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黄秋生:把影帝的奖杯丢掉

黄秋生:把影帝的奖杯丢掉

时间:2021-10-17 00:42:54

相关推荐

黄秋生:把影帝的奖杯丢掉

黄秋生,一个颇为“草根”的名字。1993年,黄秋生在好友邱礼涛导演的《八仙饭店》中,扮演了一个丧心病狂的杀人恶魔,他的表演才华得到了充分的施展,因此捧得了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的奖杯。

然而,他成了影帝后,人家猜想,他对剧本的要求一定会更高,对出场费的要求也一定会更高,所以不少人对他敬而远之,找他拍戏的人明显减少了。再加上从他拿奖的那一年开始,香港的电影业就开始萎缩了。双重打击之下,他患了抑郁症,想到了自杀。

有一天,黄秋生坐在家里,看着影帝的奖杯,心想:“每一个人都说我是影帝,如果这个影帝奖杯成了我继续前进的路障,我就应该把它扔掉。”于是,他真的把影帝奖杯扔掉了!他要以此告诫自己和大家:“我不是影帝,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演员。”他放下了自己头上的光环,身上的沉重包袱。别人再找他拍变态狂、杀手,他也照接不误。低片酬的电影他也扛,出演冷门的舞台戏剧他也干。他烂戏照演,但努力做到“演烂片,不演烂角色”。他无拘无束,“语不惊人死不休”,向虚荣挑战。

他像刚出道时那样拼命,但多年来的打拼,让他的身体吃不消了。拍《江湖告急》的时候,他演的那个关公都没有化妆,因为当时他在出麻疹,脸又红又肿,红到正好符合关公的脸色,所以都不用化妆了。拍《野兽刑警》的时候,他的甲状腺又出了问题,难受得整天都不知道自己在演什么。

他埋头演戏,不停地演。他猖獗地、肆无忌惮地成长,不成疯,便成魔,两者他都做到了。有人将黄秋生比喻为魔鬼大帝,因为他不但追求完美,更重要的是他刻意剑走偏锋,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的嘴巴是华人演艺圈中最臭的。他的眼神最怪异,有时还在不经意间透露出阴鸷,给人一种莫名的紧张感。再搭配那张红红白白的脸,没有人会错过他的精彩和龌龊。于是有人说,黄秋生是香港影坛一个不老的异数,配角铸就的戏骨,烂片起家的影帝;有人说假如想从香港找一位可以演话剧《茶馆》的演员,那么这个人就是黄秋生。

也正是因为他扮演了很多不同的角色,一点点地积累,才使他变通能力那么大。黄秋生的演技就是从数以百计的烂片中磨炼而来的,他非常庆幸自己有如此多的机会。黄秋生是一个对事业狂热追求又无比妥协的矛盾体,嘴上说是为了生活接戏没有原则,而内心深处又在不停地想象和向往着演戏的最高境界。

就这样,黄秋生做到了只要你给他一个上档次的剧本,他就能征服人心的境界。1998年,他在《野兽刑警》中的表演达到无我境界,再次夺得金像奖影帝殊荣。,他逆转恶人形象,在《无间道》一片里饰演性格正直的警官而大获好评,赢得了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更凭着《头文字d》饰演周杰伦那个沧桑潦倒、深藏不露的父亲,而再次赢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黄秋生先后共获得6个香港电影影帝奖,其中两个影帝奖是香港电影金像奖。

对于获奖,黄秋生还有个比喻:“这么多年以来,我就像一个在海上冲浪的人,在慢慢学习中逐渐成熟。不是没有技术,也不是没有追求,而是在等浪。而现在,浪好像来了……”

黄秋生说:“人生就是在演戏。荣誉只能代表过去,不能说明未来。荣誉不能成为我继续前进的路障,一切还得从头开始。”即把奖杯丢掉,把荣誉当成垫脚石,把自己从影帝下降到一个普通人,不断地重新再来,那么新的成功、新的荣誉、新的辉煌就始终在前面等着你。

如果觉得《黄秋生:把影帝的奖杯丢掉》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