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林雄对话张磊 广东可以在广开言路上走在全国前面 时政要闻 南方网

林雄对话张磊 广东可以在广开言路上走在全国前面 时政要闻 南方网

时间:2021-01-06 18:04:42

相关推荐

林雄对话张磊 广东可以在广开言路上走在全国前面 时政要闻 南方网

3月,广东话剧院表现辛亥革命义士林觉民的大型话剧《与妻书》赴台湾演出,引起了岛内广泛关注,《中国时报》等媒体予以大篇幅报道。

核心提示

广东近代史,是一部人才辈出的风云激荡史。近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林雄来到省社科院,围绕如何评价近代以来广东在全国的文化地位,如何弘扬近代先贤优秀的人文精神,与著名历史学家、辛亥革命与孙中山研究学者张磊展开对话。

张磊就林雄提出的“如何发挥广东学术研究传统优势”一问,从抓紧各个学科建设、倡导正确文风学风、挖掘历史文化品牌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详细的阐述。他认为,广东应该在“给学术以广阔时空”方面走在全国前面,营造宽松的言论环境,搭建开阔的交流平台,激励、促进学术成果的高质丰产。但是,他也特别强调,“百家争鸣不等于不负责任的文化相对主义”,不能一味奉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不辨是非的折衷做法,颠覆英雄,专务“翻案”,对各种思潮不加分析判断和取舍,等于放弃原则和导向。

另一方面,针对盘活历史文化资源、重塑广东对外文化形象等问题,张磊认为,广东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地、中国民主革命策源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和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如果充分挖掘这四个方面的资源,文化影响决不逊于别的省份,但是目前还做得不够,特别是在文化名片的“有形”呈现上欠缺火候,经营功夫不足。譬如广州在古代是赫赫有名的港城,当年不亚于伦敦和阿姆斯特丹等大港,但在现实中却很难看到集中反映海洋文化、展示文化交流和商贸往来的人文景观的代表性“基地”,使得宣传效果打了折扣。正在积极修复黄埔古港、古村的文化工程完成后,当会令人大开眼界。

明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广东作为民主革命策源地和孙中山故乡,应当如何打好这个品牌?相比各地抢夺“辛亥革命”文化名片的大手笔,广东辛亥革命纪念馆因资金等问题在完成搬迁工作后尚未动工,张磊忧虑之情溢于言表。

相关阅读:

张磊

学者名片

广东省社科院原院长、省社科联原主席。1933年生于天津。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为国内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研究权威学者。现任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广东省文史学会会长等职。主要学术著作有《孙中山思想研究》、《孙中山论》、《孙中山评传》等。参与主编《孙中山全集》、《孙中山辞典》、《广东百科全书》、《广东省志·社会科学志》、《岭南文化志》等,曾获中国图书奖及广东省社科优秀著作奖等多种奖项。,获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别学术成就奖。

○现场速写

重塑历史人物慎防“全面颠覆”

此次对话中,林雄将最近颇受关注的“城市绿道”概念,引入文化建设领域。他说,除了需要兴建健身绿道,也要重视打造“文化绿道”,“让文化成为城市生活须臾不可缺的一部分”。他表示,在振兴文化产业方面,不仅注意构建创新平台,也要注意寻找赢利模式,在这个基础上探索建设文化强省系统工程的长效机制。两人共同肯定了珠影通过体制改革、自主拍摄发行主旋律电影、扩张院线、设立影视创意园区和拍摄基地,回复元气,重振信心的种种举措,对于广东投拍的、反映华工血泪史的电视剧《金山》,表示期待和支持。

