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老王的脑科学谬论】为什么盲人的听觉“似乎”比正常人更“灵敏”?

【老王的脑科学谬论】为什么盲人的听觉“似乎”比正常人更“灵敏”?

时间:2024-07-27 21:47:18

相关推荐

【老王的脑科学谬论】为什么盲人的听觉“似乎”比正常人更“灵敏”?

欢迎订阅【老王的脑科学谬论】专栏,了解更多基于“老王谬论”对大脑工作原理的分析和猜想。

文章目录

前言:生命科学的困境一个“模糊”的“记忆现象”:为什么盲人的听觉“似乎”比正常人更“灵敏”?为什么这是一个“记忆现象”?基于“老王谬论”的解释基于“大分子编码说”的解释关于后天失明小结:还有更好的解释么?

前言:生命科学的困境

现代科学体系的核心要素就是实验,而实验又包含客观性可重复性等核心要素。总所周知,以实验为基础的现代科学在物理、化学等很多领域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反观生命科学领域,相较而言,整体发展程度可以说远远落后于其它领域。虽然也诞生了大量的理论以及高级的技术,但是人类对生命本质以及各种现象及功能原理的认知却还是处于极其初步且模糊的状态,甚至连“生命”一词在所有教科书及论文中的定义都还是极其模糊的。究其原因,生命科学相较于其它领域,在实验这个核心要素面前就有着太多的制约因素。就以记忆相关现象为例,它们具有显著的:模糊性、主观性、隐蔽性、不稳定性、个体差异性;还有一些现象的产生和体现具有长周期性(比如:长期记忆的相关现象);很多现象本身就是不可重复的(例如:濒死感、既视感等等);甚至还有一些现象关乎伦理和法律。这些制约因素让生命科学面对“实验”有着太多的独有的枷锁和无奈。很多生命现象,我们通过“常识”和“经验”是可以认可的(至少不会绝对的否认),但由于上述制约因素,它们很难(甚至无法)在实验中被认可和利用,也因此很难(甚至无法)在科学中体现价值。本文暂不讨论如何改善生命科学的探究方法,仅以“老王谬论”为基础,尝试解释一个很“模糊”的“记忆现象”。

一个“模糊”的“记忆现象”:为什么盲人的听觉“似乎”比正常人更“灵敏”?

在阅读下文之前,希望您已经大致了解了【老王的脑科学谬论】专栏中的“老王谬论”

虽然这种说法并不罕见,但这个“现象”具备了上述很多“制约因素”,因此事实上是否存在这种现象,其本身就很难用实验的方式去定性(证真或证伪)。既然目前没有决定性证据去证伪,那么本文暂且假定这种现象事实上存在,我想以“老王谬论”为基础,尝试“解释”一下此现象形成的“原理”。

当然也正由于此现象的模糊性,其解释方法可能也不唯一,欢迎各位读者提出其它解释方法和老王辩论。

王宝强在《暗算》之《听风》章节中饰演的盲人阿炳就具有超乎常人的“灵敏”听力。影视剧中的人物自然无法作为论据,但这个故事至少和我们经验并不矛盾。

为什么这是一个“记忆现象”?

有些朋友认同此现象存在,但依然会问:为什么这是一个“记忆现象”?一般来讲我们会把此现象解释为:盲人无法用眼睛看,更多地依赖听觉(其实还包含嗅觉、触觉等感觉,但原理是一样的)时间久了耳朵(感觉器官)自然而然变得灵敏了,和记忆没什么关系啊?

其实不然,仅仅耳朵(感觉器官)变灵敏是不能让整个听觉功能更加灵敏的。“灵敏”一词一方面指速度快;另一方面指:“分辨率”高。本文重点关注“分辨率”,以听觉为例就是指“能听出来声音之间更细微的不同”

我们就以《听风》中的经典片段来举例:侦查员们让阿炳听很多组发报机“滴滴答答”的发报声,突然阿炳指出当前听到的一组“滴答”声之前出现过,甚至还能指出和之前的第几组相同。这个行为惊艳了全场。

我们分析一下这个“听出来”的过程。如果阿炳仅仅是耳朵的“分辨率”高,而对于声音的记忆的“分辨率”无异于常人。那么即使耳朵“听出了”声音的不同,在记忆中依然会如常人一样把它们笼统且模糊地简单记忆成“滴滴答答”。当再次出现相同的“滴滴答答”,他并没有理由指出“之前听过”更不会指出是第几组。

再举个类似的例子:如果我们把照片扫描仪比作耳朵,把存储在SD卡中的照片比作记忆信息。无论扫描仪的分辨率多高,如果每张照片的分辨率只能是100x100像素,那么整个系统能达到的分辨率也仅仅是100x100像素。

所以老王认为“记忆的分辨率”也是决定“听觉分辨率”的重要因素。

基于“老王谬论”的解释

假设前面推导正确的话,那么在“老王谬论”中“记忆的分辨率”是如何提高的呢?

