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时间:2022-09-28 01:41:44

相关推荐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从国家层面讲创新驱动,内容就很多了,孔明网阿亮现在给你列举以下几点: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全民创新二、完善科研制度,以及科技计划管理方式,激活科技资源三,近几年来,我们坚持科学发展导向,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大力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转型步伐明显加快,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得到加强,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创新,什么是生产力,什么是生产关系,这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真正落实落地的基础条件和关键支撑,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迈向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贯穿于社会发展始终,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编者按 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各地方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到底面临什么问题,如何围绕区域创新发展全面推动科技工作成为当下科技科技管理新的议题。日前,科技部办公厅调研室和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共同举办了“创新圆桌会议”第四次会议,邀请了专家学者围绕区域创新进行了深入研讨。本报刊发部分与会代表的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改变现有考核体系是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突破口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 贺德方

6月科技部在各地进行调研,随后提出了一个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4+1”框架,每个试行试点地区要有一个主导产业,围绕这个主导产业形成一个企业集群,要有一个创新平台,要有一套政策框架体系,后来又加了一个城市群。

在“4+1”的框架下,科技管理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或者科技企业及相关参与区域创新的这些主体,会在其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研究创新驱动发展在地方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突破口在什么地方。当前地方都认为要重视创新,但是真正有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尚无明确的考核指标加以评价和考核。地方的行政行为往往具有短期化趋势,同时,地方也确实有许多需要迫切解决的短期问题需要面对。因此,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能不能解决地方政府面临的这些短期问题,就成了地方政府是否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能否摆在突出位置的核心所在。当通过创新驱动解决不了他们面临的问题的时候,创新驱动发展也就不能成为其工作的核心了。

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口在哪里?十八届三中全会讲要改变地方行政考核体系,要把创新驱动发展、环境资源和生态列入考核体系。如果现在考核体系改变了,那么突破口也就会随之产生。如果从国家层面抓区域创新,在现在各个地方财政独立核算的体制下,每个省科技管理部门的经费都是围绕地方提出的目标来开展一些布局和项目安排的。因此从国家层面抓区域创新,可根据现有各个地区的工作基础明确提出某个地区主导的产业或者集群, 在布局层面上应考虑现有的基础。如果真正进行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是不能搞太多内耗和内部竞争的。创新驱动政策核心是保护重大产业里边的知识产权,要有政策法规保护这些知识产权,配套措施一定要跟上。

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管理办法已经发布好几年了,由于没有对接项目库等原因,一直没有启动。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把它上升到国家战略也无异议,但核心还是通过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增强全民的创新意识,而要做到这一点单靠政府行为是不够的,必须遵照价值规律按照市场规则去运作,这才真正符合三中全会倡导的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的精神。在市场决定下,政府在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中能做什么呢?最重要的是建立让市场可以公平公正行使职能的基础条件和环境,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的保障体系,使得科技成果可以顺畅地转化,在转化的过程中各种主体都得到其应有的利益和保护。

抓住机遇 做好地方创新驱动发展的各项工作

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 徐凤君

党中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着地方创新驱动发展各地方科技工作部署也应有新考虑。

我认为对于内蒙古来说,首先要突破的是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问题。没有高层次人才,研发力量就显得薄弱,就出不了成果,科技工作也难以有大的起色。近几年来,自治区实施“草原英才”工程,设立了人才基金,科技厅围绕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做了一些工作。我们将人才、项目、平台、开发区、园区基地有机结合,各类资源重点向高层次人才倾斜,如为人才配置项目、配置实验室和工程中心,落地之后还有一些政策支撑,也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但即便这样,我们能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也是很有限的,而且随着情况的变化还出现了数量萎缩的情况。对于内蒙古来说,引进人才是做好科技工作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今后要把项目、平台、载体这几个要素结合起来引进和培养人才,人才引进之后还要建立好的用人留人机制,否则也会造成人才的二次流失。总之,要靠事业、项目、平台载体、优良的环境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

第二,关于科技项目问题。近些年来,无论科技部、还是各省市都启动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解决了一批重大的关键技术问题,也促进了经济的转型升级。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项目的系统化管理还有待于加强。拿内蒙古的情况来看,限于人力和编制,以及顶层设计和管理方法等问题,我们很难对实施的所有重大专项开展深入的跟踪管理,确保项目的实施效果。因此,还要加强对项目的顶层设计,通过技术路线图的方法推动项目向产业化延伸;同时要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加大对重大专项的过程管理,通过采用工程监理制等方法强化重大专项的管理。

