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漫谈:农村田间地头消失的特殊职业“麦客” 成为历史舞台中记忆

漫谈:农村田间地头消失的特殊职业“麦客” 成为历史舞台中记忆

时间:2020-07-07 11:48:36

相关推荐

漫谈:农村田间地头消失的特殊职业“麦客” 成为历史舞台中记忆

虽然现在小麦已经收割结束,但我们要谈的是和收麦子有关的一个特殊职业“麦客”,对于40岁之前的农民朋友来说并不陌生,关于我国“麦客”起源哪朝哪代现在已经无法考证,至少在晚清时候有记载:“炒面客、炒面客,算(边)割算(边)黄到陕西”,这是西北有关麦客的顺口溜。而麦客这个特殊职业与打工一样,都是通过帮别人收割麦子换取报酬,主要在西北、山东、河南、河北地区比较盛行。

以前农村田间地头这些人的身影比较常见,有男有女,有外地的有本地的,当时“麦客”对于农业生产影响还是比较大,像河南、山东一带粮食主产区,由于当时没有大型机械,依靠人工进行收割,人力远远不足,因此“麦客”的出现缓解了农忙时节人手不足的困境,手拿镰刀、头戴草帽身穿白色大裃夹这是他们常装束的模样。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型机械进入到田间地头,这些“麦客”没有了工作,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农村田野里一个特殊记忆画面。

在西北地区由于大型机械不方便作业,“麦客”还是比较多,有些是山东或者河北一带过去的劳动力,现在麦客虽然逐渐消失,但是还会有些特殊的“麦客”,有些农村田地进不去收割机,但没有了以前那种老“麦客”,一些留守妇女担起了新的“麦客”角色,不过也是非常少。

以前的“麦客”会沿着黄河从山东到西北,走到哪里就工作到哪里,颇有苦行僧的样子,这种收麦子可能很多人看着鼻夹轻松,手拿着镰刀只要割断麦子就可以,实则没有那么简单,笔者也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以前割麦子是眼睛不用盯着镰刀,而是麦子,但对于一些不懂的人以为只要盯着镰刀免得会被割伤,其实不然,这一把手里抓多少颗麦子,这一镰刀下去快要准,割下的麦子要摆放整齐不能随意丢弃,麦茬要留的适当便于耕种,而对于“麦客”来说只是再简单不过的工作。

在一路收割的过程中,“麦客”有个喜好就是吃面,所以很多人也称位“炒面客”,苗条、炒面、大饼、面皮这些都是他们经常吃的食物,首先这些面食比较抗饿,毕竟收麦子是一个力气活,这一天下来大汗淋漓不说,这体力消耗也非常大,但他们饭量也比较大,却长得都比较瘦弱,为了答谢这些“麦客”,很多农民会专门做饭给他们吃,说声谢谢,明年还欢迎你们来帮忙。

“麦客”如流动大军一样,又如候鸟搬迁一般,像现在的收割机,从安徽江苏一路向北,从最早成熟的地区步行、搭火车等去往自己的目的地。

过去“麦客”这个职业非常辛苦,为了挣个辛苦钱,“独在异乡为异客”,农民对于这样一群特殊职业的农民也都比较尊敬,他们做出的贡献可能现在已经被很多人以往,或者有些人认为这是他们的工作是应该的,但他们为农民们夏收的颗粒归仓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是值得人们尊敬的群体,也是一个伟大的职业。因为劳动最光荣!以前这些“麦客”也户遇到一些地痞流氓,不给钱或者强制收取保护费,或者带路去指定的地方收割,不管怎么样那段岁月都过去了。

笔者也深深的感谢那些“麦客”对于农业做出的贡献,他们的画面也会永远留在农村的田间地头。

如果觉得《漫谈:农村田间地头消失的特殊职业“麦客” 成为历史舞台中记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