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2.4《楞严经》学前基础:佛学名词解释100条(四万字 宜收藏)

2.4《楞严经》学前基础:佛学名词解释100条(四万字 宜收藏)

时间:2022-10-22 05:50:46

相关推荐

2.4《楞严经》学前基础:佛学名词解释100条(四万字 宜收藏)

先说明自定义的规则。所有需要解释的名词都用“No.+阿拉伯数字”标出代号,在后文需要参考时,会在括号里标出相应的代号,这样方便读者在总计正文注解时查阅。

学习佛法首先我们当然要了解“佛”和“法”的意思。

No.1佛:佛陀,①义为觉(No.2)者,佛就是觉悟的人,觉悟了生命真相,觉悟了宇宙、人生真谛。佛在体(No.3)上是智慧(No.4),在用(No.3)上是觉悟。

②佛有十种称号----如来(No.9)、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世尊是总称。

③佛又具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等,才能称得上佛。

④宇宙有无量佛,我们人类的当前佛特指释迦牟尼佛(No.6),未来佛是弥勒佛。

No.2觉:就是觉悟的意思,分为自觉、觉他、觉性圆满。

自觉就是自己觉悟了,一般指小乘(No.23)圣人境界。

觉他就是帮助别人觉悟,一般指大乘(No.24)菩萨境界。

觉性圆满就是圆满的觉悟,惟有佛才能做到。

另外,觉有时候也是见闻嗅尝觉知六种功能的简称,分别属于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

No.3体相用:我们感知到任何事物时,都可以分析一下事物的体相用,这是中国古人常用的的思想方法。

我们常常听说,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个本质就是体,现象就是相。用就是这个事物的利用。

比如手机可以打电话,就是利用。有各种品牌的手机,就是相。手机的本质是一些电路板、显示屏组合起来的工具,是各种条件聚合才能形成一部手机,就是各种因缘和合而成。

万法都有体相用。在体上,又分为总相和别相;在相上,又分为同相和异相;在用上,又分为成相和坏相。

如一金狮子,金狮子是总相;眼耳鼻等是别相;眼耳鼻均为金子做成,是同相;眼耳鼻外形不同,是异相;因缘和合形成狮子,是成相;因缘不和合,则不成狮子,是坏相。

No.4三智:分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

一切智指能正确了解宇宙本体(No.3)的智慧,即了知一切诸法(No.5)总相(No.3)之智。

道种智指能正确明了宇宙万法的智慧,即了知一切诸法别相(No.3)之智。

一切种智指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究竟圆满的明了,没有丝毫的迷惑和差误,即通达总相与别相之智,即佛智。

No.5法:我们能感知的一切现象都称作法。包括眼睛看的,耳朵听的,舌头尝的,鼻子嗅的,身体触的,心里想的,以及眼耳鼻色身意本身,等等一切大到宇宙、小到微尘、有形无形的现象都称作法。

一切人类智力创造的或者自然界的法则,规矩,作品,思想等等都称作法。物质方面的和精神方面的都是法。法无边无量,通常用“万法”表示所有的法。

No.6释迦牟尼佛:原名悉达多乔达摩,出生于公元前65月月圆日,父亲是印度一个小国的国王,刹帝利种姓(No.7)。

二十九岁时,观世间无常,欲追求宇宙人生真理,解脱生死痛苦,离开王宫,入山修道。修六年苦行后,到伽耶山附近的大菩提树下,金刚宝座上,降伏魔军。

公元前588年5月月圆日,夜睹明星,豁然悟道,时年35岁。成道后45年间说法度生。80岁示入涅槃。

太子成道后,圣号称为释迦牟尼佛。“释迦”是佛的姓,译义“能仁”,“牟尼”是名,译义“寂默”。能仁是表征佛陀有慈悲救世利他的德行;寂默是说佛陀证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表征他的智慧高深最胜。

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悟道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奇哉,奇哉,无一众生(No.8)而不具有如来(No.9)智慧,但以妄想(No.10)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佛说法长达45年(有说49年),无非是在展开这句话,教导众生明了如来智慧德相,教导众生远离妄想执着,证悟得到如来佛果。迷则众生,悟则成佛。

No.7印度种姓制度:古印度的四姓(四阶级)最高贵的阶级是僧侣,称为婆罗门,他们的任务是讲授经典,专司祭祀,享有特权。

第二阶级是贵族和国王,称为刹帝利,他们的任务是治理国事,也有特权。

第三阶级是工商业者,称为吠舍,他们的任务是耕种田地,经营工商业,没有特权。

最下贱的阶级是奴隶和仆役,称为首陀罗,他们的任务是以上三个阶级的服役,可说连做人的权利都没有。

释迦牟尼佛成道后,证悟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提倡慈悲平等,故当时能折服婆罗门教徒,来皈依佛教。

No.8众生:众缘合和而生起的现象。

①万法都是众缘和合而生的。

②精神现象也是众缘和合而生的,精神现象就包括我们今天所讲的不同维次空间的众生,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但是他们存在。现在我们看不到他的形体,肉体看不到,他精神存在。

③物质的现象也是众缘和合而生,它包括山河大地、花草树木,都有灵性,它都是众生,众缘和合而生。

众生又分为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有情众生表示一切拥有命根的生命。无情众生一般指器世界。一般认为有情系指一切有情识的生物,而山川、草木、大地等乃属非情(又称无情)。

No.9如来:如来是佛号之一。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如者真如也,乘真如之道从因来果而成正觉之故,名为如来。

如者,不动也;来者,随缘也。

如来二字就可以概括佛法精髓,读者可以先存疑,不必着急。

No.10妄想执著:指以虚妄颠倒之心分别诸法之相状。亦即由于心之执着,而无法如实知见事物,遂产生谬误之分别,又称妄想分别。

妄念里头最严重的就是我执。我执是指对一切有形和无形事物的执着,指人类执着于自我的存在。

包括自大,自满,自卑,贪婪等,放不下自己,心中梗着非常大、非常粗、非常重的我,执着自己的想法、做法、人格等,提不起自己和他人的义务与责任,自我意识太强而缺乏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或太关注自己而忽略别人等等。

消除我执是佛教徒的一个修炼目标,认为没有我执就可以将潜在的智慧显现出来,成为有大智慧的人,即为“佛”。

妄想和无明基本上是同义词。佛法认为,万法(No.5)都是因妄想生起,而妄想又是无因而生。所以所有相状都是虚妄的。

后面还要展开讲人我执、法我执、俱生我执、分别我执。要破我执先要明白因果(No.11)和因缘(No.12)。

No.11因果:因缘果报,因果是因素与结果,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同类因,得同类果。不同的因得不同的果。也有因与果无法对等的情况。

No.12因缘法:因,一般理解为主要条件;缘,一般理解为辅助条件。

因缘理论是佛教的特有的理论,释迦牟尼佛悟出世间的一切现象,包括空间的、时间的、心理的、生理的、物理的、社会的、自然的,凡是现象的起灭转换,无非是由于因及缘的位置的变动、成分的增减、类别的出入,而产生的离合、合离及组成、解散,解散了再组成的现象。

故从因缘的观点看世间诸法,无非是幻有的、暂有的、假有的,本性是空的,既无一物可以永久存在,也无一物可以普遍存在。

所以不论是人为的,或是自然的,凡是可以用触觉、知觉、感觉来认识思辨的一切,都是假相,不是真理。也就是“诸法无我”。

如果明白因缘法的道理,就不会执着事物有一个主宰,就不会执着“我”。

我们还是回到佛悟道后说的第一句话:“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

那么我们就会问,如果不证道的众生会到哪里去?证道的众生又会怎么样?这就引出十法界(No.13)的概念。

No.13十法界:如果众生执着这个无明的妄想,不能证道,就会使众生在过去、现在及未来的三世中,不断在六道中流转。

六道就是:地狱(No.14)、饿鬼(No.15)、畜生(No.16)、阿修罗(No.17)、人(No.18)、天(No.19),也就是十法界中的六法界,又称六凡。

如果有众生悟道,依各人解脱方式和度众愿力的差异,分为声闻(No.20)、缘觉(No.21)与菩萨(No.22),此三者与佛陀(No.1)合为四法界,又称四圣,他们已证解脱圣果,永离生死,不复往返六道,是出世间的四种圣人。

六凡加四圣,合称十法界。

No.14地狱:六道当中,地狱道最苦。凡造五逆(五戒No.18的反面)、十恶(十善No.19的反面)、谤法破戒,皆招感地狱果报。

在地狱当中,随个人业力所感,苦报与寿命各不相同。地狱有根本地狱、近边地狱、孤独地狱。地狱道众生常受寒冰或猛火的煎熬,故称为“火涂”。

No.15饿鬼:若悭贪不舍,不知布施、修福,不明白因果,不遵守戒律,多行恶事,造诸恶业,则感饿鬼的果报。

饿鬼道又有胜劣之别,有福者为神,无福者常在饥饿当中,经常受刀杖驱逼之苦,称为“刀涂”。

No.16畜生:众生因贪欲痴想心,造作下品十恶,而感畜生的果报。

畜生道常为他所宰杀,或彼此弱肉强食,互相残害,故又称为“血涂”。

No.17阿修罗:过去生修下品十善,但因其持戒、修福,做种种善事时,心存瞋恚、傲慢等恶念,通常好斗。有天人之福,无天人之德,遂感修罗的果报。

按楞严经的内容,阿修罗有鬼趣阿修罗、畜生趣阿修罗、人趣阿修罗、天趣阿修罗四种。

No.18人:受持五戒,来世得生为人。

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若受上品五戒,则大富大贵,若只持少分戒,虽得人身,却感贫穷或六根不具的果报。

由于每一个人戒行持守不同,因此将来所得的果报就有贫富、寿夭、智愚、美丑、高矮等不同。

No.19天:天有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

①欲界有六重天: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焰摩天、兜率陀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

根据淫欲的程度划分,越向上越微薄;

②色界十八天:

初禅三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

二禅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

三禅三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

四禅九天包括(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五不还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

色界天是根据禅定的程度分的;

③无色界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楞严经》里“精研七趣”部分有详细描述。

欲界天乃修十善所感,所谓十善即身不造杀、盗、淫;口不言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不行贪、瞋、痴。

若修十善,又修四禅八定,将来所感的果报,即是在色界天和无色界天。

No.20声闻:声闻是听佛说四谛法(No.28)的音声而悟道的。声闻极果为阿罗汉。

罗汉含有三义:

一、杀贼义,谓杀尽烦恼贼。

二、应供义,谓已断尽三界诸惑,道高德重,堪受人天供养。

三、不生义,谓已出三界,不再受分段生死。

No.21缘觉:又称“辟支佛”,分为二种:一种是生于佛世,闻佛说十二因缘(No.36),修证成道,称为“缘觉”;

另一种是生于无佛之世,由前世的善根,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观内心和外境的变迁而悟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证到缘觉果,称为“独觉”。

No.22菩萨:菩提萨埵的简称。

义为觉有情,即大觉的众生,既能自觉又能觉他。

菩萨是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圣人。

菩萨发大慈悲心,除了转化自己的烦恼,并广修六度六波罗蜜(No.37)万行,以自利利他之行,逐渐圆满一切功德。

No.23小乘:是声闻、缘觉的法门。证了解脱道,不再受生死的人才是圣人。但是因他们只顾自己乘着佛法而得解脱,不愿回过头来救度其它的众生,所以称为小乘,以修身自利为宗旨。

比喻上说,小乘就是小车子,能度的人少。

No.24大乘:菩萨是上求无上佛道而自己解脱生死,下化无量众生而同离生死苦海,所以称为大乘,以救世利他为宗旨。

比喻上说,大乘就是大车,能度的人多。

我们身处十法界内的凡夫,发心学习佛法,目的当然是要超凡入圣。

首先要修好人天乘的五戒十善(No.25)和四禅八定(No.26),确保不落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以备此生没成果,来世继续轮回人道修行。

因为人道苦乐参半,是最适合修行的,三恶道求法都十分困难。

然后修好小乘声闻缘觉的四谛法门(No.28)和十二因缘法门(No.36)。

接着不要得少为足,应该继续发菩提心,求无上道,修大乘六波罗蜜(No.37)得菩萨果位,最后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成佛。下面分别详细列出,供同修参考。

No.25五戒十善:是指人乘和天乘必须遵守的行为。持五戒可以轮回继续做人。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①不杀生戒。杀戒最基本的是自己不杀和不指使人杀,杀的对象主要是人或动物。

杀业成立要有三个条件,即有杀心,有杀行,被杀死(或杀伤)。

杀戒包括伤害人或动物的一切攻击行为。因为这些行为都会造成很大的嗔恨,并且也为诸佛菩萨一切善神所不喜。

比如如果你未杀人,但你把人打残废了,乃至把人弄瘫痪,或者弄瞎,或者毁容,那这些行为,依据其程度,罪业可能比杀人还要重,因为这些情况下对方受的苦,以及对你的嗔恨,可能比杀了他还要大。

