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你眼中的北京是什么样子

你眼中的北京是什么样子

时间:2020-08-19 21:19:06

相关推荐

你眼中的北京是什么样子

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东经116度,北纬40度。没错,这里是北京!

一百个人的眼里就有一百个北京,那是天安门广场国庆的花灯?是八达岭、慕田峪巍峨的长城?是圆明园诉说历史的断壁残垣?还是后海,工体北门的热闹酒吧?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的答案。对于我,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北京人,这就更加是溶于血液而无法言表的一种情愫。也许是胡同大院里一句亲切的问候,也许是浓浓豆汁儿中一缕怪诞的幽香,也许是傍晚天空中沙沙作响的鸽哨,也许是经过你身边的长辈口中哼唱的京剧……太多太多的也许,我想这就是北京的魅力,一种犹如京剧甩尾的唱腔,一种犹如炒肝、豆腐脑中杂陈的醇香,说不出,道不明,但是久久的,淡淡的萦绕在你的心中。

既然人们对北京有这么多不同的感受,那么让我从何下笔介绍呢?我想不拘泥于一定的格式,而是以我不同的视角来诠释这座城市:

四季:

北京是典型的温带气候,四季分明,每个季节都有其美不胜收的景致:

春季:一年之计在于春,当街边路旁的**迎春花竞相开放的时候,当长安街两旁高大的玉兰花含苞吐蕊的时候,便是告诉你北京的春天来了。河流湖泊融化了寒冷的冰,天空也扫去一冬的阴霾,迎接外物复苏的季节!“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文章写的就是北京的春。

夏季:北京的春天很短,五一前后,就进入了夏季。北京的夏季是什么样?建议大家可以读一读老舍先生《骆驼祥子》中的片段《在烈日和暴雨下》。早晨的时候还微微的清凉,过了晌午,日头开始毒毒的照射着地面,一点微风也没有,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躁动,加之知了无休无止的鸣叫,更让人心急火燎。这时候的北京人愿意躺在床上,摇着蒲扇睡午觉(北京人常说电扇的风太硬,蒲扇和折扇是夏季的最爱),或者一手端着小泥壶,吸溜着茶汤,另一只手还是握着一把蒲扇。日头偏西的时候,天气慢慢的凉爽起来。几缕微风吹来一片云彩,便淅淅沥沥的下一阵雨。雨过天晴后,西山不是挂上了彩虹就是布满了火烧云。入夜后,城市开始热闹起来,人们纷纷走到街上,或乘凉,或下棋,或三五成群的聊天,抑或走进公园,听听蛙声,寻寻蝉鸣。现在北京的公园在夏季也大多延长了开园时间,满足市民夜间游园的需要。此处还是要请出朱自清先生,他的大作《荷塘月色》便是先生1927年夏夜游清华园的场景。

秋季:北京的夏季总让人觉得太长,即便是九十月份的秋老虎也大多被算作是夏季的余威。此后便进入了北京一年中最美的季节——秋季。郁达夫先生说,他原用自己三分之二的生民,换得另外的三分之一都是北京的秋。北京的秋,厚密,浓重,但是有淡淡的,浅浅的。仿佛你一伸手就可以抓到满怀的秋意,但是张开怀抱来看的时候,却是什么也没有。北京的秋很短,短到只有十场雨。每当秋雨落下的时候,人们就会在心里默默地数着: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就穿棉。但是这短短的十场雨,却是那么的绚烂,甚至可以和春天媲美。香山上绚烂的红叶,钓鱼台东门外黄金一样的银杏,仿佛是生灵万物在归于冬天的死寂前最后一次,也是最大一次爆发自己的美丽。

