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甘肃武威:设施蔬菜产业成农民“聚宝盆”

甘肃武威:设施蔬菜产业成农民“聚宝盆”

时间:2019-12-17 15:42:15

相关推荐

甘肃武威:设施蔬菜产业成农民“聚宝盆”

武威是欠发达的传统农业地区,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严重匮乏、发展基础薄弱。面对水资源严重短缺、生态恶化的严峻市情, 以来,武威市紧紧抓住国家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重大机遇,坚持调结构、促增收、修公路、兴水利、建房子、抓脱贫、美环境,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全力建棚子、栽林子、抓票子、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坚定不移地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和“储藏加工+运输销售”现代营销模式,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设施农牧业呈现出建设速度不断加快、综合效益不断提高、农民积极性空前高涨的良好态势。全市设施农牧业面积由的14万亩增加到的59.5万亩;设施蔬菜产量由的42.8万吨增加到的98.9万吨。强化技术创新与服务,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同步增长,设施蔬菜平均亩产达6.5吨,设施蔬菜亩均收益达到1.5万元以上,高的达到4万元以上。蔬菜产值达到39.2亿元,占到种植业产值的38%。蔬菜产品70%以上销往北京、新疆、广东等20多个大中城市,部分产品出口中亚等国。武威已成为全省乃至西北地区重要的设施蔬菜生产供应基地和国家“西菜东运”生产基地。

武威实践证明,发展设施农牧业是北方农业的一场革命,能够延伸农业生产期,增强节地、节水、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有力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市农业增加值由的53.5亿元增加到的89.2亿元,年均增长6.8%;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972元增加到6963元,走出了一条节水高效、农民持续增收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

武威市委书记火荣贵说,武威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加速转化期。今年,我市进一步加大设施农牧业建设力度,计划新建设施农牧业17万亩,累计达到73万亩以上,实现户均2亩目标。武威将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方向,以促进农民增收和确保粮食自给为核心,坚定不移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和“储藏加工+运输销售”现代营销模式,突出“规模化、区域性、多品种、高效益”发展方向,大力发展设施农牧业。坚持扩大规模与提质增效并重,通过优化品种、精细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强化技术服务,借助正在建设的全省第一个国际贸易陆港――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开拓中亚、欧洲等国际市场,带动农产品营销,不断提高设施农牧业效益,为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和与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以来,武威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设施农牧业发展作为推动农业转型跨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实现与全省一道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制定印发《关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收入倍增的决议》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把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蔬菜产业发展作为全市农业工作的重点。市、县区分别成立由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安排各项工作。严格考核奖惩,将设施农牧业建设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内容,市、县、乡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采取GPS定位、市县两级核查验收等方式严格考核验收,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任免奖惩挂钩,各县区乡镇、部门已有多名干部因发展业绩突出受到提拔重用,极大地激励了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广泛宣传动员,综合运用媒体宣传、典型带动、现场观摩等方式,广泛宣传设施农牧业发展相关政策,帮助农民算好效益帐,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从“要我建”变为“我要建”。全市形成了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良好工作机制。

强化政策扶持,助推产业发展。武威市全力争取国家新一轮菜篮子工程、省现代农业发展蔬菜标准园创建、北方城市冬季设施蔬菜规模化种植基地建设等重点项目,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统筹安排,重点支持设施农牧业等主导产业发展。积极推动农村金融创新。加快推进农村产权确权颁证工作,创新农民土地(草原)承包经营权、设施农牧业产权、林权、房屋产权等农村抵押贷款方式,在实物担保上取得了新突破。积极破解资金瓶颈,抢抓双业、双联等惠农贷款政策机遇,努力把普惠政策转化为特殊政策,今年积极破解资金瓶颈,努力把普惠政策转化为特殊政策,抢抓妇女小额贷款、双业贷款、双联贷款等惠农贷款政策机遇,截至5月29日,累计发放三项惠农贷款172.55亿元,户均达到4.8万元,农户覆盖面达到60%以上,有力解决了设施农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推动了产业快速发展。深入推进水权水价改革,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实施多样化的水价政策,激励节水、引导高效节水产业发展,建立了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水价机制。农业用水推行差别水价制度,设施农牧业等高效节水作物地表水优惠25%、地下水优惠50%。

武威市通过党政推动、政策扶持等措施强力推进,以设施蔬菜为主的蔬菜产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规模迅速扩大。全市日光温室等设施蔬菜面积由8.4万亩增加到15.9万亩。生产区域从城郊、平川井水灌区向远郊和河水灌区、山旱区扩展,发展设施蔬菜的乡镇达到86个,生产区域覆盖除牧业区外的全部乡镇。设施蔬菜产量达到98.9万吨。设施蔬菜规模、产量均居全省前列,成为我省重要的商品蔬菜生产供应基地和国家“西菜东运”生产基地。

