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成年人的渐行渐远 不删除 也不再说话

成年人的渐行渐远 不删除 也不再说话

时间:2018-12-27 19:41:29

相关推荐

成年人的渐行渐远 不删除 也不再说话

点击上方【团小暖】-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这是小暖的第147次推送

01

前不久,翻看老照片,看到每个阶段的毕业照。

看到了曾经每天下课放学粘在一起的那个女生,那些朋友。

相册的记忆,给人最简单直接的冲击。

有些人只是面孔看着熟悉,却叫不出名字了;

有些人曾经以为会联系一辈子,再看到时也会感到陌生。

其实,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联系过了。

我们曾经总是不停地说话,海咸河淡,鳞潜羽翔,话题多得不可思议。

无论喜忧,第一时间都会想和对方分享。

那么好的两个人,像女声/男声二重唱,一个音高,一个音低,一个声亮,一个声沉,齐头并进,合拍得完美无瑕。

我们以为,友情这首歌,可以唱一辈子。

却没想到,曲终人散,来得如此之快。

哼完最后的尾音,我们扑入各自的大千世界。

一个横刀立马,迫不及待攻城略地,

一个停在原地,闲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一个足遍五川,一国一国地穿行,

一个投身商场,一年一年地赚钱;

一个身处浮华,“千家笑语漏迟迟”,

一个独行冷街,“悄立市桥人不识”。

记不清上一次一起吃饭是在什么时候,也不知道下一次的见面会在什么时候。

于是我们之间,就只有渐行渐远,最终成为彼此的故人。

你会不会也有这样的遗憾,从无话不谈,到不再联系,好像彼此之间并没有刻意回避,但就是渐渐不再联系。

偶尔的问候也止步于:

最近还好吗?

还行,你呢?

怎么样呀最近?

还行,也就那样

没有互删微信,但也不会联系,成年人的离开都是悄无声息的。

起初朋友圈偶尔的点赞,偶尔的节日问候,偶尔心情烦闷时的闲聊,最终全部随时间消失殆尽。

我们最后的聊天记录停留在拜年祝福的那一天,彼此互送祝福之后,时间仿佛停留在那个微信对话框里,从此再也没有说话。

从特别关心到取消关心,从聊天置顶到不常联系,从单独分组到大众分组,从秒赞秒回到朋友圈孤零零一条横线,社交软件位置的变化记录了友情逐渐变淡的过程。

分开后的第一周,我们可能还会挤出时间见一面,

过了几周我们可能在同一个群里寒暄,

再过几周,我们只剩下彼此点赞,

后来我们连赞也懒得给彼此点。

你没有给我发消息,我也没有问你过的怎么样。

是的,总之,我们就这样走散了。

你也许会在某个夜里,感到霜降般不动声色的悲伤。

但也只是如此。

人世间的许多距离,飘渺无形,却阔大无边,无法靠回忆来填平。

02

张爱玲的文集中,常常会出现一个名叫炎樱的女孩子。

炎樱是张爱玲在香港大学读书时期的同学,两人有着相似的审美爱好和生活品味,很快成为了好友。

张爱玲曾写道:

在这个世界上,恐怕只有炎樱能买到让我满意的围巾,换任何一个人都不行。包括爱丽斯或邝文美,炎樱是无法替代的。可能,任何人都无法替代。

张爱玲为炎樱取中文名为“貘梦”,意思是“食梦的小兽”,一个称呼道尽了对炎樱的疼爱。

炎樱是张爱玲两次婚姻的证婚人,张爱玲先后去日本、美国,也都有投奔炎樱的意味在里面。

随着张爱玲远离故土,名气逐渐式微,生活能力又差,一时不为人所知。

境遇的转换,使得炎樱原本就有的高姿态更加凸显。

不是所有人,都能体谅朋友得意洋洋爱炫耀,心思细腻的张爱玲对这一点尤其反感,两人的关系逐渐冷淡。

在张爱玲晚年所着的《小团圆》里,炎樱化身为没心没肺的比比,仍然留存在主角的生命里,但却是一句好话也不肯给了。

炎樱写了几封信给张爱玲,在一封信中她起笔就问“我不知道我做错了什么,使得你不再理我”,但张爱玲始终没有回复。

后来张爱玲老死公寓,即使同在美国,炎樱也未出现。

如此想来,即使曾真心相待的朋友,也会败给渐行渐远的三观。

时间不会给我们留下一模一样的印记,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曾经的好友,变得只适合怀念。

因为活成了彼此不能理解的样子。

友情生于共鸣,败于距离,毁于分歧。

归根结底,我们都会本能地靠近同类,而非异己。

当你不再看见我,我不再理解你;

当你的观念我无法认同,我的主张你不再支持;

当你成为飞鸟,只向往天空,我成为游鱼,只向往海水......

