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古人的那些逝去的爱情——潘岳 元稹 李商隐的悼亡诗比较

古人的那些逝去的爱情——潘岳 元稹 李商隐的悼亡诗比较

时间:2023-09-19 10:41:04

相关推荐

古人的那些逝去的爱情——潘岳 元稹 李商隐的悼亡诗比较

悼亡诗特指悼念亡妻之诗,这是历史过程中文人约定俗成的界定。在悼亡诗产生的最初阶段,悼亡的对象极其广泛,潘岳的《悼亡诗》三首被看作是真正意义上的悼亡诗的开始。“悼亡”诗的名称在古典文学中出现较潘岳、孙楚的诗歌晚。潘岳、孙楚的诗起始并未冠以“悼亡”之名,是后人或《文选》编著萧统加上的。其后,各个朝代也出现了水平很高的悼亡诗作。总之,悼亡诗传达的是一种悲情——“物是人非事事休,未语泪先流”无论富贵还是贫贱,与妻的相濡以沫是失妻后的伤痛之源,也是悼亡诗不竭于诗史的深层原因。今天我们来说说潘岳、元稹、李商隐的那些悼亡诗。

一、生平经历

(一)潘岳——性躁趋利,诛连三族

潘安(247-300),本名潘岳,字安仁,河南中牟人,西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美姿仪,被誉为“古代第一美男”。潘安出身儒学世家。潘岳少年时就被乡里称为神童,二十多岁就名声大振。初为河阳令、转怀县令,历任太子舍人、长安令、著作郎、给事黄门侍郎。史书记载他“性轻躁”,热衷于官场趋炎附势,与豪门石崇谄事权贵贾谧,为谧“二十四友”之首,为世人所讥。公元300年(永康元年)赵王司马伦的亲信孙秀污蔑潘岳和石崇等参与淮南王、齐王作乱,因此被诛,并夷三族。

潘安十二岁与父亲的朋友、大儒、扬州刺史杨肇相见,被杨肇赏识,许以婚姻,大约和杨氏生活了24个年头,后来杨氏早亡。古代有丈夫为妻子守丧一年之制,杨氏于元康八年(298)冬离世,潘岳写这组诗在元康九年(299),在妻子离世一年之后。一年的时间已经过去,时间能冲蚀很多,但无情的时间并不能冲刷安仁痛不欲生的悲痛。《悼亡诗》三首,第一首写亡妻葬毕,行将赴任时的情景,睹物怀人,第二首写秋凉之际对亡妻的思念,第三首写别坟登车的满腔悲情,写出了对亡妻的无限悲情,真切动人。他通过时间的推移,以及对亡妻的回忆和感受,交织出一片生死茫茫的悲痛之情。

(二)元稹——选婚高门,宦海沉浮

元稹(779年—831年),唐朝大臣、中唐诗人、文学家。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人。北魏宗室鲜卑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十九世孙。元稹八岁丧父,十五岁以明两经擢第。二十一岁初仕河中府,二十五岁登书判出类拔萃,授秘书省校书郎。不久便娶韦夏卿之女韦丛为妻。元和四年(809)为监察御史。因触犯宦官权贵,次年贬江陵府士曹参军(一贬江陵)。元和十年(8)正月,三十七岁的元稹一度奉诏回朝,以为起用有望,却突然与刘禹锡、柳宗元一同被放逐远州。元和十年(8)三月,元稹“一身骑马向通州”,出任通州司马(二贬通州)。元和十四年任膳部员外郎。次年靠宦官崔潭峻援引,擢祠部郎中、知制诰。长庆元年(821)迁中书舍人,充翰林院承旨。次年,居相位,在唐王朝与地方军阀的斗争中,元稹积极平息骚乱,拟用反间计平叛。可觊觎宰相之位的李逢吉与宦官勾结,派人阴谋诬告元稹谋刺裴度,出为同州刺史、浙东观察使(三贬同州)。宰相王播去世后,李宗闵再度当权,元稹又受到排挤。大和四年(830年)正月,元稹被迫出为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御史大夫、武昌军节度使(四贬武昌)。逝于武昌军节度使任上,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仆射。

