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内向心理学:安静的力量》①:内向者 读对的书 然后读懂自己

《内向心理学:安静的力量》①:内向者 读对的书 然后读懂自己

时间:2019-06-15 06:46:22

相关推荐

《内向心理学:安静的力量》①:内向者 读对的书 然后读懂自己

前言

1月前,读到牛瑞华老师的书评文章,《这个世界需要内向的你》。这篇书评的评论对象是,西尔维亚·洛肯博士的《内向心理学:安静的力量》一书,原文刊登在2月17日的《北京晚报》上,而书评人牛老师正是《内向心理学:安静的力量》的策划人兼编辑。

牛老师的书评激发了我阅读《内向心理学:安静的力量》(以下简称《内向心理学》)的兴趣。

说来惭愧,我一直错误地认为,内向性格和外向性格只是文学描写的产物,作家为了达到塑造人物的需要,为了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冲突的需要,才发明了各种人格概念。

读了《内向心理学》后,我不仅确认自己是一个内向者,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内向和外向性格不仅仅是文学与修辞学的概念,同时还具有精神现实以及对应的实体。如同从性别上将人划分为男人和女人那样,可以从性格上将人分为内向者和外向者。

从今天开始,我将以三篇文章的篇幅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希望同是内向者的你们也有所裨益。

第一篇:读对的书,然后读懂自己——涉及本书的独特性,故信源交叉极少。

一、当今,自我提升类书籍几乎都是针对外向者而写

01内向者,你错读了多少书 ?

你读过“关于如何倾听”类的书吗?如果你是内向者,就没必要读这样的书。因为它们是写给口若悬河的外向者看的,内向者本就善于倾听,所以用不着。

对内向者而言,他们的“痛点”是,为什么自己的声音别人总是听不见 ?

正如德国作家芙勒沃斯博士在序言中指出的那样 :在当今流行文化里,自我提升类书籍(以美国作家领军)几乎都是针对外向者量身定做的。对于内向者而言,阅读那样的书籍就好比老鹰向鸭子学游泳,恐怕永远也学不会。

建议,先认清自己的身份,再读适合的书,甚至读为外向性格者写的读物,目的在于了解他们。如同本书 一样,适合内向者的家人、同事等阅读。

02洛肯博士的书,是专门针对内向者量身定做的

内向者和外向者几乎各占50%,只不过,内向者太低调了,以至于被社会忽视到仿佛不存在似的。就连内向者自身都没有意识到,内向性格对其整体行为的影响究竟有多深。

西尔维亚·洛肯是语言学博士,做过企业培训师,在德国学术交流资讯中心(DAAD)从事过多年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独特的工作经历让她对性格这一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洛肯博士自己就是一个安静的内向者,说话总是轻声细语。她自起,开始专门为性格内向者这一特定人群做心理咨询,并陪伴周围的内向者一步步迈向成功。

她先后出版了《内向高敏者:如何在外向的世界自在的生活》《性格拼图:如何拓展自己的舒适圈》和《内向心理学:安静的力量》(以下简称《内向心理学》)系列丛书。所以,有关性格内向者的研究和论述,目前来看,洛肯博士的著作相对更系统、更完善。而且,她完全从内向者角度出发,本着为他们提供有效建议的目的来写这些书籍的。

现在我们回到《内向心理学》这本书上。我想,正因为她深度浸淫到内向者的世界里,去进行深入观察和系统研究,所以,她的文字才能每每写到心上,并击中痛点。这正是内向者需要洛肯博士的书籍的理由。

她从多年教学、研究、以及咨询工作中观察和搜集到大量的一手资料,再从自身经历和体验出发,把她的认知和研究成果转化为通俗的、可读性强的文本。

德国教练和作家芙勒沃斯博士对本书的评价是:“西尔维亚·洛肯的书登上了各大畅销书排行榜的首位,对于一本低调的书来说,这将是个高调的好兆头! ”

二、“内向者”,读懂自己真的很重要

01内向者,一直承受着负面评价,是时候正名了

一提到内向者,人们自然联想到的标签是:不善言辞、 不擅交际、自卑、想得太多。

相反,外向者的标签则是:口才好、表达能力强、自信、阳光。

对内向者的负面评价是怎么来的呢?

19,内向型心理学家荣格发表了著作《人格类型》,书中他首次将内向与外向定义为两种人格特质。他认为两种人格是平等的。

然而,据心理学博士玛蒂·兰妮在其著作《内向者的优势》中说,外向型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与荣格意见不合之后,便在其著作中将内向这个概念描述成带有负面含义的自恋,并给予外向健康、正面的评价。

洛肯博士提出她的猜测:内向性格迄今所具有的负面形象,是否应该回溯到这两位心理学家之间的争执呢?

