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一种强化反硝化除磷的同时硝化反硝化装置及污水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一种强化反硝化除磷的同时硝化反硝化装置及污水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1-02-10 13:58:28

相关推荐

一种强化反硝化除磷的同时硝化反硝化装置及污水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强化反硝化除磷的同时硝化反硝化装置及污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人类防治水污染的历史伴随着工业化革命和城镇化的急剧发展而开始,污水处理的理论和技术,也不断发展。污水的处理经历了有机污染物(bod)、悬浮固体(ss)的去除、氮、磷去除等阶段。目前,一般采用以a/o、a2/o,倒置a2/o、a-a-a/o等为代表的同时脱氮除磷工艺,以满足了对n、p指标的控制要求。截至目前,a2/o或氧化沟工艺仍旧是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应用最广泛和首选的同时脱氮除磷工艺。目前,现有的脱氮除磷采用的装置,其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装置不设有生物选择区,也没有在反应器内设置多个导流板,以形成有超高污泥负荷梯度的区域,不具备通过吸收有效去除易降解有机物,选择性地发展絮状菌和反硝化除磷菌而达到控制污泥膨胀的目的,进而降低了脱氮除磷效率,也无法处理低c/n的污水;

同时,采用现有的同时硝化反硝化工艺,其并不能培养富集反硝化聚磷菌,进而无法缓解了聚磷菌与反硝化细菌碳源竞争的矛盾,因此相应条件下处理水质无法达到更高标准。

基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工艺的装置、以及污水处理工艺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增加超高污泥负荷梯度的区域以达到具有厌氧生物选择功能的一种强化反硝化除磷的同时硝化反硝化装置。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化反硝化除磷的同时硝化反硝化装置,包括箱体、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位于箱体内以将箱体内部分成同时硝化反硝化区和回流区,所述第二隔板位于回流区内,第二隔板与箱体侧壁间形成气提区,所述同时硝化反硝化区和回流区、气提区与回流区以及回流区和同时硝化反硝化区之间均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隔板和多个导流板,所述第三隔板位于同时硝化反硝化区内,所述第三隔板与箱体侧壁之间形成厌氧生物选择区,所述厌氧生物选择区与回流区连通,多个导流板上下间隔设于厌氧生物选择区内,上下设置的导流板上相对交错设有导流孔。

在以上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导流板至少为三个。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流板将厌氧生物选择区分成至少四个腔室,其中,位于最上方的两个腔室的体积为厌氧生物选择区体积的30~50%,位于最下方两个腔室的体积为厌氧生物选择区体积的50~70%。

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二沉池,所述箱体对应导流板上方侧壁设有进水管和第一回流管,所述箱体侧壁对应同时硝化反硝化区设有出水管,所述箱体侧壁对应气提区设有第二回流管,所述第一回流管、第二回流管均与二沉池底部连通,所述出水管与二沉池一侧连通,二沉池另一侧设有净水出口。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一种强化反硝化除磷的同时硝化反硝化装置处理污水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污水经进水管进入厌氧生物选择区并竖向流动并进入回流区,同时回流区中的混合液进入同时硝化反硝化区,经过气提区气提循环再次进入回流区,往复循环;

s2、同时硝化反硝化区中的混合液部分进入二沉池中进行固液分离,一部分回流污泥经过第一回流管回流至厌氧生物选择区,一部分回流污泥经第二回流管回流至气提区,沉淀后的清水经净水出口排出;

其中,厌氧生物选择区内控制混合液的do浓度为0mg/l,絮体负荷为50~150mgcod/gmlss,同时硝化反硝化区的do浓度为0.1~0.5mg/l。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s1中厌氧生物选择区内污水的水力停留时间为20~90min,污水流速为15~30m/h,第一回流管中回流污泥与第二回流管中回流污泥体积比为(1~3):(7~9)。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同时硝化反硝化区内控制污泥负荷≤150gbod5/kgmlss·d,厌氧生物选择区进入回流区中的污水的溶解性bod5为5~10mg/l,同时硝化反硝化区内srt为30~60d,同时硝化反硝化区内svi为80~120ml/l。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同时硝化反硝化区中的污泥浓度为4000~8000mg/l。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气提区内气提装置的出水量是进水量的10~100倍,回流区内混合液的流速≥0.3m/s。

