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小专题:一号坦克在西班牙内战中的应用情况

小专题:一号坦克在西班牙内战中的应用情况

时间:2021-11-04 10:04:38

相关推荐

小专题:一号坦克在西班牙内战中的应用情况

1936年10月,32辆一号坦克以及一辆一号坦克指挥车作为先遣队抵达西班牙。其乘员从德军序列中脱离出来,归托马(Thoma)中校领导。这些乘员在西班牙担任顾问、教官、运输车司机和机械师的职务,和空军飞行员不同,陆军的坦克乘员只承担一些支援性质的任务,并不直接参加地面战斗(实际上的确有这样的情况发生)。10月30日起,西班牙乘员开始操作坦克,投入支援佛朗哥麾下西班牙国民军的任务之中。

11月29日,托马战斗群的指挥官在马德里以南20公里的库巴斯(Cubas)写下了名为“”的文章,文章内容如下:

1.车体结构

装甲板抵挡住了步兵轻武器和机枪的近距离射击,但是,密集的近距火力造成位于驾驶员观察窗之下的焊点开裂。

观察窗盖板上面的观察缝不能满足抵挡常见铅弹头的要求,打中观察窗盖板边缘的子弹会将盖板掀开,导致小弹片进入车内,打伤驾驶员和机枪手,橡胶封圈也会被弹片撕裂。

近距离射击还会导致观察窗盖板自行弹开,怀疑盖板不能妥善闭锁,以至于其会被子弹扯开。对盖板进行改进是必要的(指挥车已经改进过了)。

有几次,观察缝后面的防弹玻璃窗格被此地常见的小口径武器(多是6mm或是7.1mm)击穿。即使不是被直接命中,圆弧形的观察缝边缘也会将弹头引入车内。防弹玻璃只能抵挡破片,而不能抵挡直接射击,子弹进入坦克内部,击伤乘员。

有一辆坦克固定左侧翼子板的第四颗铆钉头被一颗子弹打飞,铆钉剩余的部分飞入车体内部,打伤驾驶员。从弹痕来看,可以判断出铆钉头被侧面飞来的子弹所截断,这只发生过一次,可以被看做是小概率事件。

还有几次,用于在观察窗四周固定橡胶封条框架的埋头式螺钉被击中松脱,溅入车内,所幸没有人因此受伤。

引信灵敏的小口径炮弹不会击穿装甲,但会留下凹坑,这已经发生过好几次了。多数时候,装甲板会发生形变。

2.机枪塔

其装甲板可以抵挡住步枪和机枪火力,焊缝因为不会被直接击中,强度已经足够。但是,有几次机枪塔曾被步枪子弹卡住,子弹进入了炮塔下缘和车体顶部之间缝隙后炮塔环内的滚珠滑轨,卡在那里,使得炮塔无法旋转。这种问题必须要军械士来修理。

观察窗和观察缝存在和车体上类似部件相同的问题。

即使是相对新一些的一号坦克,其机枪塔顶部舱门的封条都不能完全阻挡雨水进入,导致内部机件生锈。燃烧的汽油也会流进来,导致车辆起火,乘员烧伤。

炮塔装甲也足以抵御引信灵敏的小口径炮弹,只有一次,外机枪盾崩落了一块,焊线也出现损坏。

3.机枪盾

机枪盾可以承受住一定程度的打击。一个机枪盾被小口径炮弹击中,但没有击穿,只是被向内侧推了一点。同时右侧耳轴断裂,右侧机枪座的焊缝开裂,瞄准具护板出现裂缝。瞄准具被炮弹爆炸给震碎了,而不是被破片打碎。但是,乘员没有因此受伤,而且该机枪盾仍可修复。

机枪盾也存在封闭不严的问题,小的子弹破片经常溅入机枪盾和炮塔的接缝内,打伤机枪手的头部。

4.瞄准具

瞄准具符合要求,尽管有几辆车的观瞄口附近被击中,但瞄准具从未被子弹打坏过。把瞄准具护板打开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在马德里经常发生近距离交战。

5.MG 13

尽管西班牙乘员的操作水平拙劣,但MG 13还是表现良好。所有的西班牙人都说这是他们所得到的“最好的机枪”,我们也这样认为。

MG 13的一部分部件暴露于机枪塔之外,非常容易被敌人火力击伤。安装在枪管上的机枪盾非常吸引火力,子弹会打得机枪盾向内弯曲,会立刻卡住枪管。在全部64挺机枪中,曾有23挺被外部火力所击伤,但其中只有6挺是枪管被直接击中,两例则是机枪枪管上两脚架的固定点被击中而导致防盾撕裂。武器频繁被外部火力击伤是值得担忧的,因为除了少数情况外,这里的防御火力只能是中等水平,无法和欧战诸战役(注:欧战即二战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称呼)相提并论。

