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北大张宇平谈教育(—)

北大张宇平谈教育(—)

时间:2021-12-05 04:39:32

相关推荐

北大张宇平谈教育(—)

​张宇平简介:88级北大毕业,其他暂无。

以下为张宇平的部分聊天记录整理:

6月17日

家长:抓住关键期和敏感期

小孩子的教育,其关键诀窍,是抓住孩子的敏感期。除了低等的生存本能...比如说呼吸,哭,笑,吮吸....我们所说的各种心理现象,所有被我们称作“能力”的东西,都有敏感期。

“敏感期”同学们要稍微理解一下。这个事情,是为我们大脑的生理基础所决定的,它是一种客观现象。

不难理解,被我们称为信息,称为知识,称为能力的范畴,它的“本体”,必定是以某种方式,保存在我们身体中的某个地方的。新生儿,婴儿,他出生的时候,这些信息知识能力都还没有,到了成年,该有的他都有了。那么,在生命历程中,肯定存在一个时间点,在这个时间点上,那些范畴从无表现为有。

Make sense? Make sense.

这个道理很简单,把一根筷子扔进水杯里,筷子头在水面下边,筷子屁股在水面上边,筷子上肯定有一个点,正好落在水面上。

生命旅程中那些点,所对应的时间,我们就叫它敏感期。就着实例,进一步理解一下哈:成年人的智力有高有低,人的智力的建构,就有一个敏感期;成年人的情商有高有底,人的情商建构,也有一个敏感期;成年人的阅读能力,有高有低,人的阅读能力,也有一个敏感期;道德发生有一个敏感期世界观有一个敏感期价值观有一个敏感期人生观有一个敏感期.....

抓住敏感期,有什么用呢?

用处有两个:一个是大自然不喜欢突变。敏感期其实不应该是一个点,而应该是一个时段;另一个是,在敏感期,人的外在表现就是对敏感期所对应的事物,极度地痴迷。

举例来说,这个敏感期在教育上怎么来用。你比如说价值观。一个人的价值观,非常重要。三观之一么。价值观的敏感期在什么时候?于男孩子,在他变声的前后,于女孩子,在第一次来月经前后....这是我们已经探索清楚的事情。我们是指昨天杨爽贴出的聊天图片里面的那些妈妈。那个群里有三千人.....

那怎么在教育上用起来呢?敏感期的第二个特点,就起作用。你妈妈丢本《论语》给孩子,他自己就建构起来了。你妈妈不需要做额外的任何事情,孩子在那个时候,极度地痴迷于《论语》,就因为《论语》里面,包含有孩子在这个敏感期需要的信息和知识。

在实操中,这是有问题的。如果孩子连古文都读不懂,你妈妈怎么能让孩子阅读《论语》呢?这就需要往前推,在孩子语言敏感期中,把作为一门语言的“古文”解决掉。没有古文这个工具,无法阅读《论语》。你的孩子,必须在这个之前,给孩子解决阅读的问题。这个需要在阅读敏感期中去解决。

这两个敏感期都是先于价值观敏感期的,都在小学的低中年级。如果你妈妈在那个时候,没有抓住敏感期,解决孩子的语言问题和阅读问题,到了初中,你来解决价值观建构,就很困难。

尽管困难,但肯定不是不可能。

我们可以想象到,任何一个“以后敏感期”,会牵涉到若干“以前的”敏感期。要把后期需求,准确地映射到孩子前期需求上去。然后呢,统一梳理成一个以时间轴为核心的to do list。

巨大无比。

这个东西,从幼儿园中班,一直到小学的中年级阶段,妈妈们已经梳理完毕。是现成的。但接下来,问题就比较严重。孩子大了,他的复杂性呈几何级数,迅猛增长。就我自己而言,在大申10到13岁这个年龄段,我甚至连孩子的主要矛盾都抓不清楚.....无法预见“未来”,就无法在“当下”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行动。大申今天15岁生日。只有时间“过来了”,我回头看,才看得清“当初应该抓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现在呢,大申15岁了,他进入到了“我清楚地知道我当年到底是怎么回事”的年龄了,我的预见性,就回来了。从10-13岁这个四年,需要补。但我无法做到。我手上已经没有孩子了。

任何不看着具体的有血有肉的孩子的“教育论”全是瞎掰。它能自圆其说,充其量,也不过就是一场高等级的智力游戏而已。

妈妈拿到现实生活中去,面对自己的孩子,根本不知道该做什么,遑论怎么做。教育其实很简单,但要时时刻刻盯着自己的孩子才行。但是呢,并不是每个妈妈都可以的。看着自己的孩子,做这个事情,对妈妈(或者爸爸)的要求很高。

