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南京到西宁旅行心得体会简短 南京到西宁旅游攻略(7篇)

南京到西宁旅行心得体会简短 南京到西宁旅游攻略(7篇)

时间:2020-08-04 05:40:25

相关推荐

南京到西宁旅行心得体会简短 南京到西宁旅游攻略(7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主题南京到西宁旅行心得体会简短一

在南京路的两侧,有四百多家商店,其中最有名的商店,餐馆都集中在和平饭店和第一百货商店之间。例如上海最在的书店、食品商店、服装商店以及著名的广东、四川、北京餐馆都在这里。各位请看车子的两侧,华联商厦和上海服装商店以经营款式新颖的一流服装闻名,备受女青年的青睐。上海人讲究穿着,下如你们所看到的那样,街上行人的服装各异,犹如在进行时装表演。快!请看!那里有一位穿着旗袍的女士,”旗袍”两边开衩是中国的传统服装,我们团中富有魅力的女士,穿旗袍是很适合的。这种大胆开放的裙服,在日本穿着一定会引起男士的注目。旗袍,在友谊商店和宾馆商场里均有出售。

请看车子的左前方,聚集许多人的地方是著名的北京餐馆”燕云楼”,你们知道为什么那里会有那么多人?因为那里将举行结婚宴席,要拍照的请备好相机,我请师傅放慢车速。你们看,胸前别着红花,在门口恭候客人光临的是新郎新娘。在中国法定结婚年龄为男的22岁,女的20岁。人们自由恋爱,结婚通常有做媒介绍九自由恋爱两种。自由恋爱结婚者占绝大多数。

各位朋友,进入南京路之后,我们见到了形形色色的各种人:他们当中有边吃冰淇淋边逛街的外地人,有身穿旗袍的时髦小姐女郎……可你们注意到没有,像那种装束打扮的老大爷,你们看,就是站在那儿戴着白帽,身穿黄衣服,手拿小红旗的老大爷,他究竟是干什么的呢?大家知道吗?我想来个有奖竞猜游戏,请大家参加。

小林先生,请您谈谈。噢,您说他是在街头做买卖的。那么,村上先生你以为他是干什么的?

是在街头做商品宣传的。看来,你们都说得不对,下面我们请一位女士来猜谜。山口美智子小姐,您说呢?“指导交通秩序的管理人员。”对了,她猜对了,我们为了感谢他们的协助,分别给他们发一、二、三、等奖。

各位,我们马上就要进入南京西路了,在车子的右侧,那幢高楼是上海第一百货商店。第一百货商店是中国最大的商店之一,商品种类有3万多。在这里,一天购物者约有20万人之多。实行了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以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俗语说,”百闻不如一见,”请大家好好看看领略一番。

南京路是中国人追求最新时尚,富裕的生活和进行较高消费的场所。总之,这条路反映了上海人民的经济、文化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有人说不到南京路,等于没来过上海,难道你们不觉得是这样吗?

国际饭店到了,大家领略了南京路白天的景色风情,一定很想知道迷人的南京路夜景---上海的不夜城。在此我且不说,晚饭后大家可以到南京路上散步,自己慢慢地品味吧!

今天,各位辛苦了,谢谢大家。

主题南京到西宁旅行心得体会简短二

读到苏轼的一首诗:“织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在宋朝时,馓子都写成了诗。明朝时,李时珍写道:“寒食即食馓也,以糯粉和面,入少盐,牵索纽捻成环钏形入口即碎脆如凌雪。”我的家乡淮安,茶馓最为著名。

淮安茶馓创于清朝后期,因为当时做的最好的人姓岳,又名“岳家茶馓”如今,茶散仍是流行,挨家挨户都爱吃。

说是茶馓,其实是面做的。小时候常看别人炸馓子,将面反复揉,然后叠,压扁,涂上少许油,用刀切成条,有时撒上芝麻,用筷子盘成形状,放入锅中炸即可。待金黄时捞出,只见一根根细如金丝的馓子,还冒着油,许多根绕在一起,成团状。

我们小孩站在旁边,总是口水直流。人们也总会给我们一团,掰开一根,咬下去,脆,香,到嘴里还有余香,吃完一根总是不自觉的又想拿一根,它似有魔力的,在不停地驱使我吃,似越吃越香,越来越脆,吃着吃着就没了。再吃馓子时,我总会想换种形式,将馓子掰成各种形状,直的,弯的,感觉吃出来的味都不同,吃着更香,弯的更脆。有时特意将馓子弄成棒状,与伙伴相互打斗,几根馓子打在一起,酥脆相互交织,但打掉了总会心疼半天,打过的散子,经过相互融合,吃起来又有所不同,味更美了!又将馓子弄成鱼钩型,去钓另外的馓子,更是别具趣味,钓起来的好像脆香十足,一包散子常是玩够了,也是吃完了。

馓子不仅可以干吃,还可以煮着吃。烧丝瓜时,待要好时,放入馓子(放早了会软不好吃)时候刚好,带着脆,但又大多是软的,吃到嘴里,本来的香依存。煮吃的馓子也一样有魔力,往往丝瓜未动,馓子就没了。

相传慈禧太后,曾患乳瘤,无方可治,后来有人开偏方:“淮安麻油茶馓四支,荔枝核二枚研末,黄酒二两,共浸煎,大被蒙头。”慈禧后来真好了,从此淮安茶馓成为清室贡品。

家乡的茶馓,味美,有趣,随历史的长河到今天,中华文化也就流传千古,如这茶馓有滋有味,越品,文化越有味。

突然想吃茶馓了,想那酥香味了。

南京中考作文食趣2

原来这就是大爷口中的“无辣不成趣”!成都人,有趣!

夏游成都,暮色将至,信步进了一条老巷。

顿时,火锅冒腾的烟气,阵阵飘来;巴蜀粗犷的乡音,喧闹起来;浓郁的香辣味,哪里怕巷子深?

寻桌而坐,邻桌留着胡渣的大爷们早已酒到半醉,他们见我是远客,便七嘴八舌地向我推荐当地的红椒锅,说什么无辣不成趣。热情难却,加之被文字所骗,我就要了个辣油浅些的微辣锅,还特地嘱咐老板娘少些辣。

锅一端上来,只见红得亮眼的油上托着几根长椒,热烈而张扬地红着,尾尖如针,肆意渲染着汤的底色。“咕嘟,咕嘟”,汤渐渐沸起来,酝酿着袅袅的辣劲儿。

我急不可耐,不知将筷子涮了多少遍,这木头都快把辣印入骨髓了。一盘毛血旺终于上桌,早已听闻它的鼎鼎大名。连忙夹起一块,滑嫩细腻,入锅即熟。按着大爷们“七上八下15秒”的口诀,一捞,立刻浸上了鲜味儿,翻腾着滚烫的热气儿,入口即化。

弥漫在唇齿间的气味搅动着,震颤着,戏弄着味蕾,躁动不安,又引人入胜一秒,香;两秒,香辣爽口;三秒,只觉辣得要命!南方温婉的水乡养出的脾胃是娇嫩的,受不住这狂放不羁的烈,眼泪抑不住,簌簌地往外冲。

辣!

舌头仿佛触电了一般,我一边伸着舌头狂喘,一边叫老板娘送水。她一见我这般,大笑不已,又上了个清汤锅底。

清汤锅实是清淡,尝过那鲜辣,又不甘屈于这无味之味了。

鬼使神差地又把筷子伸向了红辣锅。辣!一层层沸腾的辣油欢呼,招摇,对我哈哈大笑,我竟无计可施,一边牛饮白开水,一边又享受着这被虐的滋味,不可自拔。

邻桌的大爷两颊熏红,摇着蒲扇,满嘴辣油,搭着塑料拖鞋的脚往凳上一跷,啧啧赞叹:“咱这儿火锅,无辣不成趣,整点红椒才有拈头!”

