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山东邹平范公祠——一代名相范仲淹长大的地方

山东邹平范公祠——一代名相范仲淹长大的地方

时间:2023-10-31 01:53:58

相关推荐

山东邹平范公祠——一代名相范仲淹长大的地方

山东邹平范公祠——一代名相范仲淹长大的地方

范公祠位于山东邹平县长山镇范公村,范公祠是为了纪念北宋着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于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由长山知县韩泽在范仲淹成长的邹平县长山镇范公村兴建的。范公祠历经沦桑,历900余年而不衰,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山东省邹平县长山镇政府投资10万元对大殿两院进行了修葺,再现祠堂当年风采,对弘扬范公“先忧后乐”思想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范仲淹(989.8-1052.5),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 。唐宰相履冰之后。北宋着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年(皇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

范仲淹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八月二日(9月5日),范仲淹生于真定常山(今河北省正定县),在百日时随家人去苏州。父亲范墉,端拱初年(988年)赴徐州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徐州军事长官的秘书),990年病逝。谢氏贫困无依,抱着二岁的范仲淹,改嫁山东淄州长山县河南村(今邹平县长山镇范公村)给朱文翰。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通“悦”),在朱家长大成人。范仲淹一生忧国忧民,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陲为明帅,在庙堂为良相,在文场为大家,一生出将入相,身体力行,勤政爱民,刚正廉洁。被奉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而为万世所敬仰。

范公祠是一组南北向三进庭院的传统祠堂建筑,祠堂高下相间,随势安排,布局合理,错落有致,确给人以古色古香、古朴典雅之感。祠堂采用歇山式建筑,灰砖青瓦,斗拱飞檐。门前广场小溪上立有一座四柱三门的石牌坊,正反两面的檐下书有“先忧后乐”四个大字,三个门孔有三道石桥与范公路相连。广场青石铺地,绿树成荫,祠堂大门前有一株古槐树叫“宋槐”,相传为治平二年韩泽在创建祠堂时亲手所植。这棵老树树冠巨大,树干中空倾斜,后于中空的树干中又生出一株新苗,树干挺直茁壮,枝叶繁茂,蔚为奇观,称“怀中抱子”,历经千年。

祠堂大门两边有一对石狮,红漆大门上方书有一金匾“范公祠”三个大字。左右分立两碑,左书“先忧”,右书“后乐”,门的两边对联是“宰相出山中,划粥埋金,二十年长白栖身,看齐右乡贤,依然是苏州谱系;秀才任天下,先忧后乐,三百载翰卿着绩,问济南名士,有谁继江左风流。”对范仲淹一生的经历和业绩作了全面的概括和评价。进入庭院,中间有一青砖屏风,正中饰以劲竹图案,庭院里苍松翠柏,花木扶苏。庭院两边各有一座重檐六角亭,联以碑廊。东面为“忧乐亭”,楹联“忧乐亭中坐怀古;孝水桥畔卧吹笙”。西面为“烟雨亭”,楹联“绕庭淡烟笼盖柏;卷帘幽雨解催诗”。垂花门楹联“宠辱忧天下;清白照宇寰”。两边六角亭连着曲廊,两边曲廊汇合于中轴线一座垂花门。碑廊中有赖少奇、臧克家、范曾等名人题词刻石。

过了垂花门便是祠堂的正殿,正殿单檐歇山顶,面阔五楹。正殿大门上方是一金匾书“范文正公祠”,落款是赵朴初题。大门前两边立有木柱,木柱上刻楹联“朗如日月清如明镜;忧乐天下不我而谁”。正殿正中是范仲淹的塑像,两侧立书童,左捧印,右捧书。东侧壁画“划粥断虀醴泉苦读”,讲述的是范仲淹勤俭节约、刻苦读书的故事,题画诗为“斜日下长白,来拜范公祠。碑名镵朱说,读书良可悲。相业垂宇宙,天地一男儿。西南醴泉寺,读书原在兹,后来忧乐心,真可百世师”。西侧壁画“礼参父老”,讲述的是范仲淹垂暮之年在赴青州上任途中大礼参拜长山父老的故事。题画诗为范仲淹自己的诗作:“长白一寒儒,荣归三纪余。百花香满路,二麦雨随车。鼓吹罗前部,烟霞指旧庐。乡人莫相羡,教子苦读书”。正殿后门楹联“忧民之所忧,恐落他人后;乐民之所乐,敢为天下先”。正殿两边墙上有大型壁画,是根据范仲淹的主要生平经历创作而成的,用二十二个故事情节,概括的介绍了范仲淹的一生。

正殿前面是一大庭院,绿树成荫,庭院东边配殿为“长山沿革展室”,内有长山历史、文物遗址、历史名人、长山外八景、革命诗史、今日长山等六大部分进行展示。西边配殿为“宋勉之纪念馆”,内有在邹平备受尊重的民间书法家宋勉之先生生平简介、生前用品陈列和部分书画作品等。

范泉位于范公祠的中心,为秋谷群泉之冠,范泉池长 6.7 米,宽5.4米,深2.6米。四周有石栏为护,在东西栏板上均刻有篆书"范泉"二字。三十年前的范泉,泉水自底涌出,甘洌清澈,累累若贯珠,忽大忽小,忽聚忽散,满池珠矶,晶莹夺目,与济南的珍珠泉有异地同景之感。范泉中的泉水,涌出后分为三路,一路流入范公祠以南的因园,一路流入范公祠以北的怡园,一路经过后乐桥流入博山城区沿街伏流。范泉的西面是雕影壁 " 山高水长",始建于明代。影壁为悬山式一字形石影壁,上覆石雕冠,下刻须弥石座,四周镶嵌石框,中间为石刻。该影壁长3.5米,高2.3米,东面雕刻"山高水长"四个擘窠大字,泼墨作书笔走龙蛇,遒劲洒脱,它是明朝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淄川大书法家张中发的书法杰作。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大书法家张中发邀请亲朋好友到范公祠游览名胜贤址,触景生情,深为范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风亮节所感动,在他酒足饭饱之后,仍念念不忘范公的高尚情操,于是就地取材,捞取范泉池中的扎草一把为笔,在范公祠内的墙壁上写下四个大字"山高水长",其语意是对范公高风亮节的赞扬。影壁落成至今已有370多年的历史,保护完好。

正殿后面是范仲淹的寝殿,名“菜根茎舍”,意在歌颂范公清贫俭朴的生活作风。门前木柱上刻楹联为“聪明睿智经纶运筹排国忧;文理密察勤政善教爱民切”。寝殿中摆放明式桌椅和供桌,供奉范仲淹半身画像,背景书《岳阳楼记》名句摘录,上方高悬三块匾额“先忧后乐”、“山高水长”、“高山仰止”。两边墙上是范仲淹的简介级朱氏家谱记载和范仲淹与长山的简介。两边有玻璃密封展柜,展示有范仲淹的书法及着作等。

寝殿前面的庭院西侧有一石名为“射箭石”。说的是清康熙年间,孝妇河洪水泛滥成灾,据说是水妖作怪,四十九天水势不落。是夜,只见河对岸范公祠那边一片红光,红光中一位老人弯弓搭箭,对着汹涌的孝妇河洪水连射三箭,河中心翻滚的浪头一下子平息了下去,人们都连声称奇,这是范公神灵相助,降妖治水。第二天,人们看到范公祠的过门石上留下了两只大脚印,陷进石内一寸多深,这脚印直到现在仍然清晰可见。庭院里苍松翠柏,茂林修竹,清静幽雅。

如果觉得《山东邹平范公祠——一代名相范仲淹长大的地方》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