妈妈呢,必须经过现代科学的良好训练才行。作为工具的科学思维方法必须有坚强的基础。否则,面对纷繁复杂的现象,还是发生在自己的孩子那里,几乎立刻,就迷乱了。孩子的起跑线是父母,中国目前的教育问题其实大部分出在家庭教育上,但是大量的家长在吧责任推给学校 。

妈妈呢,要做正确的事情,而不是把事情做对。家长把责任推给学校,是因为家长不知道在自己的孩子那里,做什么,才是“正确的事情”。仅此而已

我买一台小熊的加湿器,才99块钱,包装里还有一张捏的皱巴巴的纸,告诉我“怎么使用”呢?一张使用指南,孩子,这么重要的“东西”,你们哪位妈妈一生下孩子,就拿到成文的“使用指南”了?根本就没有。你妈妈找都找不到,这就是现实。

咱们呢,88级的同学,现在的年龄,孩子大都已经大了。作为孩子的教育,最最关键的一个时点,大都过去了。一孩子,他的教育的最最重要的事情,是智力。要建构起孩子强悍的智力基础。而这个事情,是有关键期的。

关键期和敏感期不同。一些敏感期,教育者设计得当,可以让它“反复出现”。这次错过了,没关系,创造条件,让敏感期再次出现。敏感期又出现了,就可以借助敏感期孩子大脑的高效率,做事情了。

关键期是时间敏感的:一个人,一生只有一次机会,错过了,就绝对不会再有了。

咱们同学呢,离开校门,一晃儿已经快30年了。尽管每个人对于“成功”的定义都会不同,但是,无论是哪个同学,你拿着你自己的“成功”定义,去衡量下当年你上下铺的兄弟们,你都会发现,有些同学“成功”,有些同学“不成功”。

我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到底是什么因素,在长时程上来看,决定一个人一生,到底是“成功”还是“不成功”呢?

是“智力”。

智力这个东西,我劝同学们不要去寻求他准确的定义。我们用我们自己的智力去理清“智力”,这在哲学上应该是会撞到某个基本的悖论上面去的。但是呢,你“沾”上了,尤其是适龄孩子的麻麻,你会不自觉地去深入思考这个范畴。任何思考,都不会得出明确的结论,但会加深麻麻对“智力”的理解。

古往今来,已经有无数的人,试着对“智力”下过定义了。我自己,比较喜欢的是皮亚杰的描述性定义:智力是你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拿出来用的东西。

尽管呢,我们不知道智力的本质是什么,甚至智力现象,也中说纷纭,但是,我们确实探索清楚,怎么建构起一个孩子强大的智力基础。这就如同人类在不知道精子和卵子相遇才能生孩子之前,一直在生孩子一个道理。它的建构,存在敏感期。5.5岁-7.5岁。具体的手段,杨×给起的名字叫“伴随聆听”。

伴听高质量的语音资料。不同类型的语音资料,会形成未来纷纭的智力表现。孩子在7.5岁之后,要利用好他所有的敏感期,都会有一根线,指向智力关键期。

智力已经建构形成,就自发地开始起作用。它影响一切。从长程来看,它也决定一个人的一切智力一经建构形成,就自发地开始起作用。

这个呢,我不知道咱们北大的同学,生育后代的年龄统计情况。我指的母亲哈。假设呢,我们估算一下:22岁大学毕业,母亲生育年龄的中位数是27岁的话,再加上5年,就是33岁。

33岁是那一届呢?49-33+1992=。届毕业生,中位数上看,现在孩子应该是5岁。对吧,这个?差不多。

梅梅呢,已经决定,来组织跨年级的校友了。我们需要设法,把教育渗透到届学弟学妹们那里去。他们的孩子,将进入这个最重要的关键期。

教育这个事情,你急是急不来的。它标准的农业式生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么。我们需要一批高智力水平的孩子,一批高智力水平的麻麻,在未来,进一步把“各种复杂因素”做进一步的分离。7.5岁前,孩子建构起来的智力基础高低,随着时间的增长,再过7.5年,正好到了大申这个年龄的话,孩子那里的表现,已经天壤之间的差别了

