华硬笔书法界如雷贯耳。没想到这天我们有了近距离的长谈。

当我的手和他的手紧握一起时,我打量了这位新朋友。中等个儿的他,衣着近乎随意,上穿灰色夹克衫,下着浅蓝牛仔裤,脚蹬一双休闲式皮鞋。这身便装与仅夹杂少许白发的一头黑发,使人难以相信他已65岁的年龄。

笔者采访庞中华,是缘自近日在中国军事博物馆开幕的“中华赤子情——庞中华书法艺术30周年回顾大展”。看了展览,有了与他聊聊的愿望。踯躅在书法展览大厅,人们可以检阅到庞中华30年来书法艺术发展的不凡历程。大厅陈列的大量丰富的作品和珍贵的实物,使观众不仅看到这位当代硬笔书法事业的开拓者孜孜不倦的艺术追求,还可以感受到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无比热爱的中华赤子的炽热情怀。

一个地质队员的成功转身

“您是怎么迷上研究硬笔书法的?”笔者提问道。“缘于搞地质勘探,晚上空闲时间多呗。”庞中华的思绪回到了青少年岁月。

1945年出生于四川达州山村的庞中华,从小就喜欢练字。上小学时,他突发奇想,砍下一枝拇指般粗的斑竹,截成半尺来长,一头削得像钢笔尖那模样,中间破开一道小缝,沾上墨水写字,那线条细细的竟如同钢笔尖写出来一般。他再砍下一节粗点的竹管,做成一个笔套,套住笔杆,别在小汗褂的口袋上,以便携带。人们怎么也没想到,这个赤着脚丫、用竹管做出笔的乡村孩子,在此后的岁月里,竟和钢笔书法结下了不解的缘分。他用这管竹笔,在黄色毛边纸上抄写下“地理常识”、“科学常识”、“人物常识”……抄了一页又一页、一本又一本,心中充满无边的乐趣。后来,这个山村孩子来到重庆他伯父那里,才得到他一生中第一支真正的钢笔。

庞中华在重庆读完中学、考上了重庆建材专科学校(西南工学院前身),1965年毕业分配到华北地质勘探队。地质勘探队设在山沟里,勘探生活单一而枯燥,每天就是背着行囊,手握锤子、镐头,上山穿林,敲敲打打、挖挖刨刨。山爬过一座又一座,矿找到一个又一个,帐篷支了又拆,拆了又支,始终陪伴着他的是一台手风琴和一支练字的钢笔及几本书。晚间山林里静得出奇,没有电视、报纸看,他恍如隔世,于是他拿起钢笔练字打发时间。

一开始,他利用晚上或白天队里政治学习的机会,用钢笔一篇一篇抄写报纸上的文章,一页一页描摹报纸上的各种不同字体。方块字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字型结构上的千变万化,强烈地吸引着这个年轻的地质队员前去探索。

钢笔作为一种书写工具而被广泛使用尽管在我国已有很长的历史,但却没有一本钢笔书法字帖可资研习。一天,他再次突发奇想:“我要出版一本钢笔字帖,为汉字书写找出一些规律!”庞中华为探寻硬笔独特书写技巧和艺术规律这一宏愿所激动、所感奋,并不可抗拒地把自己推进一个新境界。他千方百计找来所能看到的毛笔字帖,用钢笔描摹王、赵、颜、欧、柳各种字体,细心钻研毛笔与钢笔在汉字结构上的共通之处,探究中国传统书法的独特美感如何在现代书写工具的广泛使用中得以传承。一种不可推卸的使命感时时在鞭策着他。工具箱成为他随身携带的书桌,读书笔记、日记、书信往来,都被他作为认真练字的机会。在别人喝酒、聊天、玩牌打发单调乏味的深山探矿生活时,在千万遍对汉字的描摹中,硬笔书法的一些艺术规律框架逐渐在庞中华脑子里清晰起来。

在山沟生活里,他和他的队员们先后带着行囊爬过华蓥山、峨眉山、大青山、大别山、太行山……后,当庞中华再一次走出深山时,除人人都有的勘探行囊外,他多了一份沉甸甸的收获——一部《谈谈学写钢笔字》书稿。

一本书掀起研习硬笔书法热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知识受到尊重。

走出深山的庞中华,终于敢带着书稿去找出版社了。但是对于一个无名之辈来说,出书并非易事。他拿着自己的硬笔书法作品找过多家出版社,可编辑们对名不见经传的他并不感兴趣。1979年夏,几经周折,一位老艺术家慧眼识珠,向中国美术家协会领导推荐了这部书稿,第二年《谈谈学写钢笔字》这本书稿才得以与读者见面。80年代,社会学习空气浓厚,《谈谈学写钢笔字》一书一出版,畅销全国。随后,庞中华也被请进中央电视台讲授硬笔书法,社会上自然形成学习硬笔书法热。