②不偷盗戒。不偷盗戒首先是指不可暗偷、明抢。其次,各种非法获利行为都属犯偷盗戒,有的甚至比单纯的偷盗更严重。

比如经营非法行业赢利,比如卖假冒伪劣产品、或者赌博、贩毒等,虽不是直接偷盗,亦犯偷盗戒。

偷税漏税亦犯偷盗戒。偷的是很多其他人的钱,损害的是很多其他人的利益。贪污受贿亦犯偷盗戒。

并且这个偷盗往往还伴随很多其他罪业,所以危害往往更大,果报也会更大。偷盗的直接果报是贫困,死后的果报是入饿鬼道。

③不邪淫戒。不邪淫戒通常被解释为不可与婚姻配偶以外的人行淫。

邪淫是指“一切不正当的性行为”,因为不正当,故为恶,又因此恶最为“享受”而令人欲罢不能、最能令凡夫俗子飞蛾扑火地做出一些不知廉耻、丧失理智、无良无德的事情来,故“万恶淫为首”。

邪淫有可能害命,比如事情败露后,妇女羞愤而死,男子气愤致死,或夫杀妻,或夫杀奸夫,或因争风吃醋,互殴相杀致死。

邪淫杀命的事例,古代现代均甚多。另外,淫念一起,各种恶念都生,如幻想、迷妄心、贪恋心、嫉心、妒心、谋夺心、杀心等等常伴随淫心而起。

邪淫果报十分严重,绝不可邪淫。

④不妄语戒。

妄语包括谎言(包括吹牛、假话、大话等)、恶口(即骂人的话)、两舌(也是不实之言,即对人三面两刀,挑拨离间之类)、绮语(即淫秽的语言,吹捧拍马的语言或者其它无礼仪不正经的语言)。

⑤不饮酒戒。一般认为五戒中杀、盗、淫、妄是性戒,酒是遮戒,即为了防止犯上面四戒的。因为酒能乱性,饮了酒脑子糊涂,自律不强,容易犯其它戒。

不饮酒,更加不能吸毒了,最好烟也不要抽,尼古丁也能上瘾,也算轻微的毒品。

如果配合儒家的观点,不杀生是仁,不偷盗是义,不邪淫是礼,不妄语是信,不饮酒是智,孔子是人乘之圣,这是所言不虚的。

中国传统社会是伦常的社会,伦是五伦,五伦是讲我们社会的组织,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由一个家庭到社会国家,是五伦组织。

维系五伦社会的道统就是五常,这是道德的基础,就是仁、义、礼、智、信,这五条是中国人基本的道德观念,人人都必须遵守。

十善:十善内容跟五戒差不多,更全面一些。下面不再赘述,只摘录一段很容易懂的经文:

“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言;五不绮语;六不两舌;七不恶口;八不悭贪;九不嗔恚;十不邪见。

“此中前三名身业,中四名口业,后三名意业。业者,事也。若持而不犯,则为十善;若犯而不持,则为十恶。

“十恶分上中下,感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身;十善分上中下,感天人阿修罗三善道身。

“善因感善果,恶因感恶果,决定无疑,丝毫不错也。

“杀盗淫妄,已于五戒中说。绮语者,谓无益浮词,华妙绮丽,谈说淫欲,导人邪念等。

“两舌者,谓向彼说此,向此说彼,挑唆是非,斗构两头等。

“恶口者,谓言语粗恶,如刀如剑,发人隐恶,不避忌讳,又伤人父母,名大恶口,将来当受畜生果报。既受佛戒,切莫犯此。

“悭贪者,自己之财,不肯施人,名之为悭;他人之财,但欲归我,名之为贪。

“嗔恚者,恨怒也,见人有得,愁忧愤怒;见人有失,悦乐庆快;及逞势逞气、欺侮人物等。

“邪见者,不信为善得福,作恶得罪,言无因果,无有后世,轻侮圣言,毁佛经教等。”

持十善的人可以上升欲界天做天人。

No.26禅定和四禅八定:

①禅定是由梵文(Dhyana,禅那)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思维修或静虑。

“思维修”是依因立名,意思是以一心思维研修为因,得“定心”之果,故谓之思维修。

“静虑”则是依体立名,寂静而具审虑的功能,故谓之静虑。静即定,虑即慧,定慧均等之妙体曰“禅那”。

禅定包含“止”和“观”,“止”(Samatha,奢摩他)和“观”(Vipasyana,毗婆舍那)都是由梵文翻译过来的。一个人修任何的禅定,一定离不了止和观。

②凡夫要上升到色界天和无色界天,就必须修四禅八定。

四禅是指色界四禅。无色界天还有四无色定。

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处定、识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合起来称之为四禅八定。

另外还有第九定叫灭受想定,即止息一切心识之定,以是为禅定之至极。四禅八定在《楞严经》第九卷里有解释,现在先略去不谈。

值得一提的是,《楞严经》第一卷里明确指出,“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我们一谈到定,大家就很容易想到四禅八定,而这里指出就算九次第定都不是最究竟的定。这说明“大佛顶首楞严王”才是真正能证得圣果的大定!读者先留此印象,正文中将跟着佛语详细解释首楞严大定。

谈到阿罗汉(No.20),我们先了解一下十法界四圣位里小乘的果位和大乘的果位。

No.27果位:就是指修佛时能够达到的境界。

在小乘中总共有四个果位,从低到高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在大乘中共有三个果位,从低到高是阿罗汉、菩萨和佛。

①小乘佛教认为,一个凡夫要修成阿罗汉果,前后要经历四个位次,也就是四个果位。换句话说,就是断一分烦恼,证一分真理。

第一果为须陀洹,意为预流果,意思是凡夫通过修行断尽“见惑”(No.29),开始见到佛道,进入圣道之法流。

证得须陀洹果以后,永远不会堕入三恶道(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只会在须陀洹和三善道(天道、阿修罗道和人道)之间轮回。

第二果为斯陀含,意为一来,谓凡夫在断见惑的基础上,进而断除欲界思惑(No.29)。

欲界思惑共有九品,斯陀含只断除了前六品,尚有三品没有断尽,因此还需要在人间天上再受生一次,故名一来。

第三果为阿那含,意为不还,意是在斯陀含的基础上进而断除欲界思惑后三品,不再还来欲界受生,故名不还。

第四果为阿罗汉,意为断尽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见惑和思惑,究竟无余,得不生之圣果,受人天供养。

以上四个果位中,前三果称“阿罗汉向”,指尚在修行阶段,而趋向于阿罗汉果的圣者;也就是说前三果的圣人烦恼尚未断尽,尚需继续修行。

唯有阿罗汉断除三界见思二惑,无需再修,无需再学,是四果中的究竟果位。

②大乘佛教认为,阿罗汉果才起步,不能得少为足,应该继续修菩萨道。

楞严经里详细开示了55阶位的菩提路,让我们在正文中详细讨论。

知道了小乘的果位,让我们来看声闻乘的四圣谛修习法门。

No.28四圣谛:苦、集、灭、道四圣谛。佛成道后,初转法錀,为最初的侍者憍陈如等五人说四圣谛法门。

四圣谛的“圣”字,是解作“正”的意思。谛是真理,即是表明苦、集、灭、道的四谛法,是圣智所亲自证验到的四种人生正确真理。

①苦谛----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分为苦苦、坏苦、行苦。

人人免不了生(初出母胎,冷风割体)、老(颜衰色变,体力减退)、病(四大不调,苦痛无安)、死(五蕴分散,业境现前)的痛苦,还有爱别离苦(亲朋名利,离时之时)、怨憎会苦(怨家仇人,相遇相随)、求不得苦(荣耀快乐,求之不得)、五阴炽盛苦(身心无常,欲望炽盛),这些苦苦是造业之果,我们应该正知。

世间乐只是苦的缓解,暂时之乐也会消失,这是坏苦。

外有生住异灭不断迁流,内有意念相续不断,此为行苦。

②集谛----说明人生集起贪、嗔、痴等许多烦恼的“因”,造种种不善业,才会招感种种苦果,故“集”为因,“苦”为果。我们应该断集。

③灭谛----是指修道所证的圣果,即是烦恼灭除,获得无生(解脱生死)的真理。我执和法执都断除,贪嗔痴灭尽,我们应该证道。

④道谛----道就是正道,道有多种,主要的指修习八正道(No.47有详细解释)(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就会得到最胜智慧(般若),修善断恶,解脱生死痛苦。

“集”为“苦”的根本,此二谛又为流转于世间的因果;知苦而断集,断集以离苦,为声闻乘厌离世间的观行。

“灭”为“道”的收获,此二谛即为超出世间的因果;求证灭而修道,由修道以证灭,是为声闻乘修证涅槃的行果。

这张图片从网上找的,比较清楚的展示了四圣谛法门的要点。

知道四圣谛的义理,我们还需要了解佛当时教化憍陈如时三转法轮的过程。

转法轮就是佛说法的意思。

轮的意义:①如碾米之轮,能碾破糠秕,喻佛法能破五住烦恼。

②如舟车的轮,能通行抵达于目的地,喻佛法能通达四德涅槃(常、乐、我、净叫做四德涅槃)。

转的意思,谓诸众生能所改转,即转迷为悟,转染为净,转凡成圣。

其中五住烦恼是指:①三界见惑;②欲界思惑;③色界思惑;④无色界思惑;⑤无明惑。声闻乘证得涅槃果,即断掉集谛所集起之烦恼见思二惑(No.29)。

见思二惑含有十使:贪、嗔、痴、慢、疑五钝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利使。

断此十使乃修戒定慧三学,以破我执,证得我空真如,而解脱生死。

佛当时为憍陈如三转法轮的情况见下图:

No.29见思二惑:佛教有见惑与思惑。

见惑就是由知见方面所产生的业因,见惑有88使(使就是驱使,使众生造业),以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的五利使为主体。

而思惑是由思想方面所生起的业因,思惑有81品,则以贪、嗔、痴、慢、疑五钝使为主体。

五利使:利是指起惑力量大,造业受报速度快。

包括①身见:众生因为有了身体,所以就有我见的生起,然后就会产生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的四种烦恼心,这叫做身见。

②边见:就是有了我,所以就产生了断见或常见二种边见。断见认为我们人死后,魂归于地,什么都没有了,一灭永灭了。常见认为人死后,今生是做人,来生也会做人,生生世世都做人,永远不变。不管是断见,不管是常见,都会使我们众生做出种种恶业的,故称边见。

③邪见:指反对因果,不相信佛法僧三宝。

④见取见:指非果计果。外道所修种种无益的苦行,取着我见、边见、邪见,未证圣果,妄执已证。

⑤戒禁取见:指非因计因。外道所修种种苦行,如持牛戒、狗戒、食草、投灰等。错误执着修此苦因,可获最上涅槃妙果。(在《楞严经》第十卷有详细开示。)

五钝使:钝相对利而说,起惑力量弱,造业速度慢但长久。

包括①贪心:指众生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欲境,或者是财、色、名、食、睡五种可欲环境,生起执着贪爱的妄想心。

②嗔心:对违背了我所贪爱的欲境,生起嗔恨心、愤恨恼火。

③痴心,是痴迷无知,不懂事,不明理,事理不明白,是非不辨别,糊里糊涂,昏昏扰扰,做诸恶业。

④慢心:指目空一切,眼下无人,贡高我慢,骄傲自满,自以为是,轻慢别人。⑤疑心,对于一切人,一切事都不信任,妄生猜疑。对一切事物心怀疑虑,妄生烦恼,是非纷起,做诸恶业。

声闻法不是究竟成佛的方法,但是经过四果位的修行,可以得成阿罗汉圣果,我们需要了解。

在《楞严经》中佛会教导我们真正的大乘菩萨法门。

这之前我们还需要了解辟支佛果位的缘觉修行法门----十二因缘法。

缘觉乘唯有一种果位:辟支佛。辟支佛的功德与阿罗汉一样。不过是因缘不同,成道的方法便有差异。

声闻乘不能离开佛,一般都是佛出世之时的佛弟子,在佛的教导下证得果位。缘觉乘却是在无佛出世的世界,自参自悟而得解脱生死之果证。

所以辟支佛又名“独觉”:无需佛菩萨指引而独自成道。方法是直接思维“十二因缘法”,一步到位得解脱果。

因此说辟支佛“智慧深利”,故名“中乘”(相对于声闻乘的“小乘”而言)。可是辟支佛并非真正的智慧深利,而是过去世已经证得声闻初果、二果,在“人天往返”之时生于人间,恰逢无佛出世且佛法灭尽,以往昔声闻初果、二果为基础而成独觉。

故辟支佛亦非真正的独觉,因为过去世曾经在佛座下,闻法修行乃至证果,方有今生之“独觉”。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法义会越来越深,读者要有思想准备,继续勇猛精进,不可退转。

在学习十二因缘法之前,要先弄清楚四大(No.30)、五蕴(五阴)(No.31)、六根(No.32)、六尘(No.33)、六识(No.34)的名相。

No.30四大:指地、水、火、风。地性坚硬,水性潮湿,火性温暖,风性流动。器界中的山河大地以及一切器用物品,都是此四大的作用性。

我们身体的骨节爪齿是属地大;汗液唾涕、脓血便利,是属水大;热度温暖是属火大;呼吸气息,造作运动,是属风大。

No.31五蕴:即色、受、想、行、识这五蕴。“蕴”是“积聚”义。五蕴又名“五阴”,“阴”是“障蔽”义,能阴覆真如法性,起诸烦恼。

①色即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

②受是领纳为义,包括苦、乐、舍三受。

③想即取像构想为义,于善恶憎爱等境界,取种种相,作种种想。

④行指意念中迁流不息,起诸造作为义。即由行动去造作善恶业。

⑤识即了别为义,由心识了别所缘所对的境界。

五蕴中的色蕴是属于物质的叫做色法。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的叫做心法。四大属于色法。

