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浪漫主义的伟大与悖论(一) 百家争鸣的十九世纪

浪漫主义的伟大与悖论(一) 百家争鸣的十九世纪

时间:2019-08-23 19:19:09

相关推荐

浪漫主义的伟大与悖论(一) 百家争鸣的十九世纪

十九世纪,百家争鸣

十九世纪最有魅力的时代;最难讲述的时代

十九世纪音乐——个性上的百家争鸣

十九世纪是西方音乐史上最具魅力的世纪,同时也是最难讲述的时代。这个一百年涌现出众多人们熟悉的大作曲家:舒伯特、舒曼、李斯特、瓦格纳、勃拉姆斯、柏辽兹、罗西尼、威尔第、斯美塔那、德沃夏克、柴可夫斯基……这些人的肖像如今还挂在小学音乐教室的墙上,他们半数以上都是十九世纪的人物。

为何还说梳理十九世纪的音乐史如此困难呢?因为这段时间作曲家个性太过张扬。讲述音乐史,不是简简单单介绍名家和名曲,而是要将作曲家的多样性归纳到一定的轨道上。十九世纪每位作曲家的个性太过强烈,概括起来极其困难。究竟为何让如此之多的音乐个性在十九世纪同时绽放?这与此时代诞生的新听众阶层密不可分。

十八世纪以来音乐的市民化潮流,到了十九世纪继续加速发展并臻于形成。在此之前,音乐从本质上来讲只是贵族与教会的私有,如今却成为普通市民都能享受的美好。在歌剧院中拥有包厢,定期听管弦乐团的音乐会,买钢琴让儿女学习,这些对新时代的市民来说也成了触手可及的事。“有音乐”成了经过努力就可以达到更高层次生活的象征。所以不管是歌剧院、音乐厅、沙龙还是自己家里,聆听音乐的人们都能切身感受到,一个崭新而美好的时代到来了,自己也迈进了上流社会。十九世纪,人们开始竞相追求“音乐”这个品牌,出现了此前难以想象的广泛听众阶层。

这种情况对于音乐家来说自然是好消息。正如前面讲的,此时作曲家不再被赞助者任性的品味束缚,可以自由地让公众来评价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作曲家后,就能在整个欧洲享有赫赫名望与丰厚报酬。罗西尼、梅耶贝尔、李斯特、威尔第等都享有世人尊敬和丰厚酬劳,而在一个世纪之前是不可想象的事。

要想在社会中将自己推销出去需要什么呢?此前的作曲家无论是谱写庆典音乐、正歌剧、喜歌剧、弥撒曲抑或三重奏奏鸣曲都是为了满足赞助者的愿望。他们将赞助者的诉求与自己完美掌握的各种形式结合,技法娴熟地完成作品,堪称手艺精湛的匠人,却不是有独立性的艺术家。而在一个自由的市场里,最能发挥威力的反而成了自己强烈的个性。不显眼的事物会被埋没,这令匠人们沦落到不利的形式。

从交响曲到协奏曲,弦乐四重奏、钢琴曲、歌曲,再到无伴奏合唱,门德尔松和勃拉姆斯在每个体裁上都曾扎扎实实地创作过千百遍,如果在十九世纪,他们会被贴上“墨守成规”的标签。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品位也许并非最佳,但个性分外强烈的柏辽兹、李斯特,还有只在自己擅长领域集中创作的肖邦、瓦格纳等人(每个时期只集中创作某种特定题材的舒曼也算这个类型)却成了十九世纪音乐史上的英雄人物。从“匠人的精湛技艺”转向“艺术家的独创性”——这是十九世纪音乐史发展的一大趣事,隐藏在背后的是音乐自由市场的形成。

文 / 茶茶斑竹

如果觉得《浪漫主义的伟大与悖论(一) 百家争鸣的十九世纪》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