强化科技服务,增强支撑能力。武威市严格实行技术服务承包责任制,各级农技人员全部深入生产一线,围绕结构调整、扣棚定植、品种选择、茬口安排、疫病防控等重点环节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帮助农户解决技术难题。通过选派科技特派员、村级助理员和考录乡镇农技人员等方式,不断充实基层技术服务力量。,公开招聘174名涉农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充实乡镇服务机构;在345个行政村开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试点,聘用技术人员841人;选聘村级科技助理员540名、村级动物防疫员1137人,实现了设施农牧业技术服务全覆盖。

武威市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集成推广日光温室标准化栽培、日光温室立体栽培、暖棚养殖“五良”配套、水肥一体化等先进适用技术。,全市各级农技单位组织安排新型日光温室结构、配比优化施肥、连茬栽培、智能化肥水耦合、温室立体栽培等核心技术试验示范50多项次,引进试验瓜菜新品种360多个,其中设施瓜菜新品种180个。加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鼓励扶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建成工厂化育苗中心,全市日光温室优质种苗年产能力达到8000多万株。坚持集中培训、现场演示相结合,围绕生产实际需求,连续多年大规模开展农民培训,每年培训农牧民50万人次以上,着力提高技术入户率。

武威市着力提升设施农牧业装备水平,大力推广配套自动卷帘机、滴灌设施、环境控制设备等设施设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灌区日光温室全部配套安装滴灌、管灌等高效节水灌溉设备,非井灌区日光温室全部配套建设水窖、水池,部分小区配备远程监控和智能化控制系统。

武威市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坚持严字当头、产管并举、标本兼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建立健全了市、县区、乡镇三级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所有单位均做到有编制、有人员、有办公场所,有力地提升了监管能力。全面实行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入市登记、分类查验、自检、不合格产品退市制度,蔬菜运销企业对农户的蔬菜检测合格后可方进行收购,超市对农产品实行自检、委托检测、索证索票和质量安全信息公示等制度,为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强有力保障。加强农产品专项整治,省级蔬菜例行监测平均合格率达到99%。

武威市突出“规模化、区域性、多品种、高效益”的发展方向,突出优势,促进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向优势产区集中,初步形成了凉州区、民勤县井泉灌区、古浪县黄灌区、天祝县金强川区精细蔬菜,沿山冷凉灌区设施果品、食用菌,民勤县湖区、凉州区沿沙区西甜瓜,古浪县黄羊川、天祝县金强川绿色高原夏菜等优势产区。设施蔬菜面积万亩以上乡镇达到12个、千亩以上乡镇达到41个;建成千亩以上日光温室连片示范基地21个,创建省级蔬菜标准园22个,蔬菜产业区域化布局已显雏形。

根据不同地域气候、水肥、土壤等自然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武威市充分发挥日光温室、拱型温室等不同种植方式的优势,不断优化生产结构和品种结构,形成了日光温室―拱型温室―露地有机结合的种植结构,以茄果类精细蔬菜为主,优、新、特、稀蔬菜为辅,西甜瓜、食用菌、花卉、果品为补充的多样化品种结构。全市常年生产果菜品种达到10大类300多个,实现了“四季有鲜,均衡上市,品种繁多,优质营养”的周年生产目标。全市通过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三品一标”认证的瓜菜产品达到59个,创建国家级绿色食品示范区1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示范县2个、高原夏菜绿色食品示范区1个。

武威市大力推广“储藏加工+运输销售”现代营销模式,着力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围绕发展主体生产模式,着力引进和培育瓜菜保鲜加工和果品加工企业,积极争取国家、省财政农业产业化项目,支持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带动蔬菜产业快速发展,全市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9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40家;果蔬加工能力达到10万吨以上。黄羊工业园区被认定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武威工业园区、民勤城东工业集聚区被认定为首批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积极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大力引导、规范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鼓励建立以种养大户、中介组织和农民合作社为重点的各类专业协会,蔬菜产业集约化、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区域规模、产业规模不断显现,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底,全市已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3448家,带动农户17.1万户,占农户总户数的47.2%,其中果蔬类达到383个,服务领域覆盖种植、运销、加工等方面,带动产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建立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大力推进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骨干批发市场改造、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加快发展鲜活农产品连锁配送物流中心,搭建鲜活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新建续建商品配送中心、专业批发市场、农村集贸市场27个。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成改造农村超市1471个。甘肃黄羊河集团物流公司被认定为“全国AA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武威昊天农产品交易市场暨仓储物流中心加快建设,农村市场网络不断完善。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与北京、新疆、广东等地20多个大中城市批发市场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外销量达到70%以上。

如果觉得《甘肃武威:设施蔬菜产业成农民“聚宝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