冬季:主席诗词云: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其实北京已经好多年没有好好的下一场雪了,没有雪的冬季总让人觉得少了太多的趣味和欢乐。但是毕竟冬季是一个美好的季节,因为在这个季节里,我们要过年!全国各地甚至是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都过年,但是北京的年更有味道。且不说穿新衣、带新帽,合家团聚的大年三十,单说这春节的庙会,就是任何地方也难比的!老北京的庙会,其实并不限定在过年,农历的初一十五,佛诞,王母娘娘的生日,都有庙会。现在这些庙会都慢慢的退出了历史舞台,所以一年一度的春节庙会就更显得珍贵,热闹!最正宗的庙会,建议你去厂甸。也许你在地图上没法找到厂甸这样一个地名,因为这个名字属于这条街,只限定于春节期间,这条街就是琉璃厂大街,北起和平门外,向南一直延伸到虎坊桥路口。一到春节,这里便成为了一个不收门票的大嘉年华,各色小吃,各种玩意儿,各种各样你能想到,不能想到的快乐就都向你涌来。为什么说这里的庙会最正宗?因为厂甸庙会很好的保存了北京传统庙会的精髓,大挂糖葫芦,风车,泥人,糖人,跑旱船,踩高跷,说书唱戏,打把势卖艺……简直就是一个民俗的露天博物馆。热爱北京民俗的人不应该错过。

冬天的北京还有一道风景,是许多人都不会注意的,那就是冬储大白菜。如果你现在经过地安门外大街,还能看到街两边摆放的像小山一样的大白菜,这是过去北京人的看家菜,冬天蔬菜奇缺的季节,大白菜是各家各户的必备口粮。还记得就在几年前,我跟随着父亲瞪着三轮车去附近的菜站买大白菜,一买就是好几百斤。买回来稍加收拾,就放在楼前的空地上,随吃随取。当时是当作一项重要的过冬准备,现在看来倒变成了心里甜甜的玩味。

城门:

北京是座古城,最早的建城史可以追溯到周朝,在北京西南二环的滨河公园里矗立着这样一个石雕,石雕上写着:北京城垣,肇始斯地,其时维周,其名曰蓟。就在这座石雕的西面,有一座辽代的砖塔——天宁寺塔。这座砖塔是北京历史最悠久的地上建筑。

北京在历史上有很多的名称:逐鹿,蓟,幽州,中都,大都,顺天府,京师,北平,北京等等。正式定名北京的是明成祖朱棣。在清朝的时候,虽然北京的名字没有改,但是当时北京领导的官衔还是称之为顺天府尹。这个顺天府尹的职责是京师的行政管理,而北京的兵权,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卫戍区司令,官衔是九门提督。

提到了九门,就一定要说说北京的城门。北京有这么句顺口溜:内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点一口钟。说的便是北京的城门。

内九:

内城的九座城门,按照顺时针的方向,从南起是:正阳门(前门),宣武门(顺治门),阜成门,西直门,德胜门,安定门,东直门,朝阳门,崇文门(哈德门)。九门分别有各自的用途:西直门明代称和义门,是运水通道,每天一早从玉泉山运来的水,从和义门运进北京城,进入皇城。东直门明代称为崇仁门,是过往运送柴炭车的,叫做柴道。朝阳门明代称为齐化门,是运粮通道。崇文门叫哈德门,是运送酒的通道。前门叫正阳门,是皇帝出入之门,平民不能走,只能走两旁的月门。宣武门叫顺治门,死囚从此门押出,拉到茶市口斩首。阜城门当时叫平则门,是运煤通道。德胜门是军队得胜班师回朝进入的门,安定门是军队出征时走的门。

外七:

外城的七座城门,分别是:“外七”,包括广渠门、广安门、左安门、右安门、东便门、西便门和永定门。

这些门是为老百姓入城做小买卖、打短工、走亲戚用的。

皇城四:

皇城的四座城门,分别是:是指大明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这四个门是为城里的文武百官进出宫廷用的。大明门在清朝的时候改成大清门,在修建天安门广场的时候被拆除掉了。还有一说皇城的四座城门最南边的是玄武门,由于“玄”字讳了康熙帝的名字,因此改称神武门。

北京的城门,现在还可以看到较为完整的当属正阳门。正阳门保留了箭楼和城楼部分,瓮城已经被拆除。现在政府也在积极的恢复北京的历史原貌,已经重建起了永定门。

五镇:

北京有城门,这大家都知道,但是北京还有五镇,这可能就很少有人知道了。所谓五镇,并不是五个市镇,而是指五间镇物,分别镇住了北京的金木水火土五行,以求这片土地万代安宁兴旺。