第三,营造创新驱动发展的环境问题。对于内蒙古来说,过去我们围绕特色优势产业配置科技资源,现在是按照“8337”的发展思路确定科技发展方向。从自治区层面来讲,更加重视科技,科技工作的力度也加强了。但是从总体上说,我们的科技实力还很弱,科技的边缘化地位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现在虽然不强调GDP了,但各个地方的首要任务是抓环境、抓和谐方面的问题,各级领导的工作中并没有把创新驱动发展提到议事日程,具体措施落实不到位。对于创新驱动发展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软环境,但现在这种软环境并不好。认识上不去,科技发展的硬环境也难有很大的改善。所以营造创新驱动发展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现在GDP不作为考核指标了,那么创新驱动发展的要素应该列入到考核地方政府的指标体系中去。

要有几个支撑地方发展的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但是要发挥出它们的作用,其突破口就是处理好人才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平台载体的搭建。现在我们有了资金,国家又扶持,就要干出点事业来,搞好示范性工程。

加强创新驱动 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安徽省铜陵市副市长 叶 萍

铜陵市是我国重要的铜产业基地,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我们一直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

铜是铜陵市的主导产业,过去污染严重,因此我们通过产业升级,靠技术创新使排放量达标,降低成本。铜陵有色是安徽省第一大企业,其中铜陵有色与日本合作的相关炼铜技术已经超越日本,处于全球领先水平,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因此我们认为只有靠技术创新,使传统产业升级,才能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政府要把创新落到实处,首先就是要发挥企业创新的主体作用。近几年我们对企业调研梳理,根据企业需求来制定政策,企业有积极性,政府就给予政策支持,凸显企业的主体地位,引导企业重视科技创新,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二是政府职能转变,搭建服务平台。了解企业创新创业服务需求,搭建公共服务平台,购买公共服务,建立高效的服务型政府。三是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使企业不断适应市场变化,提升质量和效益,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的合理流动和配置。通过政府出台政策,采取措施,促进企业主体更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

地方科技部门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首先,要了解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企业需求出发,加强体制机制创新。第二,搭建科技服务平台,完善产学研合作平台,支持科技创业孵化器建设,加强技术转移服务能力建设。目前我们既有政府创建的孵化器,也鼓励企业建设,政府购买服务;我们准备加大科技中介组织发展的支持力度,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帮助科技中介组织成长。第三,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构建大科研平台,推进创新资源信息共享。目前我们已建立了大型设备资源网,下一步还要进一步整合各类资源,实现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创新资源共享。第四,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科技投入见效慢有风险,但它能激励创新,引领未来,推动科技进步。政府科技创新投入的目的是引导企业投入,撬动社会资本,因此可探索后补助的方式,带动创新主体的投入到位。

要关心基层科技人员。现在基层科技人员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大学生不愿去,特别是中小企业,国家科技管理部门应该为提高基层科技人员的待遇多做一些努力。生产一线是技术创新的主阵地,是承接科技成果的实验场,没有足够的科技人员如何实现?因此要提高基层科技人员的地位和待遇,让他们能够安心在一线做技术工作,否则,不但没有人愿意去,现有的人才也会逐渐流失,我们的技术创新就失去了坚实的基础。

要加强区域合作,还要分类推进。创新要根据条件,每个地方发展的阶段不同,创新的需求不相同。不同的产业结构,创新的需求也不一样。加强合作是为了互补共赢,还要根据实际分类梯级推进,切实通过创新驱动推进地方经济发展。

欠发达地区更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科技部发展计划司副巡视员 董丽娅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把政产学研用等各方面力量有机集成起来,着力构建协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培育中国特色、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任务有哪些,近日,我县出台《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县的决定》,切实加强科技进步与创新,深化改革,全面提升和激活自主创新能力、内生发展活力,大力推进科技强县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十八大报告指出:实施,技术创新是一个战略性的支持,以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必须放在国家整体发展的心脏,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以计划和促进创新的全球视野,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更加注重协同创新,近年来,我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紧紧围绕“深化。

