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婚姻故事》《82年生的金智英》:解析婚姻是爱情坟墓的内在原因

《婚姻故事》《82年生的金智英》:解析婚姻是爱情坟墓的内在原因

时间:2024-07-08 17:16:15

相关推荐

《婚姻故事》《82年生的金智英》:解析婚姻是爱情坟墓的内在原因

在前一段时间大火的两部剧《婚姻故事》和《82年生的金智英》都是关于女人在婚姻中失去自我以及找回自我的故事。

豆瓣8.6分的《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是由诺亚·鲍姆巴赫导演,斯嘉丽·约翰逊、亚当·德赖弗等主演。在影片中,由亚当·德赖弗饰演的丈夫查理是戏剧导演,斯嘉丽·约翰逊饰演的妻子妮可是女演员,两人结婚多年并育有一子。虽然两人都有工作,但这些年来妮可一直以丈夫查理为中心,活的没有自我,现在婚姻也走到了尽头。所以当老家洛杉矶有剧组向她抛出橄榄枝后,她开始想要去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在这场为了争夺抚养权的离婚拉锯战中,展现了关于爱情、婚姻和家庭的思考。

同为豆瓣8.6分的《82年生的金智英》是由韩国导演金度英执导, 郑有美、孔侑等主演。影片中,郑有美饰演的妻子金智英是一名全职主妇,在外人看来她的生活是幸福美满的。孔侑饰演的丈夫郑大贤对她温柔体贴,孩子乖巧漂亮......然而即便如此,她也觉得自己活在牢笼中,活在看似自由实则压抑的状态中。一直在寻找突破口而不得,甚至一度抑郁成疾,直到最后把写作当做事业才突出了重围,找到了自我。

在这两部影片中,女主角在结婚前都是相当成功且自信的职业女性,受过高等教育,工作努力拼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结婚之后反而失去了自我,陷入了困境。可见不管是在以崇尚自由为代表的美国还是在女性的社会地位普遍低下的韩国,女性在婚姻中都会遇到同样的失去自我的问题。

其实在中国,也存在同样的现象。

《红楼梦》中贾宝玉对结婚前和结婚后的女人有经典的评论:“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

那么,结婚之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发生呢?本篇文章从自我价值、文化理念、沟通方式三个角度,解析“婚姻是爱情坟墓”的内在原因。

01 斩断了向外拓展的自我需求,导致自我价值的缺失

《婚姻故事》里,妻子妮可原来是一位在洛杉矶小有名气的演员。结婚后,离开了自己熟悉的、有着家人和朋友的洛杉矶,跟随丈夫来到了纽约。虽然在丈夫的剧团里担任演员,但是这份工作并不能发挥自身的特长。她崇拜丈夫的才情,但对自己不自信,而且即使有想法也常常会被丈夫拿走当做他自己的创意。在生活中也是以丈夫的意志为主,住所是查理喜欢的,沙发也是查理选的,想要回洛杉矶过一段时间也一直被查理拖着应付。可以说在结婚后,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妮可都是处处以查理为中心,主动阉割了对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

《82年生的金智英》中,生活在以男权为尊社会风气中的金智英,在成长的过程中就遭遇了父亲的不公平对待。家里的好东西都要优先的给弟弟。工作后要忍受职场的性别歧视。如果说结婚前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对抗这种不公,努力追寻自己的价值的话,那么在结婚后,特别是生孩子后,自己则进一步失去了抗争的机会。在众人约定俗成的期待下,她辞掉工作,成为一名全职妈妈。

根据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有5种需求,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之后,我们还有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那么,人类需要这些需求的内在驱动力是什么呢?或者说为什么这5个需求是必须的呢?

伊恩·莱斯利在《好奇心》一书中指出,我们和灵长目动物的不同在于,除了拥有三个相同的基本驱动力:食物、性和庇护所之外,我们还拥有人类发展的第四驱动力好奇心。

什么是好奇心呢?

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认为,好奇心更多的是一种认知行为,它源于我们内心想要理解这个世界的心智需求。他提出,当一个人感知到了期望与现实的不一致时,好奇心就会被激发出来。这种不一致是指他以为他自己所知道的信息和眼前所看到的信息之间的出入。

我们天生有着理解世界、探索世界的需求。就像我们一生都站在一个洞穴的入口前,徘徊于熟悉事物所带来的安全感与新奇事物所带来的向往感之间。因此,好奇心驱动着我们去寻求社交、获得尊重以及实现自我价值。