在坦克丧失机动性或者炮塔被卡住,无法转动的时候,坦克乘员将无力应付近距离攻击。这样的情况下,通常只要转动炮塔就能吓退来袭者,但如果炮塔不能转,乘员就凶多吉少,例如坦克掉进大弹坑里面出不来的时候就是这样。如果在观察窗处增设小型的手枪射击口(开合式或是球形枪座式的)肯定会好很多,这样的话乘员就能瞄准近处的目标并轻松击退来袭者。机枪做这样的事情有点嫌太长,手枪会正好合适。

苏联坦克也不具备近战防御能力。多个战例均显示,被包围的坦克是没有反抗能力的。

一旦火焰喷射器送抵,就会被马上投入战斗。小型火焰喷射器可以很容易的安装在坦克上,大型的则可以安装在西班牙装甲车辆上。使用毡子包裹之后,小型火焰喷射器的喷管可以固定在右侧机枪架上,安装在坦克上的火焰喷射器更有利于发挥其射程。燃料筒挂在驾驶员舱门上的把手上,并用左侧壁上的卡扣锁紧,目前尚没有其实战效果的足够反馈。

几天之内,各装甲连——每连有15辆一号坦克,已经消耗一万多发子弹。但这并不应该当做参考标准,因为西班牙人只是简单地不断往街道前方开火,以阻止**主义者从窗户向外射击。

6.外部设备

置于车身装甲之外的装备经常被密集火力打坏,第一次作战以后,大部分随车装备已不能使用。例如,某次进攻后,16具灭火器中有9具被打漏,所有的车灯都被打碎了。

1936年9月24日,组织起一支运输车队用于装载运输坦克。该运输队由重型商用卡车组成,包括14辆沃玛格(Vomag)和10辆布辛(Büssing)柴油车,一辆旺德勒(Wanderer)中型越野车以及两台宝马挎斗摩托。还有19辆低底盘拖车和4个运载式装卸坡道。

除此之外,1936年12月6日时,托马战斗群的指挥官又从库巴斯发回题为“德国机枪坦克应对苏联制火炮坦克的战斗经历”的一篇报告。内容如下:

从世界大战开始(注:指一战),有火炮的坦克总要比机枪坦克优越这一准则已经变得众所周知,并从未遭到质疑。

在战斗开始的最初几天,我们的机枪坦克使用硬芯穿甲子弹(S.m.K.H)对付四面袭来的苏联制坦克,多少抵消了劣势。坦克出现战损之后,**主义者很快意识到穿甲子弹很容易在120-150米的距离内将其装甲击穿。据在当地进行的实验显示,西班牙造的子弹无法在200米内将苏联装甲板击穿,只会留下弹痕。

应对特种子弹穿甲威力的措施非常简单,而且很快就被实行了。苏联坦克不再驶入这一距离内,他们经常可以在1000米外发现我们的坦克,在这样的距离,只要目标保持静止,他们的火炮会是精准的。他们一般在院子里占据阵地,因其车身较高,可以在院墙上方开火,开火之后会将炮塔转向后部,以防被一下子认出来。在开阔地,无论情况是否有利,他们都会冲到凹陷处,只从边缘露出炮塔开火,这时候他们会和我们保持很远的距离。

在这么远的距离上,穿甲子弹是无效的。此外,这样的目标也很难击中。我们的坦克无法保持静止,因为一旦停下来就会被击中,有几辆坦克就这么战损了,还出现了人员伤亡。

反坦克炮也不能对付这么远的目标,因为其瞄准距离只有900米。超出瞄准距离之外的射击精度非常低下,此外,随着距离增加,炮弹的穿甲效能也在减弱,而苏联坦克则可以瞄准3000米之内的目标。

我们不得不给每个装甲连配属5门反坦克炮,起码能在遭到苏联坦克袭击时提供一点掩护火力。这样做的效果不尽人意,因为这些新坦克乘员和新炮手对彼此的了解都非常有限。尽管接受了相关训练,他们还是会在目标仍在千米之外的时候就开火,尤其是在指挥官的要求之下更会如此。

所以,目前迫切需要装备火炮的坦克,如果专用的坦克炮尚未开发完毕,应尝试将目前用于装甲车的KwK 30机炮装于坦克之上,其他的权宜之计还有:

1.使用75mm步兵炮,其射程可达3000米。

2.改用履带式装甲车作为射击平台,KwK 30可以在不少于900米的距离上对抗苏联坦克。

3.给反坦克炮的炮瞄镜安装刻度不少于1500米的十字瞄准线,但是在这么远的距离上穿甲能力又是不足的。

英国的富勒将军因撰写过《装甲战》这一战术著作而出名,他曾在1937年4月8日时在《时代》(Time)周刊上发文,评论西班牙内战期间的装甲车辆:“在西班牙战场上出现的意大利。德国和苏联制造的坦克,以我所见,它们并不是战术研究的成果,而只是便于大量生产的廉价货色。从军队机械化作战的角度来看,目前为止,这次战争充分证明了我之前的观点——轻型坦克根本就不是一种战争机器,而只是一种无关紧要的装甲侦察车辆,如果它们的底盘可以加长一些的话,那么它们将变得非常有作战效率,轻型坦克目前的形态,在越野行驶时就好比在高海况中航行的驱逐舰。此外,车内的空间过于狭小,乘员会感觉自己是在开着一口棺材作战,长此以往,不利于士气……“

