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老兵故事:他从对越战场归来 今生难忘十几岁小战友遗失的绝笔家书

老兵故事:他从对越战场归来 今生难忘十几岁小战友遗失的绝笔家书

时间:2019-05-08 01:22:15

相关推荐

老兵故事:他从对越战场归来 今生难忘十几岁小战友遗失的绝笔家书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8月2日讯(记者 陈丽丽) 1985年5月份,肩负着责任与使命,李鲁民作为医疗兵和战友们一起踏上了祖国最南端边境线的那片红土地,参加到中越边境防御作战中,在那里度过了他最难忘也是最珍贵的一年。

历经艰险,对祖国的热爱越深

在云南边境战斗第一线,“猫耳洞”是战士们生活的地方,“为什么叫猫耳洞?就是说像猫耳朵那么小,就是在战壕里边挖个洞,猫耳洞口都朝北,朝着祖国的方向,这样可以防止敌人的炮弹打到洞里来。洞里不通风,潮湿炎热,住在里边的战士基本都是赤裸着的,在猫耳洞里的生活对战士们的身体和精神都是极限考验。”回想起当年猫耳洞的生活,李鲁民感慨万千。

“我们所驻守的地方,被称作“80年代的上甘岭”。对战士们来讲,背水是一项比打仗还要艰难的事情,很多战士都是牺牲在背水的过程中。在背水的路程中需要经过一段几十米的暴露线,这里是最容易受到敌人的袭击。”水在这片战场上是最稀缺的物资,“当时我刚20岁,胡子长到了20多公分长,牙齿都没刷过,有时候就接点雨水用。”李鲁民就这样在战场度过了艰苦的几个月。

在这场战争中,地雷是最大的安全隐患。据统计,中越边境云南段共“埋没”着约130万余枚地雷、48万余枚(发)各类爆炸物。作为战斗在一线的医疗兵,李鲁民见证了各种伤情:“踩雷所造成了炸伤在各类伤情中是最多的,地雷炸伤很容易造成二次伤害,一旦救护伤员时,再次踩到雷,会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

在战场的那段日子,能够回到家里安稳的睡上一觉是李鲁民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日子里,战士们真正体会到了信念的力量,体会到祖国的重要性,也更加坚定了保家卫国的信念。

一封遗失在战场的信,今生难忘

1985年6月8日对李鲁民来说,是最难忘的一天。这天是战士们领物资补给的日期,三枚从天而降的炮弹打破了他们原本美好的心情。

那天也是李鲁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了生死,真切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最致命的一发炮弹就打在那块平坦的空地上,那里有十来个人,当场就有七八个人倒下了,当时我也在那个地方,不知道是一片弹片还是一块碎石就擦这我的耳朵飞了过去,幸运的是前面一块将近一人高的石头替我挡住炮弹的攻击,”提及现场的情况,李鲁民历历在目。“我的耳朵被震得轰轰响,完全听不到声音了,等炮击停下来,我们从猫耳洞出来,就看到战友痛苦地倒在地上等待救助。”

受伤最严重的战士小张,被炸得血肉模糊,浑身嵌满了弹片,当场就奄奄一息了。“他才十几岁,牺牲前几天刚收到父亲的来信。父亲在信中叮嘱他‘你年龄还小,千万注意安全,一定要活着回来’。牺牲之前小张写好了回信交给通讯员,没想到这封信便成了绝笔信。过了一段时间,张父来信询问‘距上次通信已有一段时间,怎么不见你回信,家人急切盼你报个平安’,他们并不知道小张已经牺牲了。”让李鲁民最难以释怀的是,小张的回信迷失在了路上,最终没有送到张父手中。

“在救护伤员的过程中,我所经历的那些生离死别和那些撕心裂肺的伤痛,对我刺激很大。作为一名医疗兵,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战友倒在自己面前,那种心痛是难以承受的,有时候就希望自己可以替战友分担伤痛。”医疗兵看多了战场无情,最痛心的就是无法把战友从战场上活着带回来。

在从战场回来之前,他特意买了香烟和罐头,一个人去看望了永远留在那里的战友,和他们进行最后的告别。

战场中秋夜,明月寄相思

“我记得特别清楚,那年八月十五的月亮格外的亮、格外的圆,那个夜晚也分外宁静,完全没有了炮弹刺耳的爆炸声,不知道是不是越南也过八月十五。 ”那是李鲁民过的最难忘的一次中秋节,至今都还历历在目。“我们就在战场朝着北方,唱起了《十五的月亮》、《血染的风采》,当时最大的心愿就是早日回家,回到父母身边,和家人一起过个团圆的中秋节。”

奔赴战场之前,李鲁民回家看望了父母,在当时非常明确的战争氛围之中,父母自然明白其中深意,儿子这次离家或许就是一次诀别。回忆起母亲送他离家那个场景,李鲁民至今都还满是感动。“母亲就在后面送我出门,我都走出好远了,回头看到母亲还站在那里看着我。”儿行千里母担忧,更何况如今是送儿赴前线,千万句话都凝结在母亲长久伫立的身影之中。“后来从战场回来,亲戚告诉我说,一听到街上说又打仗了、谁家孩子在战场牺牲了,你母亲就会忍不住的流泪。”

母亲伫立凝望的身影长久地停留在李鲁民的脑海里,如今还时常出现,母亲的牵挂也永远镌刻在了他心里。

归于和平,平淡亦英雄

在战场上,他机智灵活、舍生忘死抢救伤员,荣立三等战功,被评为阵地模范党员。到工行工作后,始终保持着军人的作风,从基层网点做起,做过储蓄员,守过金库,押过运钞车,后调至市分行转做文秘综合工作,一步一个脚印砥砺前行,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与工行一起经历风雨,共同成长。先后被评为省行优秀共产党员、职业道德模范、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市分行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连续十年荣获全市银行业优秀通讯员一等奖,多次被评为《齐鲁晚报》、《菏泽日报》优秀通讯员,被《金融时报》、《城市金融报》聘为特约通讯员,荣获全市舆情工作先进个人。

李鲁民热爱写作,这么多年他最喜欢做的工作还是文字工作,至今仍保持着对写作的热爱。“我第一篇发表的文章就叫《我多想写》,当时我还是一名押运员,我多想写过去我战争的经历,我多想写进入工商银行以后这种全新的生活,这种角色的转换让我找到新的奋斗目标,我多想写目前拥有的美好生活。”谈起写作,他整个人都澎湃了起来。

说起以后的打算,他满是期待:“以后想花更多时间去好好陪家人,我陪伴他们的时间太少了。以前工作忙,整天顾不上家,虽然家人也都能理解,但是总觉得亏欠家人很多。”他最大了乐趣就是逗两个孙子玩,“现在才两岁大孙子在我的熏陶下,已经会背好几首古诗了,《静夜思》、《赠汪伦》、《登鹳雀楼》、《春晓》这些诗都能完整的背下来。”

再惊心动魄的过往最终也要归于生活。经历过战争时代的洗礼,李鲁民对于现在幸福安宁的生活充满敬畏之心。他一直保持“管他窗外风雨,我自岿然不动”的心态,用心做着每一件事,如今的他对工作、对生活、对家庭的热爱丝毫未改,并将带着这份热爱继续前行。

如果觉得《老兵故事:他从对越战场归来 今生难忘十几岁小战友遗失的绝笔家书》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