“我们”就成了“你”和“我”。

不再是一体,也不适合同行。

所以后来的后来,郭靖与杨康决裂,张爱玲与炎樱老死不相往来,和菜头与罗永浩成为死对头,张艺谋与张伟平互为仇敌,米榭勒 · 芒梭与杜拉斯不再开口说话,卢梭与休谟绝交......往日的情谊,如云烟过际,终究了无痕迹。人总是要习惯分别与失去,学会笑着挥手看待朋友的渐行渐远。

就像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所说:

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

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

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

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可能愈走愈孤独。

03

知乎上有个热度话题:好朋友之间是如何变淡的?

点赞数最多的答案这样说:

为什么没有人承认,是社会资源地位见识差距变大,你的苦闷他无法理解,他的彷徨在你而言,是变相炫耀。

两个人无话可说,只能叙旧,直到过去被反复咀嚼,淡而无味,又碍于情面,怕被指责势力,还要勉强维持点赞的情分。

当然,有很多超越阶级的友谊,但两者的见识和思辨力,一定是对等的。

许多年少时闯祸的朋友,只能被拿来怀念,许多因为恩情而结缘的人,也只适合报恩。

朋友是需要交换观点的人,而不仅仅是交换感情。

曾经的关系好是事实,如今的各走各路是现状,这就是人生最真实的样子。

鲁迅在《故乡》里,讲述过他与闰土的过往。

他曾经是一个多病的少年,闰土是一个敏捷的孩子。

在鲁镇的乡下相逢。

他们一起在海边的沙地上,看西瓜,刺猹,捕麻雀,捡贝壳。

那时,他们也许诺,要在一起玩,一个人听另一个人说书,一个人听另一个人讲四角的天空外,那许许多多新奇的事物。

正月之后,他们分开了。

他成为中国的良心,以笔为枪,一直在战斗。

他在社会最底层捕鱼、种地、结婚、生子、脸色灰黄、食不饱、穿不暖,卑微至极地挣扎。

多年以后,他们重逢。

重逢的情景,是这样的: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曾经两小无猜的小伙伴,终于走成了两个阶层。

我们只能对着往事徒然叹息。

导演贾樟柯在《三峡好人》点映时,谈起过他年少时和表弟的一段情谊。

我们俩兄弟少年的时候非常亲密,十八九岁的时候他到了煤矿工作,逐渐就疏远了。

后来回家见面的时候我们话非常少,非常疏远和陌生,只是偶尔笑一下。

但是我知道,他的内心涌动着所有的感情。

贾樟柯说到这里,一度哽咽落泪。

这种情感,在他的另一部电影《山河故人》中,借女主角之口说了出来:

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开的。

多是南辕北辙,少有殊途同归。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04

在《向往的生活》中,嘉宾问了一个困扰自己很久的问题: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那种朋友?

就是小时候关系很好,但是因为你事业越来越好,他觉得你们俩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然后他自己就疏远你的那种。

一旁的何炅听完,说道:

要接受这个是常态。虽然我也有很多朋友,我也很在乎身边的人,但我从来没有一个奢望,要把任何一个人留一辈子。有的人他来,他就是陪你一段的。

说完,在场的人沉默了许久。

少女兔曾经说过:

少年的友谊,第一关散在大学,第二关散在工作,第三关散在婚姻,身份变化,角色转换,生活中不断填充的新东西,挤占了留给回忆的那份空间。

遗憾的是,这种疏远并非来自功利的算计,而是来自一种长大成熟后随之而来的钝感,一种无可挽回的麻木不仁。

友情并不在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上。

成年人的友谊,掺杂了太多的因素:距离、金钱、背景、环境……

任何一个因素,都足以让一段友情慢慢的变淡,甚至消失。

就如三毛所说:

知交半零落,是生活的常态。

有些人甚至不知道怎么了,就慢慢退出了你的好友列表,退出了你的朋友圈。

《破产姐妹》中的Max和Caroline同甘共苦。

Caroline决定搬出Max的公寓时,她向Max保证自己还会是Max永远的好朋友,Max却说:

分开后的第一周,我们可能还会挤出时间,每周末一起喝一杯咖啡,过了几周你就有别的事情不来,我也有事情不来,然后接下来的六十年我们都不会再见面。

社交媒体是个残酷的发明,让旧友之间原本心照不宣的疏离变得清晰可见。

你看着曾经的朋友和他人谈笑风生,唯独绕过你的朋友圈从不点评,只能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你还记得当初很要好,如今却疏远了的朋友吗?

走过,路过,点个“在看

往期文章:

,太多人来不及好好说再见苟晶案反转了?没有!闲聊近期的经济政策地摊上,摆的是老百姓的一碗饭美国对香港限制特殊待遇意味着什么

戳她

,关注公众号,有糖吃,甜一辈子的那种

点一下▼,让我知道你“在看”

如果觉得《成年人的渐行渐远 不删除 也不再说话》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