No.32六根:是指我们人体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感觉器官。

四大是构成六根的元素,如果一个人因四大不调,生起大病而死亡,则根身已坏,四大和合的因缘便消散。

六根是物质层面的色法,加上受、想、行、识这四蕴精神层面的心法,就构成我们这个具有精神作用的身体假相。一旦这五蕴关系的助缘散灭,身体也就坏了。

所以佛经说:“四大本空,五蕴非有,缘聚则合,缘散则离。”这就是说“五蕴根身”是缘生性空的,不可对这“五蕴根身”起诸执著,烦恼自缚,就有业报,因为造业的是由这“五蕴根身”。

No.33六尘:六根所感知的对象,包括色、声、香、味、触、法。

①色尘:包括显色和形色和表色。

显色指显现的颜色,有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暗等十二种。

形色指物体的形状,有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

凡是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种种动作形态,明显的表现于外,可以令人看见的,称为表色。

②声尘:指耳根所能接收到的声音。包括发自有情的声,如人的语言、拍手的声音等;以及非有情的声,比如录音带所发出的音声,或木、石、流水、落叶等所发的声音等。

另外,特别要注意的是,耳朵听不到的静音,也是声尘。

③香尘:香尘又称香境,它是鼻根所嗅的东西。

包括四类:好香指嗅了使人感到舒适喜悦,有益身心,并且能够增长福业者;恶香指嗅了使人感到局促紧张,无益身心,并且不能增长福业者;等香是指不太强,不太弱,恰到好处的香味;不等香指太强、太弱,出于均等以外的香味。

④味尘:指舌根所尝的味道,味有六种:甘、醋(酸)、咸、辛、苦、淡。

⑤触尘:指身根感觉的境界,触有十一种:坚、湿、暖、动、滑、涩、重、轻、冷、饥、渴。

前四项属能造触,它是一切触的所依;后七项属所造触,也是因前四项的增盛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⑥法尘:指意识能感知的对象,又名法处、法界。

广义而言,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诸法,也就是意根、意识对六尘全体的作用。

眼所见者,如明暗质碍等,能染污眼根;耳所闻者,如动静美恶等,能染污耳根;鼻所嗅者,如通塞香臭等,能染污鼻根;舌所尝者,如咸淡甘辛等,能染污舌根;身所感者,如离合冷暖等。能染污身根;意所知者,如生灭善恶等,能染污意根。

所以称为“尘”。

由于六尘的关系,使我们在心里涌现好、坏、美、丑、高、下、贵、贱等分别妄想,故六尘又名“六妄”;能衍生种种执着烦恼,令善心衰减,也称为“六衰”;能劫持一切功德法财,因此叫做“六贼”。

No.34六识、八识、九识: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识,与六根、六尘合称为十八界。

唯识学派则加上末那识(第七识)与阿赖耶识(第八识),称为八识。

也有加上清净识即庵摩罗识为九识。第九识就是识的本来面目,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它是诸佛的境界,它超越了苦与乐,故不在苦乐中轮回。

我们前文提到的佛大彻大悟后说的第一句话:“一切众生皆俱如来智慧德相,因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能证得。”消除妄想颠倒执着,众生即回到清净识,即是成佛。(这是学佛的终极目标。)

①眼识,指眼根对色尘,即生眼识。眼识生时,能见色而不起分别。

②耳识,指耳根对声尘,即生耳识。耳识生时,能闻声而不起分别。

③鼻识,指鼻根对香尘,即生鼻识。鼻识生时,能嗅香而不起分别。

④舌识,谓舌根对味尘,即生舌识。舌识生时,能尝味而不起分别。

⑤身识,谓身根对触尘,即生身识。身识生时,能觉触而不起分别。

⑥意识,谓意根对法尘,即生意识。意识生时,即能于前五尘之境生的五识而分别善恶好丑。

⑦末那识,译为意,意有“恒审思量”之义。唯识论第七识末那识,是以第八识之见分为所缘而生之识。

末那识是我法二执之根本,总是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等四烦恼相应。

它不具备第六识的分别能力,遇染则染,遇净则净,也称作染净识。

第七识是第六识意识的意根。

⑧阿赖耶识,又称藏识。对我们无始以来所有造作的行为,进行贮藏记忆,即成“业”。

业有善业、恶业,所谓“三尺头上有神明”,它是指善恶行为都由藏识记忆。

众生的习性由此生,也是轮回的种子,所谓善恶有报,指藏识中善恶的种子在因缘成熟时会显现,就象种子遇到合适的环境就会生根发芽。

阿赖耶识是清净真如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

由一念无明(No.35)而起的妄想概念称为阿赖耶识的见分,再因这妄想概念而幻现一种对象的境界,称为阿赖耶识的相分。

《楞严经》第四卷中,在佛答富楼那尊者关于世界如何生起的部分,详细介绍这个原理,正文中将详细解释,读者在此有个概念即可。

No.35无明:无明是指不知心、意、识的虚幻性,执为实在性,并颠倒地认之为我,从而执着名色,乃至轮转生死。

大乘佛法把无明分成一念无明和无始无明。

一念无明,包括“见、欲、色、有”四种住地烦恼。

①见一处住地:是指不明白五蕴空的实相,而执着于颠倒见——以世间的颠倒知见来看世间一切法,以及揣摩猜测涅盘实相而产生的错误见解。

②欲界爱住地:是指对欲界六天和物质世间的色声香味触以及这五尘引生的各种法的贪着。

③色界爱住地:是指对于色界天的境界,也就是初禅到四禅的这些境界的贪着。

④有爱住地:是指于无色界的四空定中,虽然没有色阴,但是有受想行识四阴——能知能作主的心还存在。因为贪着无色界中的心的境界而产生无色界的苦果。

这四种住地的无明生起一切的烦恼叫做“起烦恼”,总称一念无明烦恼。

一念无明是阿赖耶识从无始劫以来累积留存下来的。

一念无明无始有终,是众生轮回的原因,断尽一念无明,就断了轮回的种子,舍报后可以取涅盘。故二乘辟支佛及阿罗汉都已永断一念无明,一切妄想烦恼永不复起,舍报以后必定取证涅盘。

如果烦恼妄想又生起来,就是没有断尽一念无明,只是暂时伏住而已,这是欲界定或者未到地定的境界,而不是阿罗汉、辟支佛的境界。

如果涅盘中还是会起一念的话,那就还是要在三界里面受生。

无始无明。世尊说:“其四住地前更无法起故,故名无始无明住地。”

也就是说,在凡夫众生还没有明心见性之前,生起一切烦恼都属于“起烦恼”。这四种住地的烦恼之前没有任何一法能够生起,因此叫做无始无明住地。

无始无明住地所能生起一切烦恼叫做“上烦恼”,这些上烦恼只有在我们明心见性之后,想要修学成为究竟佛的心生起之时,才会产生,所以上烦恼又称为“过恒河沙数修所断烦恼”。

无始无明不是从众生的根尘识中来,这种无始无明从无量劫以来不与众生心相应,一直到菩萨第一次明心以后才第一次相应,所以说:“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

二乘辟支佛阿罗汉断尽一念无明,即断了分段生死,舍报后可取涅盘,阿罗汉虽断尽了一念无明,却仍末与无始无明相应,没有到达无始无明境界。

七住菩萨开悟明心时分破无始无明,同时也断一念无明四种住地烦恼之见一处住地烦恼。

其他欲爱、色爱、有爱住地三种住地烦恼,要到八地,才能断尽。

故菩萨种性的佛子,不须断尽一念无明,便可直接破无始无明。

小乘佛法认为无明是烦恼之别称。不如实知见之意,不通达真理与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精神状态。以愚痴为其自相,泛指无智、愚昧,特指不解佛教道理之世俗认识。

唯识宗又区分无明为种子与现行。常随众生,隐眠在第八阿赖耶识中之无明种子,称为随眠无明;对此,无明之现行缠缚众生,系着生死,称为缠无明。缠无明又有随眠、缠、相应与不共等四种无明。

好,了解了No.30-35的名相概念后,我们再来学习缘觉乘的辟支佛果的十二因缘修习法门。

No.36十二因缘法:十二因缘是缘觉所修的法门。

缘觉乘圣人比声闻乘利根,声闻乘闻佛说四谛法,从苦谛上悟入,而缘觉由集谛上悟入,故较声闻乘为深。

缘觉由集谛之无明,观十二因缘之缘起,无须听法,即依自力得觉悟,又称为独觉,即是辟支佛,较声闻乘为高深,而下于佛乘及菩萨乘。十二因缘详见下图:

十二因缘又名十二缘起,这十二缘起是说明有情众生生死流转的经过。

一切众生界,乃至自然界,都是缘起互相依存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故个人与社会,精神与物质,都是形成相依的状态。

十二缘起,是由十二项互缘的支数,来说明生死的道理,分解如下:

①无明----为过去烦恼的总称,是无知,或愚痴,或迷暗的意思。由此无明妄动,众生轮转世间,是生死的根本。

②行----是“行为”或“造作”义,即依过去无明烦恼,发动身口意三业,有时作善的行业,有时作恶的行业,有时作不善不恶的事。

这‘行’和上面的‘无明’,即是过去所做的惑和业,也便是四谛中所说的集谛内容。

③识----入胎之心识,由过去感业动力,使阿赖耶识受果报,遇缘托胎,完成现在之生命体。

④名色----名是心识,属于精神;色是父母精血,属于物质,故名色。为成立有情生命体的要素,亦即胎相之初成,未具六根。

⑤六入----为六根完具位,谓于胎中名色渐次增大,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亦渐次具足。

但这时的胎儿在母腹中只有几个月,虽成六根的模型,对外界的感觉,只有稍微些感入,作用没有完备,故称为“六入”,正是人生的胚胎时期。

⑥触----即出胎后与境界接触,生起感觉,亦即对境界认识之开始。

如自初生至一岁内的婴儿时期,及进入二岁幼儿时期,其接触外境,只起简单的知觉,不能分别孰是孰非,孰苦孰乐,也没有憎爱的分别,一切举动很天真,这时可说是触的混沌时期。

到三岁至五岁的幼童,接触外境的知觉力就渐渐增强。

⑦受----即对外境接触的感受:指苦、乐、舍三受。

如人生自幼儿四五岁时期到儿童时期(六岁至十二岁),乃至青年时期(十三岁至廿三岁)的时候,心识逐渐发达,领受环境范围渐渐扩大,起居饮食、读书游戏及其他希求亦随岁月而增进,遇顺境则感受快乐,遇逆境则感受痛苦,尤其是青年时期,对爱憎的感受,特为显明。这就叫做“受的阶段”。

⑧爱----以染著贪爱为义,由受而来,对于所受之境界宾士追求。

如青年时期,对贪恋财物和男女色欲,已生出种种强烈的欲望,执著在心,追逐不已,不肯放松;有的越出轨则,未婚先有孕,故在这“爱”的阶段,尤其青年男女,宜谨慎调伏自己冲动的情欲。

⑨取----是执取为义,即对所爱之境界执取追求,也即对物欲境界起贪恋,强烈执取,据为己有,方满自己的欲望。于是三业不净,造出恶业,以业系身,而集成未来身心的苦因,这都是由“爱”“取”而来。

⑩有—即是现有业力存在的意义。谓由爱著驰取不已,现世又多造恶业,而构成潜在业力,感后有之报。

生—即未来受生,由于自身潜在业力,再去投胎受生成未来的新生命。

老死—这是说明来世既然要再投生,必然又要老死,因果循环,生生不已的流转道理。

因未来既有老死,则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等苦,而与之俱来。而“生”和“老死”是未来世的二种因果。

十二因缘是通于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

无明和行是过去二因,导致识、名色、六入、触、受现在五果。

爱、取、有是现在三因,导致未来生和老死未来二果。

十二有缘有顺观和逆观二种修法。

顺观亦称流转门,逆观亦称还灭门。顺观则为苦集二谛,逆观则为灭道二谛。

由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不断流转,叫做流转门。

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无生,无生则无老死,这叫还灭门。

同时十二因缘的轮转又可用惑、业、苦的三种连锁反应来说明:惑包括过去世的“无明”、现在世的“爱”、“取”;业包括过去的“行”和现在世的“有”;苦包括现在世的“名、色、识、六入、触、受”,未来世的“生”及“老死”。

由于无始以来的无明之惑的蠢动,所造作了前生的善恶诸业,由于前生的善恶诸业的引导,所以要感受来生的生死之果。

小乘的声闻缘觉的基础知识介绍了,我们现在来看大乘菩萨(No.22)的修行法门。菩萨道所修的法门包括六波罗蜜(No.37)、四无量心(No.38)、四摄法(No.39)、三十七道品(No.40)等。

No.37六波罗蜜(六度):又称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见下图:

波罗蜜是梵语,译为“到彼岸”,指修行者乘著大行之船,能由生死苦恼的此岸,度到涅槃安乐的彼岸。

六波罗蜜包括①檀那波罗蜜,华言“布施度”,是度悭贪的;

②尸罗波罗蜜,义译“持戒度”,是度毁犯的;