以下内容能为内向者正名。

02内向者,在“闭关独处”中获取能量

如何区分内向者与外向者?洛肯博士开创性地提出:关键在于二者获取能量的方式不同。

她丈夫是外向者,在一天的紧张忙碌之后,会跟朋友一起出去,或踢足球,或参加聚会,以此达到放松的目的。而内向者的她,下班回家后,则采取“闭关”的方式,尽可能避免各种刺激,一言不发,默默地独自复原。

区分外向者和内向者最根本之处,是看他们获取能量的方式。外向者,通过与他人交流来获取能量;内向者,在独处中恢复能量。换句话说,外向者在社交中“充电”,内向者却在社交中“耗电”。

外向者,工作之余,非但不休息,相反还要靠各种社交活动来给自己“充电”。

内向者,下班后,渴望回到家中,关起门独自待上1个小时,方才感觉精力又重新回到体内。

外向者,公司的咖啡厅、茶水间、吸烟室等任何可以社交的空间,是他们的最爱。

内向者,与家人或朋友在一起时,往往会突然感受到抽离的需求。

感谢洛肯博士,看到这些,我恍然大悟。

长久以来,我竟一直将“萌生抽离”和“独处休息”当作身体发出的"亚健康"信号。每回想要离群时,都以自己身体不佳为理由,真诚地向同事、朋友、家人道歉。

今后,我会幽默地告诉他们,“亲爱的,对不起,我要去充会儿电。”

03医学和科学证据

对此,医学和生物学方面做出了科学的解释。

内向者和外向者大脑内部所含的神经传导物质不同:外向者体内多巴胺旺盛,喜欢寻求刺激,因为刺激可以为他们提供能量。相反,内向者拥有更多的乙酰胆碱,过度的刺激会让内向者身心俱疲,萌生抽离的需求。

两种神经传导物质具有截然不同的功用:多巴胺可以增强活力和好奇心,增加对变化的寻求和对报偿的期待;乙酰胆碱则在专注、记忆与学习等方面格外重要。

内向者喜欢独处,更在意丰富的精神生活,所谓不合群,并非故意的。相较于内向者,外向者更喜欢各种热闹喧嚣的音乐派对,以及充满陌生人的场合。

综上,内向者“向内”获取力量,而外向者“向外”寻求力量,仅此而已,两种性格没有好坏优劣之分。

三、十大优势和十大劣势,内向者的“奖章”和“痛点”

01十大优势,帮助内向者在新知识领域“开挂”“升级”

根据洛肯博士长期观察,并结合其他有关内向者的研究资料,她列出以下十种优势。

谨慎、自我探索、专注、善于倾听、安静、善于分析、独立、持之以恒、擅长写作和有同理心。

其中,“善于分析”尤为重要。在需要精确的信息、理论和有条理的新知识的领域中,擅长分析具有高度价值。

内向者通过书写,对事物的思考更加深入。所以喜欢以邮件替代打电话。

如果将“善于分析”与“擅长写作”结合起来,新知识领域就是内向者长袖善舞的舞台。

03十大劣势,反映内向者在外向型领域处境不妙

恐惧、过于注重细节、易受刺激、被动、逃避、过分理智、自我否定、固执、孤僻和害怕冲突,这十条,是内向者典型的劣势。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害怕冲突”。洛肯博士指出:内向者选择避开冲突,而外向者却致力于解决冲突,并在持续的争论中找回自己。

我意识到,这是内向者“命门”。只要是众人密集互动、彰显自己以及主动克服冲突的外向型领域,冲突就是不可避免的。

心理学大师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说:只是想逃避困难的人,必然会落后于他人。

逃避问题只能划地为牢,只有正视才能重获自由。内向者因为逃避冲突,反而使得冲突演变成沉重的负担,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内向者在这个方面亟待改进。

结束语

只有读懂自己,才能读懂他人和世界。

当今世界,是由外向者主导的世界,把内向性格负面化的情况大量存在。

比如,美国就是典型的外向文化国家,习惯一群人聚在一起消磨时光。席间有人沉默不语,其他人会感觉尴尬难堪。

相反,日本则是典型的内向文化国家,即使所有人沉默相对, 也不以为忤。

有的内向心理学书籍建议,内向者应适度戴上外向的面具。

洛肯博士的书,却激励内向者忠实于自己。只有化优势为竞争力,化劣势为动力,才能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外向世界里,活出光彩来。

@蝴蝶飞舞Butterfly

如果觉得《《内向心理学:安静的力量》①:内向者 读对的书 然后读懂自己》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