法国的《强势报》(L"Intransigeant)在1937年4月20日刊载的文章中,也对德国坦克在西班牙内战中的表现持悲观态度:“德国坦克非常令人失望(两人车组,50公里的时速,两挺机枪,毫无用途的薄装甲),没有能力抵御反坦克炮或者手持反坦克武器的攻击。这次作战经历给德军最高指挥部提供了一个用来反思的真实案例,德国的装甲师早在服役之前就已经失败了。法国的坦克尽管速度较慢,但拥有厚重的装甲,在未来还将是战地之王”。

来到西班牙的德军单位一共带去了64辆一号坦克,后来西班牙佛朗哥政权又通过一家中介公司购买了两批(分别为18,20辆)一号坦克,这两笔交易在德方1936-39年间的出口记录上是找不到的。根据一号坦克的制造数量和实际服役数量记录推算,西班牙可能一共获得了102辆一号坦克和4辆一号装甲指挥车,在交付西班牙的一号坦克中,A型和B型应该各占一半。

陆军最高指挥部在1939年3月30日的正式报告中,总结了西班牙内战期间装甲部队作战的经验教训:

1938年10月,西班牙拥有两个三连制的装甲营,两个营各有一个连是用缴获的苏制坦克编成的,其他装备德制坦克的连,每个连编有16辆一号坦克。

德国制造的机枪坦克从来没有被整营投入战斗,而是被分割成小型的战斗群,直接作为带装甲的步兵支援武器协同步兵作战。

在作战中,装克虏伯引擎的一号坦克(即一号A)平均行驶了5000-8000公里;装迈巴赫引擎的一号坦克(即一号B)平均行驶了2000-4000公里,结合部队的反馈来看,一号坦克在机械可靠性方面是非常成功的。

轻型坦克在使用火焰喷射器时才会显得有效,因为在行进时机枪无法命中任何目标。然而,它们本身的装甲防护却不足以抵御特种机枪子弹。小口径的火焰喷射器可以很容易的安装在右侧的机枪安装位上,但因为乘员伤亡率很高,还需要射程更远的火焰喷射器。

总的来讲,在西班牙使用的坦克数量较少,而且没有得到其他支援性武器的掩护,显得作战能力不足。只有在少数敌方缺乏反坦克武器的情况下才会显示出优势。

苏联制坦克的45mm主炮可以用弧线弹道发射高爆弹,这种炮弹显得威力不足。当发射弹道平直的穿甲弹时,因为钢材质量低劣,穿甲能力要显著低于类似的德国穿甲弹,在100米的距离上只能击穿40mm的装甲板,此外,有超过75%的弹底引信不能起爆。

一开始曾有西班牙的皇室成员加入了佛朗哥的军队,并要求在坦克部队作战。但在坦克部队发生损失之后,他们看到了烧毁的坦克里面是何等惨状,参战的热情受到很大的打击。后来,除了志愿参加坦克部队的乘员之外,苏联制的坦克均由获得赦免的服刑人员,以及通过在坦克部队服役而免于刑罚的人来驾驶。

与媒体所渲染的不同,西班牙内战并不是“德国装甲战术的试验场”。德国坦克通常由西班牙人操纵,而且战术也和后来的闪电战大相径庭。佛朗哥军队只是把坦克当作可以移动的机枪掩体,投入了并不适合装甲部队行动的巷战之中,并没有什么像样的“战术”可言。

在赴西班牙作战之前,德军士兵在一座德国城市留影,注意这辆一号A此时并没有安装武器。

德国坦克是通过铁路运输进入西班牙境内的,这些一号坦克被装在大型的木箱子里进行伪装。

在马德里附近的库巴斯,德国人利用先期抵达的一号坦克训练西班牙乘员。

由西班牙佛朗哥军队乘员操作的一号坦克。

佛朗哥军队使用的一号装甲指挥车,这是比较早的批次,因为生产出现延误,这些指挥车没有球形机枪座,只有一个较简单的机枪射孔。

在西班牙的一辆一号B曾经试验性的装备过火焰喷射器。

佛朗哥的对手——西班牙共和军也曾使用过缴获的一号坦克。

西班牙内战结束后,西班牙还剩下93辆一号坦克(包括一号指挥车),它们经常出现在阅兵式和庆典之中。

西班牙的一号坦克虽然早已落后,但仍然在军队中服役到50年代。从1953年开始,美国提供的M47坦克陆续替换了西班牙军队中那些二战水平的德、意、苏制坦克。

如果觉得《小专题:一号坦克在西班牙内战中的应用情况》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