③羼提波罗蜜,义译“忍辱度”,是度嗔恚的;

④毗离耶波罗蜜,义译“精进度”,是度懈怠的;

⑤禅那波罗蜜,义译“思维修度”,是度散乱的;

⑥般若波罗蜜,义译“智慧度”,是度愚痴的。

这六度又分为“事六度”和“理六度”,亦即“事修”和“理修”两种,以著相与不著相而区别。

“事修”即是所作所为的善法皆念念在心,便是著相而修了,是修世间善法,可得世间善报,是不能出世间的。

“理修”是指所做所为的善法,以“三轮体空”作观,不著于“人相、我相、法相”这是出世间的修法,能够了生死、证涅槃。

“三轮体空”的意思,单就“布施”而言,即施者、受者以及所施之物,此三轮相,在布施时不存于心,也是因为观照到三者的“本性”皆无所得,所以会达到三轮体空的无相之境,得到无限的功德。

其他“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修行也要以三轮体空作观。

①布施能够增长善根功德,治疗贪疾。

分三种:财布施、无畏布施、法布施。

对财物的贪著是世间最为普遍的烦恼,由于它会障碍我们得度,所以称作烦恼障。对治的办法就是财布施。

无畏布施就是慈对众生如同对己,能够对治对妄我的贪爱和执着,增长慈悲。

法布施的含义很广,一切能令众生或减除烦恼或断恶修善或开智慧的布施皆是法布施。

向有善根的众生择机转说经文是法布施,闻已有疑问为其讲解是法布施,与同修分享读诵书写佛经所得智慧是法布施,以自己所得智慧帮助众生离苦乃至得安乐是法布施。

法布施能增长智慧,以大悲心行法布施大能增功德。

②持戒是以十善业、八关戒斋、五戒等律法为依据来护持自己的行为和念头。

能于五蕴恶境现前时,以深信不动于戒即是功德。

持戒因为有明确的律法,所以入门最易,但要圆满,则须具足忍辱、精进、般若三波罗蜜方能做到。

持戒包括:摄律仪戒指大小乘一切戒律均摄护之,使断绝一切诸恶;摄善法戒指总摄一切诸善功德,修行一切善事;摄众生戒,又名饶益有情戒,指广度无量无边的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

③忍辱有三种境界:音响忍、柔顺忍、无生法忍。

音响忍是功夫忍,柔顺忍是性德忍,无生法忍是功德忍。

音响忍,是听到所有的声音,不生恐怖、不畏惧,能够喜乐随顺。

柔顺忍,是慧心柔软,能随顺真理,不违背实相,对逆境顺境都能清净修行成就。

无生法忍就是了知一切法及所生如虚空,一相不生,是为无生法忍。

另外,还有“十法忍”的说法:一达音响,二柔顺行,三不起法忍,四曰喻幻,五曰野马,六曰若梦,七曰呼响,八曰若影,九曰如化,十曰如空。

也有生忍、法忍、无生法忍的分法。生忍,即安忍有情之嗔骂捶打或优遇;法忍,即安忍一切寒热、风雨、饥渴、老病等之非情祸害。

④精进就是不懈怠。精进能令菩萨快速听闻、受持、正解、通达、演说十方如来法门,能度一切众生不退本心,化现一切身为众生说一切智法。

精进可以分为断精进(勤断一切恶)、修精进(是勤修一切善)、求化精进(努力上求佛果下化众生)。

⑤禅定(No.26)是思惟静虑的意思,因为静能生“定”,虑能生“慧”。

可分为身禅定(闭目反观自身,使不犯过)、口禅定(寂然静默,不谈是非)、意禅定(摄心正念,清净无染)。

⑥般若:义译智慧,般若波罗蜜,智慧至彼岸。

般若意义很深,笔者不可妄解。特摘录以下三段容易看懂的经文:

“般若即是离妄。何以能离,不住妄心故。以不住六识故,不著五蕴;不住七识故,离于五蕴,度一切有苦;不住八识故,离一切相,于一切法逮得清净;不住菩提一真如心故,离于身心,了知一真如心性同一切法性,得现清净圆觉。”

“菩萨以慈悲不舍众生故,离于身心,不舍身心,善调身心,具足一切善根;不住三昧而能示现诸三昧,不住禅定而能示现诸禅定;由此能入一切众生诸根性欲,为众诊病,随病授药,而无有疲厌。”

“菩萨不离于善根、慈悲而行般若。若离于善根、慈悲而行般若,即非般若波罗蜜,不能至彼岸故。菩萨不离菩提心而行般若。若离菩提心而行般若,即非佛法,为魔行故。”

般若可以分为三种:生空智、法空智、一切智智。

生空智者,照见生身当体即空之智也,能断俱生我执。

法空智者,照见诸法当体即空之智也,能断俱生法执。

生空智三乘共有,法空智大乘乃有。

生身即分段身,当体即空,即前六识无所住著之境。领会此义,即见生空真如,亦即生空智现前。

但是生空智只能泯灭六尘粗相,而不能断阿赖耶识,所以仍然带有俱生我执,不免流转三界。二乘极果阿罗汉,及证无生法忍之菩萨,能断俱生我执。

诸法就是指内外一切法相而言,当体即空,须八种识俱无所住乃得。领会此义,即见法空真如,亦即法空智现前。能实证此境界的人,能断俱生法执。这是只有十地菩萨才能达到的境界。

一切智智,就是佛的智慧,即佛能遍知“世间”和“出世间”一切事理的正智。

No.38四无量心:菩萨须内具慈、悲、喜、舍四种无量心。

无量是没有边际,也是没有人我的领域。当修习四无量心的时候,对每一个人,甚至整个国家,整个世界的众生,不管是人类或其他的有情众生,都希望他们能够得到离苦得乐,同时得到无量的福报,所以名为无量。

①慈无量心:慈是愿人得乐的意思。

世人多只知自求快乐,忘掉别人的痛苦,但修习慈无量心的人就不同,他不但只求自己的亲人得到快乐,乃至十方世界一切众生,都要得到快乐。

还要脚踏实地,去帮助他们得到快乐,即是无量的慈,让无量的众生得乐。

②悲无量心:悲是一种悲怜他人受苦的同情心。

平常人只知自求解除痛苦,不顾别人的痛苦。

悲无量心则相反,只知救拔别人的痛苦,却忘记自己的痛苦,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是悲心似海的宏愿,为的是救拔无量众生的苦难。

③喜无量心:喜是欢喜,眼看别人能够离苦得乐,顿生一种无限喜悦的心情。

世人只为自己得到快乐的事情,或其亲人得到升官发财,而生欢喜心,很少见别人乐事而生起欢喜心的。

但这种喜无量心则不同,不但见人得乐而生欢喜,就是冤家敌人,能有欢乐的事,也同样表示无量欢喜。

④舍无量心:舍是舍掉一种分别执著的观念。

无论做任何善事,也要把为善的怡然自得之心理舍掉。

菩萨心量广阔,慈悲济度无量众生,心无所着,故称舍无量心。

No.39四摄法:指菩萨摄化众生的四种方便善巧,包括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维摩诘所说经》云:“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摄”就是获取信任,使其依附,由此使之听法入道,终获解脱。

布施是对钱财心重的人,用财施对治;对于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对治;对于常生胆小、恐惧或处于生畏状态的众生,以无畏布施对治,而达到度化对方的目的。

爱语是随著众生的根性,以温和慈爱的言语相对,令他生欢喜心,以达到度化对方的目的。

利行是修菩萨道者,要身口意诸行皆有利于人,以损己利人的行为,感化众生共修佛道,以达到度人的目的。

同事摄是修菩萨道者,要深入社会各阶层中,与各行各业的人相接触,做其朋友,与其同事,在契机契缘的情况下,而度化之。

No.40三十七道品:又称三十七觉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依此三十七道品而修,可以次第趋于菩提。三十七道品是整个大乘佛法修学的纲领,但它适用用大乘小乘各个法门。见下图:

它包括四念处(No.41)、四正勤(No.42)、四如意足(No.43)、五根(No.44)、五力(No.45)、七菩提分(No.46)和八正道(No.47)。下面分而述之。

No.41四念处:也叫四念住。释迦牟尼佛临入涅槃时,阿难以四事问佛:“世尊入灭後,结集经典时,其开头应怎样说才能使人相信是佛说的?以后的修行方法,应依什么而安住?我们以后将以谁为老师?那些恶性的比丘,我们应如何对待之?”

佛答道:

“结集经藏时,经的前面以‘如是我闻’为开始;

“佛灭度后,要以戒为师。所有出家人必须依照戒律修行,若不依戒律修行,佛法就会灭亡。若依照戒律修行,佛法则可以长久住世;

“不与恶性比丘争辩,不要理他,以沉默对待之。恶性比丘是不讲道理的,故不和他争辩,让其自生惭愧心;

“修行方法要以四念处安住。”

在广大的佛法中,为何佛只说安住于四念处?这是因众生有四种颠倒妄见:缘身执净、缘受执乐、缘心即常、缘法执我。如果不将此四颠倒妄见消除,则烦恼重重,随俗流转。

因此在三十七道品中,首要的道品,即是对治此四颠倒妄见的四念处。

①身念处----观身不净:是以修不净观之慧力,对治“缘身执净”的颠倒妄见。试想我们的身体是否干净?

任你打扮得如何美观,当你满身大汗时,便会觉得臭气难堪,何况唾涕便溺等,皆是不净。当人死后,大家更怕看死人。人到死后,尸体腐烂,遍体生蛆,穿筋啮骨,最后成为白骨一堆,这个身体的生存,实在不净。

故能观身不净,则贪爱渴想,恋慕艳丽色相等烦恼,自可消除,才能把心念安住于道法中。

②受念处----观受是苦:是以观苦之慧力,对治“缘受执乐”的颠倒妄见。

受乃领纳为义,也即感受外界的印象。当我们与境界接触时,所领纳的无非是苦、乐、舍的感觉。

在无常的法理看来,苦受固然是苦(即苦苦),而乐受只是苦受的缓解(即坏苦),仍是逃不了苦。舍是舍受,即不苦不乐的感觉。因众生外有生住异灭四相迁流,内有意念中的诸想不断,到底也是苦(即行苦)。

故人生是苦,这世界充满著苦。苦既是由“受”而有,那么,知苦而不贪欲乐,就不为境界所转移,则“缘受执乐”的错见,便不能存在了。

③心念处----观心无常:是以观心无常之慧力,对治“缘心执常”的颠倒妄见。

“心”是生命的本质,同时是众生的中心,但心不是固定独存物,而是因缘和合而有的。

因缘和合的心物世界,即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世界,五蕴的身心世界是无常的,会坏灭的,故我们的心是无实体的,不过是心理或思惟之因缘关系的发展而已,绝无实体可捉取;而且心的现象,是念念生灭、刹那不住。

怎么可执它为常?由此观心无常之慧力,能使心念远离执常妄见的过患。

④法念处----观法无我:以观法无我之慧力,对治“缘法执我”的颠倒妄见。

宇宙万法,都是因缘互相依存。我们的身体是五蕴四大(地、水、火、风)组合的躯体,一旦四大不调,五蕴离散,生命便死亡。

佛说五蕴的我是“假我”,不可执为真我。但众生无知,于无我法中,妄执有我,这种妄执叫做“我见”,有了我见,则有种种偏执烦恼,便不能接受正法。

故要使心念安住于道法中,便要以“观法无我”之慧力,消除“缘法执我”的错误。

修四念处观时,如上述将各分开作观,叫做别相念处。如修四念处观时,每作一观,并作其余三观,叫做总相念处。

例如观法无我时,并观此身不净,是苦,是无常,或并观身、受、心,皆是无我。观身不净时,并观此身是苦,无常,无我,或并观受、心、法,亦皆不净,余类推。

四念处又名四念住,修此四念处,重在智慧,以慧为体,慧之力能使身、受、心、法四种观想,常住于正念的道法中。

故在修此四念处阶段上,已经趣向真实智慧,此后由于更加精进因缘,智慧力则越增多,再接再励地修其他道品,就能步步走上八正道,趋向菩提。

No.42四正勤:又叫作四正断、四意断、四意端、四正胜、四断。勤,不怠之义;断,断障之义。正勤就是就是以精勤心断除怠慢心,离开五种烦恼心----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这五种也称五盖,能盖覆行者清净心,令善不得开发。

贪欲通常很容易懂,多数的人贪钱、贪名、贪吃、贪男女的爱,贪的东西很多。凡是跟自己的身体、生活有关时,不论是有形的或无形的,大家都很喜欢去追求。另外禅定打坐时也有人贪着神通,贪着快速成就,贪着禅定境界的安定,这不能得智慧。

瞋恚就是当所贪求的目的达不成,或是执着的那种舒适状况突然消失,或者想追求的没有追求到,已经得到的又失去了,这时候就会产生另外心理状况,那就是瞋怨、悔恨、讨厌。

睡眠就是当瞋恨心一产生,心头就会浮动,使得身体发热,自己跟自己斗争,烦恼不已,这样时间一长,体力消耗太多,于是感到累了倦了,接着就会打瞌睡。

掉悔就是睡眠之后,体力恢复后,贪、瞋又再度交互出现,疲倦时又想睡,恢复体力后又跟自己斗争,又后悔自己贪嗔睡眠,重复前面的状态。心绪念头不断地上下上下,这就是掉悔。