不论从宏观还是微观层次看,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一样都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这一点需要共识。从基本概念出发,创新是一个从新构想提出到新产品投入市场或新工艺、新营销和新组织方式投入应用(即一项创新实现)的过程。由此引出,一是创新实现的节点在企业,企业是当然的创新主体;二是创新不单纯以技术水平论高低,而是依靠市场检验,改进型创新、模仿型创新也是创新;三是企业不创新就没有竞争力,而不论企业身处何地;四是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引入技术可以是上游技术成果,甚至可以先进设备为载体引入。欠发达地区科技基础薄弱,科研力量不足,搞研发存在困难,搞创新则可以通过多种路径、形式实现。从经济发展方式看,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跨越发展,发挥后发优势,创新驱动是必由之路。

引导支持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要虚实并举打组合拳,“4+1”框架体系是一个好的想法。但一套东西不能包打天下,必须适合不同地区的发展阶段和需求,“落地生根”是关键。

我长期从事地方和区域工作,在地方工作了几年,对欠发达地区科技工作现状比较了解。欠发达地区科技工作基础和环境差,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市场发育水平低;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数量少、不活跃,创新动力和经济实力弱;科技投入大多以政府为主、投入不足;科技人才不足,科研生态环境差,流失之势难遏;科技管理部门还处于把主要精力放在争取国家项目上,宏观管理和政策体系建设尚未形成完整工作架构的发展阶段。

一方面欠发达地区的科技工作需要外力,特别是来自上面的引导推动;另一方面,必须以欠发达地区自身为工作主体。处理好两者关系,对这些地区的创新驱动发展至关重要。

要重视借助外力破除计划经济的思想观念和体制障碍。在计划经济的“土壤”中难以长出参天大树。跨越发展需要创造一些具有本地特点、打破或避开体制劣势的新机制。如搞人才高地一定要脱离旧“土壤”;新疆建设天山北坡高新技术产业带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好思路,但自己做困难很大。可以搞“飞地”模式,由发达省市国家高新区来搞若干产业园,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新疆需求,发挥龙头作用。怎么干完全不干预,在政策上给予配套和“豁免”。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的科技项目和经费不一定由本地掌控,重在依靠科技解决当地问题,并对当地科技力量培植、基地形成、产业落地有带动作用,产生“鲶鱼效应”也是一种成功。

集聚创新资源 提高创新能力 转化创新成果

浙江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 蒋泰维

中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但一些地方仍然把科技创新视作软任务还没有很好地落实,没有实质性的政策举措。中央一直强调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但是现在的创新环境还很不理想,一些地方和单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不按科技创新的规律办事。

地方抓创新驱动的突破口在哪里?在企业技术创新。首先要集聚创新资源;第二要提高创新能力;第三要转化创新成果。 从国家层面来讲,如何支持区域创新发展?我认为要引导科技工作重心下沉,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

要划分科技活动的性质和界线。总的来讲,科技创新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从科学研究来说,要开放共享,自由探索,这个领域不能完全由市场来调节。科技创新有两大动力:一是科学家或科研人员,对探索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兴趣和爱好,这是一大动力,这些不讲利益,不讲市场导向。科学研究还要靠高校、科研院所的实力,应该由政府主导。要建立科技报告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等。所有高校的设备成果都要开放、共享,尽可能降低科学研究的成本。

技术创新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技术创新要讲知识产权资本化、产业化。用科学研究的管理方法去管理技术创新是不行的,但是也不能用管理技术创新的方法去管理基础研究。创新资源的概念要拓宽,创新资源不仅仅是财政科技投入、不仅仅是资金,凡是和创新相关的各种资源都是创新资源,首先是人才,还有信息、设备、土地、金融资源等等。创新资源市场配置的问题也不能只从激励的角度去考虑,还要通过政府对非创新活动资源配置的限制来起到鼓励创新的作用。

怎样落实三中全会提出的市场导向,市场决定创新资源配置的问题?我认为应该实行科技创新普惠制,要把以财政科技项目经费支持为主的形式转变为税收普惠制推动创新为主。当然政府还要继续以财政科技经费的形式来支持企业的创新活动,但主要应该支持单个企业解决不了的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由若干家企业联合起来进行攻关,这样的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政府要进行支持。要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研究。要支持地方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工作。现在发明专利审批时间太长,一定要加快审批速度,同时,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力度,有效保护知识产权。