本发明的一种强化反硝化除磷的同时硝化反硝化装置及污水处理工艺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强化反硝化除磷的同时硝化反硝化装置,通过设置厌氧生物选择区,并在厌氧生物选择区内设置多个导流板,且在上下设置的导流板上交错设置多个导流孔,如此,污水混合液在厌氧生物选择区中呈s形折线运动,混合液上下翻折,混合液充分混合,活性污泥吸附胶体态、悬浮态污染物效率更高,微生物吸收溶解性有机物效率也高,不仅有利于选择性地发展絮状菌和反硝化除磷菌,提高除磷效率,而且也控制了污泥膨胀;

(2)本发明的强化反硝化除磷的同时硝化反硝化装置,位于最上方的两个腔室的体积为厌氧生物选择区体积的30~50%,位于最下方两个腔室的体积为厌氧生物选择区体积的50~70%,如此,这样便可在厌氧生物选择区内形成污泥负荷梯度,便于促进絮体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吸收;

(3)本发明的污水处理工艺,通过控制厌氧生物选择区内控制污水的do浓度为0mg/l,絮体负荷为50~150mgcod/gmlss,同时硝化反硝化区的do浓度为0.1~0.5mg/l、污泥负荷≤150gbod5/kgmlss·d等工艺参数,经试验表明,同时硝化反硝化区出水cod稳定低于30mg/l,tn出水浓度低于1.5mg/l,tp出水浓度稳定低于0.2mg/l,反硝化除磷菌的除磷效果相当于总聚磷菌的50%以上,证明了该工艺不仅可以富集反硝化聚磷菌,还能节省约50%的碳源消耗;本工艺主要由厌氧生物选择区和同时硝化反硝化区组成,其通过培养富集反硝化聚磷菌为优势菌种,缓解了聚磷菌与反硝化细菌碳源竞争的矛盾,相应进水条件下处理水质可能达到地表水iv类及iii类标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强化反硝化除磷的同时硝化反硝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化反硝化除磷的同时硝化反硝化装置,包括:箱体1、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第三隔板4、导流板5、二沉池6,第一回流管7和第二回流管8。

箱体1,其提供污水处理的场所,污水中有机污染物质的存在形式:溶解态、胶体态和悬浮态,污水中存在活性污泥,活性污泥中含有微生物,微生物至少包括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和聚磷菌(包括普通聚磷菌(pao),和具有反硝化能力的聚磷菌-反硝化聚磷菌(dpb))),微生物在箱体1内降解污染物和繁殖生长。

第一隔板2,其水平设置于箱体1内,将箱体1内部分成上下两个空间;第二隔板3位于下方的空间内,并将下方的空间分成左右两腔室,即形成回流区12和气提区13;第三隔板4位于上方的空间内以将上方的空间分成左右两腔室,即形成厌氧生物选择区14和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显然,第二隔板2上对应厌氧生物选择区14、气提区13处设有通孔,同时第二隔板2上对应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处且靠近第三隔板4也同样设置通孔,第二隔板3上也设置通孔,如此厌氧生物选择区14与回流区12、回流区12与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与气提区13、回流区12与气提区13之间均连通,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内设有曝气装置,通过曝气装置的间歇曝气为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内的碳氧化、同时硝化反硝化和除磷反应提供环境条件;气提区13内设有气提装置,通过气提装置为混合液在箱体1内的循环流动提供动力,图1中箭头的方向显示了混合液流动的方向。

多个导流板5,其上下间隔设置于厌氧生物选择区14内,同时在上下间隔设置的导流板5上开设导流孔51,上下设置的导流孔51,相互交错;同时,在箱体1对应厌氧生物选择区14处且位于导流板5上方设有进水管15,污水经过进水管15进入厌氧生物选择区14内,由于多个导流板5上导流孔51的交错设置。实际中导流板5至少为三个,导流板5将厌氧生物选择区14分成至少四个腔室,其中,位于最上方的两个腔室的体积为厌氧生物选择区14体积的30~50%,位于最下方两个腔室的体积为厌氧生物选择区14体积的50~70%。当水力停留时间相同时,导流板5的数量越多则对丝状菌生长的抑制效果就越好,但导流板5数量过多将给施工和运行管理带来不便,一般的厌氧生物选择区14内腔室的个数为4~6个,最少也要有3个,前两个腔室分别占总体积的25%,第三个腔室占总体积的50%。