这种状态下就会产生怀疑,怀疑师父教的方法有问题,怀疑自己身体的状况、体质不适合打坐,可能就会放弃禅修。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障碍修道。

四正勤就是四种在修行时一定要具备的态度,如果不具备这四种态度,就容易懈怠,修行是不容易成功的;不论是修出世的解脱道,或修利益众生的菩萨道,都会相当地困难。

四正勤只有四句话:已生恶法为除断,未生恶法不令生,未生善法为令生,已生善法为增长。善法的内容参照No.25的五戒十善。

四正勤不是拚命,而是像细水长流般地精进,如果像洪水那样猛烈,只会伤害自己伤害他人,修行不得力,马上起退心。如果能像细水长流般的不懈怠,在时间、精神、身体上都不会受到伤害,才能使我们的心真正的清净,真正的安定。

No.43四如意足,又称四神足。四如意足是指欲如意足、精进如意足、心如意足、思惟如意足。

经过四念处、四正勤的修习,智慧增多,定力则不足,故须再以修习四如意足的禅定,方能使得行者的智力与定力相等,所以称之为如意,所愿皆得故。

我们在本书2.3中介绍佛学的学习方法是信解行证。特别是解和行要携手并进,定慧要均等向上,缺一不可。

①欲如意足:是希望求得胜定,以欲为主得定。欲有多层意思,有善欲、恶欲、不善不恶欲。

发愿乐修道品是善,沉醉于五欲的享受及贪得无厌的追求占有是不善,这里所讲的欲如意足是善欲。

欲是一种希望、企盼,是对所爱乐的事物,想做想得,欲如意足,是希望得到殊胜、神妙的禅定。这种欲能帮助我们在习定时,排除其中的懈怠。

②精进如意足:又称为勤如意足。是以精进策励得胜定,是以精进之力得禅定。

有了欲这样的意愿、意欲之后,必然要下定决心,开始精进地用方法,这就要回到上面讲的四正勤。用四正勤的态度,精进努力地修习四念处观,亦以精进力来修四如意足。

③心如意足:是以守心摄心得胜定。用精进心来修习禅定,在任何一个时空里,都是维持在当下这一念的方法上。

这个心,本来是散乱的妄想心,若将执着心、烦恼心,转为心如意足,作为习定的能缘所缘心。

④思惟如意足:又称为观如意足。是以智慧、思惟观察得胜定。以思惟为主得定,虽然已经能够用心修定,但是凡夫的心不可能一下子就变为修道的心,还是会有各种缺陷隐现出没,因此,就要用思惟、用智慧来省视观察了。

省察自己在修定之时的心,如理与否,正确与否。如理正确,就持续下去;不如理不正确,就马上改过。渐渐地到最后,只有如理正确的状况。

四如意足,又名为四神足,只是用作比喻,与六种神通的神足通是两回事。凡夫修行四禅八定,以享受定中的安乐,或是希望得到神通;修习道品次第的四如意足,目的不在享受定乐,不在获得神通,而是为了解脱。

No.44五根:所谓“五根”者:是能生其他一切善法之根本,故为“五根”,比如种树,若不生根,树干与枝叶,无由生长;植树必先生根,枝干树叶,方得繁茂,才能开花结果。

修行善法,亦是这样,于清净法中,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有增上之妙用,是何道理呢?由此潜伏之势力,能降伏一切烦恼,而引发圣道之故也。

在修四念处时五根就已开始在奠定基础。

四念处是观身、观受、观心、观法,再用精进心来修这四种观法,进而转成禅定的修行,对修行的方法产生信心之后,修行便得以更精进,禅定的功能就会愈来愈深,智慧也愈来愈增长。

观慧和禅定的功能产生之后,信心就会稳固,第一根的信就产生了。所以,五根并不是单独的,而是由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一脉连贯下来的。

①信根:信佛、法、僧三宝,及苦、集、灭、道四谛者,能破一切疑惑,不受邪信所迷。

信心是不容易建立的,建立了之后也很不容易坚固,有的人今天相信了,明天又会改变,而这里的信根是指信了之后不再改变,称之为信根增长。

②精进根:又名为勤根,依于正法修四正勤(No.42),止恶行善,无有间杂,精勤勇猛进取修行善法者。

③念根:时刻思惟,忆念正法,时时处处修四念处(No.41)而得。

④定根:使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乱者,主要是修四神足(No.43)而得。

⑤慧根:是于四谛法观照明了,是由定中观智所起,了知如实的真理。

No.45五力:五根与五力彼此是有互为因果的关系,五根的每一种善根都是有力量的,那个力量就是功能,根据这五种善根再继续修行,就叫做五力: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①信力:正信之根增长的力量,能破修行者一切的邪信。

②精进力:精进根增长的力量,能破修行者身心的一切懈怠。

③念力:正念之根增长的力量,能破修行者一切诸邪念。

④定力:正定之根增长的力量,能破修行者一切诸乱想。

⑤慧力:慧根增长的力量,能破三界之一切诸惑无明。

No.46七菩提分:又叫七觉支、七觉分,包括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除觉支、定觉支、舍觉支。在修行这七个项目之后而能觉悟,这七个项目是觉悟的必要条件。

①念觉支:修行道品时,常明觉照,定慧均等,不散不失,不使废退,就是使心念集中,从散乱心而成集中心,非常用心地注意它,留心自己的智慧和禅定是同样的重要。

实际上念觉支就是四念住(No.41),时时将心专注于禅定和智慧同等重要的状况。

②择法觉支:以智慧简择其法之真伪,取真实而舍虚妄。

择法,是依据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观念和方法,作为基本原则,来简择修行的方法。出世间的不善法是诸烦恼心,善法是道品次第的解脱法。

③精进觉支:所谓精进,是指对已在修行的善法,要继续努力修行使其增长,尚未修的善法,要立即开始修;未断的不善法,要赶快使之断除,尚未发生的不善法,从此不让它生起。用这样的方式持续不断地修行,就是精进觉支。

这个前面的四正勤(No.42)有相似之处。不同之处在于,四正勤是以四念处为基础修行。此处是以包括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为基础修行。因为慧增长了,定也要跟着增长,才能定慧均等。

④喜觉支:得真正善法之真理,即生一种欢喜之心,此乃法喜充满。

在未听闻佛法之前,有许多的观念不正确,常常跟自己过不去,内心跟内心、内心跟外境,会产生种种的矛盾和冲突。

听闻佛法后,冲突没有了,自然欢喜。另外修行禅定时可得禅悦。修行禅定时,身心轻松、平稳、宁静,就会产生一种禅定的喜悦,此时的禅悦,是一种轻安、无累的享受,不是刺激性的兴奋。

⑤除觉支:也叫轻安觉支。有了④喜觉支后,自然会轻安的反应。

修行者止息妄念,观照真理,定慧寂照,止于谛理,断除一切结业烦恼粗重,身心轻安舒适。轻安的进一步就是禅定。

⑥定觉支:定,便是不昏沉、不散乱,住于四禅定相。禅定有小乘的定和大乘的定两类。

小乘的定没有前念与后念,心止于一,停留在一个念头上,这是次第禅定。从初禅至四禅,四禅含摄八定,乃至进入解脱定。

大乘的定则不同,心可以有念头,但是不受环境状况的影响而有起伏、波动,从知见的导正、智慧的开启,转变了对于事物原有的态度。把世间的颠倒见扭转过来之后,便不会随波逐流,被境界之风卷着走了。这就是定慧均等的工夫。

⑦舍觉支:又名护觉支。舍外境之心,舍一切所缘对象,由住于一直心,而发空慧。

禅定是非常好的,但如果贪着禅定的定乐,便是一种执着。一般的人只要有一些禅定的经验,就会经常独自坐着享受定乐,这样既不能入深定,更不得解脱,因此必须要舍。

比如前面谈过的喜、轻安、定,都是不同层次定乐的享受,可是正确的佛法,是一切外境及心境的执着都要解脱。苦受要解脱、乐受也要解脱,苦、乐、忧、喜,全部都要舍却,才能称为觉支。

我们既要舍所缘的境,也要舍能缘的心,此即住于一直心,而发起无我无相的空慧。也就是逐一舍却色心二法的能所二相,舍无可舍之时,便得涅槃解脱。

七觉支中最重要的,就是舍觉支,舍去一切,才能有空慧所证的解脱境现前。从经典来说,舍有舍善、不善的二法,又有舍断、无、灭的三界。

No.47八正道:也叫八圣道、八圣道分、八支圣道、八贤圣道、八正圣道、八正圣路、八正法、八正路、八直道、八品道,包括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八正道是四圣谛中灭苦的道圣谛,指的是如何使烦恼的众生,从苦恼和痛苦中出离。

人的烦恼主要由二方面造成:一是思想的、观念的;另一个则是心理的、情绪的。

八正道的前两个“正见”及“正思惟”,主要是处理和解决观念及思想上的颠倒,从困扰中获得解脱。至于其余六项,是处理心理上、生活上的一切烦恼。

①正见:正见便是见苦是苦、见集是集、见灭是灭、见道是道。苦、集是世间因果,即是十二因缘的流转;灭、道是出世间因果,即是十二因缘的还灭。

正见肯定世间因果,便是见有布施、有斋戒、有咒说、有善恶业因、有善恶果报、有此世彼世、有父母,便是见有世间之真人往至善处。

正见认知出世间因果,便是见于此世彼世而得成就涅槃,自知、自觉、自作证。如此见于世间及出世间的因果法,便是如实知见。

正见与不正见是相对的,不正见,又名邪见或颠倒见。唯有与无漏智慧相应的空、无常、无我是正见。

②正思维:又名正思、正分别、正觉。正思维,有“伺”、“念”、“望”的功能,也就是在具备正见之后,进一步作意思维正见所见的四谛。对正见所见的,作更深入的正确观照。

正见是从闻法而来的增上慧学,正思维是从作意审思而来的增上慧学。

看到一切是苦、是无常、是无我,因而对于名利、权势、恩怨,都能放得下了。从无我的正思维中,趣向于离欲离执而出世间。

世间所有一切现象,主要都来自于我们的身体以及我们的心念。

身体的感觉有时似乎能带来快乐,其实有身体便是苦事、一种负担,因为身体并不一定完全能接受自心的指挥及控制,它会生病,并且会产生种种生理上的反应,这不是自己所能掌控的。

压制反应,是件苦事;不能压制,又会制造其他苦的原因。所以要观身体是一种无常的现象,会带来苦的事实。

苦,是心理的感受,如果很清楚观察到我们的身心是无常的、是空的,这就与无漏的智慧相应了。

既已见苦集灭道四种真实的义理,就当正思维,而使真正的智慧增长,以达到无漏圆满清净的圣人境界为目的。

③正语:即不妄言、不两舌、不粗恶语、不绮语,远离四种妄言、两舌、恶口、绮语。

“正见”成就慧增上学;“正思维”是依慧增上学,引发在日常生活中的“正语”、“正业”、“正命”的实践,成就戒增上学;“正念”、“正定”是依慧增上学成就定增上学;“正精进”则依慧学而成就戒定慧的三增上学。

一个人有了真正的智慧,就不会再说虚妄的言词,及动听的绮语、伤人的两舌、骂人的恶口,并能离谤人与邪说谬论等一切造诸罪恶的言语,所说皆是利人利世,使人闻之心生喜乐的正当正分的语言。

④正业:又叫正行。正业就是利益众生、广作布施、净修梵行,离三类身恶行杀生、不与取(偷盗)、邪淫(出家众为不淫欲),做到身业清净,不做一切恶业;口业清净,所说皆是正语;意业清净,离一切邪妄不正的思想。

所有行为,以真正智慧,灭除身、口、意一切邪业,时刻清净无漏现前,所有表现,皆是利己利他的菩萨行为。

正业实际上就是对生命的尊重,保护生存环境里所有的资源及生态,绝不能为了私利而伤害到其他人,使社会、全人类受到损失。

此外,要养成多结人缘、多布施的习惯,目的是让他人得离苦,使自己生欢喜。

⑤正命:命,就是活命、生活。正命是佛弟子的生活方式。

在家佛教徙,要以合乎佛陀教法的生活方式,谋取各种生活所需;使用之时,不得浪费奢华,也不过于悭吝刻薄。要避免与杀、盗、淫、妄、酒等五戒相违的各种职业。

出家佛教徒,一向以施主供养生活所需的四事──衣、食、卧具、医药为来源。当避免五种邪命:诈现奇特相以求利养;说自己功德以求利养;学占卜说吉凶以求利养;大言壮语以求利养;向彼称此,向此称彼以求利养。

世间人也须以世人生活与精神所必须的千万行业,辛苦经营,以合法利益,养活自己及家人眷属之生命,此为正命。

⑥正精进:相当于四正勤(No.42)。有了正见、正思惟的慧学基础,又有了清净的身、口二业的戒行,自然能得身安心安,接下来便可以勤修正念和正定,而趣于证得解脱涅槃了。

正精进也可以分两方面来说:一、为了维持法身慧命,当精进修行涅槃之道业。二、为了维持色身生命及家庭安乐、社会繁荣发展,对于每一个人的一切学业及生活技能,并社会人类的一切正当事业,万业千行,要求精进,不可懈怠,消除任何依赖苟安的心理。