系统的有效性是区域创新发展的保证

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副主任 杨跃承

解决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区域创新发展的问题有六个方面的工作要做。

一是抓好载体。载体主要通过营造小环境、小气候解决要素的空间集聚机制问题,如高新区、孵化器、创新集群等。可以深化改革,政策和体制机制先行先试,凸显组织集成、人才集中、土地集约、产业集群的优势,塑造比较强大的功能,才能够形成一个动力源,形成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才有驱动力。

二是培育主体。通过主体培育解决经济内生增长、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机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高成长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体。在企业苗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产业专业园中,让科技创新创业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企业成长发展壮大中培育产业、提升创新能力。

三是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它是解决产业组织方式的问题。技术转移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投资机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是重要的产业组织者。产业组织方式要通过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高端化、国际化、网络化、生态化的机制促进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四是市场机制。市场主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技术市场非常重要,技术具有商品属性,技术市场本质上要促进技术商品的流动和交易。技术市场要发挥好企业家、资本家的作用,发挥资本的杠杆作用,比如众筹、天使投资、私幕股权投资、柜台交易、创业板等,通过资本市场的机制来筛选企业,整合资源配置资源。技术市场能够起到激励创新、价值发现、配置资源、规范交易的功能。

五是政策和制度。政策制定、制度设计要解决创新创业的动力机制问题,为创新创业提供法律和环境保障。在现阶段,尤其是未来十年二十年,释放科技人员的活力、释放科技潜能,大力促进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等制度安排,以及促进创新创业、投资于早期科技创业企业的投资政策非常重要。

六是文化。所有的东西本质上最后都归结到文化。我们要积极地鼓励创新创业、宽容失败,尊重个性、自由探索和颠覆性创新,倡导企业家精神和激励创新的批判精神,鼓励创新创业人才追求理想的价值坐标。我们还要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创新创业有机的结合起来,文化学者余秋雨讲“人格上要有君子之道,行为上要有礼仪之道,思维上要有中庸之道”。

载体,主体,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市场,政策和制度,文化,不管是区域经济发展还是国家发展,要解决系统的有效性,不能简单强调某一方面。

加快区域创新发展应厘清三个问题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农村与区域所所长 刘冬梅

如何加快区域创新,我认为应厘清三个问题:

第一,什么是区域问题?区域和地方并不是同一个概念,而我们在日常讨论区域问题时,常常是将其等同于地方发展问题。但事实上,“十一五”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区域发展规划,仅—就达到了78个,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覆盖所有省份的布局,而且这种布局是突破行政区概念的。可见,国家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增长极是有考虑的。所以现阶段在国家宏观层面讨论区域发展问题,应有一个跨行政区的考虑,特别是要关注省和省之间合作的问题。

第二,什么是区域科技?科技部早在就提出了“战略性区域”的概念,其目的就是要解决如何实现科技资源主动布局的问题。但到目前为止,区域科技工作更多地体现为地方科技工作,大体采取科技体制改革及相关政策的试点示范、科技创新的园区及基地建设、科技示范工程开展等几大类形式。但区域创新绝不是简单的各省份科技工作的叠加,而应当有更多的不同层面的区域科技合作的考虑,其目的是培育中国科技创新的若干“高地”。

第三,现阶段中央政府如何推动区域创新?自起,地方财政科技投入首次超过中央,在地方科技创新日益活跃的今天,政府应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推动区域创新发展。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建议尽快启动“十三五”区域发展专项规划,对区域创新进行顶层设计,同时加强对重点地区,比如长三角的省市科技合作的指导与引导,在必要的时候出台有关区域科技合作的指导意见;二是在区域科技公共服务方面,中央政府可以考虑在突破省的界线基础上,开展一些跨区域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三是加强部省会商的统筹协调功能。部省会商作为国家部委统筹协调政府科技资源和地方科技资源的有效手段,今后可以进一步加强其宏观协调职能,并探索开展跨省的片区会商机制;四是考虑现实政府职能的分工,目前缺的是整体布局的考虑和一些区域方面布局的实践,能否从创新试点的角度,整合现在方方面面的资源,遴选一些区域创新的增长极开展先行先试。

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科教兴国战略”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党领导我国科技事业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底,在上海建立全球科学中心,建立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才,设施以及机制的,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革开发以来,中国经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我国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增强发展的长期动力具有战略意义,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主要源于发挥了劳动力和资源环境的低成本优势,进入发展新阶段我国在国际上的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与低成本优势相比技术创新。

如果觉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