二沉池6,即沉淀池,用来进行微生物和清水(处理后的水)固液分离的地方,具体的,箱体1对应导流板5上方侧壁设有第一回流管7,箱体1侧壁对应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设有出水管16,箱体1侧壁对应气提区13设有第二回流管8,第一回流管7、第二回流管8均与二沉池6底部连通,出水管16与二沉池6一侧连通,二沉池6另一侧设有净水出口61。混合液在箱体1内经过不断循环降解后经出水管16进入二沉池6,在二沉池6内固液分离,清水从二沉池顶部的净水出口61排出,而污泥则沉降在二沉池6底部,沉降在二沉池6底部的污泥通过第一回流管7重新回流至厌氧生物选择区14中,另一部分通过第二回流管8回流至气提区13,如此补充箱体1内污泥的浓度,实际中,第一回流管7、第二回流管8上均设有泵。

上述污水处理装置在处理污水时,污水经过进水管15进入厌氧生物选择区14中,同时部分回流污泥经第一回流管7进入厌氧生物选择区14中,维持厌氧生物选择区14整体保持一定的超高(平均)污泥负荷1.5~3kgcod/kgmlss·d,同时,导流板5以及导流孔51的设置,污水混合液在厌氧生物选择区14中呈s形折线运动,混合液上下翻折,混合液充分混合,可以形成一定的污泥负荷浓度梯度,即厌氧生物选择区14中前面的腔室的体积小,腔室污泥负荷高,后面的腔室体积大,腔室污泥负荷小,污泥负荷逐渐降低,进而不仅提高了活性污泥对胶体态、悬浮态污染物的吸附效率,而且还能促进微生物对溶解性有机物进行吸收,有效地抑制丝状菌的生长,并保证后续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中污泥良好的沉降性能,提高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对氮磷的去除率。

以下进一步说明利用该污水处理装置来处理污水的工艺步骤:

s1、污水经进水管15进入厌氧生物选择区14并往复竖向流动进入回流区12,同时,回流区12中的污水进入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经过气提区13循环进入回流区12中,往复循环;

s2、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中的混合液部分进入二沉池6中进行固液分离,一部分回流污泥经过第一回流管7回流至厌氧生物选择区14,一部分回流污泥经第二回流管8回流至气提区13,固液分离后的清水经净水出口61排出;

具体的,每个区的工艺参数如下:

s1中的厌氧生物选择区14内控制混合液的do浓度为0mg/l,厌氧生物选择区14内污水的水力停留时间为20~90min,污水流速为15~30m/h,第一回流管7中回流污泥与第二回流管8中回流污泥体积比为(1~3):(7~9);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的do浓度为0.1~0.5mg/l,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内污泥负荷≤150gbod5/kgmlss·d,厌氧生物选择区14进入回流区12中的污水的溶解性bod5为5~10mg/l,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内srt为30~60d,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内svi为80~120ml/l,以下进一步说明具体工艺参数所起到的作用。

厌氧生物选择区14是代谢型选择区,厌氧生物选择区14内控制污水的do浓度为0mg/l,以保证微生物处在无氧环境内,该环境条件下,只有(或允许)聚磷菌在厌氧生物选择区14内完成溶解性有机物的吸收过程,此时絮状菌内只有聚磷菌(一般聚磷菌和反硝化聚磷菌)释放体内的聚磷作为能源,迅速吸收进水中的易降解有机物,特别是挥发性脂肪酸(vfa),以胞间聚合物如糖原和以phb的形式贮存起来。在do浓度为0mg/l的环境条件下,丝状菌和其他异养菌则没有这项功能,在后面的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的缺氧条件下(do≤0.5mg/l),有机物浓度较低(bod5≤20mg/l),在同其他细菌的竞争中,聚磷菌由于在厌氧生物选择区14内吸收了大量的有机物,可以利用贮存的底物进行生长,从而处于绝对优势,而丝状菌则受到抑制,因此,厌氧生物选择区14不仅发挥了控制污泥膨胀的作用,还极大地削减了进入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的溶解性bod5浓度。

厌氧生物选择区14内污水的水力停留时间为20~90min,水力停留时间是确定厌氧生物选择区14容积大小的关键,以回流污泥能吸收80%~90%的溶解性有机物为宜。停留时间过短则容积过小,可溶性有机物在厌氧生物选择区14中被菌胶团微生物吸收的较少,不足以去除大部分溶解性有机物,使其进入同时硝化反硝化区,而且不能有效抑制丝状菌的生长;若停留时间过长则容积过大,不仅会造成厌氧生物选择区14中微生物活性梯度增大,还会使得污泥负荷梯度降低,不利于絮状菌的生长,同时也增加了运行费用。