有学者分析,元稹共有悼亡诗五十二首。其中,《三遣悲怀》和《离思》五首是诗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小女儿年方二十的韦丛下嫁给二十四岁的诗人元稹。这桩婚姻有很大的政治成分,当时二十四岁的元稹科举落榜,但是韦夏卿很欣赏元稹的才华,相信他有大好前程,于是将小女儿许配给他,而元稹则是借这桩婚姻得到向上爬的机会,不过两人在婚后却是恩爱百般,感情非常好。韦丛不仅贤惠端庄、通晓诗文,更重要的是出身富贵,却不好富贵,不慕虚荣。从元稹留下来几首那时期的诗来看,当时正是他不得志的时候,过着清贫的生活,韦丛从大富人家来到这个清贫之家,却无怨无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关心和体贴丈夫,对于生活的贫瘠淡然处之。所以元稹在数年以后,总还是会忍不住想起与他共度清贫岁月的结发妻子韦丛。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韦丛因病去世,年仅二十七岁。此时的三十一岁的元稹已升任监察御史,幸福的生活就要开始,爱妻却驾鹤西去,诗人无比悲痛。到了下葬那天,元稹仍情不能已,于是他又写了三首悼亡诗,这就是最负盛名的《三遣悲怀》(即《遣悲怀三首》)。元和五年,元稹从长安贬谪江陵途中,作《离思》六首,学界普遍认为其二、三、四、五、六首(以下统称《离思》五首)是为悼念韦氏所作的一组悼亡诗。运用了“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以精警的词句,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抒写了诗人对韦丛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刻骨的思念。

(三)李商隐——一生郁郁不得志

李商隐(公元813-858),字义山,故又称李义山,号玉溪(豀)生、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由于缺乏权势背景,李商隐的应举之路可谓漫长而艰苦。李商隐初次应举的年份难以考证,有人相信甚至在之前——即文宗太和二年(828年)李商隐就开始为应举而苦苦挣扎。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终于中进士及第(他的中举可能与令狐父子有很大关系)。李商隐考中进士的当年(开成二年,837年)年末,令狐楚病逝。在参与料理令狐楚的丧事后不久,李商隐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聘请,去泾州(治今甘肃泾县北)作了王茂元的幕僚。王茂元对李商隐的才华非常欣赏,甚至将女儿嫁给了他。正是这桩婚姻将其拖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中。李商隐的尴尬处境在于: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被视为“李党”的成员;而令狐楚父子属于“牛党”。因此,他的行为就被很轻易地被解读为对刚刚去世的老师和恩主的背叛。这影响了他的一生。李商隐的不幸在于每次仕途将要有起色之时,命运总是跟他开各种玩笑,取得进士资格后因为党争问题在复审中被除名,使他获得朝廷正式官职的时间推迟了一年。后在秘书省任职,李商隐积极支持李德裕的政治主张,他踌躇满志,期待受到重用,却恰逢他的母亲去世。他必须遵循惯例,离职回家守孝三年。这意味着年届而立的李商隐不得不放弃跻身权力阶层的最好的机会,这次变故对李商隐政治生涯的打击是致命的。大中二年秋,他回到京城长安。据说,他在潦倒之际,写信给故友令狐绹(他已经进入权力的核心)请求帮助,但遭到拒绝,结果只能通过自己考试得到一个盩厔县尉的小职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之前,他正好也是一个相当的职位(弘农县尉)。大中三年九月,李商隐得到武宁军节度使卢弘止的邀请,前往徐州任职。卢弘止是一位有能力的官员,对李商隐也非常欣赏。然而不巧的是,李商隐追随卢弘止仅仅一年多后,后者就于大中五年春天病故。这样,李商隐不得不再一次另谋生路。一次次的失意、妻子的逝世、佛教的影响,他已经无心无力再去追求仕途上的成功了,大中十三年秋冬,李商隐在家乡病故。

李商隐与妻子王氏的感情非常好,在王氏去世后,他写下《房中曲》等悼亡诗篇,情感真挚,语意沉痛。其中最著名的,是在他离家赴蜀地宦游途中所作《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也有猜测,《锦瑟》也是为纪念亡妻而作,以琴弦断裂比喻妻子去世。