东方之镇为神木厂(属木),西方之镇为永乐华严钟(属金),南方之镇为燕墩(属火),北方之镇为昆明湖(属水),中方之镇为景山(属土)。

神木厂位于北京广渠门外通惠河二闸的南面,现在的地名叫黄木庄。明初永乐皇帝朱棣,营建故宫紫禁城时,曾派人到四川、两湖、两广等地采办大量上好木料,这些木材经辗转运输,最后沿大运河运到北京,堆放木料的地方就是神木厂。《春明梦余录》记载:“京师神木厂所积大木,皆永乐时物。其中最巨者曰‘樟扁头’,围二丈外,卧四丈余,骑而过其下,高可隐身。”这些大木都是世界罕见之物,难怪后人有诗咏神木厂云:“大木千囷百丈高,东方作镇记前朝。磈奇犹忆岩阿里,老干亭亭耸碧霄。”乾隆皇帝在乾隆二十三年还特制了《神木谣》以志火木:“都城东有巨木焉,其长六十余尺,卧于地,骑者隔木立,弗相见也。相传前明时所置,以应甲乙生气云。作神木谣:‘天三巽一含精腴,深山大泽连林扶。寿突灵椿忘荣枯,所乐不存屣弃渠。远辞南海来燕都,甲乙青气镇权舆。是称神木众木殊,春明旧迹久闻予。便中一览城东隅,长六丈余卧通衢。围乃不可规矩模,岿然骑者能蔽诸。四百春秋一瞬夫,雨淋日炙风吹敷。枝干剥落摧皮肤,隙孔瞋菌郁缪纡。为想怀材昔奥区,凌云概日垂扶疏。翩集不胫曰人乎,天也将以为贞符。试看虚中巨查如,尧年贯月历劫余,生育盛德厘皇图’”。乾隆皇帝建碑立亭,刻《神木谣》于碑上。御碑亭就在现在的北京钢琴厂院内,“文革”中碑、亭均遭毁坏,所剩的一段大木也被不识文物为何物的人做成会议桌了,实可惋惜。

华严大钟铸造于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传为祈祷“靖难之役”中死难军士的亡灵而铸。大钟通高6.94米,最大直径4米,重达46.5吨,声音浑厚绵长,圆润宏亮,鸣时声闻数十里之外。钟体内外铸有17种经咒, 计22.7万多字。铜质精好,字画整隽,相传为沈度笔,少师姚文荣公(广孝)监造,被誉为“中国钟王”。嘉靖年间以“京城白虎方,不宜有金声”,遂卧钟于地。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神宗朱翊钧又将其从汉经厂移置万寿寺存放。

燕墩亦名烟墩,在永定门外路西一里许,燕墩在元代初建时为烽火台状的一土台,到了明代嘉靖三十二年修外城时方将燕墩以砖包砌,其墩台是一个下宽上窄的立方体,墩台下部的四面边长皆为14.87米,底部至台顶高19米,顶部各边长13.7米呈正方形。台底部北面左端开一门,两扇门和门框等皆以石为之。从此进,循石阶而上,历45级能从台顶西南角至台上。有一首《燕墩竹枝词》足以证明此墩台为元初建都时之故物。词曰:“沙路迢迢古迹存,石幢卓立号烟墩。大都旧事谁能说?正对当年丽正门。”

昆明湖古称西湖,也称瓮山泊。昆明湖水碧波荡漾,风景如画,历史上曾有过“西湖十景”的盛誉(西湖十景为:泉液流珠、湖水铺玉、平沙落雁、浅涧立鹤、葭白摇风、莲红坠雨、秋波澄碧、月浪流光、洞积春云、壁翻晓照)。早在金代,这里建有功德寺,旧名护圣寺。到了明代,湖边又陆续建起了寺院和亭台。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建立的圆静寺,景色更为壮丽。清乾隆间扩建为昆明湖皇家园林。多少年来,前来游园的人无不对昆明湖倍加赞赏。

