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影评|《流浪地球》——中国硬核科幻电影的拓荒者

影评|《流浪地球》——中国硬核科幻电影的拓荒者

时间:2024-05-04 18:42:34

相关推荐

影评|《流浪地球》——中国硬核科幻电影的拓荒者

当下,终于轮到我们仰望星空。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地崛起,载人航天、探月工程、AI智能等不断深入,中国的科技实力步步升高,激发了科幻创作群体的热情。终于,中国诞生了硬核科幻电影的开山之作—《流浪地球》。虽然热度已经过去,但是我还想谈谈《流浪地球》。

外壳——立意和科幻效果

首先谈《流浪地球》的立意。背景定义非常切合人类当下的处境,与人类自身利益息息相关本身电影就改编于刘慈欣的原著,他的作品将中国的科幻文学拉到了世界级水平,并且展示了关于宇宙大灾难面前地球将要毁灭的人性思考。太阳本来是温暖与光明的象征,如今却变成了毁灭地球的根源。原著的情节使得《流浪地球》在这样的外壳下进行故事叙述,以太阳膨胀老化变为红巨星,地表温度急剧下降,联合国制定了面向全世界各国的“流浪地球”计划,需要持续2500年,整个移民过程将持续100代人。为此全世界各国安装了一万个发动机,建造了一万个地下城,影片将此定义为属于全人类的灾难,立意非常宏大,预示着需要全世界各国团结起来共同奋战,每个人必须像军人一样服从命令,只为延续后代的生命,保护整个地球。所有人都浴血奋战,当很多角色牺牲的时候,影片并没有渲染出强烈的惋惜之情;在刘培强违背空间站命令想进入总控室的时候,告诉马卡洛夫:“我们还有孩子,孩子的孩子还有孩子,终有一天冰一定会化成水的”,这些都明确了影片所包含的“愚公移山”精神,永远向着目标奋勇前进,这样的精神贯穿了整部影片,奠定了影片恢弘的基调,赋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厚重感。

再言科幻效果,《流浪地球》填补了中国科幻电影的空白,更值得自豪的是,影片制作的特效团队里只有四分之一时外国人,国产电影也成功地拥有了自己的特效技术。比如很多极端环境下,岩浆吞没地下城,低温冰封地球表面,土星引力吸引地球,以及地球运输车、空间站、地下城……大量细节想象与画面完整了极端环境下的各种情节,堆砌成科幻的效果,尤其是纵观地球远景一万个发动机喷射出蓝色的火焰、宇宙太空里地球一点点向土星靠近、点燃土星时红色火焰的连穿宇宙…通过运用云渲染技术,多数以静态背景和宏观效果为主,使得《流浪地球》成功地将这些科幻思维用实力与技术真实地呈现在了观众面前,带来非常震撼的视觉体验,在3D大荧幕上投射出来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对自然宇宙力量的敬佩,对整个人类物种的存亡产生危机感,以及在无垠宇宙前无数发动机火焰喷射的浩渺感。这些奇观都只有成功的运用了特效才能将隐含的种种复杂情感向观众传递出来。

内核——情感

在宇宙灾难与高科技科幻镜头的外壳下,《流浪地球》还拥有连贯的情感主线,里面的人物角色各个有血有肉,处处充斥着人文关怀,如果说外部的科幻包装是《流浪地球》作为国产电影的一个重大突破,那么《流浪地球》的内核才一直是国产电影擅长的情感内核。这部电影,科幻硬核下有着东方人固有的情感柔和。

最容易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大灾难面前,人类逃跑为何要带着地球一起?只保留空间站存活逃离即可,但是影片从一开始就设定了:人类要带着地球一起流浪。因为地球是家园,是东方人传统意义上的“家”。披着冰冷残酷的外衣却饱含着炽热的“家国情怀”,灾难面前不忘故土的眷恋,万千情感苦乐交织都是源自内心对家的执着,契合了中国传统思想中“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人从未离开过这片养育了几千年文明的土地,这种人文情怀从开始的情节设定就被注入,放大到了整个人类世界,一直贯穿到最后人类成功拯救地球家园。影片从中国人本土观念出发,巧妙地这种坚持与感动传递给了观众,传达出浓重的归属感,难怪张泉灵会说:“这是一个跟你心紧紧贴合的故事”。

这部中国电影传达出中国的理念,中国追求共存共荣,拒绝独霸天下。同时口碑票房的双丰收,突破了长期以来国产科幻电影的瓶颈,如同曾经的东方巨龙在朝阳中缓缓抬起头,《流浪地球》可以作为华语科技硬核电影的转折点,在不断的激发人类探索未知的领域,打破认知的边界中,承载着中国式的文化表达,推动着中国电影不断地迈着铿锵的脚步,向好莱坞工业进军,走向世界。

如果觉得《影评|《流浪地球》——中国硬核科幻电影的拓荒者》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