吃罢火锅,去了茶楼。捧一壶茶,嚼着油渣。嘎嘣嘎嘣,听大花脸咿咿呀呀地唱,也极为有趣。

问食趣生从何处?必出自有趣之人。

成都人不急不忙,深夜的酒馆茶舍还是灯火通明,_九点的早茶店依旧座无虚席。哪有功夫管那时间匆匆,世事繁杂,只知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罢了。

也只有这妙趣横生的老巷,这充满真趣的`人,才能孕育出这独具一格的辣趣,这引人痴醉的食趣吧!

南京中考作文食趣3

真正的美食,是充满趣味的,即使品尝完毕,心中仍会存留一丝喜悦。而不像鸡鸭牛羊,可大块大块撕咬咀嚼,甚是爽快,但吃喝之后,杯盘狼藉,心中没有留下任何印象,就算是结束了。

螃蟹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充满食趣的美食。《红楼梦》中就有一段极详细地描述了贾府中秋佳节,食蟹垂钓,对诗饮酒的雅致场面。可惜我年少懵懂,虽说年年吃蟹,但也就是将蟹壳粗鲁地掰开,在里头乱戳一通,把蟹黄一挑,一吃,剩下的便扔掉了,却毫不可惜。直到有次看书才了解到:原来吃蟹是要用“八大件”的,甚至还有更复杂的食蟹器具。我心中暗惊:好精致!太有趣了!在好奇心的推动下,我便催爸爸也为我买了一套。

又到了一年中菊黄蟹肥之时,这一次,我极为庄重地把一件件古铜色的器具摆上了餐桌,好像古代的一位祭司,又像现代的一位外科医生。冲一杯姜茶,滴上几点蟹醋。面对一只红里透黄的螃蟹,餐桌上已有了种游戏般的趣味,又有了种匠人般一丝不苟的严肃。挑,拨、敲,掀,在我细致的操作中,时间仿佛停止,天地间的精华好像已凝聚这小小一方空间,蟹肉的细腻,蟹黄的粗犷,蟹膏的软糯——这真有意思!

又过了一两年,我懂的知识更多了,才发现:食蟹之趣,不在其味,而在其过程之细致。十几路的器具,各有各的用处,哪怕仅仅是挑出一丝蟹肉,敲碎一片蟹壳。于是,食蟹便又升了一个档次,食蟹之时,从没见过谁啃咬撕扯;食蟹之人,亦从不会将其吃相与狮虎相比。而《红楼梦》中的贾府之人,也没有一味狼吞虎咽,而是吃蟹之时,还得赏菊,对诗,饮酒才算得上雅趣。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蟹早已脱离了众多美食,与诗赋菊花之流联系在了一起。不然,为何是九月时节,菊黄蟹肥呢?食蟹之趣,不言而喻。

在我看来,食蟹能一直从古走到今,富人吃,平民也吃,这以是十分难得了。在近千年的食蟹文化中,一代代人对美食的追求,对细致完美的追求,对生活淡雅趣味的追求,尽在其中,我们应把这种工匠精神传承下来,融入生活。

食蟹之趣,不应止于“趣”。

南京中考作文食趣4

全中国遍地的烧烤摊,但要在里面挑出最好吃的,首先要回避大城市,其次,不要相信美食点评app。

我家楼下就有好几家烧烤店。小城市的烧烤店无非就是——房子低矮,胡同昏沉,门口还有亮着店名的霓红灯,特有市井气息。昏暗、小霓虹灯、小旅馆、小烧烤。我们一家人就循着这个院子,把港城的烧烤几乎都吃了一遍。

记得味道还不错的一家叫“阿宋烧烤”。最早的时候,阿宋在街头摆摊儿,用35块钱一个的炉子打游击,城管来了,随时想跑就跑,摊子都可以不要。就丢下我们这些顾客仍吃着,城管也就无计可施。阿宋告诉我们,他被城管收过7个炉子,有时候城管来收,他就帮城管拿,说:“炉子烫,我帮你拿。”

阿宋这儿最有特色的是烤海肠。海肠关键是要喝到里面的海肠汁,为了保留着汪水,啊宋用的是最地道的s型穿肠大法。海肠会在烤中蠕动,等它快不动了,赶紧撤香料离火,汁水最足,味道最好。要想不浪费汁水,就要仰着头吃。

出去旅游我们一家人也爱吃烧烤。在北京,大家是晚上吃烧烤,一看就是刚下班。但在武汉,便可以在烧烤摊前感觉受到一种明显的“时差感”——有人一副刚起的慵懒样子,甚至还穿着睡衣,但有的人就是全靠的西装皮鞋,明显已经上了半天班。不同时区的人聚在一起吃烤串儿就特好玩。

母亲常说“一家人一起吃的才是烧烤,一个人吃的只是饲料”。吃了那么多家烧烤,在很多地方,烧烤就是那片区域的一张脸,代表着那儿的某种气质,经历和记忆。

烧烤这东西就是这样,它不像其他美食,大家看看怎么做怎么好吃就完了。人一看见烧烤就会自然发酵出自己的回忆。所以,有一种说法是——最好吃的烧烤永远都在我家楼下。

我们常说烧烤有烟火气,其实是因为它有灯火,烟和好吃的。把这些表象都剔除掉,剩下的是人们向往实实在在的温暖和美好,每个人都能在这里面显出原形。没了这种烟火气,人生就是一段孤独的旅程。

渐渐地,我对烧烤产生了一种迷恋。这种迷恋中有嬉笑怒骂,柴米油盐,人间戏梦,滚滚红尘。烧烤之恋,有味,有料,更有趣。

主题南京到西宁旅行心得体会简短三

各位游客:灵谷寺,这是一个由寺庙建筑、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和灵谷公园组成的风景名胜区。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还是笼统地称它为灵谷寺。我们的车正在行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车窗两侧,沿途玉兰挺立,林木茂密,曲径通幽,我们仿佛置身于仙灵境地。我先来介绍一下灵谷寺的创建历史。

灵谷寺地处紫金山东南麓,为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紫金山早在六朝时就已是佛教圣地,梁武帝时,其周围大小寺院已达70多所。到了明代,这些寺院历经沧桑,大部分被毁,只有南麓独龙岗一带的蒋山寺、定林寺、宋熙寺等少数几座保存完好。灵谷寺前身就是处于独龙岗的开善寺,南朝天监十三年(5)梁武帝为埋葬宝志和尚,在独龙岗建开善精舍和志公塔。唐代改称宝公院,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改称太平兴国禅寺,明初改为蒋山寺。

朱元津为建明孝陵,命人选中独龙岗这块风水宝地,于是就下令将这一带包括蒋山寺在内的所有寺院都迁往紫金山东麓,合为一寺。因为灵谷寺的地形是“左群山右峻岭”之间的一片谷地,所以命名为“灵各专”。灵谷寺初建时,规模宏大,殿宇林立,佛塔矗立,从山门到大殿,长2.5公里,占地约500亩,僧人l千。难怪朱元津将它看成杰作,并御笔题额“第一禅林”。可惜后来因遭兵火劫难,只有无梁殿得以幸存。到清同治年间重修灵谷寺,规模已远不如当年,然而红墙黄瓦、松翠林茂、鸟语花香、环境幽静,仍不失“灵谷深秋”的佳景。

各位游客:我们已来到了灵谷寺的山门前,山门是寺庙大门的通称。这山门也就是灵谷公园的大门。各位请看:这座仿古建筑的山门是30年代重建的,其形式为三拱门,绿色琉璃瓦檐顶,外墙为红色,所以也叫红山门。门额上有“灵谷胜境”四字,是现代书法家钱松岳先生的手笔。门外的一对石狮,是建造阵亡将士公墓的北平军分会赠送的。

