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中国装束复原小组作品展示【魏晋南北朝】

中国装束复原小组作品展示【魏晋南北朝】

时间:2023-06-23 21:29:36

相关推荐

中国装束复原小组作品展示【魏晋南北朝】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顿老琵琶妥娘曲,红楼暮雨梦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影响,从魏晋时的仍循秦汉旧制,发展到南北朝时期各民族相互影响、相互吸收、渐趋融合。

这一时期,皇权复兴,士族已经不能完全凭借家族的势力来获取地位,更多的要凭借文化与才学来服务王朝并获得相应的声名与地位,一时间,朝士皆重学术。士大夫们追求的是“博通群书”,人们对于“文”的追求影响了一个时代的审美,重“文”使他们不仅追求服装形式上的美感,同时也追求人体仪态上的美。出土作品中魏晋时期的人物形象细腻纤长、姿态端妍、衣服鲜丽,以秀骨清像居多。尖垂曳地的双袂,拉长了视觉上的人体比例,走动时双袂随罗裙飘摇,展示了南朝士人对凌霄之姿的追求,所以时有“䨇袂齐举鸾鳯翔”“罗裳皎日袂随风”等形容。这一时期的服饰主要以自然洒脱、清秀空疏为特点。

用巾帛包头,是这个时期的主要首服。较为流行的是一种在小冠上加笼巾的“笼冠”。这个时期的汉族男子的服装主要是袖口宽大、不收衣祛约束的衫。汉族女子的发饰也颇具特点,主要体现为假髻的风行。

妇女服装承袭秦汉遗俗,在传统基础上有所改进,一般上身穿衫、袄、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为上俭下丰,衣身部分紧身合体,袖口肥大,裙为多折裥裙,裙长曳地,下摆宽松,从而达到俊俏、潇洒的效果。女子盛装则为袍服,下摆宽,大多数曳地,外罩纱衣。纱衣十分轻薄,内襟甚至可以隐映在外襟之上。这是汉晋时常见的式样。汉时遣册即可见“纱縠襌衣”。至于魏晋,文献记载亦不乏“紫縠襦”“绛纱绣縠襦”之名。但这一时期最为流行的还是襦裙,其使用的广泛程度甚至已经超过了传统的袍服。上襦大袖、窄袖皆有,一般领缘较窄,领口横开较大,露出内穿的圆领衣。穿着时上衣的下摆束于裙内。下裙通常为褶裙,尤为流行间色裙。整体而言衣裙之上均已不见汉代流行的燕尾装饰,风格走向简约秀气。

间色裙之式也承自东汉,在晋时进一步发展。如晋《东宫旧事》曰:“皇太子纳妃,有绛纱复裙,绛碧结绫复裙,丹碧纱纹双裙,紫碧纱纹双裙,紫碧纱纹绣缨双裙,紫碧纱縠双裙,丹碧杯文双裙。”此类“裙”多如记载所述,即是双色搭配。裙缘往往饰以荷叶边,类似的长裙形象还可以在司马金龙墓漆屏风中看到。

《陌上桑》中的美人秦罗敷是“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亦是“我有绣腰襦”“着我绣夹裙”。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性装束将裙与襦结合,显示出各种新旧元素交迭混合后的美。

1. 南朝贵族及侍女

男子上着大袖衫,下着施褶裙,内着白练裲裆,头戴小冠。小冠以细麻布缝制,髹漆使之坚挺。

侍女上身所着亦为大袖衫,下装一人着裙,一人着袴。

2. 南朝乐手

经过将近两年的筹备,装束复原小组组建了南朝乐团,复制了数十种先秦至唐时期的古乐器,将古代装束及乐舞呈现于大众眼前。图中乐手所弹为复原的五弦琵琶。五弦琵琶构造与四弦琵琶大致相同,共鸣箱多呈半梨形,特点是直项,五弦五柱。唐时已有手弹之法,用拨或用手弹五弦者均有,自西域传入中原后,盛行于隋唐,到宋代逐渐销声匿迹。

(日本正仓院藏唐螺钿五弦琵琶)

琵琶:

汉至唐时期,琵琶是多种弹弦乐器的总称,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汉魏式琵琶,音箱形如满月,四弦十二柱。唐代的阮咸即是其变种。另一类为波斯琵琶,音箱如梨形,曲项、四弦四柱,横抱用拨子弹奏。起源于波斯,南北朝时经由龟兹传入中原。五弦琵琶的构造与四弦琵琶大致相同,共鸣箱多呈半梨形,五弦琵琶的特点是直项,五弦五柱。唐时已有手弹之法,用拨或用手弹五弦者均有,自西域传入中原后,盛行于隋唐。到宋代逐渐销声匿迹。

3.南朝齐梁时期仕女

这套服饰的复原遵循了南朝文风精致、绮丽哀艳的时代特征。尖垂曳地的双袂,拉长了视觉上的人体比例,走动时双袂随罗裙飘摇,展示了南朝士人对凌霄之姿的追求,所以时有“䨇袂齐举鸾鳯翔”、“罗裳皎日袂随风”等形容。

(宋摹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女史箴图》)

如果觉得《中国装束复原小组作品展示【魏晋南北朝】》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