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杜牧唯一传世的墨迹

杜牧唯一传世的墨迹

时间:2020-10-26 08:39:36

相关推荐

杜牧唯一传世的墨迹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京兆万年人。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

杜牧和李商隐是晚唐诗歌的两座巅峰,很像李白和杜甫,李白比杜甫大11岁,杜牧比李商隐大10岁,其实按照惯例,应该叫“杜李”,只不过大李杜在前,称之为小“李杜。”

大图模式

杜牧不但诗歌一绝,书法也是妙绝,《张好好诗》卷是杜牧传世的唯一墨迹,行书,大和八年(834年)所书。此卷在麻笺上书写,高28.2厘米,宽162厘米,总46行,322字。

作为唐人书法经典墨迹珍品,其真迹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属国家一级文物,禁止出国展出。由卷首、卷尾的宋至清人的题签、题践、印章可以看出,曾经历了宋直和分府、贾似道,明代项子京、张孝思,清代梁清标、乾隆、嘉庆、宣统内府,后经张伯够收藏,是传承有序的。

大图模式

这卷《张好好诗》,无不体现一个“奇”字,与其诗文风格相通。杜牧书法不是一味求奇,更不是无源之水。

杜牧用笔主要是以二王一脉为宗的,其“中实”的用笔,丰厚而古雅,同时又传承着六朝笔法。

书家的学识修养不同,气质类型不同,往往在线质上体现不同的风格特点。正如刘熙载在《书概》中所言:

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大图模式

《张好好诗》墨迹笔画粗细对比强烈,提按动作夸张,瞬间完成动作转换。

杜牧控笔能力

精湛,

质重沉厚与轻灵飘逸在杜牧笔下同出,大珠小珠落玉盘,平添新奇。

在单字之内。用笔强弱起伏,或是由按到提,呈现先重后轻;或由提到按,呈现先轻后重。在有限空间、有限笔画之内,充分施展着沉厚与飘逸的对比。

杜牧不拘泥于偕法的严谨与否,而将方折与圆转笔法纯粹用于主观表现。不仅如此,他不满足于只是运用的程度,而是对此强调和夸张,将主观想法尽兴发挥。作为诗人的杜牧,想象力得到充分表现。

大图模式

《张好好诗》

中少有完全的中锋,更少有完全的侧锋。处处可见的是让观者感觉到“似是而非”的笔法,这个似是而非”,

其实

是一个中锋与侧锋不断转换的过程。

而就结构来说,其中非常规的结构方式占到多半。或收或放、或聚或散、或大或小、或正或奇,姿态各异,妙趣横生。这正是杜书最“奇”之所在,也是杜牧书法的最典型特征之一。

杜牧书法之“奇趣”往往并非单一手段,而是多种方式共同运用的结果。

字中既有用笔的强弱轻重为表现形式的对比,也制造空间的对比,聚散的关系。虚实相生,妙趣无穷。

大图模式

而关于这首诗,背后还有一段故事:大和八年,杜牧在洛阳东门与歌伎张好好时隔多年后重新相遇,赠与她此首婉丽含蓄的长诗。

他在卷首处写下:“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岁,为沈着作述师以双鬟纳之。后二岁,于洛阳东门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

参考资料:

《历代书法欣赏》

《书概》

《中国古代书法理论解读》

如果觉得《杜牧唯一传世的墨迹》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