进入红山门,我们走上了一条青石铺就的两道。而道的尽头,矗立着一座高大的阵亡将士牌坊。牌坊的台基长32.7米,宽16.6米,高10米,共五间,全部用钢筋水泥构筑,座基外镶花岗岩,绿色琉璃瓦覆顶。牌坊前中门门额上横刻“大仁大义”四字,背面刻“救国救民”四字,”都是元老张静江题写的。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灵谷寺最着名的景点无梁殿。无梁殿是明代灵谷寺仅存的一座建筑,因殿内供奉无量寿佛而得名。由于这座殿是砖石拱券结构,不用梁木,所以俗称“无梁殿”。

无梁殿建于明朝洪武十四年(138年),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大殿的东西长53.8米,殿前露台宽敞,面阔5间,进深3间。虽然经过多次重修,但其结构始终没变。殿顶是重檐九脊琉璃瓦,屋脊上的3个琉璃瓦塔是喇嘛塔。其建筑结构改变了我国古建筑梁柱结合框架式的建筑传统。整座建筑找不到梁柱,全部用砖砌造而成。它采用了中国古代石拱桥的建造方法,由基层用砖先砌5个洞,合缝后叠成一个大型的拱形殿顶。我们看到这5个开门的每一间就是一券,每排为5券,正中一间券洞最大,宽11.4米,高14米。内部虽为券洞结构,外部却仍以仿木结构的形式出现,檐下有出挑的斗拱,正面还设有门窗,是一座采用多样券法,错综连接后构成的建筑。其结构之坚固,气势之宏伟,技法之精湛,堪称一绝。虽说在我国其他的地方也有类似的无梁殿建筑,如浙江宁波保国寺。山西五台山显通寺、太原水作寺、四川峨眉山万年寺及苏州开元寺等,但在建筑结构和技法上,灵谷寺的无梁殿更显独特、完善。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建筑艺术。

下面我们绕家堂一周,参观一下辛亥革命名人蜡像馆。这里展出了辛亥革命前后57位名人的蜡像,这些蜡像是依据当时的历史照片、资料,参照人物各种角度的镜头,按真人大小1:1制作的,共组成22组带有故事情节的动态画面,蜡像造型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再现了革命先驱叱咤风云的生动场面。

参观完无梁殿,我们来到了半圆形的花坛草坪前,这里已成为阵亡将士公墓第一公墓的墓地。现在请大家来参观一下这座公墓,其实这里有3座墓,这是居中的一座,还有两座分别处于免梁殿东西两侧的山坡上。当时由于阵亡将士之多,公墓没能全部容纳,采取以师为单位,用抽签方法,从每一军阶将士中抽一名代表安葬。墓地北侧墓墙东、西两端各有一碑柱,分别是第十九路军和第五军微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这两座碑已成为南京市的抗日战争纪念地之一,作为向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墓园后的那座建筑叫松风阁。松风阁是一座依山而建的仿走马楼式建筑,面阔9间,屋顶为重檐式,铺以蓝色琉璃瓦。登楼远望,视野开阔,微风过处,松涛阵阵,真有“南富萧瑟松风起,细听山泉汩汩来”的美妙情景。这座建筑也是“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的纪念馆。纪念馆于1931年起建造,由美国建筑师茂非按中国传统的民族建筑形式设计,造价21.5万元。1933年完工后正式定名“革命纪念馆”。这幢二层楼建筑,东西长41.7米,南北宽19.7米,为钢筋水泥仿木结构。外有回廊,楼下为9间,中为穿堂,上面是走马楼式的楼屋。上下遍设架柜,供陈列阵亡将士遗物或举办展览。松风阁后100多米处,是一座造型完美的现代宝塔——灵谷塔。

灵谷塔原名阵亡将士纪念塔,是阵亡将士公墓的主要建筑之一。建于1931—1933年,造价35.5万元。塔的设计者是美国着名建筑师茂非和中国建筑师董大酉。

现在我们来到了灵谷塔前,只见塔基是一个大平台,直径为30.4米,平面八角形,外侧围以雕花石栏。塔的正面有石阶,石阶正中是一幅高5.8米,宽2.8米的白色花岗石浮雕“日照山河图”。再请看,塔高60米,九层人面,用钢筋水泥和苏州花岗石构筑。底层直径14米,向上逐层缩小,顶层直径9米,每层都以绿色琉璃瓦做披檐,外有走廊,围以石栏,便于游人凭栏赏景。塔顶覆盖着绿色琉璃瓦,飞檐翘角,正中塔尖上竖有塔刹,金光闪闪。

沿着钢筋水泥螺旋扶梯走完了252级台阶,就来到了塔的顶层。在此登高远眺,可以尽情欣赏远山共长天一色的苍翠景色,充分领略灵谷胜景那“万松参天,一径幽深”的旨趣。

在灵谷塔的西面,还有一座宝公塔。空公塔是南朝梁武帝用来安葬宝志和尚舍利的搭,当时建塔耗资20万银两。后因朱元津建明孝陵,将塔与寺一起迁往这里,改名叫灵谷塔。塔初建时为5层,可惜原塔早已毁尽。宝志和尚是南京栖霞东阳人,7岁出家,死于梁大监十三年,是梁武帝最敬仰的和尚之一。宝公塔前嵌有一块黑色的石碑,碑上刻有唐代着名画家吴道子所画的宝志和尚像,左侧刻有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像赞,字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因此碑集唐代三位名家之绝技,所以称为“三绝碑”。但是原碑早在明宣德三年(1428年)损坏殆尽,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是清乾隆年间法守和尚根据旧藏拓本摹刻的。

各位游客:灵谷寺的主要建筑我们已基本参观完毕。其实,明代灵谷寺的规模远大于现在,除我们所见到的外,还有金刚殿、天王殿、五方殿、毗卢殿、观音阁、禅堂、客室、方丈室等。清代中叶的灵谷寺,又恢复了昔日的盛貌。除殿宇修复外,并有“灵各八景”着称。这八景是:钟阜晴云,浮图秋月,古殿钟声,苍池松影,银杏栖霞,清泉咽竹,空衍应掌,曲水流筋。这些景观饱经沧桑,特别是在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与清军曾把这里当作战场,所以寺内建筑被严重毁坏,只有无梁殿是砖砌建筑,得以完整保留下来。

各位游客:出了灵谷寺,现在我们行走的这条路,名叫“琵琶街”。为什么叫琵琶街呢?相传,人们在此踏地能听到清脆的回声,击一下掌能听到与弹奏琴弦一样美妙的回音,这就是被称为灵谷人景之一的“空街应掌”。不信?您可试一下。但愿我的导游讲解也能给你们留下记忆的音符。谢谢大家!

