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心梗检查 心梗如何诊断鉴别

心梗检查 心梗如何诊断鉴别

时间:2021-12-30 01:55:34

相关推荐

心梗检查 心梗如何诊断鉴别

心肌梗死多发生在左心室,其中约40%~50%的MI发生于左心室前壁、心尖部及室间隔前2/这些部位是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供血区:约30%~40%发生于左心室后壁、室间隔后1/3及右心室大部,相当于右冠状,这是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中比较典型的,我是刚上临床的医学生,对于剧烈胸痛病人尤其伴有血压高的患者,有心电,确定心梗的检查有肌红蛋白、心电图、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ESR、磷酸肌酸激同工酶,心肌酶,冠脉造影,心肌损伤标记物等检查,你好,碰到这些问题很自然的,不过我觉得有必要跟你普及一下以下知识,你看了之后就明白了:心肌梗塞是什么,我告诉你,是心脏中的一条血管被堵住了,堵住后会有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甚至一部分病人突然就死了,心脏彩超没有问题,验血说肌钙高9倍,心肌酶也高,符合以下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中的2条即可确定诊断为典型心肌梗死,夹层症状呈撕裂样,一开始即达高峰,可向背部肋部腰部甚至下肢放射,双上肢血压脉搏差异明显,如何确诊心梗,老年人突然心衰、休克或严重心律失常,要想到本病的可能,心梗症状一开始不一定明显,多为闷痛,呈进行性加,在没有冠脉造影、同位素核素检查及磁共振检查等情况下,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标准化联合专题的报告关于心肌梗塞的诊断标准至今仍然适用。

本文向您详细介心梗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心梗检查项目有哪些。以及心梗如何诊断鉴别,心梗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心梗常见检查:

常见检查:侧卧位肺灌注显像、心电图、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二维超声心动图、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I)、肌红蛋白、纤维蛋白原(Fg,FIB)、AST、血清醛缩酶(ALD)、胸部MRI、红细胞比积(PCV)、心肌灌注显像、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酸性磷酸酶、血清补体C4含量测定、抗凝血酶Ⅲ活性和抗凝血酶Ⅲ抗原、乳酸脱氢酶、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心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血葡萄糖、胆碱酯酶、苹果酸脱氢酶、室壁运动电影显示、脏器断层显像、运动显像、静息显像、肌酸激酶、M型超声心动图(ME)、嗜碱性粒细胞计数(B)、肌钙蛋白、白细胞计数(WBC)、抗心磷脂抗体(ACA)、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心音图检查、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I)、3.8sα2-糖蛋白、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活化物抗原检测、血心钠肽(ANP)、血清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血沉、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活化物活性检测、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检测、血液黏度、尿儿茶酚胺(CA)

一、检查

一、白细胞计数发病1周内白细胞可增至10,000~20,000/mm3,中性粒细胞多在75%~90%,嗜酸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二、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可维持1~3周。

三、血清酶测定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或CPK)发病6小时内出现,24小时达高峰,48~72小时后消失,阳性率达92.7%。谷草转氨酶(AST或GOT)发病后6~12小时升高,24~48小时达高峰,3~6天后降至正常。乳酸脱氢酶(LDH)发病后8~12小时升高,2~3天达高峰,1~2周才恢复正常。近年来还用 -羟丁酸脱氢酶( -HBDH)、 -谷酰基磷酸转肽酶( -GTP)、丙酮酸激酶(PK)等。肌酸磷酸激酶有3种同工酶,其中CK-MB来自心肌,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极高,分别达到100%和99%,它升高的幅度和持续的时间常用于判定梗塞的范围和严重性。乳酸脱氢酶有5种同工酶,其中LDH1来源于心肌,在急性心肌梗塞后数小时总乳酸脱氢酶尚未出现前就已出现,可持续10天,其阳性率超过95%。

四、肌红蛋白测定尿肌红蛋白排泄和血清肌红蛋白含量测定,也有助于诊断急性心肌梗塞。尿肌红蛋白在梗塞后5~40小时开始排泄,持续平均可达83小时。血清肌红蛋白的升高出现时间较CK出现时间略早,在4小时左右,高峰消失较CK快,多数24小时即恢复正常。

五、其他血清肌凝蛋白轻链或重链,血清游离脂肪酸,在急性心肌梗塞后均增高。血清游离脂肪酸显著增高者易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此外,急性心肌梗塞时,由于应激反应,血糖可升高,糖耐量可暂降低,约2~3周后恢复正常。

[心电图和心向量图检查]

心电图有进行性和特征性改变,对诊断和估计病变的部位、范围和病情演变,都有很大帮助。心电图波形变化包括三种类型:

