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土壤决定果实:农业思维与商业思维 其思维方式也是不同的

土壤决定果实:农业思维与商业思维 其思维方式也是不同的

时间:2020-04-07 15:10:45

相关推荐

土壤决定果实:农业思维与商业思维 其思维方式也是不同的

改革各有不同,清朝改革失败了,发生了流血革命,而日本的“明治维新与英国的“光荣革命”却基本上没有产生大的社会动荡,以较平稳的方式过渡到现代社会。

这是为什么?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什么样的土壤才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来。

日本和英国的转型成功,原因在于之前具备一定的商业基础,有了充实的新兴阶层,也就能顺利地改变上层建筑

农业和商业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其思维方式也是不同的: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体制下,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是主体,没有相互交换的需求,大家的东西都一样,自产自销就够了,尤其农业是靠“天”吃饭,追求稳定的风调雨顺,代代循环,长辈的经验是很重要的,不需要太多的创新和折腾。

明治维新

用马克思的话说,是“他们取得生活资料多半是与自然交换,而不是靠与社会交往”。

在这种生产体制下,农业社会的思想倾向于尊重权威,追求稳定,排斥创新,社会组织间也缺乏交流,人人各扫门前雪,只考虑自身小集团的利益。

而在商业经济的生产体制下,交换是最重要的环节,工人们要不断创新以制作出新产品来,商人们要绞尽脑汁相互合作才能获得利益,尤其在“等价交换”的条件下,谁也没有特权,身份背景、家族的影响被淡化了,谁有才能、谁物美价廉就是王道。在这种生产体制下,商业社会的思想是追求创新,公平交易,不重身份,注重契约,社会组织间常常相互合作、妥协以谋取更多的利益,通常能把蛋糕做大”。

工人

所以说,农业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农民的思维,农民是各自为政,一盘散沙似的,因为只要耕种好自家田地即可,又不需要与外界交换,管别人做什么呢?

这是农业的天性,农民最多只考虑到家族、宗族的利益,他们一辈子都生活在“熟人世界”里,打交道的都是亲戚,唯有“忠孝友爱”的道德理念才是维系彼此间的纽带,对于“外人”则没有太多需求。

在这种思维下,是不可能产生现代政体的。

现代政体需要的是什么?是权力制约、相互合作、互相妥协的契约精神,它的载体是“商人”而不是“农民”。

“商人”注重的是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基础上进行多方合作,为了完成一个赚钱的大目标而进行多方妥协,大家都有得赚,多方利益能够均衡,所以签订契约。

农民

“商人”尊重的是契约精神,只认合同不认人,所以这种思维适合在“陌生人世界”里打交道,相互之间哪怕不认识也可以合作。

相比于“农民”讲究小集体的家族观念,“商人”则承载了一种可以不断扩大、延伸的新的社会交往方式,使得团体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向外扩张。

举个例子说吧,无论是中国明清时代的商帮还是意大利、英国商人,或是当代浙江商人,当他们生意做到一定程度时,就开始有行会、帮会组织了,或者称为协会、联盟,从产品上游生产到下游销售,形成一条产业链,每个环节都要充分合作,每道工序都由不同群体去完成,因为只有专业分工才能提升效率。

这种思维方式决定了现代政体。

做生意是这个道理,搞政治也是这个道理,权力制衡、相互监督的体制也就应运而生了。

这是最关键的问题。

青帮

小农经济的土壤是绝对不可能培育出现代政体的,唯有工商业经济才会产生现代政体的思维。

人们在谈论改革时,往往最忽视的就是这个,选择忽略经济基础的“土壤”,却去关注所谓上层建筑的“果实”,这不是舍本逐末吗?

你要种出一棵好果树,首先要选对土壤,把土地营养成分准备好了、雨水阳光充足了,果子才会长得顺利,而如果土壤本身有问题,不适合种果树,只适合种水稻,导致的结果就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再好的思想、体制到了不对的土壤里,也要变味,甚至比从前更糟糕。

上层建筑只是结果,经济基础才是原因。果子之所以长得好,那么漂亮,不是凭空而生的,是土壤长期滋润出来的。

在土壤没准备好的情况下,奢谈什么政体改革,都是无本之木、空中楼阁;而一旦土壤发生了转变,成分发生了变化,你再栽一棵树下去,它很快就生长出来了,不用大费周折地去折腾。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唯心史官

如果觉得《土壤决定果实:农业思维与商业思维 其思维方式也是不同的》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