主题南京到西宁旅行心得体会简短四

上海简称沪。地处中国长江入海口。上海全市面积达5800平方公里,人口1349万,其中市区人口约870万,是中国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大都市之一。上海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一、二月最冷,最低气温为-5℃至-8℃,通常七月最热,最高气温达35℃—38℃。每年六月中旬至七月上旬是梅雨季节。

上海古时为海边渔村。春秋为吴国地,战国时为楚国春申君封邑。宋设镇,始称上海。1920xx年设市。现为中国三大直辖市之一。

上海市建城历史始于元朝至元二十八年七月,即公元1291年8月19日,朝廷批准上海建县。此日定为上海建城纪念日,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

上海人喜欢吃,老上海欢喜吃油爆虾,新上海人欢喜咂盐水虾。老上海偏爱吃糖醋排骨,新上海更多吃椒盐排条。老上海过节烧红烧回鱼,新上海兴吃清蒸桂鱼。不过也有大家都喜欢的,像咸菜毛豆,像红烧狮子头。正宗大菜都叫小吃吃,而有时候“吃点小吃”,却算得上一顿正餐,小吃其实也是大吃。上海的小吃从阳春面到生煎馒头,虾肉烧卖、出名的店做工精细,一点不比做大餐省工夫。

上海又是海纳百川的城市,不但中国几乎所有的菜系都汇聚上海,世界各地的异域风味也都能在上海觅到踪迹,融会中西精华而又别具韵味的本帮菜更是不可不尝。上海本地的各类风味快餐花费不高却能大快朵颐。如果对美食有浓厚兴趣,不妨去藏在市区各个角落的美食街转转,一定不会失望的。以衡量女人的标准量度上海的男人,就像件衣裳,裁剪的有棱有角。"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文可以帮家里抄水表,武可以为丈母娘炖鱼头汤。他们一般都有几手以被不时之需,其中大概包括:老婆作月子,情人过生日,丈母娘发心脏病住院疗养。伊拉是英雄主义落拓,痞子胆量不够,颇有些真小人即真君子的作风:买半斤芹菜还要多拿一颗,菜场里碰到哥们却是好香烟一发一圈。

过去上海有法租界老洋房,像是贫民窟的“棚户”,也有文革后所建的多层公寓,现在则有浦东的新公寓。有人说,本世纪上海有四大象征:外滩万国建筑群、商店积聚的南京路、古色古香的豫园,还有就是曾经居住了60%上海人的石库门。因此我们就不得不提介绍下最有上海地方特色的住房——石库门了。

石库门曾经很风光地显赫在本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居住者多为当年上海的中上层人士。石库门建筑是上海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住宅建筑。石库门建筑的平面和空间更接近于江南传统的二层楼的三合院或四合院形式,保持着正当规整的客堂,有楼上安静的内室,还有习惯中常见的两厢。这种建筑还基本保持了中国传统住宅对外较为封闭的特征,虽身居闹市,但关起门来却可以自成一统。于是,这“门”也就变得愈加重要起来。它总是有一圈石头的门框,门扇为乌漆实心厚木,上有铜环一副。这是当时租界内的中外开发商为迎合居民追求安全等需求,而在住房的“门”上大做文章,以一对乌漆大门、两个铜质大吊环显示不可侵犯之势,门框采用厚实花岗岩,既感坚固又显身份,建筑风格为中西合璧。这种式样的建筑被上海人称为“石库门”。

石库门代表了中西文化的结合,成为上海近代史上一个独特时代的产物。石库门建筑的门楣部分是最为精彩的部分。这里装饰最为丰富。在早期石库门中,门楣常模仿江南传统建筑中的仪门做成中国传统砖雕青瓦压顶门头式样。后期受到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常用三角形、半圆形、弧形成长方形的花饰,类似西方建筑门、窗上部的山花楣饰。石库门建筑由其“门”而得名。石库门也逐步成了上海传统弄堂住宅的代名词和一种标志。近几年上海在不断的改建,许多的石库门也就因此而消失了,不过还是有一部分被改建后保留了下来。比如在黄陂南路、太仓路的新天地就是很具代表性的。在永嘉路、陕西南路的步高里等等,都能看到上海的石库门。

再来看一下上海的交通。在各位的印象中上海市内是不是交通很便利呢?大都市嘛,除了公交、出租车还有只有几个少数城市才有的地铁。这些都没错。但是你们只不知道上海还有个外号叫“堵城”呢。别误会哦,这个堵不是赌博的堵,而是拥堵的堵。我们现在在这假设一下坐各种交通工具。

首先我们来坐下我们最熟悉的公交。那我们都知道公交通常都是很挤的,车上鱼龙混珠,好多鼠辈潜伏在那我们都不知道,在上海十几,二十几辆公交一个站牌有多拥挤大家自己想象一下吧。再有,我们出门在外,总也想买些东西回去,那购完物之后拎着大包小包挤公交总归不好受吧。还有团里的女性游客又那么多,说句实在话,在拥挤的公交上女的总是吃亏的吧。那再说说地铁,平常的话地铁相对而言是没公交那么挤了,但那是平常。一碰上上下班高峰,那个挤跟公交比也是不相上下啊。高峰时大家都拈到一块儿了,如果天气热点或者某位喷了刺鼻的香水,更甚者谁身上的体味要特别重,那一路上可就有得受了。

即使是平常,地铁不挤,但通常地铁之后还是得转公交,在劫难逃啊。。那可能有人会说了,公交地铁挤,我打的总行了吧。打车是不会拥挤了,但那仅限于在车上啊。在堵城这个大环境下,路上想不堵都难诺,而且上海的车费是按时间算的,车堵在那多久那计价表噌噌地往上跳,您还能那么优哉游哉地坐车里享受空调吗?~~而且上海都是单向车道,有时候你要去的地方你看着就在前面,但那车一开,得绕个老远才能到。所以说在上海打的那是要有充分的资金准备的。那是不是说我们在上海寸步难行了呢。不是的,我们有专门的旅游车,经验丰富的师傅。可以说是很方便的那解决完吃,住、交通问题。我们就该来玩转上海了。上海虽然尚没有雄在伟的名山大川、奇峰异谷,也无世界奇迹之类的名胜古迹,但是,多少年来一直以她大都市风光,大都市文化,大都市商业,大都市建筑,大都市时尚所独有的风韵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和革命活动在这里发生并影响全国;上海是新中国的“窗口”,40多年的艰苦创业,特别是浦东的开发、开放,上海已成为国际大都市及海内外来华投资的热点;上海是历史文化名城,有70余处国家和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上海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的最好展示;上海还是万国建筑博览城,外滩风格各异的建筑群及近年新建的千姿百态的新建筑,引起了海内外建筑界的瞩目……,上海已成为一座融古色古香和现代潮流为一体的旅游中心城市。那有人可能会问了,在上海我们除了游览这些景点外还可以玩什么呢。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上海一年到头各种演出、展览、展会不断,其中不乏重量级的名家名作。这些活动不但是上海市民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也经常吸引周边的艺术爱好者或"追星族",甚至有人为了一场国宝级的艺术展不远千里专程前来。有一篇文章《生活在上海的50个理由》,说到的第一个理由就是酒吧。上海的酒吧很多,多得就像繁星飘洒在夜空一样,遍布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上海的酒吧大致可以分为3类:城东北的五角场邻近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有"部落人"、"黑匣子"、"hardrock"、"单身贵族"、"亲密伴侣sweethear"等校园味道很浓的酒吧。这批酒吧最大的特色就是前卫,前卫的布置、前卫的音乐、前卫的话题。第二类是音乐酒吧,这类酒吧主要讲究气氛情调和音乐效果,都配有专业级音响设备和最新潮的音乐cd,时常还有乐队表演。日常经营往往都有音乐专业人士在背后指点,有的经营者就是音乐界人士和电视台、电台音乐节目的主持人。第三类是商业酒吧,比如在陆家嘴的几家饭店里就有这类出色的酒吧,无论大小,追求的是西方酒吧的温馨、随意和尽情的气氛和其他城市不尽相同,上海人说到酒吧时,指的还有咖啡馆的意思,更接近原意的bar;上海的酒吧街主要有衡山路,它是上海最大的酒吧街。