⑦正念:正念是如实忆念诸法之性相,令不忘失。即是依四圣谛理,顺念、遍念、忆念、念诸道品。

若以四念处为例,即是忆念观照身、受、心、法的自相及共相,以对治净、乐、常、我的四种颠倒,由四念虑而生起念根、念力、念觉支。

正念若以六念法门为例,一心忆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施,便是正念。若以净土法门的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六字洪名为例,念佛念至临命终时,能够心不颠倒,意不错乱,便名之谓不失正念。

⑧正定:三十七道品一开始是四念处修观,而后修四种神足的禅定。而正定便是与四神足、定根、定力、定觉支相应的解脱定。以真正的智慧,入于无漏清净之禅定也。

事实上,八正道在三十七道品中最完备,可以独立运作。

释迦牟尼佛教导弟子们修行时,最基本的佛法就是“四圣谛”与“八正道”,而八正道中的第一项“正见”,即为四圣谛。

佛说的脱苦之道,即是八正道,其内容其实就是戒定慧的三无漏学,又名三增上学,都是由闻慧而进入思慧,再依修慧而现证解脱慧的涅槃智。

由闻慧的正见,生起思慧的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这部分属于戒增上学;再由思慧而进入正精进、正念、正定的修习,而生起修慧,依修慧而得现证慧;这既是定增上学,同时也是慧增上学。

因为八正道是由正见等而入正定,故不同于世间禅定,所以得到定增上,也就得到了慧增上,究竟便得俱解脱。

上面介绍了佛和佛法的一些基础知识,我们还需要了解佛法的四法印,这是判断我们所接触的法是否符合佛所说正法的重要原则。

这对我们每一个同修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在末法时代,我们常常会碰到各种邪说,如果不了解正法,就很容易被蛊惑。

佛法的核心,即三法印与一实相印。佛为钝根的小乘人,多说三法印;为利根的大乘人,多说一实相印。三法印与一实相印,乃是佛因机宜的不同而分别作浅深略广的说法。

三法印与一实相印是佛阐释人生宇宙的真理,它可协助我们判断所听闻到的道理是否符合佛法。凡是符合三法印与一实相印的,就是符合真理,不管它是谁说的。

No.48三法印与一实相印:所谓“印”即“印定、印证”义。三法印既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此三法印的教理在佛教中才有,这是佛教的特色,与其它教派最大不同之处。

①诸行无常:此法印中的“行”,是造作变坏义。即世间一切有为法,皆是生、住、异、灭四相,演变相续,故是无常,不得永恒常住。

从时间上看,三世迁流不住,所以无常。何谓三世迁流?即过去、现在、未来叫做三世。迁流是指时间上,最短的名为“刹那”,或“一念”,因一切法,在时间上,是刹那不住,念念生灭,现在的即生即灭,过去的已灭,未来的未生,故谓三世迁流是相续变灭,是无常的。

众生的生死叫做分段生死,菩萨位上的生死叫做变易生死。未成佛果,都有此两种生死,故有一期一期的生死之相可得,而此一期一期的生命,即是从“刹那不住”、“念念生灭”的变异而死亡。

《楞严经》上说:“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这都是说明人生无常的道理,而要感受生死的痛苦。

再从器物来说,一切器物从成立的一刹那,也是新新不住,不停变异,以至于坏灭,都是无常的现象。

从空间上看,诸法因缘生,所以无常。因为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有的,因缘离散则消灭,故因缘法是生灭法,以有生即有变,有变即有灭,前灭后生的嬗替,可知因缘所生法是无常的,但非断灭,而是有其因果定律的。

②诸法无我:佛陀从万物在空间彼此的相关上来观察,一切有为法,既是因缘和合的,离开因缘,便即散灭;而人身是五蕴四大积聚的,生命是无常的,不过数十寒暑的假相,暂有还归于灭,而说诸法无我。

佛陀说诸法无我的意旨,是因为一切有情(众生)执著妄见;以为我是有自主体的,也即是有自性的我,统宰用的我,由此妄执有“我”,叫做“我见”。

我见有二:在有情上起执的,名“人我见”;在法上起执的,名“法我见”。也名“人我执”和“法我执“。因有此二妄执,就起贪嗔痴等烦恼,造恶损人,肆无忌惮,使社会不安,陷入争斗现象,失去人生社会和睦相处的幸福。

佛陀为二乘人说诸法无我,就是要破二见,即从缘起理法,说明世间无常存不坏的色法。

而人生的生死流转既是缘起的,现世此躯体,又是五蕴四大的和合,离开五蕴,即归于无,故五蕴根身的我是“假我“,空无自性的,哪里有自主体的我?

如果说有自主体的我,必须具有常的、一的、固定不变的、自由自在的四个含义,但事实我们的身体,是五蕴和合而成的,是无常的、非一的、能变坏的,而且身为苦聚,哪里有自由自在?

因此就建立诸法无我的法印。小乘人听了诸法无我印的道理,破人我见,证我空真如。

③涅槃寂静:涅槃即四谛中的灭谛。有广狭二义,广义的大乘涅槃,是圆满寂静(德无不圆,障无不寂),也简称圆寂。狭义的二乘涅槃,是择灭义,即以圣智之决择而断灭烦恼业生。择灭即解脱生死流转,而常住寂静,故称涅槃寂静。

二乘人证我空真如,尚有所知障(法执)未断,故有所执,仅能证小乘涅槃。唯佛断我法二执,证无住大涅槃。

因佛福智圆满,大悲般若常相辅翼,以般若故不住世间,以大悲故,亦不住出世间,称为无住涅槃。由此可知小乘的涅槃,与佛果的涅槃不同。

但因涅槃的境界是常寂安静的,通称为涅槃寂静。

上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中之“无常”、“无我”法印是印定世间有为法是生灭法;“涅槃寂静”印,是印定出世间无为法是寂灭法。

依次序先说无常,因无常故苦,苦故不得自在,不得自在故即说无我。无我即是由因缘生灭法示出空的理性。无常无我,即能趣于解脱,到达涅槃寂静的境域。

而诸法无我印,即是贯通有为法的无常,与无为法(不生灭)的涅槃,可以把三法印统一为同一理性。

那么,为何又要分为三法印呢?这是从人的根性领悟及实践不同上而分立的:如有些人从无常门而悟入,即成 “空解脱”,从无我门而悟入的,即成“无愿解脱”,从涅槃寂灭而悟入的,即成“无相解脱”。

这样悟入三解脱的境界,就可于同一涅槃理性,而分成三法印了。总而言之,三法印是印定宇宙人生是“无常”、“苦”、“空”、“无我”,教人积极背离五欲,修善行善,趣入解脱的安乐大道。

相对来说,三法印还比较容易理解。一实相印就比较难以理解了,名相比较复杂,但是如果容易理解的话,大家都很容易开悟了。所以各位同修要做好心理准备,耐心读下去。这个里面含有大量《楞伽经》的内容,而楞伽山上的法会,是佛对菩萨们说的。

一实相印:实相是指诸法的真实相,诸法是五蕴十八界等一切法,诸法实相即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如来藏性佛在《楞严经》中将详细开示,我们将在正文中讨论)。

此乃佛平等大觉之所知境,其余有情,以其心量有限,其所知境,不能圆满。

初发心菩萨,虽未能证知诸法实相,而能依佛之智觉察,亦可通达诸法实相。

其实三法印即一实相印,以皆明诸法因缘生,无自性,依一实相之三方面分别解释,即三法印,究其根源,即贯通为一实相印。

①遍一切法即毕竟空。因缘所生法即有为法,虽有假相幻用,但求其实体,皆无自性,世间色法毕竟空,心法亦复如是。

故有为法毕竟空。有为法,犹有众缘相续之假相幻用;无为法连假相幻用也无,无为法也毕竟空。

故知有为法以因缘生,唯假相幻用而毕竟空,而无为法是智观上假设名义,故亦毕竟空,由此一切执著皆无安足处,则无分别智现前,如如相应诸法实相。

②五法三自性:五法即名、相、分别、正智、如如,这个提法缘于大乘经典《楞伽经》。

名就是言说所依之名字,由名生句、由句生说。通言法界中一法有一法之名,法无量则名亦无量。

相就是心所取之境界,名为相。比如说这是红花,这是白花,或说这有意义,这无意义,这红白之色或有意义无意义就是相,意识依之立种种名,又用彼名字言说,显此种之相。凡色法心法之现象皆称为相,皆可依以立名,是故“名相”相联,因相立名,因名表相。

分别,又叫妄想。无论何法,处在被了知地位的是名相,而能了知的心识即分别。所以能分别的是心识,是主观;所分别的是名相,是客观。这分别是杂染了知,所以也名为妄想。

正智,“正”是明确正当恰好之意,智是清净智慧。故明确之了知,清净之了知即是正智,正智便是无分别智。

如如,即真如,即以无分别正智,于所了知真的相,如如不异。这与杂染分别所知之名相不同,以彼分别不与真相相当,是依能知之心识,分别所变起之假相,故非真相。

“如如”能去除“了知”的主观性,是极平正相当之“了知”,不用主观力稍有变异,全依客观原来如此之真相,而了知其如此。

真如的“如”字即“如此”之义,真相如此,故为真如,真如是法界相性,真实如此之本来面目,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

上述此五法摄一切法,是故五法又名五法藏。

三自性即依他起自性、遍计所执自性、圆成实性。

诸法无自性,即诸法毕竟空,故三自性即三无性。三性本不可立,但是为了觉悟他人,佛设此三自性以说明之。

依他起性即生无自性,以众缘所生法并无所生法外之固定能生法,亦无能生法外之固定所生法,无能所生故,则不成立而无生,故生无性。

因生无性,是以众缘之所集显,有此一法假名为“生”,故是依他起性。

依众缘起,依诸识现,叫做依他起,如人依烦恼业集五蕴诸法所成,故明依他起性即明生无自性。

遍计所执性即相无自性。由于未开悟的人不了知生无自性之依他起性的原因,所以执有遍计所执之实我实法。

这种执著有二相:内执实我相和外执实物相。以不了知皆众缘诸识之假幻现,执为实有。但是我相、物相皆无自性,乃是妄执。故明白了遍计所执性的道理,即明相无自性。

圆成实性就是胜义无自性。这个是说明缘起性空的道理,也就是诸法毕竟空,妄执除掉了,就可得清净正知,如如相应诸法真相,此即圆成实性。

故圆成本具真实相。以胜义本空,无自性故。

依上五法三自性看来,名、相、分别皆依他起性,以皆因缘生法故,亦皆遍计所执性。遍计所执性,是迷惑于因缘生法为实有,至于正智真如即圆成实性,是无漏清净,离一切言说分别的,亦即诸法毕竟空义。

③八识二无我:八识(No.26)即前五识:眼、耳、鼻、舌、身五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即一心有八个了别作用的识。

这了别作用是杂染知见,要转八识成四清净智,才是清净正智。即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

能转八识为四智,便可破我法二执,断惑证真,故称为八识二无我(也是来源于《楞伽经》)。

万法是诸识所现,所有名相分别,都是虚妄不实,要转识成智,即能了悟诸法实相。

所谓实相,即是无相。一切诸法皆以无相为性,无相即是无生无灭;无生无灭,则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④法界无障碍:法界即是真如,也就是与“无分别智”相应的真如。

“须弥藏芥子、芥子藏须弥”。如说宇宙,非但指空间时间,实含森罗万物。

法界亦复如是,乃总括万法而言。万法中无论任何一法,皆为诸法之总相,即一法摄一切法,随举一法,即是法界。

如一棵树可统一切法,以依众缘成故,众缘之众缘展转无尽故,由是一摄一切,一入一切,故法界是诸法总相义。

法法虽互入,然不失其自相;此不失自相者,以一一法有不同种子为因,此因种各各不相杂乱,各现行亦各各差别,然此各各差别之因种,又交互相遍,故一一因种,一遍一切,以阿赖耶识的能力,无方所、边际。

以上法界是真如,法界是诸法总相,法界是诸法各别种因,所以法界共有三义。

又因为法界之一一法,互摄互入而不相杂乱,故称为法界无障碍。

因为诸法众缘生无自性,这就是法界无障碍义;又因为诸法唯心现故,即从阿赖耶识中一切种子而变现,成为别别不相杂乱,又互摄互入而无障碍;此大乘一实相印,以遍一切法皆是如此。

大乘一实相印可说是概括三法印,三法印也能贯通一实相印。

从三法印贯通为一实相印来说,必须从诸法无我去理解,因为了知诸法无我,即知是缘生无性,缘成互助的缘起之法,从缘起之说,便知因果相生的流转门通于无常,因果寂灭的还灭门通于涅槃。

因此,无我的缘起观,即能贯通有为与无为,统一为空无我,亦即贯通诸法缘起性空的一实相印。

了解了四法印的道理,基本上对佛的教理有了较深的认识。对于用佛法教化众生的僧团,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下相关知识。

主要包括称呼,佛的重要弟子的事迹,僧团相处的六和敬原则等。

No.49六和敬:是佛弟子的团体生活原则,即见和同解、身和同住、语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利合同修。