在谈到历史题材影视剧作品的改编问题时,张磊以几年前央视播出的电视剧《走向共和》为例指出,该剧试图“还原”晚清剧变时期政治斗争的复杂形势,“立体化”地重塑历史人物的面貌,这个出发点本来是没有错的,但错在为了避免“脸谱化”倾向,却走向了另一个“全面颠覆”的极端。对李鸿章、袁世凯、慈禧等人物不惜笔墨,打着“人性化”的旗号,将其美化成“悲情人物”,淡化其种种倒行逆施的行为实质。对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领袖的描述却颇为粗陋。剧中表现孙中山的部分,如兴中会的建立、广州之役、伦敦被难等重大经历均被浮光掠影一笔带过,甚至捏造他在巡抚衙门前当众剪辫遭到殴打的情节,把已为革命领袖的孙中山丑化成逞匹夫之勇,编剧自诩为“不戏说、不演义”,实际上颠倒历史、误导观众。历史的真实是:走向共和的起点是兴中会的建立和广州起义,而非已经破产的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

1

广东学术引领风潮

“生态伦理”在经济社会转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点睛之笔

林雄:改革开放已经过去30年,广东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一些昔日享有的、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不再明显,过去全国人才蜂拥南下闯广东,现在是南雁北飞,集中于京沪。

张磊:积极引进西方学说,并进行本土化解说和阐释,曾经在百余年中国历史进程中产生过深远影响,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命运就是最好的典范,而在今天,我们同样需要放眼全球,博采众长,以文化、学术建设为转型时期的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林雄:建设文化强省应当有领先全国的拳头项目,广东的学术思想成就,是否可说是我们的一个传统优势板块?

张磊:我年前曾经碰到一个上海资深作家,对方竟然对我说,你们广东有什么文化啊?我马上就反问他,从南越王到孙中山,广东怎么没有文化?我们是有自己的优势的,特别是近代时期,广东是全国意识形态的创新中心,维新思潮和民主革命思潮澎湃,朱执信、杨匏安等人更是介绍、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即使从狭义的学术而言,上世纪代以降,中山大学曾是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等领域的重镇。陈寅恪、杜国庠等大师辈出。所谓文化沙漠或准文化沙漠,岂非无稽之谈。

林雄:改革开放已经过去30年,广东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一些昔日享有的、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不再明显,过去全国人才蜂拥南下闯广东,现在是南雁北飞,集中于京沪。在这种情况下,广东想要在文化上拥有竞争力,继续占领学术高地,又该从哪里入手呢?

张磊:情况确实如此,但我觉得广东学术界在引领风潮、开风气之先这点上,优势还在。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学界思想解放,在理论和实践上作出了很大成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倡导中,还顶住了不少压力。人文科学研究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国近代史及孙中山研究颇受学界重视。要继续将优势发扬光大,学界除了不断解放思想,还应密切关注世界,敏于和善于吸取先进的新理念。举个例子,随着环保、低碳观念的深入人心,最近在西方流行的“生态伦理学”就引起了广东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提到伦理,过去通常指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中也讲“天人合一”,但“生态伦理”这个新概念,把“伦理”的涵盖范围扩大到人类自身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关系。换句话说,人与自然界之间也要讲伦理,人类只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一员,特色之一是具有理性,不能唯我独尊,自私自利;大肆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环境,造成生物种类灭绝,就违背了人与自然之间应有的道德契约,难免受到自然的惩罚。

事实上,包括哲学家、社会科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在内的一个团队,已经在把理论付诸实践。广东省生态伦理研究院(民间智库)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当中,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许多有识之士的关怀和支持。我们之所以重视这个学说,主要是想强调生态伦理在我国、我省、珠三角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中的重要作用:生态伦理应该内化成为一种日常的生活守则,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也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这个问题研究透,广东将又构建出一个学术高地。积极引进西方学说,同时加以本土化解说和阐释的方式,曾经在百余年中国历史进程中产生过深远影响,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命运就是最好的典范,而在今天,我们同样需要放眼全球,博采众长,以文化、学术建设为转型时期的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记者郭珊 摄影:刘力勤

1

如果觉得《林雄对话张磊 广东可以在广开言路上走在全国前面 时政要闻 南方网》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