二、潘岳、元稹、李商隐的悼亡诗相似解读

1. 情景相生

三位诗人都选择了切当的环境和物象作气氛渲染,进而抒发自己强烈的情感,在诗中造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潘岳《悼亡诗》其一中,“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髣髴,翰墨有馀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写诗人就要离家返回任所,临行之前,触景生情,心中有说不出的悲哀和痛苦。看到住宅,自然想起亡妻,她的音容笑貌宛在眼前;进入房间,自然忆起与爱妻共同生活的美好经历,她的一举一动,使诗人永远铭记在心间。可是,在罗帐、屏风之间再也见不到爱妻的形影。见到的是墙上挂的亡妻的笔墨遗迹,婉媚依旧,余香未歇。眼前的情景,使诗人的神志恍恍忽忽,好像爱妻还活着,忽然想起她离开人世,心中不免有几分惊惧。

李商隐《房中曲》第一句,“蔷薇泣幽素,翠带花钱小。”蔷薇枝条细长柔软,有如绿色的衣带,圆圆的小花又有如衣带上的钱纹;素淡的花朵混动着晶莹的露珠,仿佛正在哭泣流泪一般,给人幽冷之感。除幕归来,但见往日非常逗人喜爱的蔷薇,如今也和自己一样无精打彩,流淌泪珠,凄凄楚楚,打不起精神来。爱妻亡故,诗人把自己哀愁的情感,无意中移到庭院的蔷薇,使本无情感的花朵也染上了哀伤的色彩,创造出一种凄怆悲凉的氛围。再说,蔷薇细长柔嫩的枝条,也使诗人联想起王氏织有钱纹的绿色衣带,使他仿佛又见到王氏的倩影丽姿。然而,妻已亡故,庭院的景物只能加深他的悲哀。

2. 多用典故

潘岳《悼亡诗》其一中,“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运用了庄周唱歌的典故。《庄子·至乐》说,战国时代宋国人庄周妻死了,惠施去吊丧,见庄周两腿伸直岔开坐在那里敲着瓦盆唱歌。惠施说,妻子死了,不哭也罢,竟然唱起歌来,未免太过分了。庄周说,妻子刚死时,他很悲伤。后来想想,人本无生、无形,由无到有,又由有到无,正如四季循环,就不必要悲伤了。潘岳想效法庄周,以达观的态度消愁,殊不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遣悲怀三首》(其三)

诗中引用了邓攸、潘岳两个典故。邓攸心地如此善良,却终身无子,这就是命运的安排。潘岳《悼亡诗》写得再好,对于死者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等于白费笔墨。诗人以邓攸、潘岳自喻,故作达观无谓之词,却透露出无子、丧妻的深沉悲哀。接着从绝望中转出希望来,寄希望于死后夫妇同葬和来生再作夫妻。但是,再冷静思量:这仅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想。

最能体现李商隐引典精辟、譬喻精深的持点是《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前两联共用了四个典故,呈现了不同的意境和情绪。庄生梦蝶,是人生的恍惚和迷惘;望帝春心,包含苦苦追寻的执著;沧海鲛泪,具有一种阔大的寂寥;蓝田日暖,传达了温暖而朦胧的欢乐。诗人从典故中提取的意象是那样的神奇、空灵,他的心灵向读者缓缓开启,华年的美好,生命的感触等皆融于其中,却只可意会不可言说。

三、潘岳、元稹、李商隐的悼亡诗相异解读

1. 思想内容不同

潘岳、元稹、李商隐虽同写悼亡诗,但是表达的思想内容有不同之处。

潘岳侧重“一往情深”,是深婉的伉俪之情,是感伤主义的生命意识。通过睹物思人的手法,以季节的转移为背景,抒发真挚饱满的感情。他似乎被时光抛在后头,妻子长逝,哀情有增无减。

元稹悼亡诗的内容比较丰富,除了悼念妻子还有哭子女,抒发妇德和梦境悼念。元稹的悼亡诗还注重对夫妻生活的描述,通过追忆夫妻间的小事抒发悼念之情,在《遣悲怀三首》中尤为突出。“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通过这些小事,完成了对妇人德行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其妻是个贤惠而又勤俭持家的女子。而这 些德行让诗人感念至深,并且对妻子怀有深沉的愧疚之情,“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梦境悼念是元稹悼亡诗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些梦境是元稹在韦氏去世后心理历程的另一种表现,同时也表现了元稹对韦氏的真实情感。