佛教徒虽有七众弟子的分别,但在团体生活的原则上,是有一个共同的标准。六和敬的规则,能使大家过的生活是清一色的,互相敬重,和谐合聚,清净快乐。

①见和同解:见即是意见、见地或见解。见和同解,就是要在思想上、观念上保持高度的统一。

僧团共住,僧众能够和合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求所有住众在见解上、思想上,保持高度的统一。只有所有住众成员在思想上、观念上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僧团的力量才不会分化。

否则,每个成员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想法,大家各执己见,自以为是,那么,这个团体也就难有安宁、不能清净,也必将导致整体的精神涣散,不能有所作为。

②身和同住:大家同住在一起,必须要做到身业清净,和睦相处,不发生磨擦,打架等粗暴野蛮的举动。

③语和无诤:大家同住在一起,必须要做到语业清净,即说话的语气,要谦和礼貌,悦耳可爱,不宜恶口粗声,引人不快,以致发生争吵的事件。

④意和同悦:大家同住一起,必须要做到意业清净,即要有善良的用意,坦白的胸怀,有值得欢心快意的事,要大家一起和悦,不要为求个人的欢乐而不顾大众的欢乐,或把个人的快乐建筑在大众的痛苦之上。

⑤戒和同修:佛教七众,各有戒律,但在每一家中都有著共同遵守藉以修持的戒法。

如以比丘僧团为例,比丘就有共同受持的二百五十条的戒法。应该大家怎么做,就该怎么做,才显出大家共同守法的规范。

⑥利和同均:利就是大家所获得的利益,包括财利和法利。不论是经济上的财利,或者是知识上、宗教实践上的佛法之利,必须要有共同分享的意识,决不能私藏私匿,也不能厚此薄彼。

否则,就会使寺院内部发生利害冲突,更会因营私肥己的恶习而导致争权夺利的纠纷,最终会影响到僧团的根本利益。

在现实生活中,人类的冲突大半是由于对资源的争夺。而“六和思想”中的“利和同均”则强调利益的共同分享。这是一个慈悲的、智慧的、和平的、共同繁荣的理念。

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有很多著名的弟子,在各类经典中经常出现,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其中十位著名的出家弟子。这十位弟子都证得了阿罗汉果,他们通常供奉在佛寺大雄宝殿内东西两侧。

No.50佛的十大弟子:舍利弗、目犍连、阿那律、阿难陀、罗睺罗、摩诃迦叶、迦旃延、富楼那、优婆离、须菩提。

①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又称“舍利子”,出生于王舍城附近一个婆罗门教家庭。父亲是婆罗门教的大学者。因自幼受家庭熏陶,他对婆罗门教十分精通。长大后他与其亲友,也就是后来同他一起出家的道友目犍连志同道合,一起在乡里传道授业,各自拥有数千门徒。

一次他与目犍连外出旅行,路遇释尊的弟子马胜比丘,闻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之偈,产生了对佛教的信仰。不久,便率众弟子皈依了佛教。

舍利弗未出家时已是很有名望的婆罗门教学者,他的出家使当时佛陀的声望与威德大大增强。舍利弗皈依佛陀后,“持戒多闻,少欲知足,正念正受,捷疾智慧”,深受佛陀称赞。他有很多的美德,其中尤以智慧渊深广大而着称,佛经中称他“智慧无穷,决了诸疑,辅翼圣化,聪明圣众”,所以在佛弟子中有“智慧第一”的称号。

舍利弗跟随佛陀达40余年,辅助佛陀弘法度生,对佛陀教法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最后,他不忍看到恩师佛陀涅盘,请求先佛入灭,得到了佛陀的允许。入灭时,他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同他的80老母见了最后一面,并为故乡人民作了最后一次说法,然后安祥进入涅盘。他的这一举动反映了佛教也是重视人间骨肉亲情的。

②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又称“摩诃目犍连”、“大目犍连”、“目连”等名。他出家前与舍利弗同学婆罗门教,交往甚密,后遇马胜比丘而一同皈依佛陀。

目犍连出家后,刻苦修行,修得非凡的神通本领。他曾以神通力量识破了莲花色女的诱惑,得到了佛陀的极大嘉许。他也因此在佛弟子中得到“神通第一”的称号。目犍连积极地辅助佛陀弘法度生,是佛陀一生弘法的重要助手。因此,佛陀称他与舍利弗为其弟子中的“双贤”。

佛陀曾说:“此二人当于我弟子中最为上首,智慧无量,神足第一。”目犍连还是佛教里重孝道的典范。据《目连救母经》记载,目犍连曾以神通力量,得知其生母因生前造大恶业堕入地狱,受大苦难,而求助佛陀。佛陀告诉他在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以百味饮食置盂兰盆中,供养出家僧众。目犍连依此而作,终使其母得救。

后世依此方法为亡灵超度,并形成“盂兰盆会”节日。千百年来这一节日在佛教及世俗社会里盛行不衰,目犍连也因此驰名古今。

③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意为“如意”、“无贪”、“无灭如意”。他是佛陀的堂弟、佛陀叔父甘露饭王(即白饭王)的儿子。佛陀成道六年回到他的家乡迦毗罗卫城弘法时,他随佛陀出家。

在佛弟子中他以“天眼第一”着称。他得到这个神通还有一段很不光彩的历史。有一次,阿那律听佛陀说法,因疲倦打起瞌睡,佛陀发觉后,严厉地批评了他。为此,他深感惭愧,发誓从此不再睡觉,精进修道。经七日七夜,他的两眼便熬瞎了。佛陀得知此事,非常怜悯他,就教他修定。他遵照佛的教导,终日不怠,勇猛精进,终于心眼大开,修得天眼通,《楞严经》中说他“见阎浮提,如视掌中庵摩罗果”。

阿那律还具有积极救世的大乘思想,他曾对佛陀说:“少欲知足,常行精进,是修道者的必备条件;忘计小我,弘法利生,是佛弟子应尽的职责。”他的言行得到了佛陀的极大赞赏。针对他的大乘根机,佛陀还专门为他宣讲了大乘经典《八大人觉经》,为他演说了修大乘行的八件要事。另外,阿那律还参加了佛教第一次佛典结集,也是佛教的重要奠基人。

④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意为“庆喜”、“欢喜”。他是提婆达多之弟,甘露饭王之子,是佛陀的堂弟。他幼小时就抱出家之志,曾师事十力迦叶。佛陀55岁时,他皈依佛陀。由于他年轻聪明,又是佛陀的堂弟,出家后便被众弟子推举为佛陀的侍从(侍者)。

他专心侍奉佛陀,形影不离,直至佛陀涅盘时止,跟随佛陀前后达25年之久。他长于记忆,凡是佛陀所说教法他都能铭记不忘,在佛陀弟子中数他闻法最多,因此而赢得“多闻第一”的称誉。

佛陀涅盘后,迦叶尊者为保存佛法,召集了500名已证得阿罗汉的佛弟子结集佛法,阿难因未证得圣果被拒绝在外。他为此生大惭愧,便于当夜勇猛精进,终于在一夜之间证得阿罗汉果,加入了结集佛法的队伍。

在结集大会上,阿难诵出了包括《四阿含经》、《譬喻经》、《法句经》在内的全部修多罗(修多罗是梵语,意为佛经)圣典。他对佛陀一生言教的结集和后世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阿难在佛弟子中不仅才华出众,佛学渊博,而且人品也高洁不凡。当他被推为佛陀侍者时,为避免嫌疑,他提出“佛陀的新旧衣服他决不穿”等三个要求,受到佛陀的称赞。他性情温和,待人谦和诚恳。

在佛弟子中他的人缘最好,尤其是女众更喜欢与他接近。他曾请示佛陀恩准其姨母出家。佛教僧团中比丘尼的产生与阿难在佛前奔走呼吁是分不开的。

王舍城结集后,阿难四处弘法。后,他接大迦叶尊者之法,成为僧团的领袖。这时他66岁。当活到120岁时,他目睹人世我执深重,不依佛法行事,佛的大弟子又相继离去,于是便决意涅盘。

相传在他即将入灭之时,位于印度恒河两岸的摩揭陀与毗舍离两国为争他的舍利,关系骤然变得紧张起来。为了平息这场一触即发的战争,阿难利用神通力量在恒河上空入灭,将身体化作两半,分与两国供奉,一场战火平息于未燃。阿难临涅盘时还为众生着想,正是佛教慈悲精神的体现。

⑤密行第一的罗睺罗尊者:意译“覆障”、“障月”、“执月”等名。他是佛陀的亲生儿子。其母叫耶输陀罗。他7岁时随母见佛,15岁时从舍利弗出家,是佛教僧团中最早出现的沙弥。

罗睺罗刚出家时十分顽皮,喜欢打妄语,经过佛陀严格调教后,善根萌发,痛悔前非,从此严持净戒,依教修道。凡是佛教戒律中规定僧侣的“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他都严格守持,从不放逸违犯。因此在佛弟子中获得“密行第一”的称号。他除守戒严密外,还具有忍辱的美德。

《大智度论》记载说,有一次,他游方归来,他的宿舍被别的僧侣侵占了,衣钵等物全被扔到了门外。按当时佛律,比丘为大,沙弥为小,沙弥不得与比丘同宿一室。因此,他只能另觅住处。当时外面正下着倾盆大雨,他只好躲到厕所里坐禅,忍受着臭气和雨水的侵袭。又有一次,他外出乞食,路遇一伙歹徒袭击,他被打得遍体鳞伤,但仍不嗔不怒。

罗睺罗7岁时曾向佛陀乞遗产,佛陀当时答应留给他“七圣财”。这7种财产是:信、精进、戒、惭愧、闻舍、忍辱、定慧。综观罗睺罗的一生,他严持净戒、忍辱精进,应该说完全继承了佛陀留下的这份遗产,没有辜负佛陀的期望。

⑥苦行第一的摩诃迦叶尊者:意为“饮光”。是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中的富家子弟。他从小厌离世俗,因父亲逼迫,曾娶临国毗舍离一富豪女妙贤为妻,但是妙贤与他志同道合,他们一直过着分居生活。

结婚后,父母双双亡故,迦叶出家的时机终于成熟了。他辞别妙贤,外出寻师访道,先后访问了几位名师,但都不合他心意。

一天,他来到竹林精舍,听佛陀说法,颇觉契合本心,于是就跟随佛陀出了家。不久,又把妙贤接到女众僧团中,同修梵行。

迦叶皈依佛教后,虽然成了佛教僧团中的一员,但从不住在僧团中,他认为僧团中的生活太优裕,不宜修出世法门,总是独自一人在深山野外,坟墓、尸骨旁边修禅打坐。

他的修行方式共有十种:选择空闲之地而住;常行托钵乞食;居住一处;日食一餐;乞食不择贫富;严守三衣钵具;常在树下思维;常在露地静坐;着粪扫衣;住坟墓之处。迦叶的这些修行方式佛教称之为“头陀行”。迦叶长期修此苦行,从不懈怠,因而在佛弟子中有“头陀第一”的称号。

佛陀也十分信任他,称赞他是未来佛法的真正住持者,并把衣钵传授给他。

迦叶得释尊传法在佛教禅宗史上还有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

据《大梵王问佛决疑经》记载,有一次佛陀受梵王之请到灵鹫山说法。佛陀升座以后,却一句话不说,只是手里拿着一朵波罗花给大众看。在座的人都不理解,都在凝神细看,这时唯有迦叶尊者见佛示花,破颜徽笑。佛陀随即当众宣布:“我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摩诃迦叶。”同时还把平日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给了迦叶。迦叶因此成了佛陀的继承人。

我国禅宗也因此把他奉为“西天第一代祖师”。

佛陀涅盘后,迦叶便担起了住持佛法的重任。在他的领导和主持下,开展了对佛陀言教的结集工作。这次结集地点在王舍城,由500名已证得阿罗汉果的大比丘参加,会上阿难诵出经藏,优婆离诵出律藏,结集出经和律两大部佛典。

这是佛教史上的首次结集。迦叶发起的结集佛典工作对佛陀言教的汇集、保存和此后佛教的广泛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传迦叶年届古稀时,将法传给了阿难,然后独自一人到王舍城西南八百里的鸡足山(山上有三峰屹立,状似鸡足)山峰间的盆地里,打坐入定,等弥勒出世时,他将把佛陀传授的衣钵交付弥勒。

⑦议论第一的迦旃延尊者:是佛陀时代西印度阿盘提国人。他自幼受舅父阿私陀仙人的影响,精通吠陀圣典、占星术及各种印度古文字,其中于古文字方面的造诣尤为精深。

相传当时印度国内有一座古碑,上面的文字无人能识。国王贴出榜文诏示全国:有能识者,予以重赏。迦旃延揭榜应征,很轻易地译出了碑文。

碑文虽然译出来了,可是碑文的内容却令他费解。遵照舅父的指点,他到竹林精舍请教佛陀,佛陀为他详细地讲解了碑文的内容。原来这座碑讲的是断烦恼、证菩提的道理。迦旃延听了佛陀的讲解,对佛陀的学识及思想十分佩服。就这样,一座古碑把他引进了佛教的真理世界。

迦旃延出家后,除了精勤修道,还积极地投身于佛教的弘法事业中。

他思维敏捷,辩才无碍,说理透彻,在佛弟子中得到“议论第一”的称号。由于他擅长议论,很多外道都慑服在他的论辩之下,也有不少人在他的善巧开示下步入佛道。

《贤愚经》中载有这样一个故事,阿盘提国有一位贫苦无依的老妇女,因家境贫困,走到河边放声痛哭,欲寻短见。迦旃延见状,急忙上前安慰。迦旃延得知那妇女是因贫穷所致,便善巧方便教她“卖贫”之法。卖贫的方法是行布施。老妇依此而行布施,终于生到忉利天宫。这个故事叫“迦旃延教老母卖贫”。

