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广东蕉华以“侨”特色建设“美丽乡村”

广东蕉华以“侨”特色建设“美丽乡村”

时间:2023-07-13 09:42:42

相关推荐

广东蕉华以“侨”特色建设“美丽乡村”

中新社梅州8月29日电 题:广东蕉华以“侨”特色建设“美丽乡村”

作者 杨草原 蔡欣欣

“我退休两年了,每月都有退休金,在政府的帮助下又住上了这么漂亮的房子,感觉现在的日子比我远在印尼的胞弟还要好。”在广东省蕉岭华侨农场南一侨心居,62岁的归侨潘正雄在自家新装修的“别墅”里跟记者聊起了家常。

潘正雄和南一侨心居35户人家的房子刚刚完成升级美化工程,3月这里被当地政府选作“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筹资300多万元人民币统一装饰了围墙、屋顶、外廊等,对村容村貌进行了全面改造。由于该村安置的都是印尼的归侨,改造后的村子充满了东南亚特色。

置身在南一侨心居,一栋栋二层小楼被青山环抱,清新的原木色系、简约的铁艺外围、大气的露天外廊,整个建筑的装饰颜色控制在棕色或咖啡色的范围,看起来自然古朴,处处透露着异域风情。

就在几年前,村里人住的还是土木结构的瓦房,而且是刚归国的时候建造的,已经住了40多年。

潘正雄所在的蕉岭华侨农场成立于1960年,陆续安置了来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归难侨4800多人,现居住归难侨约1600人,南一侨心居是印尼归侨最为集中居住的地方。

南一侨心居的改变是从开始的,为改善归难侨的居住环境,蕉岭华侨农场实施了归难侨安居工程。先后推出了三期工程,共解决了379户困难归侨家庭住房难问题,南一侨心居建设是当时的首批示范工程。

工程采取归难侨原地拆旧建新、统一规划、政府、农场和个人三方共同出资的方式兴建。“当时建房一共发了8万多元,各级政府补助了近两万元”,潘正雄说。

房子建成后,潘正雄陆续添置了家具、家用电器,还接入了互联网,屋子里字画、瓷器等各种饰品把130平方米的小楼布置得格外温馨。由于浓郁的归侨文化特色和统一建造的住房,在当地政府启动“美丽乡村”建设时这里成了示范点。

“转眼间50多年过去了,没想到今天的生活会这么好”,潘正雄满怀感慨。

潘正雄1961年跟随父母还有四个兄弟姐妹从印尼回国,一家人被安置在蕉岭华侨农场,回国不久他的父亲因意外去世,由母亲渣娜把几个兄弟姐妹抚养长大。回国时潘正雄9岁正在读小学,回国后他继续完成学业,初中毕业后开始在当时的生产队开山种茶,成为一名农场职工,后来做了生产队长。潘正雄从农场退休,每月可领取1800元的退休金。

潘正雄今年89岁的母亲渣娜是印尼人,还保留着印尼的生活习惯,潘正雄理解母亲抚养自己的不易,对母亲非常孝顺,潘家偶尔会做些印尼菜,会叫上周围同是归侨的邻居一起分享。

潘正雄还有个弟弟在印尼生活,由于生活贫困,他们家归国前把弟弟送给了别人收养。潘正雄一直保持着和弟弟的联系,上个月通电话得知弟弟身体有些不适,他知道弟弟在那边做工辛苦,正准备汇些钱过去。

潘家的客厅里有一幅十字绣,绣着“家和万事兴”几个大字。潘正雄说现在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生活越来越好,村子从内到外都是美丽的。

蕉岭华侨农场场长刘洪洲介绍说,“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他们在北部和南部各规划出占地100亩的“美丽乡村”示范点,保持着原居国的文化习俗和独特的“归侨文化”,下一步还会配套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建成有华侨农场特色的“美丽乡村”。

如果觉得《广东蕉华以“侨”特色建设“美丽乡村”》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