厌氧生物选择区14内一般需要多个导流板5以保证腔室内的絮体负荷梯度,导流板5太少则污泥负荷不能保证,设置的导流板5同时也要保证一定的水平或竖向流速以防止污泥在厌氧生物选择区14内沉积,混合液在腔体内水平或竖向流速为15~30m/h。

第一回流管7中回流污泥与第二回流管8中回流污泥体积比为(1~3):(7~9),即第一回流管7中回流污泥量占总的回流污泥量的10~30%,该设置是为了降低进入厌氧生物选择区14内的微生物量,以尽量提高厌氧生物选择区14内的整体平均污泥负荷。同时,通过体积比例的控制进而维持厌氧生物选择区14内絮体负荷为50~150mgcod/gmlss,即污水与回流污泥接触的瞬间,混合液中溶解性cod与污泥浓度的比值,只有在该比值范围内絮状菌(丝状菌以外的微生物群体)较易生长。

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内主要以通过好氧氧化有机物、反硝化、硝化和除磷去除污染物质的区域,为实现充分的硝化反应,箱体1进水c/n应保持在3<cod/tn<8,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采用低污泥负荷≤150gbod5/kgmlss·d为核心控制参数。在c/n较低的情况下,箱体1内絮体内硝化细菌所占的比例得到提高,这为硝化作用的充分进行奠定了基础。而且,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采用低污泥负荷运行可以缩小絮体粒径尺寸,降低了氨氮及氧气进入絮体内部的传质阻力,提高了絮体内部硝化细菌获得氨氮和氧气的速率,即使在低do(0.5mg/l)条件下,氧气也可以传递到絮体内部为硝化细菌所用,是同时实现好氧氧化有机物、充分硝化和反硝化脱氮的先决条件。

污泥龄影响着箱体1内微生物的种类和活性,也对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的处理能力和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而决定了处理出水的水质。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内控制污泥龄srt为30~60d,该值大于污泥稳定化所需的最小污泥龄,同时也满足溶解态、胶体态、悬浮态有机物以及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除磷所需要的最小污泥龄,即在此污泥龄条件下,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可以满足进水污染物质降解的需求。然而,为了提高本工艺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效率,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的曝气器采用间歇曝气方式运行,以控制溶解氧在0.1~0.5mg/l之间波动,即当曝气时,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内溶解氧浓度上升至0.5mg/l,此时絮体整体呈好氧状态,且溶解氧充足,硝化反应速率上升,反硝化速率下降;反之,不曝气时,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内溶解氧下降至0.1mg/l,由于氧气扩散的限制,絮体由内至外缺氧状态区域扩大和好氧状态区域减小,此时硝化反应速率下降,反硝化速率上升。根据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溶解氧浓度的波动,絮体内部硝化效率和反硝化效率交替达到最大值,从而提高了工艺整体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效率,因此,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通过间歇曝气控制溶解氧在小范围内波动是实现高标准出水水质的必要的条件。

同时,由于厌氧生物选择区14对进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充分吸收,使进入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中的溶解性bod5≤20mg/l,因此,在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内不具备充足的溶解性有机物用于反硝化作用,又由于箱体1内富含反硝化除磷菌,所以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内的硝酸盐氮被反硝化聚磷菌作为最终电子受体,利用以胞间聚合物如糖原和phb的形式存在的有机物的代谢作用同时完成了硝酸盐氮的反硝化和吸磷过程,从而达到同步脱氮除磷的双重目的。反硝化除磷菌的同时脱氮除磷作用是箱体1达到高标准出水水质的充分条件。正是由于该充分条件的存在,箱体1的性能可以满足进水tn/tp(总氮/总磷)不小于7,cod/tp≤20的不利条件。