1.坏死区的波形向坏死心肌的导联,出现深而宽的Q波。

2.损伤区的波形面向坏死区周围的导联,显示抬高的ST段。

3.缺血区的波形面向损伤区外周的导联,显示T波倒置。

典型的心电图演变过程是:起病时(急性期)面向梗塞区的导联出现异常Q波和ST段明显抬高,后者弓背向上与T波连接呈单向曲线,R波减低或消失;背向梗塞区的导联则显示R波增高和ST段压低。在发病后数日至2周左右(亚急性期),面向梗塞区的导联,ST段逐渐恢复到基线水平,T波变为平坦或显著倒置;背向梗塞区的导联则T波增高。发病后数周至数月(慢性期),T波可呈V形倒置,其两肢对称,波谷尖锐。异常Q波以后常永久存在而T波有可能在数月至数年内恢复。

在异常Q波和ST段的抬高尚未出现前的最早期阶段,心电图可无异常,或有T波异常高大两肢不对称的变化。多发局灶型心肌梗塞,可无典型心电图表现;合并束支传导阻滞,尤其左束支传导阻滞时,心电图不一定能反映急性心肌梗塞表现;在原来部位再次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时,心电图表现亦多不典型。

我国临床资料显示位于下壁、前间隔和局限前壁的心肌梗塞最为常见。

不典型的心肌梗塞心电图变化有:

一、心内膜下心肌梗塞心电图变化与重度心肌缺血者相仿,各异联除aVR表现为ST段抬高外,普遍呈ST段压低,T波呈先负后正的双向或倒置,R波降低,持续数周或数月,甚或长期存在,亦称无Q波的心肌梗塞。

二、仅有T波改变的心肌梗塞当心电图显示T波进行性地在数周内出现由浅到深的倒置,同时伴有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以后T波又逐渐恢复时,有人认为可判断病人发生过心肌梗塞。但由于影响T波变化的因素很多,诊断时还应参考临床表现和血清心肌酶等的变化。

三、乳头肌梗塞二尖瓣前外乳头肌梗塞时,I、aVL和V4~V6导联有异常改变;后内乳头肌梗塞时,Ⅱ、Ⅲ、aVF和V1~V4导联有异常改变。急性梗塞或断裂时,其表现多为J点压低,ST段弓背向上,T波倒置,或J点压低,ST段向下凹并压低;陈旧性梗塞时其表现多为J点压低,ST段下凹,T波直立。但这些图形的诊断特异性并不高。

心绞痛只是前胸痛,心肌梗塞痛是自前胸痛到后背,乃至左肩左手臂,是一种放射性的痛,有没有心肌梗塞必须在患者“,心电图说可能是心梗,心脏彩超或胸部CT及造影可以明确,但发生在主动脉根部的夹层,有时可引起心肌梗死,表现不典型的常需与急腹症、肺梗,还可以做高倍CT查心血管是不是正常;做血液直观分析,查循环血液中有没有梗塞与栓塞物形成,非Q波梗塞则依据心电图S-T衍变及血清酶的动态衍变来诊断,心肌梗死的发病部位部位与冠状动脉供血区域一致,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诊断根据病史、心电图和血清酶的变化而作出。

曾有采用多达数十个电极置于胸前部,记录该处体表数十个导联心电图的等电位胸前部标测检查,测定其ST段抬高的程度和Q波出现情况标测成图,以ST段抬高或压低和Q波出现的总和,反映心动周期在胸壁上的时间电位变化,认为在判断急性前壁心肌梗塞的范围大小和发展过程方面较一般心电图检查准确。但其检查步骤繁琐对下壁心肌梗塞的定位并不敏感,故不常用。

心房梗塞时心电图表现为P波增高、增宽、有切凹和Ta波下降等变化。但极为少见。心向量图有QRS环的改变、S-T向量的出现和T环的变化。QRS环的改变最有诊断价值。因坏死的心肌细胞不激动,不能产生应有的电动力,心室除极时综合向量的方向遂向背离梗塞区处进行,所形成的QRS环,特别是起始向量将指向梗塞区的相反方,此时始向量的方位改变对定位有重要意义。ST向量的出现表现为QRS环的不闭合,其终点不回到起始点,自QRS不起始点至终点的联线为ST向量的方向,指向梗塞区,ST向量多在1~2周内消失。T环的改变主要表现为最大向量与QRS最大平均向量方向相反或QRS-T夹角增大,T环长/宽比例<2.6∶1,T环离心支与归心支运行速度相等,此种变化历时数月至数年,可以消失。

水平面QRS环逆钟向运行,主要在左后象限,起始部无向前的向量,0.01稍向量向左后,0.02稍向量亦向左后右侧面QRS环呈8字形,先逆钟向后顺钟向运行,主要位于后下象限,起始部无向前的向量前额面QRS环顺钟向运行,起始部向左下

