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此人偷一根藤带回国 被人称为“甘薯之父” 曾拯救无数人的性命

此人偷一根藤带回国 被人称为“甘薯之父” 曾拯救无数人的性命

时间:2024-01-30 04:44:04

相关推荐

此人偷一根藤带回国 被人称为“甘薯之父” 曾拯救无数人的性命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人口大国,在封建社会时期,经常发生大规模的战争,而在战争中粮草一直都是短板。古代的科学技术落后,粮食产量低,规模小,而人口众多,常年战乱使得土地荒芜,导致对粮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中国古代,农民是没有土地可种的,并且粮食的收成还需要被朝廷和地方征收,除此之外还需要留种子。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每天能够填饱肚子便是太平盛世,只可惜条件不允许,古代每天都有饿死的人,统治者也很无奈。若是遇到灾荒,百姓走投无路,甚至会揭竿而起。

古人的生活水平偏低,在灾荒年间不得不啃树皮,吃“观音土”等,但凡有点食物也不至于成这样。古代科技水平整体较低,粮食的产量太低,并且受到病虫灾害的影响大,加上耕作效率低下,粮食收获周期长的问题,经常发生粮食危机。中国的粮食问题延续上千年,直到明末清初年间才有所缓和,现代才得以解决。

相信很多人都吃过甘薯,甘薯在现代生活中是一件非常常见的食物,但把甘薯作为主食的人却非常少。其实小小的甘薯在古代可是拯救了无数人的性命,甘薯于明朝末年传入中国,后来开始大面积种植。在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个人冒着生命危险从海外带回一根藤,因此解决了无数人的粮食问题,时至今日,他的名字早已被许多人所忘记。此人就是“甘薯之父”陈振龙。

陈振龙是福建省福州府长乐县青桥村人,他早年间一心读书,渴望日后能够进入仕途。可是陈振龙在乡试中受挫,于是弃儒从商,跟随一批商人到海外经商,最终达到吕宋岛(如今的菲律宾)。根据《金薯传习录》记载,陈振龙在海外经商期间,发现吕宋遍地都种着一种农作物,其果实既可以生吃,也能够烹煮,产量还特别高,他听当地人介绍,此作物为朱薯,是西班牙带到吕宋的。

后来,陈振龙想到自己家乡的百姓每天食不果腹,遇到饥荒年时,一时间是饿殍遍野。西班牙政府严禁甘薯出口到周边国家,若有发现私自携带甘薯处境的,一律处死。陈振龙在当地学习到种植法,并出资购买薯种,于1593年5月,秘密携带薯藤,将薯藤绞入吸水绳中,避过出境检查,经过7个昼夜回到福州。

回到家乡后,陈振龙立即在住宅附近试种薯藤,没想到甘薯的生命力如此顽强,甘薯种植不久便存活,并且繁殖非常快。当时恰逢家乡遭遇大旱,五谷几乎绝收,福建巡抚金学曾急焦头烂额,可又无可奈何。陈振龙此时让自己的儿子陈经纶上书,申报吕宋的朱薯可以救荒,巡抚只能是死马当成活马医,便让陈振龙大规模试种,没想到真的成功了,次年便解决了闽人缺粮的问题。当地人感激巡抚金学曾的推广之德,便将朱薯改名为金薯,又因为是外国引进,所以也叫番薯。

陈振龙偷回的一根薯藤解决了无数人的粮食问题,后来甘薯传至各地种植,后人为了纪念其功绩,建立起“先薯祠”和“先薯亭”。为了让后人都记住陈振龙,便称其为“甘薯之父”。甘薯的引入改善了中国农作物的结构和食谱,成为旧时代度荒解饥的重要食物之一。根据史书记载,荒年时,“乡民活于甘薯者十之七八”,乾隆年间,甘薯已经推广至全国。

在灾荒年间,虽然还是会有人饿死,但是相比甘薯引入前,情况要好得多。其实粮食问题直到近现代才得以解决,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解决了世界粮食问题。可时至今日,陈振龙这个名字早已经被世人所忘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于甘薯的需求也越来越小。百晓生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大家记住这位对人民有功的人,无数的英雄人物被忘记,实在是太悲哀。

参考史书:《采录闽侯合志》、《种薯传授法则》、《外新传》

如果觉得《此人偷一根藤带回国 被人称为“甘薯之父” 曾拯救无数人的性命》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