迦旃延弘法的地方多选在当时佛法尚未普及的西印度。可见,他还是佛法传播的开路先锋。

⑧说法第一的富楼那尊者:意译“满愿”、“满慈”等。他出生于迦毗罗卫城一个婆罗门长老家中,与佛陀同日而生。

佛陀在鹿野苑初转法轮时,他从佛陀出家。他在佛弟子中以“说法第一”着称。他得此称号,主要是因为他擅长说法。据记载,他说法时,“先以辩才唱发妙言,使众生欢喜;次以苦楚之言,使闻者结解”。可见,他说法采用的是层层深入、循循善诱的方法。

富楼那还是佛弟子中有名的布教师。为了传播佛法,让众生普沾法益,他不畏艰辛,甚至不惜生命,东奔西走,广播法雨,使无数众生迷途知返,弃暗投明。

当时印度西部有个偏僻的“输卢那国”,那里文化落后,人性暴戾,佛法没有传入,是难以弘法的地方。富楼那为了拯救那里的愚顽众生,知难而进,请示佛陀准许他去那里弘法。须菩提尊者对他进行了一番考验,知道他确有为法忘躯的精神,就同意了他的请示。

临行之时,佛陀还专门为他送行。富楼那去到该国收了500名弟子,并建了500座僧伽蓝(庙宇),获得了布教的成功。

⑨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尊者:意为“善见”、“空生”等含义。他出生于王舍城婆罗门家庭,自幼聪明过人,但性情倔强好嗔。据说他是由山神引导而皈依佛陀的。

须菩提也有自己的特长,他“善解空义,志在空寂”,在佛弟子中号称“解空第一”。他常把“空理”贯穿于自己的一切言谈举止中。

一次,他在缝补衣服,佛陀突然来到他所在的城,当地百姓纷纷前去迎接、礼拜。他本来也想前去迎佛,但就在他将要动身的一霎那,骤然一念思及“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空理,不应以色身去看待佛陀,真正的礼佛是要明了诸法性空的谛理,而没有前去迎接。

他的这一作法后来得到佛陀的高度赞许,佛陀称他是“第一个迎接佛陀的人”。由于须菩提善解空义,他对一切事物都能不起执着,不起诤讼,胸襟宽广,豁达自在,佛陀因此称赞他已证得无诤三昧,是人中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⑩戒律第一的优婆离尊者:意为“近执”、“近取”。他出身于印度四种姓中最下等的首陀罗阶层,原是迦毗罗卫国皇室中的理发匠。由于他本性忠厚老实,工作勤奋认真,皇室中的人都喜欢他。

佛陀回迦毗罗卫城省亲时,皇室中阿那律、阿难等王子都要求随佛陀出家。他也有这个愿望,但又为自己出身低微而苦恼。佛陀看出了他的志向,允许他与诸王子一起出家。

他善根深厚,佛陀说他是过去迦叶佛座下的持律大弟子,并让他先诸王子而受戒出家。

他出家后严持戒律,秋毫无犯,佛经中记载他“自从依佛受戒以来,未曾犯戒如毫厘”,因此,在佛弟子中有“持律第一”的美称。

他虽以持律着称,但是对于佛陀所制戒律并不墨守成规,佛经中经常有他关心有病比丘而请示佛陀开许的事例。他不仅个人对戒律严格守持,而且还帮助佛陀制戒,时时处处维护佛陀的戒规。

最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次佛典结集中,他是律藏的诵出者。他对后世佛教僧团的整洁,佛教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No.51四大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观音菩萨。

(从左至右分别是:观音菩萨像、普贤菩萨像、文殊菩萨像、地藏菩萨像)

①文殊菩萨:即文殊师利菩萨,象征智慧的菩萨。《文殊师利般涅盘经》说,文殊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姿罗门家,由母亲的右腋而生,生而能言,十种祥瑞同时出现。

他遍访仙人求出家法,九十五种外道辩论师都辩不过他,终于在释迦牟尼佛处学道成为菩萨。在大乘佛教中,他是众菩萨之首,被认为是如来“法王”之子。也是智慧的化身,经常协同释迦牟尼佛宣说佛法。

相传其显灵说法的道场是在山西五台山,是释迦牟尼佛的左协侍,顶结五鬓,手持宝剑,表示智慧锐利,塑像多骑狮子,表示智慧威猛。

②普贤菩萨:即普遍贤善的意思。他和文殊菩萨一起,作为释迦牟尼佛的协侍菩萨,一个象征智慧,一个象征真理(普贤)。

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说:普贤原为东方宝威德上五律国之菩萨,遥闻释迦佛在娑婆世界说法华经,特为听受,到达时佛已讲完此经,当夜即将入灭普贤表示守护此经,释迦佛赞叹认可。

密教称普贤为“金刚萨埵”“菩贤萨”等。中国佛教相传,四川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说法道场。

普贤菩萨像大多头戴宝冠,身穿菩萨装,坐于一六牙白象上。据说普贤有延命益寿之德。因而出现为祈求延命的普贤延命菩萨像。

③地藏菩萨。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他发大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藏十轮经》卷一,因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而得名。

《地藏菩萨本愿经》说,地藏于仞利天受释迦牟尼佛嘱咐,在释迦佛既灭,弥勒佛未出世之前,自愿必尽度六道众生,拯救诸苦,始愿成佛。

据《宋高僧传》卷二十等,地藏原为新罗国王族,姓金名乔觉,出家后于中国唐玄宗时来华入九华山,居数十年圆寂,肉身不坏,以全身入塔。九华山之肉身,据说即为地藏菩萨成道处。《地藏十轮经 序品》《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等载。

地藏菩萨具有无量数不可思议之殊胜功德,为一切世间声闻,独觉所不能测。由过去之大悲誓愿力,常示观大梵王身、帝释身、声闻身、阎罗身、狮象虎狼牛马身,乃至罗刹身、地狱身等无量异类化身,以教化众生,应众生所求而消灾增福,以成熟众生之善根,所以又称“千体地藏”。

《地藏菩萨本愿经》说,地藏菩萨本已证入十地之果位,但为教化众,仍处身闻,独觉等地,不愿成佛。至心称念地藏菩萨名号礼拜供养地藏菩萨像等,必能离诸忧苦,不坠恶道,并能获得土地丰壤,家室永安,先亡生天,现在益寿,所求遂意,无水火灾,虚耗辟除,杜绝恶梦,出入神护,多遭圣因十种利益。

④观音菩萨: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是四大菩萨之一。

在佛教中,他是西方过去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

在中国,唐以前称之为“观世音菩萨”,后为避唐皇李世民讳,遂改为“观音菩萨”。传说阿弥陀佛为其父,大势至菩萨为其弟。

No.52佛教弟子、四众弟子:

比丘指出家受具足戒之男僧;比丘尼指出家受具足戒之女尼;式叉摩那指学法女众,须学法二年始受戒;沙弥指未受具足戒之出家男众;沙弥尼指未受比丘尼戒之出家女众;优婆塞指在家学佛男居士;优婆夷指在家学佛女居士。四众弟子是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另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名相随机描述如下。

No.53比量非量现量圣言量:现量是用不著意识思索就能够直觉其存在,也就是直接之知,如人的手碰到火,立刻就知其存在是;

比量是比度而知,也就是推理之知,如见远处有烟就知彼处必有火,听到隔壁有说话的声音,就知道里面必有人;非量就是错误认知的现量和比量;

圣言量,是只有圣人能亲证的现量,而凡人是不能通达的。

No.54四悉檀:佛说法的范畴,也是佛度众生的四种方法,包括世界悉檀、各各为人悉檀、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

①世界悉檀:是佛在于随顺众生所欲乐闻,分别为众生说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等各各不同的正因缘法,令得世间正见。

②各各为人悉檀:佛顺应众生素质的深浅,而说相应于不同众生的法,而使之向善得正见。

③对治悉檀:佛对多贪欲者教慈悲心,多愚痴者教以因缘观,务求除去众生的恶病。对贪嗔痴等烦恼病对症下药之意。

④第一义悉檀:即破除一切论议语言,直接以第一义诠明诸法实相之理,令众生真正契入教法,故又称入理悉檀。

No.55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分段生死,是三界内凡夫的生死轮回流转,有身分形段可见的;

变易生死是三界外圣者的生死,已无生死轮回的身分形段,只是在心念的生生灭灭不停,是精神上的生死。菩萨断除根本无明,才无变易生死了。

No.56六通、六神通:六种神通,指六种超人间的自由无碍之力量。

①神足通:又作神境通、身如意通。即自由无碍,随心所欲现身之能力。

②天眼通:见六道众生生死苦乐之相,及见世间一切种种形色,无有障碍。

③天耳通:能闻六道众生苦乐忧喜之语言,及世间种种之音声。

④他心通:能知六道众生心中所思之事。

⑤宿命通:又作宿住通,能知自身及六道众生之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

⑥漏尽通:断尽一切三界见思惑,不受三界生死,而得漏尽神通之力。

No.57人我见:如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称为人我见。

No.58法我见:如执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为实有,称为法我见。

No.59十二处、十八界:即六根六尘称为十二处。则六根、六尘、六识便合成十八界。

No.60三解脱门:

①空解脱:观一切法,由因缘而生,自性本空,无作者,无受者,如此通达的,能悟入涅槃。

②无愿解脱:又云无作解脱,于一切生死法中,愿求离造作之念,不生希求后世之有,以悟入涅槃。

③无相解脱:了知四大五蕴皆空,根身为假和合之相离去人我执相,而悟入小乘涅槃寂静。

No.61菩提心:即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叫做菩提心。

发菩提心的要件,第一是深心,广修无量善法。

第二是悲心,广度无量众生。

第三是直心,正念真如。因心直则真,心真则志愿坚固,信仰便始终不转移,而能勇猛精进地去做自利利他的工作。

No.62五十五位菩提路:指修行者经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这55位菩提路,最后达到妙觉位即证得佛果。

No.63一切智智:佛的智慧称为一切智智。因佛能遍知世间和出世间超智慧。

No.64一阐提:无善根、不信佛法的人。

No.65二执:我执(又名人我执),法执(又名法我执)。

No.66二空:我空(悟五蕴无我的真理),法空(悟诸法缘生性空的真理)。

No.67二障:烦恼障(障碍涅槃),所知障(障碍真知之智)。

No.68二乘:声闻乘,缘觉乘。

No.69三乘:菩萨乘与声闻乘、缘觉乘,合称为三乘。

No.70五乘:人,天,声闻,缘觉,菩萨,合称为五乘。

No.71三毒:贪、嗔、痴,能毒害身命与慧命,叫做三毒。

No.72三学:戒学,定学,慧学。(又叫做三无漏学。)

No.73三身:佛有三身,即法身,报身,应化身。

No.74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No.75三障:烦恼障,业障,报障。

No.76三慧:闻慧,思慧,修慧。

No.77三藏:经藏(修多罗);律藏(毗奈耶);论藏(阿毗达磨)。

No.78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

No.79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法、僧,名三宝。

No.80三业:身业,口业,意业。

No.81四等:即四无量心。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

No.82四恩:父母恩(家庭),众生恩(社会),国土恩(国家),三宝恩(宗教)。

No.83四德:常,乐,我,净。

No.84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No.85四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No.86四种阿含经: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杂阿含。

No.87五欲:财,色,名,食,睡。

No.88五明: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

No.89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No.90五盖:贪盖,嗔恚盖,睡眠盖,掉悔盖,疑法盖。

No.91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No.92五恶见:身见(萨迦耶见),边见(执常,执断之见),邪见(谤因果,坏善事),见取见(非果计果),戒禁取见(非因计因)。

No.93六时:昼三时(晨朝,日中,日没。)夜三时(初夜,中夜,后夜。)

No.94六难:遇佛世难,闻正法难,生善心难,生中国难,得人身难,具诸根难。

No.95涅槃:作圆寂解,亦作寂灭或不生不灭之义。

No.96无为法:是圣智所证的真理,没有因缘的造作。即断了烦恼,证得清净自在的理法(又名无漏法)。

No.97有为法:是因缘造作的世间法,有烦恼,不能清净。

No.98无学:声闻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第四果阿罗汉称为无学。(修习戒定慧,进趣圆满,止息修习,名为无学。)

No.99有漏无漏:有漏有烦恼,亦称有为。无漏:清净无烦恼,亦称无为。

No.100生忍、法忍、无生法忍:生忍即忍受别人的怨恨、诽谤、恶骂、加害,不生嗔恚心,且能以慈悲心肠去感化他;法忍即风吹、雨打、饥饿、寒冷、炎热等事,都能安然忍受;无生法忍是对于圣教所说的苦、空、无常、无我的真理,能坚心信仰而不著相。

上述就是学习《楞严经》之前须掌握的一些佛学知识。各位同修阅读到此处应该对佛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后面的学习中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们就正式开始学习《大佛顶如来密因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如果觉得《2.4《楞严经》学前基础:佛学名词解释100条(四万字 宜收藏)》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