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孩子手机上瘾的元凶是“反馈系统” 影响大脑可塑性 要学会疏通

孩子手机上瘾的元凶是“反馈系统” 影响大脑可塑性 要学会疏通

时间:2024-05-03 14:44:05

相关推荐

孩子手机上瘾的元凶是“反馈系统” 影响大脑可塑性 要学会疏通

“文/奶球妈咪(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网络凭借自身所具备的开放性、交互性、低门槛等特点,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出现,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人们不断得到满足和快乐。

手机对于成年人的吸引力尚且如此,更何况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孩子们。

作为“网络原住民”的他们,熟悉网络,易于接受新事物,经常因为玩手机耽误学习,影响身心健康发展,这也是让所有父母担心和头疼的问题。

可你知道吗?孩子们深知网瘾不好,但总是不由自主地沉迷其中,从神经生物学原理来看,其根本原因是与人的大脑奖励机制相关。

大脑奖励机制,即多巴胺能系统,在不断迫使我们行动

多巴胺是一种与兴奋情绪有关的神经递质,人在兴奋时,释放出一定量的多巴胺,促使行动继续,而我们在完成预设目标之后,会感受到快乐和满足,并愿意为获得这种感觉付出努力。

换言之,大脑渴望得到反馈,对反馈的期望让我们一次次重复自己的行为。

01孩子对手机上瘾是不自律?原来是对于“反馈”上瘾

一、多巴胺——“快乐源泉”

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在大多数文化中,不直接创造价值的游戏向来被作为心智不成熟的表现。那么,当孩子们沉溺其中无法自拔时,更是被冠以懒惰、不自律的标签,受到家长的指责和管教。

手机的更新换代,各类APP的出现,都是源于人们的种种需求。而对于手机或应用程序的厂商来说,智能设备所包含的游戏功能,是用户自愿参与的,具有非现实性的愉悦和主观体验,它促使着大脑分泌多巴胺,重复行动获得快乐,从而达到稳定用户的目的。自然,孩子们沉迷手机,沉迷快乐。

二、及时反馈——快乐不断

现代科技具有互动性,游戏和短视频带给用户的参与感极高,依托网络搭建起虚拟的狂欢广场,游戏中所属团队战斗的荣誉亦或短视频的点赞评论和转发,都在短时间内将互动性发挥到了极致,完成了及时的情感宣泄。

再加上掌管理智、决策的前额页一般要到20至25岁才成熟,所以孩子们经常会难以自控,玩手机上瘾,这也可以理解为是对于“缩短周期的反馈”上瘾。

02“上瘾”危害不可想象,影响孩子未来发展

一、 大脑丧失可塑性和灵活性

马克刘易斯在《疯狂成瘾者》中写道,大脑有两个反馈回路,一条是多巴胺通路。一条是谷氨酸通路。手机带来的愉悦感让这两个反馈回路在大脑中互相刺激,互相增强、彼此作用。

人们在不断地重复使用中,大脑中被使用的突触得到了加强,“它们关闭了其他相互竞争的输入和其他的意义”不参与的突触就渐渐枯萎退缩了。

大脑所接触的内容重复度高,兴趣范围缩小,孩子的视野束缚在手机中的世界,逐渐形成机械化的行为,不懂得灵活变通,大脑缺乏锻炼,失去灵活性。

二、 大脑阐释化学物质的失衡,导致心理疾病

人的所有行为都是由大脑控制的。在一项研究中,专家通过脑部扫描技术,对比分析上网成瘾和没有网瘾的青少年,发现在网瘾少年的大脑边缘系统中,存在一个区域,显示出过多的γ-氨基丁酸(CABA),这会阻止了神经细胞的放电。

大脑边缘系统,也称“情感的大脑”,是人的情绪的主要调节器。

因此,当边缘系统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时,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或成瘾,导致大脑内各物质失衡,分泌过多抑制物,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 扰乱孩子的延迟反馈模式,无法适应学习

常说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虽然未必如此精准,但这所反映出的就是很多事情需要时间去得到最终反馈。

例如:孩子需要一段时间去学习弹奏一首乐曲,在学习和练习过程中,孩子并未得到很强烈的反馈,只是懂得慢慢学、好好练,但当整首曲子都已经熟练掌握,孩子会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

如若孩子从小就养成接受这种延迟反馈的习惯,在成长过程中,他不会轻易感到沮丧和失望,因为他明白坚持会有收获,慢慢来,才比较快。

一旦孩子受到手机的诱惑,这种即时反馈会打破他们的习惯和意识,他们会渴望,随时都能够获得积极的反馈,而这与国内学校的培养方式背道而驰。

不同于国外的小班教学,国内班级学生人数多,共同面对一个老师,老师没有能力和精力及时地给予每位学生反馈。

因此,当孩子的渴望无法满足时,他们的注意力会分散到其他便于获得即时反馈的慰藉之上,手机则是首选,从而与学习模式产生冲突。

03如何帮助孩子“戒瘾”,父母请牢记这几点

一、 多陪伴多沟通,了解孩子内心需求

人是群体性动物,需要其他人的支撑,当孩子感到孤独时,他们就会寻求能满足内心空虚感的事物。

在生活压力下,父母往往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物质生活,而忽视了陪伴成长的重要性,孩子体会不到被爱的幸福感和一个家庭所应有的归属感。

而父母面对已经手机成瘾的孩子,沟通也需要技巧,动之以情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启发,而指责式的说教则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二、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意识和习惯

家长不仅需要教孩子基本生活常识,更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思维意识,这是推动一个人未来发展的内在动力。

对于手机,家长应该积极地考虑孩子的需求,双方通过沟通,达成一致意见,合理地利用智能设备,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和特长,使之成为助力孩子成材的推动力,而非绊脚石。

对于能够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孩子,家长们不必过分追究,应建议孩子主动弥补错误;但对于一错再错的孩子,家长必须进行批评,不得放纵孩子的肆意妄为。

三、 立规矩,以身作则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有位作家说过,“成长是这样一个模仿与拒绝模仿的过程。”因此在孩子面前,父母要谨言慎行,规范自身行为。

家长们可以提前建立一套行为准则,与孩子共同遵守,引导孩子进行正确的判断,学会约束自己。

因此,教育儿童使用网络媒体的另一个重要工作,在于必须教育父母学会使用它们。

四、 善于鼓励和表扬,给予积极反馈

当孩子尝试纠正自身错误行为时,家长的鼓励尤为重要,这是孩子继续前进的不竭动力。

“补强法则”是美国哲学家詹姆斯·多伯森以哲学的视角审视美国的家庭教育

从而得出的独到看法,即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正面的反馈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换句话说,孩子在得到正面的认可时,会激发自信心,看到自己的进步,喜欢和欣赏自己,这样可以促进孩子更乐于戒掉网瘾,茁壮成长。

五、 不急于求成,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正如手机游戏、短视频带给孩子的即时反馈,家长们对于管教的结果也不能着急,要有长期斗争的思想准备。

就像戒烟戒酒,总是慢慢减量,逐渐习惯,最终才会成功的、健康的达成目标。的确,父母一定希望马上让孩子改掉这个坏习惯,但我们也深知手机的诱惑之大,怎么可能轻易戒除。

最重要的就是避免焦虑,避免焦虑影响孩子的情绪,作为成年人,要学会保持情绪稳定,温和而坚定的处理事情。

爸爸妈妈们,戒除孩子的手机成瘾刻不容缓。你们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吗?欢迎大家参与讨论,更多母婴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ps: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如果觉得《孩子手机上瘾的元凶是“反馈系统” 影响大脑可塑性 要学会疏通》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