您可以先复习一下“老王谬论”中对于记忆的存储方式的论述。以下仅为简述。

在“老王谬论”中正常人的视觉记忆占用可见光波段“原汁原味”地存储,非可见光波段用于存储其它形式的记忆信息。而盲人不需要存储视觉记忆,自然就空域出更宽的波段用于存储听觉等其它形式的记忆,自然“记忆的分辨率”就提高了。

所谓“几乎”不编码和“原汁原味”

记忆的原始信息形式都是连续(模拟)信号的形式存在的。

按照大分子编码说:记忆需要经过抽样,并将连续(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数字)信号,并且还必须存在一个复杂且统一的编码规则,才能保证记忆信息可以被解码识别;

按照老王的理论:记忆信息始终以连续(模式)信号的形式存在,即使需要在电/光等不同物理载体(介质)间转换也仅仅是简单的线性映射关系,因此称之为基本“几乎”不编码,或者原汁原味。

需要额外指出的是:“老王谬论”中的分辨率提高过程无需更改“编码规则”(因为根本无需编码),并且是一个可渐变的过程。

基于“大分子编码说”的解释

上面引文中已述,任何类型的“大分子编码说”的记忆存储过程都要比“老王谬论”复杂太多(而且目前也仅仅都是猜测)。如果用“大分子编码说”来解释,那么盲人的记忆存储方式,貌似应该有着异于常人的编码规则?而且如果是一个后天失明的人,他的听力灵敏度应该是逐渐提升的,那么是不是要不断地修改编码规则呢?要知道这可是一个极端复杂且庞大的工程。如果一个盲人经过治疗又复明了,他还会恢复之前的编码规则么?而且编码规则的改变,应当是一个“突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什么时候发生呢?总之“大分子编码说”由于其极端的复杂性,在解释一些复杂多变的记忆行为时,可以说处处都是荆棘。

“大分子编码说”的支持者们无从解释的时候,总愿意将答案寄托于无限的复杂系统。但复杂未必能解决一切问题,相反还会带来新的问题。欢迎大家阅读老王的另一篇博文《从进化论的角度聊一聊大分子编码说和老王谬论》

关于后天失明

上面的解释有个盲点,那就是:如果一个人已经拥有了视觉记忆以后再失明,即后天失明。他失明前的视觉记忆和失明后占用视觉频段的其它记忆会不会冲突?并且前后的记忆会有怎样的关系?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前后记忆不会有冲突,依然通过记忆场景的线性队列源源不断且“原汁原味”地输送到记忆空间,先前视觉记忆依然“原汁原味”地存在,只不过逐渐地非视觉记忆有了更宽的频段。这也就是为什么后天失明的盲人一旦复明以后,他们的视觉记忆依然还可以被唤起。

再回答第二个问题(既然您都读到这里了,请允许老王再解释(猜想)一下):“老王谬论”中对“记忆空间X”以及记忆存储方式的推测是非常初步的。进一步讲:“记忆空间X”对记忆信息不仅仅是存储,一定还有加工的过程。主流记忆理论也认同“记忆的加工”,区别在于老王猜想记忆信息仅仅是“途径”大脑皮层,而记忆加工的关键位置在“记忆空间X”。记忆的加工甚至可以把前后间隔时间很长甚至不同感官的信息“联系”起来。我总在想,文学修辞中的“通感”,其本质是否就在于此?

甚至还一个更常见且普遍的现象(当然,也很模糊),比如:一个作曲家朋友给你听一首他新谱的曲子(注意:这是一首你完全没听过的全新曲子),你闭目享受了一会儿问他:很好听!这个曲子让我回想起童年时代朗朗春日下的田园风光。老王觉得这种现象本质上也是一种“通感”。

小结:还有更好的解释么?

本文基于“老王谬论”尝试解释了一个或许根本不存在的“模糊”现象。接下来我想请教读者两个问题:

是否有研究和实验证明了这个现象的存在或根本不存在?如果它存在是否有更好的理论来解释它?

如果觉得《【老王的脑科学谬论】为什么盲人的听觉“似乎”比正常人更“灵敏”?》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