景山又名万岁山,俗称煤山,与故宫紫禁城北门神武门隔路相望,解放后成了公园。景山元代时为小丘称青山,明初扩建北京城时,挖紫禁城筒子河和太液池南海,将所挖泥土堆积而成。民间传说山下曾堆放过煤炭,所以才又有煤山之称。景山东侧山坡上有明末崇祯皇帝自缢而死的老槐树,树身被一条粗大的锁链锁着,还有明太监王承恩陪崇祯皇帝殉节处石碑。景山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景色宜人。有诗咏中镇景山为证:“地安门里绕红墙,树影重重映夕阳。玉蛛金鳌桥上望,煤峰耸峙在中央。”

燕京八景:

说到北京,一定要说燕京八景,这燕京八景各朝各代都有不同,现行最为通用的说法是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爷御笔亲题的八景。包括:太液秋风,琼岛春阴,金台夕照,蓟门烟树,西山晴雪,玉泉趵突,卢沟晓月,居庸叠翠。

太液秋风

今中南海(原名太液池)东岸万善门旁,有一水埠,水中有亭叫”水云榭”,榭中立景名牌。《燕京八景图》中记述说:”…天气晴明,日月晃漾而波澜涟漪清澈可爱,故曰太液晴波。”乾隆诗中有”秋到农居爽籁生,玉湖澄碧画桥横”之句,故叫太液秋风。

琼岛春阴

乾隆钦定该景石碑原在今北海白塔山西坡悦心门前。乾隆五十一年(1786)迁到白塔山东侧现址。

玉泉趵突

玉泉山在万寿山之西。金章宗于山鹿建泉水院。玉泉山有三个石洞,一个在山西南,下面有泉,深浅莫测;一个在山南,泉水流出”鸣若杂佩,色如素练”;一在山根,有泉涌出,其味甘冽,门刻”玉泉”二字。

西山晴雪

西山是指北京西郊连绵山脉的总称,是太行山的一支余脉。所说的雪景亦泛指此一带。香山是这一带典型的山峰,故乾隆把”西山晴雪”碑立在香山山腰。

蓟门烟树

“蓟门烟树”碑,立在德胜门外五里的土城边。这里历史上曾有”烟树”的景观。

居庸叠翠

古时居庸关范围包括全部关沟峡谷。下端沟口叫下口或夏口,也叫南口。关沟曲折而上。经居庸关、上关,直达北口——八达岭。北沟是北京北部燕山山脉的缺口,山谷中峰峦叠嶂,林木葱郁,山花烂漫,层林尽染,山水明媚,景致非凡,”居庸叠翠”碑就在此谷中部的叠翠山上。

金台夕照

金台,即黄金台。原指公元前三世纪,燕昭王为礼贤下士所置之土台,上面放着千金,聘请天下名士。至于该台的位置,由于年代久远,一时较难确切指出。目前有金台七八处。乾隆皇帝把石碑立在朝外。即今关东店南3501厂内(原苗家地教场东边半里的土丘上)。1935年出版的《旧都文物略》中,还能见到石碑倒卧的照片现在无任何遗迹了。

卢沟晓月

卢沟即永定河,古来交通要津。金世宗1189年下令建桥,1192年(明昌三年)落成,命名广利桥。桥如长虹,十一拱券门,四个华表,望柱上雕有大水石狮485个。桥长266米,宽9米。古时交通不太方便,京城距此约是半天的路程。送别京门,打尖住宿,来日早行。鸡鸣上路,尚见明月当空,大地似银,”卢沟桥上月如霜”。于是”晓月”的意境名传遐迩。

以上这些只是所有关于北京的描绘中很少很少的一部分,少到九牛一毛都无法形容,相信其他人肯定还有他们不同的理解,非常愿意和所有热爱这片土地的人探讨我们心目中的北京。我也非常愿意做一个导游,把所有我知道的人、事、物、景和大家分享。愿你们也一样爱我的故乡——北京。

1.D

2.D

3.A

4.(1)唯独在夜里睡在西阁楼上,枕席下面就整宿都响着潺潺的流水声,听久了,更感到悲凉,这种情境令人觉得可爱罢了。

(2)石台东面,小路断绝,乡里的人在山壁上凿出石级为路,用以行走,因而在它东面修造祭神的祠堂,天旱或水涝时在这里向神佛祈祷。

(3)于是每一处分别写小诗来记述所到的地方,呈现给同游的各位。(意对即可)

如果觉得《你眼中的北京是什么样子》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