《婚姻故事》中,一开始,妮可因为查理而感受到了“活着”的感觉。结婚后,她的关注点一直在丈夫和孩子身上,崇拜丈夫的才华、尊重丈夫的爱好以及照顾孩子。工作、社交和生活也都没能超出查理的掌控范围。不再关心自己的喜好和追求,也不再对超出这一范围之外的事物感兴趣。不再想要了解外在的世界,失去了好奇心。结果,几年婚姻生活下来,妮可越来越自卑、憔悴,失去了自我,眼睛里越来越没有光彩,也越来越得不到丈夫应有的尊重。这与最后当她找到自己喜欢的导演工作时所展现出来的光彩照人的自信和笑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同样的,在《82年生的金智英》中,妻子金智英虽然衣食无忧,但被社会、被婆婆、被丈夫,甚至自己的原生家庭限定于女人就应该做家务带孩子,为家庭做出牺牲,不可以考虑自己的框架中。这让她切断了对自己的关注,以及对外界的探索,失去了好奇心,也满足不了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也是她为什么在放弃外出找工作后会抑郁的原因。后来,当她把写作当事业,有了自己的探索世界、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后,即使依然没有外出工作,她也找到了内心的平和与喜悦。

就像某位哲人说过的那样:“最好的相爱不是互相凝视,而是望向同一个地方。”

婚姻中,我们可以为对方、为家庭付出,但一定要有自己的爱好,拥有自己探索世界,满足好奇心,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即使这需要自己奋力争取才能实现。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婚姻中保持独立的个体,拥有自主意识,也才能让婚姻更美满、更长久。

02 “女主内,男主外”、“为家庭付出”的文化理念,将女性困于繁重的家务之中,无法自顾

虽然男女平等的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女性的地位也比以前提高的很多。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依然是男强女弱的父权社会。处于婚姻中的女性,从古至今都处于弱势地位。这一点无论是在法律、社会文化理念,还是传统习俗中均是如此,一个典型的特征便是“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与意识形态。即使是经过女性的不断努力与抗争,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这一情况有所改善,但这争取来的空间与权限也十分有限。

在传统观念中,带孩子,做家务都是母亲这一角色应该做的事情。做一个好妻子、好母亲是女性的天然义务。就像《婚姻故事》中的离婚律师所说的那样:圣母玛利亚是处女生子,男人甚至都不用出现。人们通常对婚姻中的女性要求颇高,但却允许男人犯错。

父权社会的另一个特征是,结婚后一般是女性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所,进入属于丈夫的那个对自己来说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生活。使得妻子成为了丈夫生活部落中的他者,需要依靠丈夫的支持。

在《婚姻故事》中,妮可跟随丈夫来到他的工作与生活的纽约,离开了自己成长、事业和亲人的生活之地洛杉矶。在纽约,与婚前相比,丈夫查理的生活环境几乎没有任何变化,依旧在做自己喜欢的戏剧工作,生活在自己原先的公寓里,里面的摆设与家具还跟原先一样,都是自己选择和喜欢的。而妻子妮可来到这个陌生的环境,不但工作上要重新开始,生活的环境也是完全陌生的。她不但要上班,还要照顾孩子,做家务。想要回洛杉矶过一段时间也要等查理有时间才行。

《82年生的金智英》中,在结婚后,妻子金智英就被明里暗里的要求生孩子,生完孩子又“理所应当”的辞职当全职妈妈。不光要照顾好自己家,逢年过节还要去婆婆家里任劳任怨的做家务。当老公想要帮忙刷碗时,婆婆心疼的说 “我的儿媳妇,真的有个好丈夫啊。”,金智英还得赶紧解释一句:“妈,在家都是我洗的。”甚至小姑子回来了也是“女儿回到娘家应该好好休息”,而让儿媳妇自己在厨房里忙活。后来在金智英想要出去工作时,丈夫还好心的让她在家带孩子休息,完全没有认识到做家务与带孩子的艰辛。

在这样默认女性就应该做家务带孩子,照顾丈夫,以丈夫为中心的社会传统意识中,婚后女性的时间和精力基本上全用在了繁重的家务上。阻碍了女性去关注自我,寻求发展。

虽然要想改变这种不平等的传统婚姻关系、制度和观念,还需要长期的努力。但在当下我们也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善这一状况。就像马云曾说过的那样:“夫妻之间不应该是相互磨合的关系,而应该是相互培训的关系,彼此欣赏,相互成就。”

妻子在意识到自己必须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的同时,也需要努力的与丈夫沟通,让他意识到夫妻共同成长的重要性,并让他实际参与到做家务和带孩子中来,让他感受到作为妻子的艰辛,以此来寻求对方的理解和帮助。就像《婚姻故事》中,丈夫查理在争取抚养权的时候来到洛杉矶暂住时,便深刻体会到了在陌生环境下生活的艰辛,以及带孩子的不易与辛苦。两人在接下来的离婚官司中都选择相互退让一步,查理最后还主动接受了一个需要在洛杉矶暂住一段时间的项目,以及看到妮可在离婚时所写的对他的印象时所流下的眼泪。