这个....如果我们去敲门,我们得有敲门砖。这就是我这些日子,在这里讲这些话儿的原因喽。同学们帮忙,去窍门,拿着公号整理出来的聊天记录去砸门。

必须设法让孩子“能实现心中所想”。如果这个敏感期搞好了,他会给自己建构起一个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心理特征,那就是“自信”

当我们确定,智力可以建构.....随心所欲地在关键期建构.....智力跟遗传就脱钩了。当然了,“遗传”是起决定作用的。是一个人还是一头猪,这当然是遗传决定的

自信不是来自“成功”,而是来自“随己心所愿”。我想到了,我能把它做出来....这还不是全部;这次我没做成,我知道是怎么没成的。

最后边这句话,才是“自信”最重要的来源。在同一物种之下,就跟“遗传”没关系了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非常复杂的事。但不管事有多复杂,都是人做出来的。人是最复杂的东西。我们找到教育好人的解决之道,无比地复杂。

今天就先说到这儿把,明天接着或

6月19日

一:父子交流——上清北充分必要条件

话说,去年十一小长假的时候,我不是拿大申可以玩手机,换来了大申每天早上,单独跟我呆上两个小时么?爷儿俩一块儿出去散步。一边走,大申一边看手机。以前手机严控,不准玩。这算是松绑了,大申乐得接受。只要他单独跟我呆在一块儿,事情就好办。十一小长假,我没着急动手。开学了。一周后的休息日,我开始行动了。

十一过后的第一个周六。爷俩从家里出来,大申仍然远远地在后边跟着我,一边走一边手机。出了小区,要过一个很大的十字路口。因为安全的原因,大申把手机放进口袋,快速地跟着我过路口。我不紧不慢,清晰淡定地跟大申说:

“得找到学习好的充分条件。”

这句话,我已经琢磨了半个来月了。其实,在十一小长假期间,爷俩默默地走着的时候,大申玩手机的同时,我这边,脑袋里转着的,一直都是这个问题:“怎么开始?”第一句话,必须打中要害,死死地抓住大申的注意力。如果第一句话不起作用,没有引起大申的兴趣,就没戏了。

这是一句高度抽象的话,背后蕴含丰富。大申听见,立刻就不一样了:他紧走几步,跟上我,很显然,想听下边我说什么。

我闭嘴了。

大申紧跟着我,都快过路口,上了对面的自行车道了...以前,走到这里,大申已经慢下脚步,伸手掏出手机,开始一边看一边走了。这次没有。大申跟紧着我,迈上了对面的马路牙子。我见好就收,赶紧往下说,要不然,大申把手机掏出来,今天就泡汤了。

我跟大申说,你们于老师已经讲过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了,对吧?他们开始学高中的课程,数学开篇第一章就是《集合》。作为形式逻辑基础、前提的充分性和必要性,是这一章的教学内容。我赌一件事:以大申的揍性,于老师讲课的时候,他肯定把这个好玩儿的内容,瞎捉摸了个底儿朝天。数学题未必答的对,但是充分性和必要性这两个概念,大申肯定已经非常敏感了。

充分性和必要性,能够引发一连串的思考,深不见底,你想想多深都行,想捉摸多广泛,也都可以。从思维的角度讲,这是两个非常好的概念。大申不琢磨这两个东西,应该不对。果真如此。

大申:当然了!

我:充分性是说,如果条件满足了,就一定有那个结果;必要性是说,即便条件满足了,也不一定有那个结果。现在,老爸想引导你认识一件事情,‘学习好’的充分条件是什么?

我开始“往歪了”引导大申,试图让大申误以为我知道答案。其实,我并不知道。不知道不要紧,只要大申上了套,那在未来,遇到一个原因,我就说这是学习好的充分条件好了

果然,大申中计了。本来,大申落后我半个身位,紧紧地跟着的,听了我的话,大申脚下加快,跑到我前边,领先半个身位走。大申仰着头,渴望地看着我,脸上泛起湿润的潮红。假如长个尾巴的话,现在肯定开始摇了。不知怎么的,我觉着这时的大申就像一只小狗巴,万分期待看着主人手里的事物,殷勤地摇着尾巴,渴望得不得了。

课堂上在讲授充分性必要性的时候,大申头脑就会启动“瞎捉摸”模式,进而建构起庞大的应对神经回路。只要我一提起,这个神经回路被激活,大申应该表现出兴趣;

我赌大申应该自己琢磨过自己“怎么才能学习好”;

我赌大申从来没有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明确地提出‘学习好’的充分条件是什么这个问题;

如果我明确地提出这个命题,尽管抽象,但大申应该感兴趣;这一切,在没迈上马路牙子的时候,还都是推测;不到三十秒,所有的推测都变成了现实;并且,哈巴狗一样的大申,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反倒吓了我一跳。我竟有些慌乱起来了:我做了好多预案,如果大申听了,不置可否怎么继续引导;如果大申听了,只对充分必要感兴趣,怎么引导;如果大申听了,只对学习好感兴趣,怎么引导......唯独没有做的预案是:如果大申听了,立马哈巴化,强烈的兴趣,怎么引导....

