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中医解读小儿失眠原因 小儿失眠的应对措施

中医解读小儿失眠原因 小儿失眠的应对措施

时间:2019-05-11 20:11:23

相关推荐

中医解读小儿失眠原因 小儿失眠的应对措施

说到失眠的问题,可能很多人都认为是大人才会有的表现,而孩子不会出现,其实不然。孩子也会有失眠的困扰,因此家长要了解原因,进行针对性地解决,让宝宝拥有一个好睡眠。

小儿失眠症的中医原因

失眠,中医称为不寐,出现为,轻者,入眠困难,睡则易醒;重者,今夜不得眠。其性质有,虚、实、标、本之分。在儿科概括于心悸、夜啼等证中。

其发病缘由有的与先天禀赋有关。宋代钱乙以为,小儿体质三有余(心、肝、阳有余),四缺乏(脾、肺、肾、阴缺乏),而三有余是本病发病的主要因素。其 病理变化,以心肝之阳偏亢为主。心阳浮亢则致失寐;肝阳偏亢则好动易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静阳燥、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即阴主 柔静,阳主刚躁,阴阳互根,守使相依,两者充盛调和,则机体和谐无病。心主血,藏神,为智意之源,人的全部心理认识活动归于心。

小儿心常有余,心火易亢,出现七上八下,多动不安;肝为刚脏而性动,主筋藏魂,其志怒,其气急,体阴而用阳,为人体罢极之本。

小儿肝常有余,若疾病耗费致肝体之阴缺乏,肝用之阳偏亢,则除失眠外还伴有注重力不集中,性格偏拗。脾居土为至阴之脏,藏意,在志为思。

小儿脾常缺乏,若调护失宜或疾病所伤,运化异常,肺失濡养,则失静寂而爱好多变,言辞莽撞。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肾藏志,主骨生髓,髓通于脑。

小儿脏腑软弱,肾阴内虚,若先天缺乏或病后出现肾阳亏本,髓生缺乏,则失眠伴有行为蠢笨不定、健忘、遗尿等症;肾虚则水不涵木,肝阳易亢,无以制火,而导致心火有余诸症。

综上所述,医生实验研究以为,小儿失眠是由先天缺乏,后天失调,或他病所伤,致使逐步构成偏盛偏衰的体质,进而演变为脏腑功能异常,阴阳失调;以肾阴缺乏 为本,虚阳浮亢,心怒火盛为标,然后发作失眠等证。其临床出现除失眠外,可伴有易振奋、喂养困难、注重力不集中、性格偏拗、行为蠢笨、健忘遗尿等。

小儿失眠的应对措施

小儿失眠的解决一般不主张给孩子服安眠药,而以生活调理以及心理安抚为主。

改善不良的养育方式:让儿童养成一种良好的睡眠习惯,只有困了才上床,不要在床上躺的时间太长,不要陪睡,睡前少讲或不讲故事。

改善睡眠环境:保证睡眠环境安静、温馨,室内温度适中,以摄氏25度为最理想。尽量做到睡眠时关灯,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非常重要。

适当体育活动:体育活动既可解除学习的疲劳,又可以改善睡眠,甚至可以治疗失眠症。

心理治疗:给失眠患儿以关心和安慰,向其解释造成失眠的原因,说明失眠并不可怕,是可以治愈的;解除失眠的诱发因素,宣讲睡眠卫生知识;这种支持性心理治疗可使失眠者放下心理包袱,促进睡眠。

松弛疗法:对较大龄的孩子可用此法。使全身骨骼肌放松。具体方法是:锻炼者安静平卧,先调匀呼吸,力求自然而非人为地使呼吸变深变慢,同时放松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脑子中可以想象某种安静、轻松的情景,以求心身同步放松。临睡前进行松弛锻炼,可以使觉醒水平下降,缩短入睡潜伏期,改善睡眠。对能理解整个放松过程的儿童和青少年效果较好。

药物治疗:对严重失眠影响学习和生活者可以医生指导下使用安定等药物,以改善对失眠的紧张和焦虑。

食疗法:此法对小儿失眠的治疗颇有益处。

1、参枣糖水:丹参100克,炒酸枣仁100克。共研细末,每次5克,用糖水送服,每日2次,第2次最好临睡前服。10日为1个疗程。

2、天麻茶:天麻5克,切片,沸开水冲泡,每日1次,治疗青少年症效果较好。

3、助眠鸡汤:炒酸枣仁、丹参各10克,牡蛎、半夏、苦参各15克,石菖蒲、夏枯草各5克,肉桂5克。诸药用布包好,与整好的仔母鸡1只,共炖汤。吃肉饮汤,对儿童及青少年顽固性失眠有较好的效果。

如果觉得《中医解读小儿失眠原因 小儿失眠的应对措施》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