右侧面QRS环8字形,先顺钟向后逆钟向运行,主要位于上前象限,起始部向上的向量历时>0.025秒前额面QRS环顺钟向运行,整个环主要在左上象限,起始部向上的向量历时>0.025秒,最大向量位于-18 处,向心支有"咬痕"水平面QRS环逆钟向运行,位于左前和左后象限右侧面和前额面T环均向上

用心向量图诊断心肌梗塞可能较心电图更敏感,但并不更具特异性,需结合临床资料综合考虑。

[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影]

用99mTc焦磷酸盐进行心肌热点显象,多数病人坏死心肌摄取率在48~72小时内最高,6~7天后减少。阳性率在66%(心内膜下心肌梗塞)至89%(透壁性心肌梗塞)之间。用99mTc-MIBI或201T1作心肌冷点显象,前者在发病后30~80分钟进行时阳性率达100%;后者在发病后6小时内进行时阳性率几达100%,24小时后阳性率下降。用99mTc标记红细胞或白蛋白行门电路控制的核素心脏血池显象,可观察心室壁的动作和左心室的喷血分数,有助于判断心室功能、诊断梗塞后造成室壁动作失调和室壁瘤。

图示左排为收缩末期,右排为舒张末期。第一行为右前斜位20 ,第二行为正位,第三行为左前斜位45 ,第四行为左前斜位70 ,第五行为左侧位摄片。左心室扩大,形态不规则,收缩期前外侧壁和心尖部无动作或略隆起,有室壁瘤形成可能。

[超声心动图检查]

以二维、多普勒和M型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的喷血分数、心室容量和室壁动作情况等,或加作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可协助诊断。

其他检查如磁共振显象对诊断也有帮助。

以上是对于心梗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心梗应该如何鉴别诊断,心梗易混淆疾病。

心梗如何鉴别?:

一、鉴别

临床上本病应与以下几个疾病进行鉴别:

一、心绞痛心绞痛的疼痛性质与心肌梗塞相同,但发作较频繁,每次发作历时短,一般不超过15分钟,发作前常有诱发因素,不伴有发热、白细胞增加、红细胞沉降率增快或血清心肌酶增高,心电图无变化或有ST段暂时性压低或抬高,很少发生心律失常、休克和心力衰竭,含有硝酸甘油片疗效好等,可资鉴别。

二、急性心包炎尤其是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可有较剧烈而持久的心前区疼痛,心电图有ST段和T波变化。但心包炎病人在疼痛的同时或以前,已有发热和血白细胞计数增高,疼痛常于深呼吸和咳嗽时加重,体检可发现心包摩擦音,病情一般不如心肌梗塞严重,心电图除aVR外,各导联均有ST段弓背向下的抬高,无异常Q波出现。

三、急性肺动脉栓塞肺动脉大块栓塞常可引起胸痛、气急和休克,但有右心负荷急剧增加的表现。如右心室急剧增大、肺动脉瓣区搏动增强和该处第二心音亢进、三尖瓣区出现收缩期杂音等。发热和白细胞增多出现也较早。心电图示电轴右偏,Ⅰ导联出现S波或原有的S波加深,Ⅲ导联出现Q波和T波倒置,aVR导联出现高R波,胸导联过渡区向左移,左胸导联T波倒置等,与心肌梗塞的变化不同,可资鉴别。

四、急腹症急性胰腺炎、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胆囊炎、胆石等,病人可有上腹部疼痛及休克,可能与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疼痛波及上腹部者混淆。但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不难作出鉴别,心电图检查和血清心肌酶测定有助于明确诊断。

五、主动脉夹层分离以剧烈胸痛起病,颇似急性心肌梗塞。但疼痛一开始即达高峰,常放射到背、肋、腹、腰和下肢,两上肢血压及脉搏可有明显差别,少数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有下肢暂时性瘫痪或偏瘫。X线胸片、CT,超声心动图探测到主动脉壁夹层内的液体,可资鉴别。

养生网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就是养生网为您介绍的心梗应该做哪些检查,心梗如何鉴别等方面内容,更多更详细资料请关注养生网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心梗”了解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那就需要进一步检查,做造影,病史:典型的,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心电图衍变以及血清心肌酶的动态演变,可作出正确诊断,可有下肢瘫痪,1出现典型的胸痛,起病急骤,疼痛持续时间长,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可向左颈、左臂放射,疼痛呈压榨性,常伴有濒死感,2在心肌梗死的,如果症状是,那就要马上治疗了,不管是否确诊,确诊心肌梗死应该具有以下内容:冠心病病史心梗发作时的症状及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心电图、HOLTER、冠脉造影、心脏多排CT、心肌酶谱等,最关键的症状你没说,光靠硬指标现在没给你确诊,心肌梗死又叫心肌梗塞。

如果觉得《心梗检查 心梗如何诊断鉴别》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