由于厌氧生物选择区14主要是通过活性污泥中絮状菌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吸收作用来抑制丝状菌的生长,因而使回流到厌氧生物选择区14中的活性污泥具有较高的对溶解性有机物吸附活性就必须要求絮状菌在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内将吸收到细胞体内的有机物充分代谢,即要求有足够的曝气时间,曝气时间较长能使回流污泥处于饥饿状态,絮状菌再次进入厌氧生物选择区14后便能很快地吸附、吸收污水中的有机底物,从而选择性地使聚磷菌成为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中的优势菌而得到优势生长。因此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内控制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内名义水力停留时间6~20h,同时为了避免因间歇曝气而产生短流现象,控制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内曝气周期≤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实际水力停留时间,再者为了提高菌胶团的吸附性能,保证污泥具有一定的沉降性,控制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的污泥容积指数svi为80~120ml/l,更重要的是为了避免硝酸盐氮进入厌氧生物选择区14而争夺溶解性有机物,减少聚磷菌的吸收效率,同时避免二沉池6内发生反硝化反应,控制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的出水tn(总氮)≤1mg/l,从而避免因回流污泥携带≥1mg/l的tn进入厌氧生物选择区14。

本发明采用厌氧生物选择区14(功能区)与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高频间歇曝气方式的组合,其首要目的是,通过厌氧生物选择区14的设置,应用生物竞争的机制和“超量”合成反应,利用菌胶团能迅速地吸附、摄取,转化并贮存水中大部分(70%以上)可溶易降解有机物,使进入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的营养源(底物bod5基质浓度)降低最低程度,满足硝化与同时除碳的基础条件。其次是,在厌氧生物选择区14内夺走丝状菌赖以身存和发展的营养源,在继后的较低污泥负荷的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内,菌胶团能利用胞内贮存的营养源进行新陈代谢、增殖,而丝状菌则因营养贫乏而受到抑制的特点,控制菌胶团与丝状菌的比例,达到控制污泥污泥膨胀的目的。再者是,使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絮体处于持续波动的宏观缺氧/好氧环境之下,不但使入流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底物bod5基质浓度降到最低,创造了良好的硝化条件,而且碳源也尽量少地被好氧氧化,最大可能地保留了异养反硝化电子供体,同时还扩大了“缺氧容积”,充分保障了反硝化反应的条件,以满足严格的脱氮效率要求。

进一步的,回流区12内污水的流速不小于0.3m/s,控制流速,确保絮体不会在回流区12内沉积(微生物絮体会因流速过低或水流动力过低而沉淀和积聚在回流渠内)。

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中的污泥浓度为4000~8000mg/l。

气提区13内气提装置的出水量是进水量的10~100倍。气提区13通过气提装置提供循环动力促使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的混合液从末端经回流区12循环到始端,这样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的水流特征既有完全混合反应器的特点,又有推流式反应器的特点;以整个水力停留时间为观察基础,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是一个完全混合反应器,污水进入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后被气提区13气提循坏的混合液所稀释;从另一个方面看,污水从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的起始端进入,必须至少经过一次循环才能进入二沉池6,因此气提区13为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提供了较强的缓冲能力,提高了提供运行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以下以具体例子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作用效果,例如,某污水处理厂进水cod为400~500mg/l,溶解性组分比例约为30%,进水流量为1000m3/h,回流污泥浓度约为8g/l,采用絮体负荷为150mgcod/gmlss,停留时间为30min,有效水深为4m的厌氧生物选择区测试溶解性有机物进行吸收效率测试,经过长期检测发现,30min内厌氧生物选择区对混合液中可降解的溶解性cod的去除率>85%,即出水溶解性bod5≤22.5mg/l。且未发现bod5被释放出来的现象,为同时硝化反硝化反应区11硝化作用的发生提供了先决条件。