李商隐的悼亡诗不纯是悼念之情,还有一种“消息甚大”的人生感慨。刘学锴先生在《李商隐诗选》前言中说:“(李商隐)特别是悼亡诗,往往在沉痛的悼伤之情中织入浓重的身世之感和对于现实环境的凄冷感受,成为悼亡诗中一个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新品种。”李商隐的悼亡诗蕴含着不同于他人的自悼情结。由于李商隐生逢末世,加之诗人悲剧性身世、多乖的人生,使得诗人在更多的情况下用悲剧性的眼光和心理来表现内心深隐幽微的情绪,感受人世人生感慨和世间万事万物。他的悼亡诗充溢着忧郁悲凉的心声,并善于将其时世身世之慨和人生之慨或隐或现地贯穿其间。

2. 艺术风格不同

潘岳的悼亡诗缠绵徘侧、清雅浑融;元稹的悼亡诗则多一些俊朗直率、浅切通畅;李商隐的悼亡诗则情语深婉,意味无尽。这与他们的语言有很大关系。潘岳多用叠字或双声叠韵词,如:皎皎、凛凛、胧胧、凄凄、烈烈、戚戚、荏苒、展转、泣涕、徘徊、徙倚、踟蹰。元稹悼亡诗的语言是通俗浅显的,还有一些口语化的字眼。如“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皆到眼前来”,读来直如白话,却饱含了深重的辛酸之情。再如“尚想”、“也曾”、“诚知”、“唯将”等词语都是口头话语。一般不用典,用典也是大家熟知的常见之典。李商隐在《离思》《锦瑟》等作品中大量运用象征、隐喻的手法,形成隐晦迷离的特点。

一直以来,人们关于他们对妻子是否真心怀念、有没有再娶议论纷纷,可能“道是无情却有情”吧。这时,让我们回到悼亡诗的最初,正如于丽老师所说的,用古人那质朴、古拙的情感来对生命投以无限的热爱之情,这也就完成了悼亡诗的现代意义的阐释,悼亡诗就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3. 对比衬托

潘岳《悼亡诗》其一中,“春风缘与喋来,晨留承檐滴”,正是生机勃发的春天,一派盎然春意和自己的悲凉形成鲜明对比,更触发了作者的伤怀,于是“寝息何时忘,沈优日盈积”便是很自然的事情。作者也由此想到自己未来的生活,“庶几有时衰,庄击犹可击”,哀痛难以除去,无边无际的思念与噬心之悲陪伴自己也折磨自己,一直到衰老之时,可以想见诗人的痛楚与绝望。

黄冬红分析元稹在悼亡诗中运用对比手法十分广泛:《遣悲怀三首》其一,“谢公最小偏恋女”是说韦氏出家前是个幸福而高贵的小姐,可嫁给元稹这个普通的百姓,接着写韦氏婚后的贤惠与勤俭持家。“黔娄”原意指小百姓,此元稹自喻,学界有的因此而认为元稹言过其实,这是不恰当的,元稹这里以寻常百姓自喻,只是为了突出当时元韦二人家境的悬殊而已,这是把韦氏婚前的生活与婚后的生活作了对比。最后两句则把韦氏生前与死后的家境做了对比,生前,韦氏跟着元稹,甘贫乐道,此时家境好了,元稹的俸钱多了本该可以过上更宽裕的生活,可惜韦氏又离他仙去。虽然有钱给韦氏做各种斋醮祭奠等法事,但这又有什么意义。元稹在诗中未言其悲,而通过两个对比把一个情感的空间拓展到了极致。

李商隐《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中,以反衬写对妻子的思念。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隆冬之际,旅人孑然一身,行囊单薄,自然使人产生苦寒之思,又自然地使人盼望家中妻子寄棉衣来。可是,诗人的妻子已经不在人间,没有人为他寄衣了。也许因为大雪封山,道路阻绝,作者只能留宿散关驿舍。伤痛倦极,朦胧入睡,睡梦中见妻子正坐在旧时的鸳机上为他赶制棉衣。用“有家想”反衬“无家”丧妻的痛苦,以充满温馨希望的梦境反衬冰冷严酷的现实,更见诗人内心痛苦之深。在悼伤之情中,又包孕着行役的艰辛、路途的坎坷、伤别的愁绪、仕途蹭蹬的感叹等复杂感情。

如果觉得《古人的那些逝去的爱情——潘岳 元稹 李商隐的悼亡诗比较》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