因为贴近国外领事馆区域,所以这里一派异国情调,生意红火。还有茂名南路,相比衡山路,这条其实不到一里的酒吧街是静谧的,用上海话说是"妖",连灯光都是昏黄的羞涩的。在这块原属于法租界的区域里,至今留存着来自法兰西的浪漫气息。。。。。。如果你想要怀旧的感觉,观赏下浦江的夜景,那外滩就是最好的选择了。因为怀旧和观赏浦江夜景,正是这条酒吧街的主题。我们知道上海是个国际都市,来这了大家也都想买点东西,好好的享受下购物的乐趣是吧。购物通常就是逛街了。现在我们来看一下上海的街。上海的街,是一种风景、一种风情、更是一种文化。20xx年,沪上有关经济、商贸、旅游、文博、历史、方志、档案、建筑等方面的专家共同评选出"上海十大名街":中华商业第一街--南京东路名牌竞奢华--南京西路独领风骚--淮海路万国建筑博物馆--中山东一路(外滩)上海的心脏--人民大道平民商业街--四川北路海派文化街--福州路横贯东西的大动脉--延安路

主题南京到西宁旅行心得体会简短五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去中华门城堡参观游览。我们的车正行驶在中华路上,这条路原来是六朝及南唐时代宫城前面的御街,是历代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现经拓宽改造,成为既保留明清古建特色又融入现代风格的商业街,特别是沿街底层的骑楼,富有方便行人的人情味,为千年古街增色不少。

前方横亘在路端的古城堡就是中华门,穿过三道城门驶入第一道瓮城,我们就处于古城墙四面包围的天井之中。请大家顺着蹬道临瓮城城头。我向各位介绍一下。

[古城之邦]各位朋友,谈到城这样一个古代战争的防御设施,各位没有不知道的,我们从小就熟悉天安门城楼、万里长城等名词,它已成了古老祖国的象征。一部封建社会历史贯穿着造城的历史,自始至终伴随着封建社会的兴衰。三干多年以来,历朝历代都把大兴土木筑城当作兴国安邦的重大举措,“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安民”。秦始皇调集百万军民建造万里长城,给我们留下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被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目录。同样汉武帝修造仅内城即有35平方公里的长安城,而在其后的罗马城也不过14平方公里,拜占庭才12平方公里,使通过丝调之路来到长安的西方人无不惊叹。城的规模就是国力强盛的标志。封建社会越发展,城池就越坚固复杂,它体现了创业君王的雄才大略和劳动人民的辛勤创造。屹立的城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到建国前,我国有二干多座城池,到现在保存完好的有山西平遥古城、(周长13.7公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荆州古城、寿州古城、西安古城等。至于世界名城如雅典、罗马早已灰飞烟灭,以巴黎为代表的数以万计的古堡,除边远的骑士庄园城堡外,大都在大革命中纷纷倒塌。当今世界首屈一指,在硝烟炮火中矗立六百余年,原长34公里,现存21公里的南京城,是任何一个缄池都无法比拟的。

[应天京城]各位朋友,南京是六朝古都,但这些朝代大多是南北分裂偏安江左的小朝庭,其中统一全国、政唯此出的只是大明王朝的初年。元朝末年,农民出身的红巾军首领朱元璋看准了金陵的王气,选此作为立基兴业的根据地,江东沃土的南京山川形胜,物阜民丰,横可以东进西讨,纵则能南征北战。他于公元1356年攻下元集庆路,改为“应天府”,即应受天命之意。他深谋远虑,稳住脚跟,以图宏业。公元1366年接受皖南休宁谋士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也就是巩固根据地防守,贮备充足的粮草,不先出头,避开群雄的矛头,蓄积力量,后发制人,争霸天下。筑起高大坚固的城墙,就是实现这个战略思想的重大举措。在南唐都城、宋建康府城的基础上扩建应天府城,“建泰山不拔之基,为万世无穷之计”。尽管其中有移都中原及故里兴中都的考虑,但最终还是接受了刘基的主张,力排众议,把南京定为京师,继续扩建完成。

朱元璋调集20万匠户,筹集资金,直到公元1386年共用了的时间,才建成了应天京城。连瓮城在内城长达33.676公里,有13616个垛口,二百多个屯兵窝棚,墙高14~21米,基宽14米左右,上宽4~9米,全部用砖块条石砌成,沿江的墙段部分以岩石峭壁作为墙身和墙基,保留了石城的特色。从江南5省152个州府县调运城砖,统一规格质量,长40厘米,宽20厘米,厚10厘米,每块砖上均有铭文记着出产的州府县官员、保甲及工匠师的姓名,遇有质量问题就要追究,这就是几百年前的承包责任制,但这种责任是以头颅来担保的,因此城砖的质量非常优良,几百年都未见严重的分化d筑城是分几个阶段进行的,先是结合皇宫建造拓建南唐都城东部,接着利用原城的南墙西墙加厚加高和延伸,最后扩建北城,环湖带江,城的面积比南唐城大三倍,达到43平方公里。施工中充分利用山形、旧城、旧堤,用条石打牢城基,有的地段如通济门至三山门用长1米左右,厚30厘米,宽70厘米的条石砌成7公里的城墙,勾缝用糯米、石灰、桐油、蓼草等熬成极粘的砌浆,并且下宽上窄,断面为稳定的梯形,再处理好各种排水设施,这样的工程历经数百年,还坚固如初。

南京城的形状是按地形变化决定的,以当时作战的军事要求选择走势,不是采用方形对称的古制,而是依山环水,据山脊筑城,把制高点富贵山,鸡笼山、复舟山、清凉山、马鞍山、四望山、狮子山等十几个山头作为城基,既居高临下,增加险固,又减少了工程量。并连接河湖作为城壕。这样南京城就形成了多边的自然葫芦形。各位可以看一看南京导游交通图,葫芦的嘴部在狮子山,玄武湖、莫愁湖是两个牙腰,中华门、通济门是底边。可以看出朱元璋不讲虚华最讲实用,不拘古制,以适为宜的务实创新的作风,为了弥补紫金山控制城内制高的缺陷,朱元璋又在京城外围兴造长达60公里的外廓,负山带江,以土筑城,号称土城,设有18个城门,也就是“外十八”的来由,加强了京师的防御屏障。

[聚宝盆的传说]朱元璋造城之时,割据江东一隅的地方势力,财力不丰,而且连年征战府库空虚。这样筑城经费就摊派由江浙富户来承担,大概要占到一半的费用。作为江南首富沈万三被大大地放了血,至少独家领占了三分之一的摊派。这个老南京家喻户晓的人物原名富,仲荣,排行老三,有当时最富者的称号—万户三秀,又称沈万三。浙江湖州人,迁居苏州,现昆山水乡小镇周庄仍有沈家故居,因善于经商理财,积累巨富。人们传说他少年时,在田野里蛇口中救出一只青蛙。这只青蛙是天上的仙女,因罪被贬下凡,为报救命之恩从口中吐出聚宝盆酬谢沈富。聚宝盆只要投入金银时,立即溢满全盆,取之不尽,成了沈万三滚滚而来的财源。也该他这位富可敌国的巨商倒霉,朱元璋不仅要他出几百万两银子的工程款,还要征用聚宝盆,吃了鸡蛋还要杀鸡。传说建造聚宝门时,内外秦淮二水相夹,有水怪作祟在城基挖掘洞窟,城堡屡建屡塌,工程一再延误。朱元璋指令刘基察访内情,这位军师大人串街走巷,忽听见孩童唱着金陵民谣“金陵城,金陵城,金陵有个聚宝盆,找到聚宝盆,再找戴鼎成。戴鼎成头戴聚宝盆,埋在城墙根,城门笃定建得成。”刘基本是通阴阳晓卜算的术士,听懂儿歌的含义,向朱元璋建议寻找名叫戴鼎成的人,再向沈万三索取聚宝盆。朱元璋也是一个迷信取谐音讨口彩的人,造宫殿填钟山脚下的燕雀湖,杀了田(填)得满才把湖填平,建后湖皇册库杀毛(猫)老人以镇鼠,故刘基的建议颇合圣意。但沈万三的聚宝盆也不便强取硬夺,便派徐达前往沈家,声称皇上借用,于五更时天亮即予归还,沈万三岂敢违抗,只好悻悻捧借。谁知宝盆一去不返,让戴鼎成头顶着跳入城墙根活埋于城基,只见金光一道,河妖逃遁,城门立马造成。朱元璋无盆奉还,就想出一计,下令南京城所有的更夫都不准打五更报时。沈万三坐等天亮盼着五更报时,直等到天大亮仍不听五更,知道堂堂天子又耍滑头赖帐了,但也无可奈何。自此南京城与其他城不一样,不打五更天就成了惯例。沈万三最终是赔了夫人又折兵,除筑城资金,还要出百万两银犒劳三军,皇帝认为他与已比富,他用茅山石铺街心,说他是“谋反”,虽逃死罪,但落得个抄没家产充军云南的结局。

