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方寸之间有乾坤——中国印章文化寻脉

方寸之间有乾坤——中国印章文化寻脉

时间:2019-04-28 02:45:44

相关推荐

方寸之间有乾坤——中国印章文化寻脉

印章,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产物,它是为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广泛需求而登上历史舞台的,因其时代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

据沙孟海先生所著《中国印学史》介绍:“社会经济发展到春秋时代,铁工具开始使用,农业生产力逐步提高,手工业与商业在列国间的广泛发展,作为保证货物安全转徙或存放的信用凭证的印章,必然已经通行……进入战国时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起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生产发展的需要,印章更被大量使用,并且达到了全面发展的程度。

1风格质朴的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是一个诸侯割据、各行其事、战火纷飞的时代。同时又是一个百家争鸣、思想活跃的时代。各种思想、学说自然地会渗透到各种领域,印章也从最初作为手工业与商业在人际间交往的凭证,逐步登上政治的舞台。苏秦佩六国相印游说诸国就是一个例证。

各行其事,是这个时期的印章的主要特点。从现存的官私印章实物来看,无论书体(各国通行的文字)、材质(金、银、铜、玛瑙、牛角等),还是尺寸、形状,均无特殊定制。其文字之奇诡难辨、章法之参差错落,反映了这个时期的印人不受某些条框的束缚,自由地将自己的审美情趣注入创作之中,使印章呈现出一种自然、率真、质朴的艺术风格。

2古朴典雅的秦汉时期

战国在经历了几百年的战乱之后,终于被秦始皇的强大武力所吞并,从而奠定了秦王朝的统治地位。这时的印章,在政治需求的形势下,有了更严格的规定。为了体现王权的尊贵,只有皇帝所用的印章称“玺”,以玉制作;臣民使用的印章称“印”,用金、银、铜等制作,印章风格趋于古朴平整。

秦王朝统治时间不长,十几年后,便被汉朝取代。

汉朝基本沿袭秦制,但儒家治国思想逐步形成,封建王朝的典章制度更加完善。为了体现统治者的权威及公私间交往的便利,专门创造了一种用于印章的文字:“缪篆”(小篆与汉隶之间的一种字体)。汉代官印分文官印和武官印两种。文官用铸印,武官用凿印(凿印是将预先制作好的印坯由印工用刀直接凿刻而成,为武官急赴前方战场佩带所用),也称“急就章”。齐白石先生就是从急就章中悟出机理,而成一代大家的。

3印章衰退的唐宋时期

唐宋是书法、绘画的鼎盛时期,但印章却远不如古朴典雅的两汉时期。尤其到了宋代,七叠篆、九叠篆被官印广泛使用,而且印面硕大,印章风格也由汉代的白文印变为边宽厚重的细朱文印。

唐宋的民间印章,虽存汉印遗风,但毕竟受社会大文化的影响,气韵已不及前人。左盘右绕的叠文篆,虽不足效仿,却为明清文人刻印提供了某种启示,可谓柳暗花明。

4文人刻印的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促进了艺术思想的碰撞、渗透和衍生,也促进了印章艺术的繁荣和转型。在社会文化环境适合的土壤中及石质印材的大量发现和使用下,一些失意文人、书画家纷纷介入印章创作的领域,大胆地将自己的情感及书法、绘画的某些因素注入创作之中,使方寸天地中呈现出气象万千、五彩缤纷的新面貌,又将印章艺术从一个高峰推向另一个高峰。

明清文人对印章艺术的贡献:一是把印章从过去单纯实用的藩篱中解放出来,使它不但能实用,而且又能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品种供人赏析;二是打破前人印章模式化的束缚,引入“印从书出”的理论,达到刀笔互见的艺术效果;三是将古玺、汉印的“残缺美”引入创作之中,增强了印章的艺术感染力;四是以印材为载体,输入对人生的感悟、志向,增加了印章内容的文化含金量;五是提升了石质印材的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

5创新、个性的当代、现代印风

当代篆刻与现代印风的时间概念比较模糊,按目前较流行的说法,当代篆刻应从上个世纪“文革”结束至90年代初中期。

当代篆刻领军人物当数上海的韩天衡。韩天衡在探索古玺、汉印和印学流派的认识上,确定了“奇中见平、动中寓静”“雄”“奇”“变”“韵”的主攻方向,强化不同于别人的清新感和写意画情趣,而独领当代印坛30年。韩天衡是将草篆和写意画的特点引入创作之中的开创者,为后学者拓宽了创作思路。

现代印风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期至今,由一批中青年印人和爱好者兴起的流行印风。这批中青年人敢想、敢干,个性张扬。现代社会是中外思想相互碰撞、相互渗透的时代,也是个性解放的时代。改革开放的形势,为现代篆刻家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创作空间。

篆刻艺术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以一种中国独有的语言方式,向世界讲述着文明古国的历史和文化。

如果觉得《方寸之间有乾坤——中国印章文化寻脉》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