以下,进一步提供实施例说明对氮、磷的去除。

在某南方污水处理设施,采用本工艺对低碳氮比(c/n=3~5)污水进行处理。在本实施例中,进水cod浓度为300~400mg/l,进水tn浓度为60~100mg/l,进水tp浓度为15~20mg/l,厌氧生物选择区14设计平均污泥负荷为1.75kgcod/kgmlss·d,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设计污泥负荷为0.13kgcod/kgmlss·d,在运行过程中,未补充任何形式的碳源,镜检跟踪显示丝状菌丰度一直处于a级到c级,系统污泥沉降性良好,未发生丝状菌污泥膨胀事故。经长期检测显示,同时硝化反硝化区出水cod稳定低于30mg/l,tn出水浓度低于1.5mg/l,tp出水浓度稳定低于0.2mg/l,反硝化除磷菌的除磷效果相当于总聚磷菌的50%以上,证明了该工艺不仅可以富集反硝化聚磷菌,还能节省约50%的碳源消耗,缓解了聚磷菌与反硝化细菌碳源竞争的矛盾,相应进水条件下处理水质可能达到地表水iv类及iii类标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强化反硝化除磷的同时硝化反硝化装置,包括箱体(1)、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所述第一隔板(2)位于箱体(1)内以将箱体内部分成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和回流区(12),所述第二隔板(3)位于回流区(12)内,第二隔板(3)与箱体(1)侧壁间形成气提区(13),所述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和回流区(12)、气提区(13)与回流区(12)以及回流区(12)和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之间均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隔板(4)和多个导流板(5),所述第三隔板(4)位于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内,所述第三隔板(4)与箱体(1)侧壁之间形成厌氧生物选择区(14),所述厌氧生物选择区(14)与回流区(12)连通,多个导流板(5)上下间隔设于厌氧生物选择区(14)内,上下设置的导流板(5)上相对交错设有导流孔(5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反硝化除磷的同时硝化反硝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5)至少为三个。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强化反硝化除磷的同时硝化反硝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5)将厌氧生物选择区(14)分成至少四个腔室,其中,位于最上方的两个腔室的体积为厌氧生物选择区(14)体积的30~50%,位于最下方两个腔室的体积为厌氧生物选择区(14)体积的50~7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强化反硝化除磷的同时硝化反硝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沉池(6),所述箱体(1)对应导流板(5)上方侧壁设有进水管(15)和第一回流管(7),所述箱体(1)侧壁对应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设有出水管(16),所述箱体(1)侧壁对应气提区(13)设有第二回流管(8),所述第一回流管(7)、第二回流管(8)均与二沉池(6)底部连通,所述出水管(16)与二沉池(6)一侧连通,二沉池(6)另一侧设有净水出口(61)。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4述的一种强化反硝化除磷的同时硝化反硝化装置处理污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污水经进水管(15)进入厌氧生物选择区(14)并竖向流动进入回流区(12),同时回流区(12)中的混合液进入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经过气提区(13)气提循环再次进入回流区(12),往复循环;

s2、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中的混合液部分进入二沉池(6)中进行固液分离,一部分回流污泥经过第一回流管(7)回流至厌氧生物选择区(14),一部分回流污泥经第二回流管(8)回流至气提区(13),沉淀后的清水经净水出口(61)排出;

其中,厌氧生物选择区(14)内控制混合液的do浓度为0mg/l,絮体负荷为50~150mgcod/gmlss,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的do浓度为0.1~0.5mg/l。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强化反硝化除磷的同时硝化反硝化装置处理污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s1中厌氧生物选择区(14)内污水的水力停留时间为20~90min,污水流速为15~30m/h,第一回流管中回流污泥与第二回流管中回流污泥体积比为(1~3):(7~9)。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强化反硝化除磷的同时硝化反硝化装置处理污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内控制污泥负荷≤150gbod5/kgmlss·d,厌氧生物选择区(14)进入回流区(12)中的污水的溶解性bod5为5~10mg/l,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内srt为30~60d,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内svi为80~120ml/l。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强化反硝化除磷的同时硝化反硝化装置处理污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同时硝化反硝化区(11)中的污泥浓度为4000~8000mg/l。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强化反硝化除磷的同时硝化反硝化装置处理污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气提区(13)内气提装置的出水量是进水量的10~100倍,回流区内混合液的流速≥0.3m/s。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强化反硝化除磷的同时硝化反硝化装置,在厌氧生物选择区内设置多个导流板,导流板上交错设置多个导流孔,污水混合液在厌氧生物选择区中呈S形折线运动,混合液充分混合,活性污泥吸附胶体态、悬浮态污染物效率更高,微生物吸收溶解性有机物效率也高,不仅有利于选择性地发展絮状菌和反硝化除磷菌,而且也控制了污泥膨胀;本发明的同时硝化反硝化装置,位于最上方的两个腔室的体积为厌氧生物选择区体积的30~50%,位于最下方两个腔室的体积为厌氧生物选择区体积的50~70%,如此便可在厌氧生物选择区内形成污泥负荷梯度,促进絮体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吸收。采用本发明的处理工艺,缓解了聚磷菌与反硝化细菌碳源竞争的矛盾。

技术研发人员:危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危杏

技术研发日:.11.08

技术公布日:.02.21

如果觉得《一种强化反硝化除磷的同时硝化反硝化装置及污水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