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鬼谷子谋略——捭阖(八)

鬼谷子谋略——捭阖(八)

时间:2023-03-26 20:42:36

相关推荐

鬼谷子谋略——捭阖(八)

【原文】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夫贤不肖、智愚、勇怯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

【译文】所以,圣人始终如一地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要素,顺应其发展变化规律,审察它们变化的先后顺序,揣度、权衡发展过程中各个要素的权重,评估参与其中的各方主体的能力、实力,比较他们技巧的长短、优劣。贤良与不肖的人,智慧与愚蠢的人,勇敢与怯懦的人,都是有本质差别的。在此基础上,对他们进行甄别,使用的方式方法就是:捭阖(对用人而言,用或者不用,这是首先要确定的资格问题)、进退(对职位的升降,古人的职位通常指的是官位,而爵位是可以世袭的,官位则不能)、贱贵(给予爵位的高低,古人对贵贱的判断使用爵位体系,五等爵制:公、侯、伯、子、男,爵高者尊贵,爵低者卑贱,无爵则地位更低,民无官无爵,最低);归根结底,都是要依靠无为而治的方法来完成对人的治理、掌控。

深入解读:先后指的是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的前后阶段顺序,是一个时间概念。事物的生命周期都有终始,如同四季的生长收藏一样;生命周期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孕育、萌芽,成长,高潮,衰落,消亡。在这样的阶段中,必定产生先后的概念。

无为而治是古人社会治理的原则,属于君道,由帝王、三公使用。对应现代,只要是一把手都是要或多或少使用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指的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无为而治体现有两大关键:第一,得人。“君者,劳于得人,而佚于治事”。君王要勤于招揽天下贤才为己所用,而不是整天处理无穷无尽的具体政务。第二,用人。“因者,君之纲”。君王要因人成事,方为君道。自己一个人的能力、精力都是有限的,要使用天下贤才辅佐帝王成就功业。

同样是治理单父,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无为而治)

宓子贱(人名)治理单父(地名),每天在堂上静坐弹琴,单父就治理得很好。巫马期(人名)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昼夜不闲,亲自处理各种政务,单父也治理得很好。巫马期向宓子贱询问其中的缘故。宓子贱说:“我的做法叫做使用人才,你的做法叫做使用力气。使用力气的人当然劳苦,使用人才的人当然安逸。”宓子贱是贤能的君子,四肢安逸,耳目保全,心气平和,而官府的各种事务处理得很好,这是应该的,他只不过使用正确的方法罢了。巫马期却不是这样,他损伤生命,耗费精气,手足疲劳,教令烦琐,尽管也治理得不错,但还没有达到最高境界。——《吕氏春秋》

【评析】无为而治,是君王之学的核心思想。君王要发现贤人、任用贤人,从而使自己在治国上达到“无为而不为”的目的。无为而治是有前提的:一是主体要求,必须是君王或者辅佐君王的三公级人物;君道无为而臣道有为。二是使用范围要求,必须是在治国安邦这样的大事上。对应现代企业,股东、高管必须理解无为而治的思想。

无为而治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对于非关键性事务,领导者不亲力亲为。因为人的时间与精力都是有限的,不能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折腾之中。所以,君王不应做的事务绝对不能去做,必须要做的是事情不能不做,这是原则。在使用时,要在做与不做的事务之间找到边界,而边界其实是模糊的,也不可能划清楚。这一原则的使用,现代的一把手经常犯错误,什么都管是错的,撒手不管也是错的。引用西方管理学的理论作为标杆,试图把边界线划得清清楚楚更是错误的。

鬼谷子的“无为而牧之”是牧人,是用无为的方式来驾驭人。不自己去做事,是因人成事。驾驭的方案是:先区别他们的长短优劣,发现他们的特性,贤、不肖、智、愚、勇、怯,再使用捭阖、进退、贱贵的方法来使用人。这是东西方管理的本质区别:我们的管理是管人,西方的管理是管事。

所以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总结了君王之学的核心:因者,君之纲。《鬼谷子》的持枢、符言十二就是在探讨“君之纲”的问题。

如果觉得《鬼谷子谋略——捭阖(八)》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