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鸣镝 | 互联网时代 拒绝被“流量”操纵

鸣镝 | 互联网时代 拒绝被“流量”操纵

时间:2024-04-12 16:12:51

相关推荐

鸣镝 | 互联网时代 拒绝被“流量”操纵

作者:申志莹图源:网络

在行业信息不对称、监管不完善的情况下,流量造假已成为趋势,这样的流量数据又有几分真实,还有多少参考价值?企业品牌主们该醒醒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近日,微博热搜榜和热门话题榜被停更一周,原因是微博之前一直在撤蒋凡的热搜,干扰了网上传播秩序,以及传播违法违规信息等问题。一时间,围绕“人工刷热搜”的流量造假话题再次被公众热议。

在当下的互联网,怎么判断一件事火还是不火,是看浏览量、转发量、互动量、粉丝数等流量数据多或少,这些数据摆在明显处,一切看起来很客观公正。再加上被互联网媒体或企业推崇的大数据玩法——个性化定制,用户的注意力越发有限,使这些流量数据自然就成为了某种“度量衡”。要知道,这个世界最不缺会逆向思维的“聪明人”:用户关注的“焦点”在哪里,哪里就有利可图。以微博为例,从购买热门关键词、广告推荐位到修改认证、购买粉丝、转评赞等,每项数据生意都有着明码标价,甚至还有专门的课程传授这项“技术”。有卖家宣称,热搜前十的售价仅为2万元,而关键词广告位等均可购买。当真像那句“你看到的,只是我想让你看到的样子”。流量数据被玩坏,于是我们看到前年9月,中央共青团的官微就曾经对转发量1亿的微博提出质疑。因为根据新浪微博第一季度的财报来看,截至3月,微博月活跃用户数为4.11亿,相当于每4个用户里就有一个人转发,这显然不可能。去年2月,央视直接在新闻中揭露了娱乐圈当红明星流量造假的乱象,同年1月,人民日报官微发起话题称微博转发量最多限制在100万,受到了许多网友的赞同。

造假的流量如同镜中花、水中月,我们知道不能全信,但“唯数据论”依然在这个虚拟世界中掌握话语权。连最近很火的直播带货也不能避免。在最新发布的职业信息中,互联网营销师这一职业下的“直播销售员”工种备受社会关注。如今,中国网红的人数和变现能力在以惊人的速度双双飞涨,越来越多的品牌主将产品的未来“押”在这些网红身上。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3月,直播用户规模达5.6亿,其中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2.62亿。“口红一哥”李佳琦直播5分钟,卖出1.5万支口红;“带货女王”薇娅直播2小时,销售额超2.67亿……各种带货“神话”,吸引一波又一波的网红、明星涌入直播间。与此同时,被吹上风口的直播带货,也正在成为虚假流量肆意生长的巨大温床。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平台主播很多粉丝都是“僵尸粉”。有些博主张口全网粉丝累计一个亿,其实是抖音300万,快手300万,再加上微博累计算的。而实际粉丝数量,好一点的打7折,差一点打3折、1折的都有可能。除了粉丝数夸大宣传,那些好看的流量也可以刷出来,即通过自动化和人工等作弊手段,人为制造虚假流量、刷单造就天量神话,以达到引流和吸睛(金)目的。

例如某独角兽企业联合某网红主播组织了一场扶贫公益直播,帮助销售当地农产品等,交易额约为45万。但其真实销售额仅10万元,剩余35万是为了“面子工程”,刷量占比达78%。

人民日报曾发文痛批直播行业刷数据的风气:“当视频和直播的受欢迎程度不取决于作品本身是否优质、直播内容是否有营养,而是看谁花的钱多、谁雇的水军多,那么长此以往必然是‘劣币驱逐良币’。平台和主播以及背后的数据推手,共同打造所谓头部网红、制造直播间虚假的繁荣,他们不会平白无故撒钱,被收割的只会是普通消费者。

有分析指出,目前各种刷量平台站点超过1000家,其中头部刷量平台月流水达200万余元,国内刷量产业人员规模已经达到900万人。刷量行业包括社交类业务、长视频、电商、论坛、短视频、直播六大领域。流量造假是赤裸裸的违法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商品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等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以直播带货为例,从法律角度分析,购买虚假流量的一方,首先对于其品牌方、赞助商构成了欺诈;其次对于平台上其他主播等内容提供者是一种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同时,这一行为破坏了直播平台的机制与生态,也违反了平台规定。早在,杭州就宣判了国内首例刷单入刑案件,组织者被判“非法经营罪”;,上海也宣判首例视频网站“刷量”案件,被告因不正当竞争被处罚款;更甚者,因为流量造假而引发的诈骗案、技术犯罪也数不胜数。当流量造假成为产业,这样的数据又有几分真实,还有多少参考价值?流量造假涉嫌违法甚至犯罪,为什么还有人铤而走险?为什么一直得不到有效制止?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在线上工作、生活的依赖日益增长,同时受疫情影响,数字化进程加快,说日新月异也不为过。大量信息涌入,是资本撑起流量,利用大数据,把人们“感兴趣”的信息推送到眼前。

《大数据时代》一书告诫我们,“大数据的力量那么耀眼,我们必须避免被它的光芒诱惑,并善于发现它固有的瑕疵。在使用这个工具的时候,应当怀有谦恭之心、铭记人性之本。”

可现状是,不使用流量推送的商家、内容输出者导致自身品牌、产品、内容往往会被海量互联网信息埋没,这其中不乏身怀真材实料者。而一些凭借买流量推送的公众号篇篇10万+、微博转评赞百万以上、电商页面销量领先好评过万、直播平台弹幕不断人气旺盛等方式产生诸多“爆款”,诱导人们参与其中。长此以往,“劣币迟早驱逐良币”。作为个体,我们需要对产品或内容有自己的判断,判断什么是有价值的,即对自己真正有作用的,要禁得住流量“诱惑”,不能随波逐流。殊不知,当你天天被10万+的口水文/视频渐渐“洗脑”时,就在慢慢透支着自己的思考能力。对于平台而言,责任更加重大,除了流量造假,还有质量造假。有些商家为了产品提高曝光量,也不管自身质量过不过关,便寻求网红主播进行带货,如“口红一哥”曾推销过的一款营业了的老牌,自称正宗阳澄湖大闸蟹,实际上产地造假,顾客投诉难吃。在最近的5.15日,罗永浩带货花点时间,由于玫瑰花大面积的枯萎,520当天遭到大面积的投诉。为此,各大网络平台应当规范运营,对流量造假、质量造假的行为进行及时甄别制止,不能助纣为虐,同时监管部门也要起到督促平台负起应尽义务的监管责任,切实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中国经济脱虚向实过程中,互联网也要脱虚向实。(本文数据参考:人民网、21世纪经济、澎湃新闻)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多多关注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向社会长期征集未公开发布的原创稿件,一经采用,会在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旗下全媒体平台发布。欢迎投稿:neirong1@

如果觉得《鸣镝 | 互联网时代 拒绝被“流量”操纵》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