荣誉和非议接踵而来。有人说他“不务正业”,有人说硬笔书法是“舶来品”不能入书法之门。庞中华不为非议所困,他到处奔走呼号,终于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各地先后走进他创办的“中华钢笔书法函授中心”的学员有上百万,国内数百家高校、机关以及部队也请庞中华前去演讲。他在演讲中诠释中国文字之美,同时推展其独创的音乐快乐教学法,进一步扩大了硬笔书法的影响力。1993年,经国家文化部和民政部批准,第一个国家级硬笔书法团体——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宣布成立,庞中华当之无愧地当选为会长。作为首任会长,庞中华向全世界的中国人提出:“写漂漂亮亮的中国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的响亮口号。

硬笔书法走出国门

庞中华告诉笔者,近年来他常常面临一个困惑,这就是他走到哪里,几乎都有人问,电脑时代,还需要写钢笔字吗?

他说,这是一个近乎无知的问题。电脑不能代替人脑,打字不能代替手写。犹如无论多么富有营养的维生素,也不能代替大米白面、萝卜白菜一样啊。“书写是美,是享受,可以陶冶性情。”庞中华说,电脑普及固然是一个大环境,但书法不仅是一种书写的工具,还能培养大家耐心细致的品行,带来审美的愉悦,倾注书写人的情感,这都不是冷冰冰的机器可以做到的。“目前世界各地兴起学汉文化热,韩国、日本、东南亚国家都非常重视汉字书写。我们更不应该让这种文化轻易失落。我相信,我们将迎来新的硬笔书法热潮。”

如今,庞中华做得最多的就是致力于在国外传播中国书法文化。庞中华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讲学,获得这些国家教育部长的接见。他还远赴欧洲传播他的“快乐教学法”:在德国的讲台上,由于语言翻译困难,德国听众不太理解汉字书法是怎么回事,庞中华就现场拉起手风琴,用音乐帮助他们理解书法的内在韵律。

1987年2月16日,如期飞赴日本的庞中华在日本全国硬笔书法研修大会上发表演讲:《中国硬笔书法的新纪元》——这是庞中华作为中国硬笔书法的友好使者,第一次站在异国讲坛上。通过这次演讲,日本硬笔书法界从此认识了这位来自“书法圣地”的中国书法家,认识了他带来的中国硬笔书法艺术。庞中华的硬笔书法成就,以及对硬笔书法理论的精辟阐述,赢得了他们的阵阵掌声。他们热情地称誉庞中华是“中国硬笔书法第一人”。

1989年5月,一个偶然的机缘,庞中华结识了曾任苏联副外长、驻联合国首席代表、苏联科学院院士的著名汉学家费德林先生。在这位 “中国通”的引荐下,庞中华来到莫斯科。在驰名世界的最高学府莫斯科大学,他应邀为东方语言文学系师生演讲中国书法。为了让“老外”们听得懂并与他产生心灵的沟通,他决定采用在国内首创的“快乐立体教学法”。他跑遍了莫斯科大街,最后从一个“二道贩子”手里觅到一部老式手风琴。持续两个多小时的演讲,他一边用俄罗斯手风琴音乐伴奏,一边讲解中国的汉字书法。尽管古老汉字的线条艺术对“老外”们来说太抽象了,但由于有音乐这种“国际语言”的引领,莫斯科大学的师生们还是理解了汉字书法那美妙“旋律”,不时报以会心的笑声。

“飞机一路歌,情向吉隆坡。蓝天白云相随,把酒乐呵呵。”这是1998年3月,庞中华写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的诗句。他这次远赴“南洋”,是应马来西亚书艺协会会长钟正川先生的邀请,来这里作书法艺术交流。此次马来西亚之行,盛情的主人为庞中华安排了8次演讲,场所在当地著名的华人学校,其中1所小学、5所中学、两所大学。庞中华所至之处,每到演讲结束,各校校长都提出在自己学校办班的要求。后来,马来西亚华人教育总会总长莫泰熙先生亲自听庞中华讲课,并趁宴请庞中华之机,与书艺协会会长钟先生达成共识:由书艺协会、教育总会和庞中华三方携手,在马来西亚全国普及硬笔书法教育,先期培训师资,然后全面推广。

继东南亚之行后,近些年,庞中华又多次应邀远涉重洋访问欧洲,在欧洲的中文学校讲授中国硬笔书法。“目前随着世界孔子学院越来越多,要求学习中国硬笔书法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但仅靠我或硬笔书法协会的力量是不够的,我很希望与国家管理孔子学院的有关机构联手,做些中国书法文化的推展工作,真正让中国的硬笔书法走进每一个有华人、学中文、讲汉语的地方。”庞中华如是说。

如果觉得《庞中华与他的硬笔书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