其实不需要“引导”。这就是要引导的结果...

但是呢,尽管结果已经有了,话还是要继续说。我没想好怎么说,就不说,默默地往前走。大申好不紧张,就那么以领先半个身位,回头仰望我的姿势走。爷两个就这么走了三四十米出去。见我不吱声,大申忍不住追问:“充分条件是什么?”

大申一下子跑到前面去,超出我的预料,我一时有点懵。不过,很快,恢复过来,就接着说:哪些事情是充分条件呢?我们随便说一个。比如说,按时完成作业。按时完成作业,是学习好的充分条件吗?显然不是。很多人都按时完成作业,但学习好的,并不是“很多人”,对吧?事实上,学习好跟完不完成作业,几乎没有关系。老爸大学时候的好多同学,他们都是保送,或者以全市,全县第一名进来的。这些人中,好多同学,高中根本就不写作业。老师留作业,别人要交,但他们不写。为什么呢?题都会了,再写一遍,纯粹浪费时间。不过,他们有他们的特点。每个学期开学,都去找老师,把这个学期要讲的内容,跟老师过一遍:还没学的内容啊!他们假期自己学完的。你要是老师,一看,这个学生已经全都会了,你会要求他交作业?交了自己还得判,自己给自己增加工作量,毫无意义。这是学习好的。

那一般的呢?学习一般的,也有不交作业的。你上学,对吧?坐地铁。你五号线坐三站,灯市口下。要是再往前坐三站,过了东四张自忠路,就是北新桥。北新桥站出来,往东走,就是簋街....簋街你知道吧?

大申:当然知道。我们同学一起去吃过饭。

我:啥时候去的?

大申:就上学期。

........

看来,大申不是不说话,而是没有大申感兴趣的话题。要是感兴趣,还是很乐意说这个说那个的...我看大申还是渴望巴巴看着我,知道他还是想知道那个充分条件,就把簋街扔到一边。

继续说:你往西走的话,过了路口不远,路北就是二十二中。

“二十二中你知道吗?”我问。

大申摇摇头,显然不知道。

牛逼班主任孙维刚:40人一个班清北升学率55%?

“你们学校跟二十五中挨着,对吧?二十五中很NB的,因为他们高中部,全英文教学...你别觉着你们英文好,你们也就是英语课是全英文教学。他们语数英史地生理化,全部英文教学...你想想,那个历史,你用英文,怎么个搞法?好多词啊,中国历史,你都不知道英文怎么说。皇帝你知道了,是emperor,可是,军机大臣呢?中堂呢?英语怎么说?科举考试,你用英语说说试试...你都不知道怎么说。他们全英文,厉害。”

大申倒是没有想到,隔着条小胡同,每天早上跟他们同时操场上跑步的二十五中,这么厉害,有点吃惊地“哦”了一声,感受到二十五中的厉害了。

“二十五中尽管厉害,可是在上个世纪末的时候,他们连二十二中一个角角都赶不上,”我继续说,“因为二十二中出了一个巨NB的数学老师,叫孙维刚。孙维刚你听说过吗?”

大申看着我,迟疑地摇摇头。我东拉西扯,就是不说“充分条件”。大申见一时半会儿,怕是说不到这个话题,脸上激动的红晕渐渐褪去,也不领先我半个身子走了。尽管如此,还是不肯放松,并排跟我走在一起。手机呢?连碰都没碰一下。遇着比玩手机更有吸引力的事情了。

“孙维刚厉害在哪儿?他呢,当班主任。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就开始带大循环班。什么是‘大循环’呢?他们二十二中是完全中学。完全中学的意思是,既有初中部,也有高中部。不是所有学校都像你们学校二十二中这样的。你像二十五中,四中,他们只有高中部,没有初中。英语叫Senior Middle School。还有像广渠门中学,只有初中部,没有高中部,叫Junior Middle School。它不是完全中学么?孙老师就当班主任,从初一拿一个班,一直带到高三高考。一带就是六年。他们叫‘大循环’。”

都是身边的事情,大申兴致勃勃地听着,可能也在暗地琢磨,怎么把话题引到“充分条件”上去,我不管他的“充分条件”,

接着说:“你猜猜,他的大循环班,北大清华能考上多少个人...一个班也是40人,跟你们一样。”

大申一时摸不着,应该从哪个角度入手,来猜。没思路,就摇摇头:“不知道。”

我给大申解释:“你们学校,去年清北考上多少个人啊?”

