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初中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策略初探

初中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策略初探

时间:2019-07-23 07:53:48

相关推荐

初中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策略初探

一、思想品德课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本人根据多年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发现,目前中学思品课存在学生不愿学的现象,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学生畏学。思想品德课概念、原理抽象,枯燥空洞,实用性差,导致学生畏学。2.学生厌学。有的教师上课时刻板地照本宣科,枯燥乏味,致使学生厌学。3.功利性作怪,学生不愿学。中考“开卷+50分”的考试规定,滋生了学生的功利心理,使得学生不愿学。

我们让学生对政治课教学提建议,几乎所有学生都喜欢风趣、活泼睿智的政治教师,他们希望政治课堂充满笑声和乐趣,形式新鲜活泼,允许学生有争论,能畅所欲言,关注社会现实,能让他们“动”起来。

二、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策略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以疑。”思想品德课的知识内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状况的改变在不断发生变化,这就使得这门学科必须与时俱进。为此,笔者尝试强化学生主体意识,通过质疑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通过开放课堂,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力;通过链接热点,培养学生与时俱进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如下图所示)

(一)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积极启发学生的思路,热情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以疑促思,以思释疑,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中来。

1.培养学生大胆质疑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疑问时,才能引起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巧妙的质疑设问,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打开学生心灵之窗,从而引发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自尊自信是获取成功的前提》一课时,我在引入学生都非常熟悉的“龟兔赛跑”的故事后,进行了巧妙设疑:如果龟兔重新举行一场赛跑比赛,结果会如何?为什么?如果让你扮演龟或兔,你会怎样做呢?这样,学生的思维随着教师的巧妙设疑而处于活跃状态,激活了学生的质疑思维,引发了学生的课堂讨论。教师进一步引导、点拨,就能将学生的思维质疑导入到求真的境地,逐步培养学生的质疑思维品质。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想问、敢问、善问,产生小到对课题、事例的质疑,大到探究段落、篇章中的疑问,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主动阅读能力。

2.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

例如,学习《情绪需要调节》这一课时,为了加强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我将学生喜欢的电视剧《还珠格格》中的一些片断剪切下来,制成多媒体课件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学生在欣赏多媒体课件时,心中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疑问:小燕子为什么会好几次面临杀头的危险?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质疑思维,学生在经过思考之后会得出结论:人的情绪需要不断地调节控制。学生心中的疑团也就解开了,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学生在思中对问题有所认识,在思中找出问题的所在,在思中理清问题的脉络,并通过充分交流、探究,寻得解决问题的门路,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样,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就得到了培养,我们的教学也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应努力将课本知识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或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结合起来,把大社会融入小课堂,把课本的抽象概念、观点和原理还原为具体、生动的社会生活,使用理论分析说明复杂多样的社会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1.引用时政热点,建成学生的学以致用解决问题能力

思想品德课的知识内容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状况的改变而不断发生变化的,这就使得这门学科必须与时俱进。而课本的编写有其滞后性,其中有很多案例比较陈旧,需要教师根据情况及时补充新的内容,以便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学效果,同时增强学生关心时政的积极性。

最新、最贴近学生生活的时事材料融于课堂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应用公益广告,促成学生的良好品德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时期。一则好的公益广告在传递某种观念或行为准则时,能将枯燥而深刻的思想内涵融入形象又感人的情境之中,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例如,在讲《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一课时,我采用了一则公益广告:地铁车箱内的地板上有一个空的易拉罐,人们不断地踢来踢去,却没有人捡起来。终于,易拉罐被踢到了一个男孩子的脚下,他捡了起来,丢进了垃圾筒。这时响起画外音:“球进了!”垃圾筒外壳上的文字显示为:“公德比赛,今天起正式开赛。”视频播放后,我建议学生小组合作设计问题、解决问题。几分钟后一个个精彩问题接踵而至,然后又被一一解答。如球指代什么?球为什么会被人们踢来踢去?这种踢来踢去的命运能被更改吗?怎么改?今天指什么时候?开赛指谁参加比赛?这些问题的设计和处理,使“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一课的知识点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三个层面中得到了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概括能力等得到了升华。课的最后,我尝试着让学生自己设计“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的公益广告作,并选择由一个学生小组现场演示作为本课的结束,结果收到了意料之外的奇效。

公益广告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在亲切自然的氛围中轻松愉悦地接受了某种思维意识。

3.运用生活实例,养成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越是接近学生的认知水平,越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紧密,教学就越有效果。因此,政治教学必须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向生活开放,让生活走进政治课堂,使政治教学与生活相连,使学生不断扩大知识面,丰富情感,提高能力,更加热爱生活和善于品味生活。

例如,在讲《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这一章节时,教师可针对校园内许多中学生竞相模仿日韩明星的发型、服饰、劲舞等,成为日韩的“中国新生代”现象进行讲授。又如,在讲《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时,教师可联系某些学生课间哄闹、说脏话、玩暴力游戏等行为进行讲解。通过分析,学生不仅理解了规则的涵义,更成为了遵守规则的守护神。

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源泉,思想品德问题来源于实际生活,撇开生活,把教学禁锢在课堂和教材里,德育就丧失了生命的色彩。

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把时代的活水引入课堂,结合教学内容补充大量富有时代气息的时事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品质。

(三)培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教学应基于生活,又超越生活,面向多元世界;始于课堂,再走出课堂,融入复杂社会。因此,教师应开放课堂,开放教材,让学生们走出课堂,走向社会。

1.利用假期,开展专题调查、访问,促成学生的认知和感悟

例如,国庆时,我布置了题为《寻根问祖:我写家史六十年》的德育作业,要求学生采访当事人——祖辈和父辈,采访见证者——祖辈父辈的亲戚、同事、邻里,倾听他们的叙述,查找相关的资料和物证,记录家庭六十年来发生的十件重大事件,挖掘出最感人、最典型、最有价值的内容,写成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家史》。通过这次寻根问祖活动,增加了学生对祖辈父辈的了解,整理出了家庭血脉延续的励志故事,提炼出了家族顽强生存的精神,进而使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志向和追求。

2.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讲《环境保护》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件有利于环保的事。学生设计的活动多姿多彩:有的学生自编小报,有的学生设计了环保广告,还有的学生做了一次环保行动大使(在小区开展旧电池换棒棒糖行动)等等。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感知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尤其是在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上,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了体现,素养更是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3.利用午间文化阵地,开展社团活动,促使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

例如,在成长大讲堂上,主讲的学生或讲述自己成长的经历,表现少年壮志当拿云的雄心;或展示自己的特长,表现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底气。同学们在齐声喝彩的同时也有了成长的标杆。

实践活动侧重于重视学生在运用已有知识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强调要求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自己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新的生活体验。在活动中,学生多项能力得到了锻炼与体现,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活动也延伸了课堂教学的内涵,从而使“教材成为学生的生活”转变为“让生活成为学生的教材”。

三、结束语

思想品德课侧重于重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已有知识、技能、技巧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获得新的生活体验和感知,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思品课教材所蕴含的本质。在教学中,我们结合书本、生活,引导学生选择阅读,开展合作探究、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探究事物的能力,达到了学生自主发展的目标。

如果觉得《初中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策略初探》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