03 男女沟通方式的不同,致使夫妻之间矛盾丛生,进一步将女性推向孤立无援之地

《婚姻故事》中,查理和妮可婚姻破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查理不接受妮可的影响。在剧团里是他的说的算,妮可表现的好坏也要受查理的评定。生活中,公寓里的沙发的家居也都是按照查理的喜好摆设。当妮可提出想要洛杉矶住一段时间后,查理也是以目前没有时间为借口拖延,实则根本不想去,不考虑妮可的感受,也不会因为她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妮可感受不到查理的尊重和关心,不断地发生争吵,最终离婚。

被称为“婚姻教皇”的约翰·戈特曼在《幸福的婚姻》一书中指出:

在一项针对130对新婚夫妇的长时间研究中发现,即使是在婚后的最初的几个月里,与那些抗拒妻子影响的男人们相比,接受配偶影响的男人们拥有更幸福的婚姻,他们离婚的可能性也较小。当男人不愿意同他的配偶分享权利时,他婚姻破裂的可能性是81%。

这并不是说在婚姻中女人完全没有责任,只是绝大部分妻子,即使是婚姻不稳定的妻子,都能够做到接受丈夫影响她们的决策,而男人则常常做不到接受妻子的影响。

丈夫的这种抗拒妻子的影响,在当夫妻讨论到某个可能引发冲突的话题时,表现的尤为明显。在表达愤怒或其他消极情绪时,妻子很少采用通过火上浇油的方式来增强丈夫的消极情绪,而大部分丈夫则相反。

比如,丈夫说:“你不听我的!”,妻子一般会用缓和情绪的语句说:“对不起,我听你的了。”而相同的情况下,约有65%的男人会采用批评、鄙视、辩护或冷战的会增强妻子消极情绪的方式来回应。妻子说:“你不听我的!”丈夫要么无视妻子的话(冷战),要么为自己辩护(“我听了”),要么是批评妻子(“不听是因为你说的都是废话”),要么是鄙视妻子(“你这是在浪费我的时间”)。

可见,丈夫宁愿用批评、鄙视、辩护或冷战来摧毁妻子的观点,以及盖过妻子的话,也不愿意关注她的感受。这是使得婚姻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即使是在不经常使用这种方式的情况下,还是会提升婚姻破裂的可能性。

研究表明,与那些丈夫不反对妻子对自己施加影响的婚姻相比,丈夫不愿同妻子分享权利的婚姻早晚会终结,不幸福的可能性是前者的4倍。

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从男权文化向男女平等文化转变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了。在婚姻家庭中,由男人当家到男女平权的转变也成为了必然。在这场变革中,如何接受妻子的影响便成为了男人需要面对的问题。

要想做到这一点,除了转变自己的观念,解决冲突,接受妻子影响的关键在于:学会让步。即丈夫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向妻子让步来接受她的影响。找到妻子的要求中你能妥协的地方,就能解决冲突。比如,普遍存在的“马桶盖问题”,当丈夫便后没有把马桶盖盖上时,即使妻子只需要花一秒钟把盖子盖上,她的反应仍然是火冒三丈。对很多女人来说,竖起的马桶盖是男权意识的象征。因此,丈夫就可以通过把盖子盖上来做出让步,赢得妻子的好感。

04 写在最后

总结起来说,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是人类的5大需求。它们来源于人类基本的四大驱动力:食物、性、庇护所与好奇心。结婚以后,受困于“女主内,男主外”、“为家庭付出”等男权社会传统理念的影响,女性主动或被动的会将注意力逐渐转移到丈夫和家庭上。逐渐的受困于繁重的家务之中,越来越不关注自己,也会失去对外界探索的动力和好奇心。加上男女沟通方式的不同,很多丈夫缺乏尊重妻子的意识,当婚姻中出现问题时,夫妻之间又会矛盾丛生,争吵不断,会进一步将妻子推向孤立无援之地。

长此以往,自我价值感的缺失,婚姻中的孤独感,会让妻子越来越失去自我,变得抑郁。若没有及时的补救,最终会消磨掉爱情,婚姻也会解体。

婚姻是一场修行,它会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也会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且始终都会遇到各种各样棘手的问题。这其中有自己的原因,也会有外界的原因。只是我们改变不了外界和他人,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改变自己。

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自己区分这两者之间的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管怎样,我们都要努力让自己生活的幸福快乐。

参考文献:《好奇心》——尹恩·莱斯利著,《幸福的婚姻》——约翰·戈特曼、娜恩·西尔弗著。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如果觉得《《婚姻故事》《82年生的金智英》:解析婚姻是爱情坟墓的内在原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