[城门、瓮城]明南京都缄辟有13座城门,民谣“里十三,外十八,城门栓子往外插”及“三山聚宝临通济,洪武朝阳镇太平,神策金川定钟阜,仪凤淮清到石城”,用顺口溜的语言顺序编出了13座城门,即三山门(水西门),聚宝门(中华门),通济门,洪武门(光华门),朝阳门(中山门),太平门,神策门(和平门),金川门,钟阜门,仪风门(兴中门),定淮门,清凉门,石城门(汉中门)。其中有7座城门增建瓮城加强防守。三山、聚宝、通济四城三瓮,石城门三城二瓮,正阳(洪武)、清凉、神策二城一瓮。各位朋友,什么叫瓮城呢?就是在主城门的内外加建一至多道圈城,形状似盛水的陶瓮。古代有“请君入瓮”“瓮中捉鳖”的成语,指的就是难以逃脱坐以待弊。有了瓮城可以增强防御纵深层次,利于歼灭犯敌。类似的形式还有罗城、子城、月城等。南京的瓮城有不同于其他城的独到之处,就是瓮城在主城门内,仅有神策门一道瓮城在外,城内有层层防御。这也是朱元璋讲求实效,匠心独具的地方。可惜这些瓮城除聚宝门、神策门完整保存,石城门大部保存外,其余都看不见了。

[明城风光带]1988年南京城墙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保存下来的有21.35公里的墙段。

随着中华门城堡、水西门及汉中门市民广场、鬼脸城公园、狮子山阅江楼及三宿岩、神策门公园、台城、月牙湖公园等等相继修复或即将复建,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值得向各位特别介绍的是台城,它已按原样修复,面对钟山,下俯玄武湖,遥对九华山,背倚鸡笼山,风光旖旎,还建了城墙博物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安捧前往,保证各位不虚此行。

各位朋友,南京的两条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风景带—秦淮风光带和明城墙风光带在我们的脚下交汇成结合点。我们现在目形的城堡上散步,不难想象当年建造的艰难和战争中攻守激烈的场面,城堡东西宽118米,南北纵深129米,占地16512平方米,首道墙高21.45米,由一道城门,三座瓮城组成。西侧是登城坡道,又称马道,便于拖运作战物资。在城内附建有藏兵洞形似陕北的窑洞,一道门的底层两侧各3个,马道外边两侧各7个,二层上也有7个共27个,平时贮存军用物资,战时可藏兵三千。第一道瓮城宽16.14米,三面墙长104.7米,第二道城宽15.8米,第三道宽19.3米,墙高都是8.4米,三道门上原都有闸楼,现已毁,但留有楼基。1.24米高的基座上还留有绞关座石,是用来提升闸门的机关。门洞内原有30余厘米厚的内开木门和千斤闸,现门枋门栓孔及闸槽清晰可见,不久将重建闸楼、绞关、闸门,恢复原貌。

大家随我走到最北面的闸楼上,下面就是宽28米的内秦淮河,正对城门的长32米的桥叫镇淮桥,它正对南唐皇宫的大门,附近就是著名的朱雀桥的故址。内秦淮就是我们在夫子庙看到的桨声灯影的千古名河。原来是秦淮河的正流,呈v形流经这一带,河宽达100多米,又称小江,可通数百吨的大船。两岸历来是高门贵第,府宅连宇,聚集了多少代名流文士,商贾熙攘,学子云集,消磨了无数英雄豪杰。十里秦淮,六朝金粉,门东一带有三国张昭的娄侯府,晋代中丞周处故宅,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出生地。镇淮桥东北面是明开国元勋信国公汤和府第,河南边是英国公张辅府第,门西有魏晋名士竹林七贤的游居之所,大画家顾恺之的宅楼,有引起李白咏唱千古名诗的凤凰台,还有中山王徐达的西花园。真是“秦淮明月无新旧,脂香粉腻满东流”。南唐时为保卫这一居民稠集、富庶繁华之地,下令扩大金陵城,把秦淮河圈入城内,在城外另挖护城河,分秦淮水流,人称外秦淮河。这样一来,内河通航的作用逐渐减小了,河道变窄了,但繁华不减,朱楼依旧,沿岸马头墙鳞次栉比,河厅河房依水而筑,笙歌飘扬,脂香四溢,“一代妆楼临水盖,家家分影照婵娟”,内门东西,一现秦淮风光的妩媚妍丽。

各位朋友,绕过三道瓮城,从西路登临城楼,我们看到城为三层,正城门券深52.6米,宽8米多,券洞幽深,要隘险固,券壁上已凝结成钙质钟乳石,是数百年时间的沉积。第二层楼基厚47米,宽65米,高9米,砖石结构,7个兵洞深40余米,宽7米,中洞面积达310平方米,内有闸门绞关座石一对。洞内展有画、文物和纪念晶供应部,有城墙概况和守城器械文物展览,等一会自由活动15分钟时大家可以去参观或选购。第三层上是宽阔的平台,原有七开间三重檐歇山顶的敌楼及三面环绕的厢房廊庑,下面是一道围墙屏护,气宇轩昂,雄镇城关。它1937年毁于日军攻陷南京的炮火,但楼基柱础石仍整齐排列历历在目。现市政府已计划在近期修复敌楼,再现雄姿。城堡的东西两侧是1931年因交通需要开辟的豁口,以利车辆绕门通行,不久也要修建券门连接东西城墙,游人可步入城墙游览。

各位朋友,我们站在城墙上从垛口南望,城外脚下是跨越外秦淮的长干桥,桥长100米,桥名是解放后第一任市长刘伯承元帅的题。桥正对城门,城门上书“中华门”三,是1928年由聚宝门改现名时蒋介石手题。这一带是秦淮河河谷地带,是最早开发南京先民们的聚居地之一,自古繁荣,也是南京建城最早的越城旧址,至今有2500余年。金陵第一寺三国东吴的建初寺也在这一带,古名长干里。在场各位可能对长干二不熟,但有一个成语一定耳熟能详。李白“长干行”一诗写道“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爱情故事就源出于这里。东南方是明成祖永乐皇帝为纪念生母所造大报恩寺和名扬中外的高达80米金碧辉煌琉璃宝塔旧址,抗战时期,还出土了唐代高僧玄奘的佛骨舍利,惊震佛界。

正南1公里,有一片苍翠的山岗,那就是雨花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区,烈士陵园所在地。山原名聚宝山,因出产五彩斑烂晶莹可爱的玛瑙又名雨花石而得名,聚宝门也因此得名,它与聚宝盆故名是两回事。我们看到,山颠有一巨碑矗立,就是___同志书写的雨花台烈士纪念碑。这里是进出南京的南大门,皖赣铁路通往浙江、福建、江西,宁马(马鞍山)、宁高(高淳)、机场高速三条高速公路,宁丹、宁合、环城一级公路从这里向各地辐射延伸。各位现在这里,看城内外高楼林立,宽阔大道车行川流,特别是城内数百幢大楼拔地而起,各展风采,构成现代化都市的风景线,给古老的南京注入无限的生机。