大申毫不迟疑地说:“11个。于老师说,我们这届他的目标是考上13个。”

我:“其实呢,应该不止11个。有出国的。他们要是不出国的话,按成绩,也能考上清北。你比如说迪迪她们,对吧?”

大申点头。

我:“如果算上出国的,去年你们学校考上十三四个肯定没问题的。”

事实就是这样,大申表示同意。

“你们考上清北的十三四个人,都是从贯通班考上的。其他三个班,一个都不可能有,对吧?”我问。

大申:“那当然啦!”

“你们班所有的人,都是从你们学校小学部升上来的,一个外校进来的都没有,对吧?”我问。大申点头。我接着说:“这就是说,一个小孩子,如果小学一年级,进到你们学校的话,十二年之后高考,他录取清北的概率是十分之一,对吧?”

大申一时没明白怎么是“十分之一”,就问:“为什么?”

我就解释:“你们小学部,每年多少人?”

大申:“160个啊。”

我:“160个。你等你高考的时候,算上出国的,北清应该考上十六七个,对吧?”

大申明白了:“嗯,是十分之一。”

我接着说:“你们学校的这个录取率,相当NB了。整个全国,也没有任何一所学校,能赶得上你们学校。这意味着什么?家长在小孩六岁的时候,只要设法把孩子送进你们小学部,并且设法让孩子考进班级的前10%,就等于十二年后高考,进清华北大了,所以你们学校小学部,是全北京公认的最好的小学。不是没有高中比你们高中部北清升学率更高的学校,人大附四中都是。但是,他们的学生都是从整个北京市拔尖去的,相当于说是全北京八万九千个初中学生里,挑最好的进去比赛。你们呢?只是从一百六十个里边,挑最好的进去跟他们比赛。”

大申:“就像我们班。只不过他们的生源是八万九,我们是一百六...”

看来,大申明白了这个道理,我就接着说:“孙老师的生源是什么?他是不挑学生的!你们班NB,可还是挑的。尽管挑的基数小,只有160。但160也是挑。二十二中不是重点中学,孙老师的生源,全都是就近入学!”

“他就是从初一,随便拿一个班...就跟你们郇老师那个班的情况一眼...你猜猜,假设郇老师那个班,不解散,一直到高三高考的话,有多少人能够考上清北?”

大申来了兴趣,认真地想了一下说:“最多五六个吧。”

我:“你猜孙老师那个班,考上多少清北?”

大申想了半天,鼓起勇气,说了个大数:“十个!”

文后留言获取联系方式

良心研报

800/份(含8家)

我:“太少,再猜。”

大申又认真地在想。

走了有好几十米出去,大申还在想。最后,大申决绝地说:“十四个!”

我:“是二十二个!”

大申脱口而出:“那不可能!”

我:“就是这样的啊。没有人认为‘可能’,可是孙老师那个班,这就是事实。他最后带的一个大循环班,40个人整,清北进了二十二个人,55%!这什么概念啊?你就想郇老师那个班好了。假设你考贯通班的排名,就是高考的排名的话,在孙老师那个班,相当于赫赫那样的学生,也能考进清北!”

大申坚决地摇头不信。

我:“你别不信。赫赫当时在你们班,排名多少?”

大申:“十八九那样吧....诶,可真是的!”

聊天至此,大申一切状态均好,我开始“下道”,忽悠大申去解决实际问题。

我:“这么好的成绩,你知道孙老师是怎么弄的吗?”大申大感兴趣,紧走几步,盯着我,意思是尽快说。我又觉着,大申的哈巴味儿又来了。

上清北充分必要条件在哪里?

