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失眠网 > 苏轼失眠写宋词版《月下独酌》 与李白水平差多少 读完一目了然

苏轼失眠写宋词版《月下独酌》 与李白水平差多少 读完一目了然

时间:2022-05-03 05:23:50

相关推荐

苏轼失眠写宋词版《月下独酌》 与李白水平差多少 读完一目了然

1076年的那一个中秋夜,苏轼给弟弟苏辙写了首词,后来的近一千年里,这首词成了中秋词中的经典,这就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众多中学必背课文中,这是一首让学生们心甘情愿背诵全文的作品。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是宋代文人无法超越之作,事实上连苏轼自己后来也写不出来能达到如此高度的作品。这首词一问世就大获成功,6年后的一个中秋夜,同样是一个失眠之夜,东坡自己又模仿了一首。一样的月光,一样的词人,让我们来看看这首词:

《念奴娇·中秋》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初读这首词,第一感觉就是这就是宋词版的《月下独酌》,同时也是《水调歌头》的模仿篇,“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几乎照搬李白《月下独酌》中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而“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等句又完全是模仿《水调歌头》中的“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苏轼写完此词后自己觉得很得意,曾拿给友人看,当时众人无一点评,大概是碍于面子不好意思说吧!

而在后来的很多年里,文人墨客提起这首词,也都摇摇头不加评说。直到200年后,金代文人王若虚看不下去说了实话,他说道:“公雄文大手,乐府乃其游戏,顾岂于流俗争胜哉”,意思是:这首词是苏轼大手笔之作,连乐府也成了其游戏,怎能被你们拿来争论输赢呢。这样说其实是间接承认了词写得不怎么样,不过这只是他信手拈来的游戏之作,那么这首词和李白到底有多大的差距呢?

词的上片词人登高远望,看长空万里无云,月光射来,让碧秋浸得一片清冷。词人于是发挥了无限的想象,他想那天宫的清凉国内,仙女们乘鸾往来,看着人间江山如画,月色被烟雾笼罩树影婆娑。与李白的浪漫一样,苏轼也极尽想象,从月宫到仙女,但整体看来确实落了俗套,少了些些新颖。

词的下片是邀月共舞,李白在《月下独酌》中写道:“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写的是“我醉拍手狂歌”,同样的豪放不羁,却少了有月相随的美。而将李白的”对影成三人“改成”对影成三客“,是为了突出月、影、人都是人间匆匆过客,也是为了表达自己如今身处异乡的伤感,只是这样一改反而显得有些生硬和明显,少了一些自然。

最后几句则是仿《水调歌头》里今夕何夕、乘风归去,相似度非常高,也是少了些新意了。最豪情的是落笔之句,“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词人想入水晶宫内,在那里彻夜吹笛子,一曲断横笛。这是此时被贬的词人追求超脱之语,豪迈飘逸。

从全词来看,如无李白的前作,也无《水调歌头》在先,其实算得上是词中佳作。但正是因为有了两首经典之作,才让此词落了下乘,甚至有人认为这首词是苏轼平生350首词作中最烂的一首。这首词无论从浪漫指数,还是洒脱指数,以及想象力,与李白的差距还是一目了然的。不能以一篇作论英雄,但对比赏鉴却是理解诗词最佳的办法之一,这首词大家觉得如何?欢迎讨论一、二。

如果觉得《苏轼失眠写宋词版《月下独酌》 与李白水平差多少 读完一目了然》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