各位朋友,看着这坚固的城堡和城墙上留存的累累弹孔,似乎空气中还弥散着炮火的硝烟,可谓身经百战,饱受兵火。1853年,洪秀全率五十万太平军抵临城墙,在聚宝山引炮轰城门,用云梯攀攻城楼,太平军据守天京的_年间,与清军在这里数次激战。辛亥革命,江浙联军司令徐绍桢指挥南路部队占领雨花台;在中华门与张勋的清军殊死搏斗,最终击溃清军光复南京,扭转子武昌起义后的革命局势,为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开创了根据地。

最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是抗日战争南京保卫战中的中华门战斗。1937年12月初,日军以三个师团十万以上兵力进犯南京,国民党守军在唐生智指挥下也有十五万兵力,敌一一四师团、第六师团从南郊发起进攻,守军八十四师顶住了日军三十多次冲锋,后日军出动机群猛轰,守军师,团长以下壮烈牺牲六千余名官兵,城堡被打得干疮百孔,守军将士遗体遍布,空前惨烈。在中华门与水西门之间的城墙段,由五十一师接替牺牲惨重的八十四师。一股日军乘机在12日中午爬上城头,守军与之展开近体肉搏,到下午打退登城的日军,仅有很小的一支日军龟缩在中华门东的城墙上,城堡仍在中国部队的手中。此时守城主将唐生智在蒋介石授意下宣布撤退命令,但由于战局混乱,电话线被炸断,不能及时传达,许多部队攻守无措,进退两难,中华门旋即失守,中国部队在慌忙撤退中惨遭日军追堵拦截,未及时渡江者几乎都被杀害。12月13日,南京沦陷敌手,残暴绝伦的日军开始丁屠杀三十万军民,的野蛮暴行,震惊中外。江东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就展出了这壮烈的一幕。

我的讲解完了,谢谢大家。

主题南京到西宁旅行心得体会简短六

各位游客:我们的车正行驶在大桥南路上,不远处,我们就可以看到巍峨壮观的南京长江大桥了。南京长江大桥是从1958年开始勘测,在1960年到1968年的这段特殊历史时期,新中国建桥大军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自行设计、施工,建造而成的。这是继白沙陀和武汉长江大桥之后,在长江上建成的第三座大桥。

【长江天堑—兵家必争之地—天堑变通途】

游客们:众所周知,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然而,千百年来,却一直阻隔着南北交通,被人们视为“天堑”。

长江天堑,历来又是兵家必争之地。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2_年,楚霸王项羽被刘邦所困,突围向南,可到了江北的卸甲甸,无法过江,折往江西,在安徽乌江镇走投无路,只好拔剑自尽。至今在大桥北面的大厂镇还保留着卸甲甸、霸王山的地名呢!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也曾幻想着凭借长江天险,继续负隅顽抗,但是英勇的解放大军在1949年4月23日,凭借木船,以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气势胜利渡江,解放了南京。

人民取得了胜利,然而,滔滔江水依然阻隔了南北交通,影响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在南京这个交通要塞城北的长江上架桥成了广大人民的迫切愿望。但是,长江水流急、江面宽,要架桥谈何容易!早在解放前,国民党政府曾邀请美国桥梁专家来此考察,终因水文复杂、地质条件差,而得出无法建桥的结论。1960年我国建桥大军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发扬大无畏精神,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苏联单方面撤走桥梁专家和研究人员的艰难情形下,奋斗8年,耗资1.8亿人民币,耗用50万吨水泥,100万吨钢材,终于建成了这座举世闻名的长江大桥。从此“天堑变通途”,使大江南北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同时也向世人证明了外国人认为办不到的事中国人办到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中国人民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刘伯承铜像—桥头堡—白玉兰花灯】

各位游客:前方是胜利广场,广场一侧矗立着一尊新落成的青铜塑像,像的原形是南京第一任市委书记、南京市市长刘伯承。基座上镌刻着_题写的“刘伯承元帅”5个大。像高5米,寓意着1999年是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50周年,基座高4.23米,象征南京解放的日期。

现在,我们的车已驶上了大桥的引桥了。这座大桥,由引桥和正桥两部分组成,上层为公路桥,正桥长1577米,引桥长3012米,宽19.5米,可供4辆大卡车同时并行;下层为铁路桥,全长6772米,宽14米,铺设双轨,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两端接地部分建有22个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桥孔。

请大家向前看,这就是桥头堡,桥的南北各有一对,高为70米,桥头堡上各有三面红旗,象征着50年代的人民公社、大跃进和总路线。请大家往左边看,这座塑像上5个人物,是当时中国社会的5大组成部分,即工、农、兵、学、商。他们共举五星红旗昂首向前,象征着团结一致革命的苦干精神。大桥两侧整齐地排列着的是150对白玉兰花灯,每当夜幕降临,华灯齐放,万盏灯火,把大桥雄姿勾勒得更加清晰、迷人,着实是一幅“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画面。“天堑飞虹”作为金陵四十景之一,可谓名副其实。

【大桥公园】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大桥公园。在这里我们可清楚地看到江中共有10个桥墩,其中9个桥孔,中孔高为35米。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江中央有一露出水面的桥桩。这一桥桩就是大桥初建时,由苏联专家主持打下的第一个桥桩。正在此时,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单方面撤走所有专家和建设图纸。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中国的桥梁建设者们励精图治,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自行研究、设计,建成了大桥。

有人可能要问,在桥梁建设之前,是如何解决南北交通的呢?以前,南岸的下关到北岸的浦口,一直是沟通南北的重要渡口。1929年6月1日,孙中山先生的灵枢就是由浦口码头过江,在下。关码头登岸的。1938年,帝国主义为了掠夺中国的财富,在下关和浦口修建了两座栈桥,用两条900马力的轮渡,运送火车车皮过江。解放后,人民政府为了缓解这条航线的压力,又增加了3条轮渡。但是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和过江速度的缓慢,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需要。大桥通车后,铁路桥每天南来北往对开的列车多达100多列,每列火车通过“天堑”只需几分钟的时间,货运列车的中转时间比过去缩短了3个多小时。今天,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大桥的运输压力也达到超负荷的地步,桥孔对大型货轮的通过能力也显得不足。为适应交通发展的需要,不久的将来,在这座大桥的东面,又将是长虹飞跨——建造南京长江第二大桥。

各位游客:南京长江大桥,我就介绍到这里。一会儿,我们将乘升降电梯登上桥头堡,相信你到时一定会有更多的感慨。

主题南京到西宁旅行心得体会简短七

古时立学必祀奉孔子,其各地的孔庙,属于国家祀典内容之一。所以孔庙的特点是庙附于学,和国学、府(州)县学联为一体。庙的位置或在学宫的前部,或偏于一侧。

南京夫子庙是前庙后学的布局。孔庙、学宫与东侧的贡院(通过考试来取士的考场)组成三大文教古建筑群。古时候的孔庙有一定的布局形式。

一般前设照壁、棂星门和东西牌坊形成庙前广场,棂星门前设以半圆形水池,称为“泮池”。泮池是孔庙的特有形制,源自于周礼,而夫子庙凿秦淮河为泮池,是唯一利用天名河道作为泮池的遗例。岸北为石栏,有“天下文枢”牌坊,游人至此可凭栏小憩,浏览秦淮河风光。

夫子庙的大照壁位于秦淮河南岸,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全长110米,为中国照壁之最。