“你看啊,要是没抓住学好习的充分条件,谁也没办法把全班一半多的人的考试成绩,提到91分以上。以前,咱们说过,对吧?要想考进清北,每一科的分数,最少最少,得得91分,才能以最后一名的成绩考进去。”我一边想着,借助这么好的形势,解决什么问题,一边跟大申复习以前说过的话。

“他既然随便抓一把,就能把那么多学生的学习水平提升到那么高的程度去...最低91分,不要说高考,考整整学了的东西,就是现在,你期末考试,你也没几科过91分了,对吧?”我一时没想到要解决什么,接着扯。

大申轻轻地点头:“嗯...我化学过91分了,生物正好是91分。别的科都不行。”

我:“你本来物理也过91分的...你发现没有,所有新学的课,你都学得挺好。物理化学生物....可是,一旦新学的变成‘旧学的’,你就不行了。物理刚开始学那会儿,你学得很好,全年级第一。现在,物理学了两年了,变成旧学的,你物理就差了;化学生物刚开始学,你就学得好。数学语文是历史最悠久的课,你最差。为什么这样呢?我知道为什么...”

大申:“新学的课容易。”

我:“容易?未必吧。你容易,别人也容易,对吧?为什么你化学生物能够全班第一,同样容易,别人不行呢?刚学物理那会儿,你也是第一了好多次的....”

大申不吱声了,低着头,默默走,默默地想。手机这个事儿,早忘了。

走出去好远,我打破沉默:“你还记得,刚开始学物理的时候,老爸是怎么跟你说的吗?”

大申:“刚开始学一门新课,讲的都是简单的内容,大家会觉得‘没什么’,就不重视。我只要稍微多想想,就很容易得第一。别人都还睡着没醒,我只要做一点儿什么,就能....”

大申忽然像感觉到了些什么,咬着嘴唇,努力你想....我让他想。想了半天,好像也没抓住自己的什么念头。这样走了一段路,我开口了:“后来,你就把同样的事儿,在生物和化学上也做了,对吧?”

大申若有所思,轻轻地点点头,又摇摇头。

“化学是纯新的课,生物是老课。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不重视生物。很简单的原因,中考的时候,化学生物一张卷,统共才100分,所以,大家都不重视,是这样的吧?”我问。

大申点点头:“没错儿。”“所以呢,全班39个人,38个都报数学奥赛班了,你坚决不报。38个人都报奥赛班,只不过是因为数学是热门;38个人都报,只不过是因为学校说,你们贯通班,高考的时候,必须选物理考,对吧?”我问,大申点头。

我接着问:“你坚决要报化学奥赛班,根本不管全班39个人,只有8个人报...你是怎么想的?”

大申轻轻地说:“也没怎么想...”欲言又止。看来不是“没怎么想”,而是不知道该怎么说。

我:“老爸给你总结一下,你看看你是不是这么想的:数学物理是竞赛大热门,人太多,牛人太多。化学是冷门,没什么人重视,竞争不激烈,相对容易得多。可是,在奥赛这方面,不管是数学物理化学,只要进了国家集训队,都能签北大,没啥差别...你是这么想的吗?”

大申:“那当然了。”

不仅是,还“当然了”,看来,这些事情上,大申自己不仅琢磨,还琢磨了不是一星半点。

我知道该往哪个方向来引导了,就说:“这就对了!永远永远永远,不要跳进红海里去跟别人搏杀。跳红海,即便你牛,最后赢了,也是惨胜。领先不多少不说,花的时间跟精力,海了去了。

性价比太低。 脑袋要不停地转,找蓝海。在蓝海里,根本就没有竞争对手。别人都睡着,醒着的,只有你一个人。你从从容容地,随便做点儿什么,轻轻松松就赢了。

可是,你想过没有:假设说,你当初选择了数学奥赛班,你也能找到蓝海。别人都睡着的区域,只有你一个醒着...轻轻松松,把数学赢下来...”

大申一听,哈巴味儿又上来了,紧走几步,看着我。

我哪里知道奥数的蓝海在哪里?反正问题点出来了,大申兴趣上来了,自个儿找去吧。我找他找都一样,无所谓。我不管这个话头了,接着把话题往一条明确的路上引:

“我们看孙老师是怎么做的,也许能得到提示,蓝海在哪儿。他是数学老师么...

有个问题,你想到没有:你光顾着赞叹他一个班40人,清北能考上22个了。你想过没有,剩下的18个,为什么没考上?”

大申一愣。这确实是个问题。

我:“对啊,你看他们,同样的初一学生,坐在同一个教室里,同一套NB老师教,听同样的课,同样的教育方法...为什么大部分人行,小部分人不行呢?”

大申追问:“为什么?”

今天就先到这里吧...明天接着说

如果觉得《北大张宇平谈教育(—)》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