泮池边的石栏为明正德九年1520xx年所建,现也修饰完整。东有奎光阁,西有聚星亭,象征文风昌盛;庙前广场东西两侧立石柱,上书“文武大臣至此下马”,以示对“至圣文宣王”的崇敬之意。庙门前有“天下文枢”柏木牌坊一座,牌坊后面为“棂星门”,系丈余高石牌坊,六柱三门,中门刻有“棂星门”三字篆文。三门之间嵌有牡丹砖刻浮雕,柱头皆有云雕,形即华表。这是帝王出巡朝圣祀孔的通道,非一般官员百姓所能出入的。平日用木栅栏封闭。

街东西旧有“道冠古今”、“德配天地”两坊,民国以后被拆除。广场左右原有“聚星”、“思乐”二亭。聚星亭重檐六角,夫子庙于1983年复建;思乐亭今移建于东市小广场。

棂星门由三座单间石牌坊组成,石坊之间墙上嵌有牡丹图案的浮雕,中间石坊横楣刻有“棂星门”三个篆字,造型朴实无华。

入棂星门,东西两侧各有持敬门,中间为大成门,又称戟门。在封建时代,每逢朔、望(农历初一、十五)朝圣和春秋祭典,府县官员、教谕、训导学教官由大成门进,士子走持敬门,不得逾矩。下阶为丹墀,东西并立三碑,东为元至顺二年(1331年)封至圣夫人碑,西为四亚圣碑,再西为清康熙修学宫碑记。丹墀左右为两庑,外有走廊通正殿。两庑供奉孔门的七十二贤人牌位。

正中是为“大成殿”,外有露台,是春秋祭奠时舞乐之地,三面环以石栏,四角设有紫铜燎炉,燃桐油火炬,祭祀多在午夜子时,光如白昼。殿内正中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之位”,左右配享四亚圣——颜回、曾参、孟轲、孔汲。殿的东边有小门通学宫。

明清时代的大成门为五间,两侧为耳房,供执事人等休息之用,中为三门,门内陈列戟,东设鼓,西置磬,每逢朔望朝圣和春秋祭典,府县官员由大成门(中门)进,士子执事人等分走旁门。此门与大殿同毁于日军兵火。1986年新建的大成门面宽三间,门内正中有汉白玉屏风,上镌刻“重修夫子庙记”,树立四块古碑,其中齐永明二年的“孔子问礼图碑”是由南京市人民政府院内迁至此处的一块重要的碑铭。

入大成门循甬道丹墀而上,便是夫子庙的主殿大成殿。现大殿是按清代同治八年(1869年)的建筑为蓝本修建的,取消了原孔庙的后墙,使之与学宫融为一体。大殿七间,高18米,重檐歇山顶。原殿内正中为“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神位”牌位,两旁配享四亚圣。现殿内有孔子铜像,两旁配有孔子十二弟子汉白玉像。殿前有宽敞的露台,四周绕以石栏板,它是古时祭祀举行乐舞的地方。殿前两侧有廊庑相连,原是供奉孔门七十二贤人和历代大儒,及存放祭器的地方。现改作碑廊,墙上镶嵌陈列当今名流的书法碑石30多块。

孔庙院墙与学宫之间,东西北三面有宽畅的通道,曾种植几百棵柏树,古木参天,郁郁苍苍。那时,在庙外的文德桥上凭栏眺望,大成殿的黄色琉璃瓦屋顶在绿荫丛中显得金碧辉煌,雄伟壮观。殿后为“明德堂”,相传匾额为南宋文天祥楷书,后由曾国藩改为篆书。堂后为“尊经阁”,阁原为教谕讲课讲堂,楼上藏有大量儒教典籍的刻板和诸多圣贤画像。清嘉庆年间又遭战火破坏。

清同治八年(1869年)曾国藩、李鸿章二人相继重修扩建,恢复旧貌。然而,孔庙的主要建筑均于1937年毁于日本侵略军的炮火。解放后,原学宫部分作为秦淮区人民游乐场,“名宦乡贤祠”则改为夫子庙小学;大成殿遗址辟为夫子庙广场。“文化大革命”中,剩余建筑又遭破坏。1983年,政府拨款重建夫子庙古建筑群,主体建筑大致恢复旧貌。

夫子庙两侧的东西市场,原是学宫前甬道。东甬道为学宫正门,门前有坊,上书“泮宫”。坊东为明清两朝状元、榜眼、探花题名牌坊。坊西为会元、解元题名牌坊,坊的背面是武科题名牌坊。东西甬道旁,原各有三祠两署。民国以后废科举,兴学堂,学宫遂渐衰落,祠、署分别改为学校、教育局、图书馆等,学宫甬道也成为摊贩市场,东西市场的名称便从那时开始。

现东西市场于1987年建成,总建筑面积为4400平方米,吸收了我国传统的商业街道的空间形式和尺度,采用明清时代的街市风格,以石板铺地,店铺采用“青砖黛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店、庙、市、街合一,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尊经阁在明德堂后,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为上下两层各五间,清嘉庆以后曾在此设尊经书院,楼上藏书,楼下讲学。1987年重建的尊经阁高三层,18.7米,重檐丁字脊歇山顶,底层五间,二层、三层均为三间。底层辟为“秦淮彩灯馆”,二层为“秦淮文物古迹陈列室”,三层备有茶座,可供游人休息并眺望夫子庙全景。

位于学宫东侧的“贡院”,始建于宋乾道四年(1168年)。它是当时建康府、县学考试的场所,范围甚小。明太祖朱元璋建都金陵,集乡试、会试于此,考生众多,不敷应用。明成祖永乐年间在此重新兴建,贡院始具规模。虽永乐十九年(1420xx年)成祖迁都北京,但此地仍为江南乡试所在地,清承明制,一如其旧,道光年间曾重新修建。咸丰年间文庙、学宫俱遭兵火,贡院却独能幸存。同治时又重扩建,范围更大,考棚号舍有2万余间,居中国各省之冠。

当时贡院东起今姚家巷,南至贡院东等和贡院街,西至贡院西街与夫子庙隔街相望,北至今建康路。整个贡院成正方形,内有号舍(俗称考棚)20644间,一人一间,每次考试可容纳2万多人。当时贡院正门在今永和园及秦淮剧场之间。

大门外街之东、西各有木牌坊一座,即东、西辕门。大门外东西有石狮子一对及两座石牌坊,轴线上有门三道,分别称“贡院”、“开天文运”及“龙门”。

龙门后依次有明远楼、至公堂及戒慎堂。堂后有门,门后有飞虹桥。桥之南属外帘,飞虹桥是内外帘的分界线。最后为衡鉴堂,是主考官阅考卷、评定名次的地方。考试期间内外帘分隔很严,不得擅自出入。整个贡院四周围以高墙,墙外为街道,街道另一边为店铺民居。自光绪三十一年(1920xx年)废科举后,贡院即闲置无用。民国7年决定拆除贡院,开辟市场,只保留了明远楼、飞虹桥和明远楼东西少数号舍及明、清碑刻22方。

明远楼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清道光年间重建。平面正方形,三层木结构建筑。底层四面为墙,各开有圆拱门,四檐柱从底层直通至楼顶,梁柱交织,四面皆窗。登临四顾,整个贡院一目了然。它是考试期间考官和执事官员警戒、发号施令的地方。明远楼内已辟为科举制度陈列馆——江南贡院历史陈列馆,展出了100多幅反映中国科举制度的珍贵文献资料、图片,并按原样复建了40间号舍。原安放在贡院内的22方明清碑刻,现集中陈列于明远楼东西两侧,它是研究明清贡院建制沿革和科举情况的实物资料。

如果觉得《南京到西宁旅行心得体会简短 南京到西宁旅游攻略(7篇)》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